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皆是補腎佳品。
飲食以溫性為主
冬至後,宜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食物,以循序漸進為宜。
首先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如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慄子粥等,通過溫補脾胃,改善運化機能;隨後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可適度吃些燉肉、燉羊蠍子等。適當吃點偏辛溫的食物,也是對身體陽氣的良好補充。
立冬後,氣候更加乾燥,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肺腎陰精的保護。飲食中可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梨、蘿蔔及各種新鮮蔬菜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
冬季吃膏方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偏頗體質及亞健康等人群調理是不錯的選擇,但應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選擇合適的膏方。
推薦兩款冬至養生茶和經典食療方
1、黃芪紅棗茶:黃芪20克、紅棗5枚,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即可。之後可續水多次煎煮,飲用一天。此茶具有消除疲勞、補氣提神作用。
2、核桃蜜茶:核桃仁10克,紅茶15克,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此茶具有補腎益智、潤肺通便作用。
3、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50克、料酒20克、蔥1枝。
做法:
① 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② 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③ 最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用法:喝湯吃肉,此為二至三人份
功效: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當歸甘溫、微辛微苦,甘溫宜於溫補,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同時加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