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配送該不該上門

2020-12-11 西瓜三白

聲明:下文可能會涉及部分快遞公司,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本文意在討論配送問題,並無污衊、貶低快遞公司之意。為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將會對部分敏感文字進行打碼處理,再次請大家不要隨意對號入座。

近日在微博上有一個對於圓*快遞快遞員私放代收點,打電話溝通也拒絕上門配送的事情,看到更多的是鼓勵維權投訴的,但是也讀到一則評論,大意是:現在快遞送件不掙錢,上門配送是不可能的,除非加錢。

他說的有一點沒錯,想享受好的服務,需要金錢的等價付出。但是這是求優的服務吧,不能用這個做大眾化。現在人工費用的確在增加,但是中國各個快遞公司打破頭也要入局,他們不掙錢是為了做慈善嗎?商人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慈善嗎?快遞公司老闆都登上富豪榜了,還在說不掙錢。當然,普通快遞小哥也許工資不高,但這是公司制度問題,為何要讓消費者埋單,小費制度在中國並不流行。

不過據我了解,我身邊快遞小哥的工資,比普通上班族的工資高很多。舉個例子,也許不對,但能說明一部分問題。網上經常會發布一些城市月平均工資排行榜。很多快遞小哥工資能達到城市工資的平均水平,或者略低於這個水平,(沒有調查,只是身邊人的例子。)但是普通打工人,大概是城市平均工資的一半左右。畢竟總理說的對,月收入不足一千,還是我們國家的現狀。

在說完工資問題後,就需要討論一下,快遞員該不該上門派送的問題了。

首先名詞解釋:快遞又稱速遞或快運,是指物流企業(含貨運代理) 通過自身的獨立網絡或以聯營合作(即聯網)的方式,將用戶委託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從發件人送達收件人的門到門(手遞手)的新型運輸方式。

快遞誕生之初,很簡單的定義就是發件人通過快遞公司,送到收件人手中,這時候快遞的流程才算是結束。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國家規定的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也就是快遞單上的地址。並且有當面驗收的權利,你都不給配送,我的驗收權利在哪裡?快遞小哥,你觸犯法律了。

條例中寫的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寫的很是明確,是收件人指定,不是快遞小哥指定。不要偷換概念,這個選擇權在收件人手中。

當然,有人說現在社會快遞派送很多人不在家,給他們打電話,也是讓放在代收點。當初代收點的初衷不也是在收件人不方便時而臨時存放的地方嗎?但是如果我方便時候我還是希望你給我派送上門的。並不能因為圖省打電話而損害的我的權利。

正因為這種畸形模式,產生了一些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東西。比如說代收點取件收費,農村最後一公裡配送的收費。我在購買商品時候,我已經為了我購買的東西支付了費用,但是我拿到他還是再次收費,這個於情於理合適嗎?

鑑於如此,我如果向老家農村發東西,我只用順*,因為可以配送上門。(並不是廣告。)其他的三通一達派送範圍只是鄉鎮,對於農村人來說,去一次鄉鎮領個東西覺得很麻煩,理由很簡單,為啥不給我送到家?這是快遞嗎?

當然這個是涉及到人工,人員多少,費用,快遞規模等等問題,這個沒法做什麼批判。但是這個問題,是社會問題了,急需解決,國家或者企業需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

以上是在各個快遞官網截圖,地址選取的是小嶽嶽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為例。華北平原,不存在高山險阻的障礙,但是配送範圍差距一目了然。除了順*、某東是全境配送,其他快遞僅僅只是鄉鎮配送,甚至於僅僅只配送縣城的。這個差距需要企業自我思考了,為啥別的快遞能做到?

有人說價格了,那就以北京大興龐各莊,到河南濮陽南樂,貨物1KG,收件時間選擇10點為例,在各個官網查詢一下。

價格在12元-18元之間,各不相同。但是配送時效和範圍則是差距很大,尤其在這寒冬中如何選擇,就看大家自己的意見了。

很多問題不是,查數據,寫分析就能說清楚的,人文關懷,人情味才是這個國家、行業應該有的溫度,員工也是人,也是公民。但是企業和個人的矛盾,都集中在快遞小哥和消費者身上了,這個責任更需要企業擔當。至於怎麼才能解決配送矛盾問題,我個人覺得:

1.是否可以下單時選擇代收點或者上門?

2.派送前,系統是否可以給收件人打電話或者發簡訊,讓系統多跑路,讓快遞小哥少動手。

3.快遞法律培訓是否能做到不落下每一個快遞小哥?

