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司機、新藏大哥、滇藏阿媽,那些帶給我感動的人

2020-10-19 進藏全攻略

喜歡上西藏的那一年我剛剛大學畢業,按道理說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大多數人都應該儘快的融入社會中去,趕快找份工作來填補自己的空白期。就算不想擠進求職的大軍中也應該找個風和日麗的海島過渡一下。但是這可不是我,用現在特別潮流的一句話來講就是「渣男錫紙燙、渣女大波浪、綠茶公主切、張亮麻辣燙、而我不一樣,背包去西藏~」

與普通背包客不同,我既沒有選擇性價比高的鐵路進藏,也沒有想快進快出的飛機進藏,而是成為了自駕隊伍中的一員,這不得不感謝家人的支持。至此以後,愛上了西藏,愛那裡的鬥轉星移、愛那裡的烈烈寒風、愛那裡的花開枝椏、愛那裡的青春年華,也愛那裡帶給我的諸多感動。

青藏線上的遵守秩序的卡車司機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颳大風……」這是青藏線的真實寫照,除了氣候詭異,地形複雜外,高海拔帶來的安全問題是卡車司機需要直面的首要難題。還記得去年進藏送貨的夫妻倆嗎?因為第一次進藏,欠缺對高海拔環境的了解,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卡友們說,高原的錢不好賺,他們基本上都是在用生命掙錢。這群行走在青藏線上的「老馬」們,因為嚴酷外在環境的存在變得更加團結,默契的形成了一套生存體系。就算堵車的隊伍已經排出去幾十公裡長,也絕對不變道塞車趕路,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擁堵;雪天路面打滑,能在路邊等待就在路邊等待,絕對不冒雪前進,因為這樣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連串交通事故;卡車上配備鐵鍬等工具,停在坡道上的卡車,司機會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鏟土撒在車輪下增加摩擦,順道還會把臨近車輛的車輪下撒上一層土~諸如此類,如同陰沉沉的天氣中豁然透出一絲陽光。

新藏線上給我光明的途樂大哥

走新藏線還是心血來潮的事情,當時剛剛從尼泊爾回國,因為沒有走過新藏線所以在朋友的「慫恿」下絕塵而去。行駛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車卻沒油了,聽著車外偶爾的狼嚎,我們只能開著雙閃,祈禱好心人經過,然後老老實實的待在車裡不敢動。一聲汽車長笛劃破了寂寞的夜空,那由遠及近的燈光碟機散我們心中的陰霾。開途樂的大哥應該是四川人,雖然外面黑燈瞎火看不清車牌,但是當他給我加了些救命油後,我要給錢時卻收到了他的白眼以及一句「瓜娃子」。外表剛毅看起來不太和善的漢子竟然早一步到達住宿地後叫起老闆說,給後面即將到來的我們燒些熱水喝,想要了解詳情,可以參考我的遊記《自駕在新藏線上,車卻沒油了》

滇藏線上那沉甸甸的1000元錢

你為什麼喜歡去西藏?可能很多人會說喜歡生活在那裡的人,他們善良且淳樸,交談著感覺舒服。13年秋天斷交了1個多月的通麥終於恢復通車了,即將到鄉城的路上我遇見一個喇 嘛,得知我要去拉薩的消息後他把我領到一戶人家中,原來年邁的藏族阿媽需要我幫助她把1000元錢帶給她在拉薩學習唐卡的小兒子。她的小兒子今年22歲,第一次出遠門,已經1年多沒有回家了,擔心他在外面過得不好,所以把政府的補助還有路過遊客贈與的錢都積攢著。這些皺巴巴的錢交到我手上時感覺比千斤還重,8天後我按照阿媽告訴我的方式見到了強巴,那麼大個孩子在我說到,家裡人很想念他,有空回去看看吧時,竟然眼角變得無比溼潤。想要了解詳情,可以參考《略雞湯:進藏路上讓我感動的一件事》

