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食譜: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2020-12-14 騰訊網

大雪

煲湯食譜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補養,只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冬季喝湯不僅可以抵禦寒冷,而且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冬瓜排骨湯

原料:排骨、冬瓜、香油、蔥、姜、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切塊;豬排骨洗淨,剁塊,蔥、生薑洗淨,切片,花椒研細;將豬排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去浮沫;下冬瓜及蔥、姜、椒等調味品;煮至排骨、冬瓜熟後,下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最後淋上香油。

功 效

此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溼化滯、降脂降壓、通利小便之功效。

冬瓜性涼而味甘,能消熱解毒、利尿消腫,止渴除煩,對痰積、痘瘡腫痛、口渴不止、煩躁、痔瘡便血、腳氣浮腫、小便不利、暑熱難消等現象有效。

薏米排骨湯

原料:薏米、排骨、姜、小蔥、鹽。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三四小時;姜切片;小蔥挽結;排骨清洗乾淨,焯一下水,去掉血末;砂鍋內放水,放入排骨、薑片和小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20分鐘後放入薏米;再次開鍋後,轉小火慢燉1個小時;關火前5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功 效

此湯具有健脾益胃,美容祛溼的功效,對風溼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薏米俗稱「藥玉米」、「回回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

花生排骨湯

原料:排骨、花生、鹽、姜、料酒、蔥花。

做法:排骨焯水,煮開後,加入幾片姜,滴兩匙料酒,撇浮沫,繼續煮10分鐘左右; 花生洗淨,放入鍋內,蓋上蓋子,大火煮25分鐘,燜10分鐘,起鍋時候加蔥花、鹽、調味,即可。

功 效

此湯具有健脾開胃、補血止血的功效。對婦女產後乳汁不足者,有滋補氣血,養血通乳的作用。

冬季天氣寒冷,氣候乾燥,喝一碗熱騰騰的靚湯,不僅可以瞬間驅走嚴寒,還能補充多種營養。讓您的整個冬天都溫暖安康!

相關焦點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 目前正是冬令時節,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秋天進補、開春打虎」,八月份喝一種湯、一種粥,吃幾種綠葉菜
    咱們中國有很多跟民俗、養生有關的順口溜,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進補、上山打虎」。最後這個「打虎」說的很有意思,現在雖然不用上山打虎了,但進補的工作也要抓緊時間。
  • 冬季煲湯小食譜,喝完渾身暖呼呼
    大雪 煲湯食譜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補養,只需一碗熱氣騰騰的靚湯。
  •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養生4款家常菜,烹調簡單營養又滋補
    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羊肉羊肉屬紅肉,有滋補養生的功效。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特別是鐵元素,寒冬吃羊肉,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補氣養血,驅寒暖身。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 冬令進補正式開啟!徐州這屆膏方節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冬令進補屬膏方 養生調理亮「膏」招  膏方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是傳統中醫藥文化的精華,屬於中醫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是一種通補兼施、動靜相合、並行不悖的方法,既不能一味呆補,也不能孟浪攻洩,是中醫「治未病
  • 今日大雪,吃這些防寒進補兩不誤!
    今日大雪,吃這些防寒進補兩不誤!大雪養生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
  • 冬令進補,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心吃出「火鍋病」
    文 | 祖凌雲 北醫三院 心血管內科 俗話說:「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冬令進補早已是國人習慣,冷颼颼的天氣裡,圍成一圈吃火鍋,餵飽五臟廟外,更讓人感受到陣陣暖意,但冬天吃火鍋其實蘊藏了龐大的心血管風險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宜多吃溫性補益的食物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至後宜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食物,以循序漸進為宜。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
  • 【曙光·科普】冬令進補18問,權威解答在這裡!
    冬令進補的科學性體現在哪裡?除了冬天,另外三個季節也要進補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我們怎樣保持和增加免疫力?日前,上觀新聞·健面談在直播間作了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的冬令進補話題,引起大眾密切關注!
  • 冬令進補正當時 WOLL煲出一鍋養生湯
    進補為什麼以冬令為佳?因為按四季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冬季是封藏的季節,進補更能吸收營養,藏精於體內,為來年提供營養來源。冬令進補有哪些既美味又滋養的美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養生湯力薦:黑豆枸杞排骨湯     黑豆也叫烏豆可以美發,可以抗衰老,預防便秘,防止大腦老化,低熱量。此湯具有養陰補氣作用,是強壯滋補食品。現在天氣冷了,做湯的時候多放點生薑可以驅寒。
  • 冬令進補到底「補」什麼?
    冬令進補到底「補」什麼?原標題:《冬令進補到底「補」什麼?》
  • 冬令如何進補?膏方要不要吃? 這個養生節提示:講究科學才有效!
    冬令進補是中華民族防病祛病、養生延年的醫學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民間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中醫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注重整體性和系統性,顯現了中醫在養生領域的特有地位。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冬至後,是進補膏方的好時節。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冬季暢銷膏方有: 1.
  • 冬令進補正當時膏方養生功效多 太和醫院12月4日將舉行膏方養生...
    所謂「冬令進補,春季打虎」,時下正是冬令進補的時節,太和醫院太和養生中心、慢性病康復中心專家提醒,進補養生需根據個人體質,制訂科學的方案,調配合適的補方。此外,記者了解到,太和醫院將於12月4日14時至16時,在武當山特區玉虛街十字路口(溜西門村)舉行第11屆膏方養生文化節,現場演示製作膏方,邀請市民品嘗,同時還有康復養生項目免費體驗、三九穴位敷貼免費試貼。
  • 冬令進補別忘了吃它,鹹香酥脆,好吃好做,營養勝過牛羊肉
    冬令進補別忘了吃它,鹹香酥脆,好吃好做,營養勝過牛羊肉。冬令進補的食品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它了,在我的記憶裡每年過了冬至之後,爺爺就會去買鎮上採購回家,大家庭的人家真的是用麻袋背回家的,然後全家動手敲的敲,剝肉的剝肉,至現在,兒時的兒歌記憶猶新,篤篤篤敲核桃,三斤核桃四斤殼,吃你的肉,還你的殼。
  •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 鐵皮石斛怎麼吃最好?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力。
  • 秋季喝什麼湯 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
    秋季是進補季節,適合煲湯喝。秋季養生煲什麼樣的湯才好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大全,希望這些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能幫你度過更好的秋季。  推薦8種秋季養生湯煲湯食譜  1、養顏甲魚烏雞湯  主料:甲魚、烏雞、後尖肉、鹿茸、枸杞子、西洋參
  • 四季養生之冬季:進補小妙招
    有人會問了,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補,為什麼偏偏冬季進補最重要呢?因為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中醫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按照我國民間的說法,冬季是收藏的季節,對於人體來說也是如此。所以,冬季進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好事兒。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冬季進補呢?不是的,冬季進補一定要因人而異。平時一談到「補」,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各種各樣傳統的補品,如人參、銀耳、桂圓、燕窩等等。但其實呢,人的體質決定了飲食應該以清淡健脾為主,過多強調滋補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