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2020-12-24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皆是補腎佳品。

飲食以溫性為主

冬至後,宜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食物,以循序漸進為宜。

首先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如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慄子粥等,通過溫補脾胃,改善運化機能;隨後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可適度吃些燉肉、燉羊蠍子等。適當吃點偏辛溫的食物,也是對身體陽氣的良好補充。

立冬後,氣候更加乾燥,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肺腎陰精的保護。飲食中可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梨、蘿蔔及各種新鮮蔬菜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

冬季吃膏方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偏頗體質及亞健康等人群調理是不錯的選擇,但應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選擇合適的膏方。

推薦兩款冬至養生茶和經典食療方

1、黃芪紅棗茶:黃芪20克、紅棗5枚,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即可。之後可續水多次煎煮,飲用一天。此茶具有消除疲勞、補氣提神作用。

2、核桃蜜茶:核桃仁10克,紅茶15克,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此茶具有補腎益智、潤肺通便作用。

3、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50克、料酒20克、蔥1枝。

做法:

① 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② 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③ 最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用法:喝湯吃肉,此為二至三人份

功效: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當歸甘溫、微辛微苦,甘溫宜於溫補,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同時加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

相關焦點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 目前正是冬令時節,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運花)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宜多吃溫性補益的食物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王豔姿)今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大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
    原標題:大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節氣,通常落在公曆每年的12月7-8日左右,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55°。今年大雪交節時刻為12月7日零時41分。這時候,天氣進一步變冷(俗稱「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至此而雪盛也」。其實,比起小雪節氣來,大雪節氣不一定就下大雪,因為在我國北方,大雪後各地降水量都在進一步減少。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青島中醫專家推薦五個冬至食療方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陽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關於冬至的養生,自古以來便有著諸多記載。在咱們北方地區,餃子當仁不讓的成為冬至時節的頭號美食,還因此流傳了一句順口溜:「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 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大雪|冬日進補,開春打虎
    那麼,2020年的冬天,可能比以往時刻來的冷一些,而寒冷的日子,我們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同時,也做好「進補工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
  • 「秋天進補、開春打虎」,八月份喝一種湯、一種粥,吃幾種綠葉菜
    咱們中國有很多跟民俗、養生有關的順口溜,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進補、上山打虎」。最後這個「打虎」說的很有意思,現在雖然不用上山打虎了,但進補的工作也要抓緊時間。
  •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養生4款家常菜,烹調簡單營養又滋補
    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羊肉羊肉屬紅肉,有滋補養生的功效。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特別是鐵元素,寒冬吃羊肉,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補氣養血,驅寒暖身。
  • 冬令進補好時節 專家:中老年人進補要「以衡為補」
    "冬令膏進補,開春可打虎",冬令時節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時期。7日立冬,武漢陰雨連綿,在湖北省中醫院膏方節義診現場,則是熱鬧非凡,一千多市民頂著寒風冷雨趕來現場,找專家把脈開方。據了解,中老年仍是開膏「主力軍」,專家指出,中老年人日常要注意均衡營養,在冬季進補膏滋切不可蠻補純補,而是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實現「以衡為補」。   74歲的王爹爹是個「養生達人」,因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在飲食上嚴格自律,拒絕進食任何肉類。
  • 「土黃天」進補有講究——省一院專家的進補小貼士來了!
    堵靖舒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 住院醫師出診時間:周一、周四、周五上午,周二全天「土黃天」正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觀念裡講求天人合一,養生也需要順應自然。四季有相應的養生習慣,秋冬是主收藏的季節,在這個時候,一切萬物都往裡歸一,所以秋冬季節適當的進補有利於營養成分往裡走。中醫認為春天是以散為主,而秋冬季節則以藏為主,像動物冬眠一樣,這個時候需要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養分,幫助人體維持秋冬季節的正常代謝。「土黃天」正是季節更替的時候,此時進補更好,可以為冬天的儲備打好基礎,防止冬季腎虛寒冷。
  •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節氣是「暖陽」的好時節
    自古以來,就有「冬養虎,春打虎」的說法。大雪時節,雪的季節,可適當吃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溫補食物適用於畏冷、四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熱飲、或自汗、小便清長、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陽虛證,同時可兼有神疲、乏力、氣短等氣虛症狀的人群。
  • 煲湯食譜: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大雪 煲湯食譜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補養,只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冬季喝湯不僅可以抵禦寒冷,而且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 冬至進補,中醫專家推薦這「三寶」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古人說「氣始於冬至」,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換之時,也是陽氣開始回升的時節,大地萬物生命由衰轉盛、由靜轉動,人體內也是「陰極陽生」,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正所謂『冬藏』,這是人們養精蓄銳、儲藏能量的最佳時間,所以冬至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 大雪進補,當歸生薑羊肉湯首選!
    今天是大雪節氣接下來的天氣會更加寒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專家今天給大家力薦一道出自《金匱要略》中的養生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我國民間有「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的說法,就是說大雪後竹籃的縫隙容易出現冰凍,裝水都不會漏,可見其寒冷。寒冷是大雪節氣的最主要特徵,因此,養生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劍平副主任醫師建議,一是飲食進補,二是日常防寒。
  • 冬季-養生好時節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由較寒至寒冷的季節。《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抒,無擾平陽。早臥晚起,必待陽光。「講的是冬天的養生之道,意思是說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陰氣盛極,萬物潛伏,自然界呈現必藏的氣象,水冰地裂,萬物的生機沒有受到幹擾,而都潛藏起來。
  • 芙美燕:冬季進補該補些什麼?"冬補"秘方告訴你!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這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意思是在冬天通過調補,能使「精氣」儲存於體內,到了來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
  • 節氣說丨冬至,兩千年前的過年。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的一個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天黑的越快,也是北極圈內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
  • 冬令進補正當時膏方養生功效多
    所謂「冬令進補,春季打虎」,時下正是冬令進補的時節,太和醫院太和養生中心、慢性病康復中心專家提醒,進補養生需根據個人體質,制訂科學的方案,調配合適的補方。此外,記者了解到,太和醫院將於12月4日14時至16時,在武當山特區玉虛街十字路口(溜西門村)舉行第11屆膏方養生文化節,現場演示製作膏方,邀請市民品嘗,同時還有康復養生項目免費體驗、三九穴位敷貼免費試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