4.如果特殊情況突然需要更改派送,怎麼溝通協調才能讓雙方減少矛盾。

今日你覺得快遞不上門配送是因為需要所謂的價格低或者其他的理由,那麼改日外賣會不會也因為價格低或者別的理由只配送在小區門口呢?我既然到了小區門口,我點外賣的意義還大嗎?(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場所除外。)

別讓習慣竊取了消費者的權利,別讓我認為導致了消費者的權利受損。

馬上就要到5G時代了,中國現在更多需要的是服務。服務怎麼做,是需要公司考慮的,而不是一直壓榨消費者、員工、外賣員的利益,這不是服務的態度,是變相的剝削。

代收點是便利點,不要成為了懶惰點。收件人的權利不要在莫名其妙的剝奪掉。

我覺得:應該按照約定的收件地址投遞,代收點是收件人選擇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口碑排倒數的3家快遞公司,配送慢服務差,上門取件不及時
    而在這種大背景下,生鮮配送和快遞服務的質量與效率,更是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後,《消費者報導》便基於生鮮平臺、第三方快遞服務、旅遊和訂票平臺三個領域,在全國範圍內針對18到40歲的國內線上主力消費群體展開問卷調查。
  • 人民日報:快遞櫃不是「甩手櫃」,消費者不該交「二茬錢」
    人民日報:快遞櫃不是「甩手櫃」,消費者不該交「二茬錢」 快遞櫃不該變「甩手櫃」,更不能變成錢櫃。無論產品和服務如何創新,都必須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前提。
  • 自提櫃超時收費惹爭議,背後是快遞送貨不上門成常態?
    自提櫃收費之所以引起爭議,原因在於大量的快遞員未經用戶同意便將快遞送至自提櫃,而這一現象背後是快遞員難以應付每日海量的配送訂單,只能以自提櫃和代收點的方式解決,讓「送貨不上門」成為常態。不過從調查結果來看,真正能提供上門送貨服務的快遞並不多,有約62%的受訪者反映,京東快遞是其目前可以接觸到的送貨上門快遞,其次是順豐(約49%);「三通一達」可提供上門送貨的比例均不超過25%,最高的申通只有22.82%。
  • 快遞櫃超時收費,該不該付?遂寧郵政部門回應……
    作為服務業創新的亮點,近兩年,智能快遞櫃在小區、寫字樓遍地開花,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解決了快遞「最後一公裡」問題。但是如今的快遞櫃,卻從免費悄然變成了收取超時費,陷入了「該不該收費」的爭議。據了解,該公司針對不同小區,收費標準不同。對於老小區,有存放12小時收費1元、存放18小時收費1元、存放24小時收費1元等標準;對於新小區,有存放48小時收費1元或免費等標準。之所以產生費用,是希望消費者儘快將包裹取走,方便其他人使用。然而,超時費用的收取還是引發了不小爭議。
  • 快遞能進社區卻不能上門配送?開門禁標準需更明確
    但他發現自己所住的小區仍在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不允許中介人員進入。在中介人員如何帶人上門看房,各個社區的鬆緊程度也是不一。前東社區近期就推出了「預約制看房」。中介人員在進樓看房的前一天,向社區專人進行報備,登記預約後可以進入看房,每家中介公司只允許一名經紀人進入社區,且一個房源一天只限上午、下午兩次看房,一次限兩人。
  • 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
    他要配送的地方是四川北路附近的4棟商務樓、6個居民區和一些沿街商鋪。騎上電瓶車,來到一片老城廂,小成的派件開始了。然而,派送在一開始就不甚理想。要麼電話沒人接、要麼沒人在家,小區電子門鈴故障、電話空號也時有發生。除了幾件快遞被放在了居民家門口隱蔽的鞋櫃、樓梯過道裡,大部分無人接收的快遞只能由他帶回網點,等待下一次的配送。
  • 三問「快遞櫃收費」:該不該收?怎麼收?向誰收?
    「超時收費」該收嗎?快遞櫃是快遞行業「最後一公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早已習慣快遞櫃提供的暫存服務。然而,近日,市場佔有率極高的快遞櫃行業巨頭豐巢科技宣布,自4月30日起,將對滯留快件的非會員用戶在超時12小時後收費0.5元/12小時,3元封頂,法定節假日不計費。同步推出的還有會員服務。
  • 在家怎麼寄快遞,如何寄快遞方便,快遞上門取件
    那麼作為消費者該如何選擇經濟,快捷,舒心的快遞公司為自己服務呢?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供有需要的朋友交流學習。自己到網點自行郵寄,就沒有那麼大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切身體驗選擇更好的快遞服務。比如說價格更實惠,服務更到位,速度更快,安全保障更到位等等。。。
  • 解決物流配送全流程問題,快遞櫃背不動這口「大鍋」
    「雙11」掀起的購物熱情已經落潮,但快遞配送的高潮還未消退。本報近日陸續接到讀者反映,沒安快遞櫃的小區出現快遞堵路、收寄快遞不便等問題,安了快遞櫃的小區有的居民又抱怨噪音擾民、功能不全。快遞櫃到底該不該安?怎麼安?因為沒有快遞櫃,分發包裹的快遞車堵在小區門口。
  • 快遞為什麼不再送上門?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快遞都不送上門了,開始以為可能是因為我住的樓層高,快遞員懶得爬樓,後來發現不管你住一樓還是住幾樓,快遞員都不再將快遞送上門了。」張先生剛剛住進這個新小區,最近一直在網購添置一些家裝用品,但是快遞員從來沒有將快遞送上門過,這讓他忍不住抱怨了起來。
  • 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消費者吐槽不送貨上門,快遞員說太忙送不過來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雙11』的快遞全部被放在了驛站和快遞櫃,包括幾袋20公斤的狗糧。」這幾天,北京市民劉先生作為「尾款人」,本以為可以等著購物節「戰利品」挨個送上門,卻遇到了這件鬧心事。 記者了解到,今年「雙11」快遞沒有送貨上門的情況並不少見,引發消費者吐槽和投訴。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將物品順利送到消費者手中?
  • 京東快遞小程序寄快遞方法與運費標準 支持配送城市名單
    京東快遞小程序怎麼寄快遞?最近微信上線了一個京東快遞小程序,支持個人快遞配送,還是非常方便的呢,那麼通過京東快遞的流程是什麼,運費是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京東快遞小程序怎麼寄快遞  微信小程序搜索——京東快遞,進入程序  進入小程序,可直接填寫寄件地址,同時可選擇上門取件,自定義期望上門時間,選擇寄件重量,功能較為豐富。
  • 快遞憑啥不送上門 市民槓上菜鳥驛站
    「快遞員說幾家快遞公司和菜鳥驛站籤了協議,不再上門派送,讓我到附近的菜鳥驛站去取。」李先生稱,他覺得,快遞員有義務將快遞送到他指定地址,快遞員這樣做非常不負責。接著,李先生一邊聯繫賣家,一邊在購物網站發起物流投訴。當天晚上,李先生查看物流信息,發現之前的籤收信息沒了,改為暫存至附近的菜鳥驛站,還有取貨碼。李先生聯繫附近的菜鳥驛站,「對方叫我自己去取,由他們送的話,要好幾天之後。」
  • 能不能愉快的進城 快遞該用什麼樣的車?
    聯邦快遞城市配送車TNT城市配送車●  國內現狀:B2C或者C2C,其中更重要的環節就是物流中「最後一公裡」的配送。●  國外快遞車:在歐美,有一種被稱為「Cargo Van(卡購旺:封閉式廂式貨車)」的車型,是主要用於快遞和宅配,其運輸特點是小包裹、多批次、多地點的快遞短途運輸。
  • 為什麼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
    對於快遞員來說,他們更喜歡使用快遞櫃是因為這最有效也最節省時間,為他們規避了因沒完成公司的籤收率和派件量考核而受處罰的風險。對於公司來說,他們更喜歡和驛站合作,因為快件保管費比人工派件費要便宜一半。一位驛站負責人表示,現在只幫兩類人群主動上門配送,一是腿腳不便的老人,二是少於總人數15%的有投訴記錄的「黑名單」顧客,只因他們態度強硬,於是反而成為了「受益者」。在《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中也提到,上海要繼續增加1.5萬臺以上的智能取物櫃。
  • 順豐試點上門取件收費 多家快遞稱暫不跟進
    順豐試點上門取件收費 多家快遞稱暫不跟進。(TechWeb配圖)每經記者 王鑫 發自成都只需打個電話,就有快遞員免費上門取件。這樣的免費服務或許將一去不復返。昨日(2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快遞公司順豐速運官方網站上獲悉,從3月7日起,順豐將在包括成都在內的部分城市試行收費,對寄往省內的散單快件,在上門取件時將加收每票3元錢的「住宅服務費」。記者了解到,順豐是目前國內首家明確將收取上門取件費的快遞公司。
  • 如果要收費,豐巢快遞櫃該如何收
    在此之前,收件人提取快遞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提醒用戶,同意他們的新條款,並表示其服務收費標準將在徵得用戶同意之後開展,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將不強制收取保管費。針對多次使用快遞櫃超時領取但仍不同意保管費服務協議的用戶,豐巢將不再允許其快件投遞入櫃。
  • 快遞櫃該不該收超時費?聽聽大家怎麼說
    比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六七點出門,中午一般不回家,而晚上七八點未必能到家,將免費保管12個小時延長為24個小時顯然更容易受到消費者歡迎,也更符合實際。三是試點先行。建議智能快遞櫃企業充分調研,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選取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小區或寫字樓試點推進「收費」。
  • 快遞價格戰:投訴快遞不上門,快遞員:就賺幾毛錢
    目前在攬件、包裹長途運輸上已經沒有可以壓榨的地方,可以壓縮的空間就是最後的派件過程,如果挨家挨戶的派件,終端成本會陡增,而放在快遞櫃或者是驛站讓收件人自取,能省下不少錢。因為快遞價格戰之下,不這樣做根本活不下來,那麼這場價格戰,到底是誰獲利了?快遞員不上門的問題又該誰來買單?
  • 快遞員上門取件爆猥褻事件?圓通回應:已督促涉事網點配合調查
    5月19日晚間,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使用圓通快遞郵寄衣物時,遭到圓通快遞員的強抱強摸,圓通快遞員還試圖將自己推到床上。事後,圓通快遞員解釋說是女網友穿的太暴露,並威脅女網友停止投訴,否則將女網友的衣物扔進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