好的壞的都是風景,對的錯的都是經歷。我承認這麼多年來遇到的糟心事兒也不少,但短短的那麼幾件感動的事情卻一直溫暖著我的胸膛。

相關焦點

  • 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線如何選擇?
    滇藏公路,1974年建成通車。南起雲南下關,經劍川、中甸、德欽,北達西藏芒康,全長714公裡。到達芒康後再到拉薩一段,則和川藏公路南線重合,從昆明到拉薩,全程約2317km。滇藏公路從麗江、中甸到德欽,海拔一路從2400多米升到3300多米,人員相對容易適應,同時,到了中甸,第一次在海拔3200多米的地方過夜,萬一有哪位隊員發生嚴重的高原反應,也有機會撤下來。
  • 自駕進西藏,滇藏、川藏、甘藏、新藏頭都大了,我又該選哪一個?
    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到如今天塹變通途,進藏的路也餓多了,已經有川藏線、滇藏線、新藏線甚至青藏線,我們自駕進藏也方便了許多,不過對於自駕新藏的朋友來說,如何選擇進藏的線路,哪一條更適合自己,有時候還是非常糾結的。
  • 西藏自駕遊線路分享:川藏、滇藏、青藏、新藏線,各線路高清地圖
    二、滇藏線,海拔最低的線路滇藏線有兩條,一條的傳統G214國道,另一條是被稱為「滇藏新通道」的原「丙察察」線路。丙察察路況較差,盤山路與流沙路段較多,怒江汛期期間不適合車輛通行,因此大多數驢友更偏向於選擇滇藏線從雲南到西藏。滇藏線全程2361公裡,自駕需用時7天,沿途經過大理古城、麗江、香格裡拉、梅裡雪山、然烏湖等地,一路文化景點與自然風光並茂,壯觀宜人。
  •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11天:阿里,我來了!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11天:阿里,我來了!一路向西,是必須的。離開吉隆口岸,有一條新路,直接通往薩嘎,路很好,幾乎沒有什麼車,有的只有藍天白雲。個人不喜歡去買門票的景點,本來一片好好的山水,硬被弄成收費的地方,很讓人覺得像噎著的感覺。所以,特別偏愛西藏,一路都不能閉眼休息,每一公裡,或者說是每一米都是不一樣的風景線。路,一直向遠方延伸,朱哥忍不住停車拍攝。似乎想把每一寸土地/每一幕景色都裝進相機。
  • 青藏高原:你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7)
    青藏高原 :你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7)  在青藏鐵路進藏的火車上,認識了一位援藏的幹部,他叫寇皓,在日喀則工作,他在西藏工作了近20年,他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西藏的風土人情和故事,寇皓先生成為我們入藏的第一位出色的嚮導,他告訴我們:重點要看山、看水、看寺廟。
  • 相約松贊滇藏文化周 領略藏地的壯美風景與多元人文
    」活動,以主題講座、藝術展、音樂劇場、手工坊等一系列體驗,帶你探訪滇藏線上的美好與感動。2000年,他懷著向世界展示藏文化精神的熱情,踏上了開闢雲南香格裡拉環線以及滇藏線松贊林卡及山居系列精品酒店的路途。截止2019年7月,白瑪多吉創辦的松贊文旅度假酒店集團旗下,已有10家精品酒店及2條旅行線路。此外,他本人還投身到保存藏文化的公益項目中,發起高原白馬雞保護計劃。
  • 穿越新藏線 卡車司機鍾茂鋒的肆意人生
    1984年入伍,當兵期間就開卡車的鐘茂峰經過軍隊六年的磨礪,有一份軍人特有的幹練氣息,他常對身邊的朋友這樣說:"很多人眼裡新疆、西藏是自駕遊的好去處,但是對我們這些常年跑新藏的卡車司機來說,可以用'刀尖上拉貨'來形容,不過好在我有東風輕卡。"
  • 雪域江南察隅,梅裡雪山後花園,滇藏丙察察入藏新通道
    這裡更多的感覺不是西藏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那種高亢,而是雪域小江南的精緻秀美。察隅是滇藏新通道的重要節點,丙察然公路與舊的滇藏公路及川藏公路,組成川滇藏交通大環線。與川藏、新藏等進藏公路一樣,沿丙察然公路入藏也是一路驚險,一路風光。丙察然公路是滇藏新通道的核心路段,從與察瓦龍鄉接壤的雲南怒江州丙中洛鎮到察隅,再到波密然烏鎮與川藏公路(318國道)相接。
  • 「遠親不如近鄰」,說說身邊那些近鄰帶給你的感動……
    這些鄰居往往也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往往這些細小的幫助帶給我們一些感動!現在由於城市的發展,高樓大廈越來越多,在居民樓裡,同一層居住的鄰居,說不定你們連見面都沒有見過。工作的忙碌,往往讓鄰居之間沒有相處的時間,但是只要靜下心來,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還是有鄰居愛的。
  • 雲南撫仙湖旅行,遇一位的士司機大哥,幫我尋找酒店
    因為聽說西岸比較商業化,所以我選擇了到東北岸,那裡有著名的希爾頓酒店,還有月亮灣、櫻花谷。路上和司機大哥聊天,他問我一個人來這裡旅遊嗎?我說是,他也像路上我遇到的大部分人一樣問我,為什麼不和家人\老公\男朋友\朋友一起旅遊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真是回答的太多次以至於都不想說話了。
  • 創造奇蹟的新滇藏線,感受秘境品嘗酥油茶
    淳樸自然、天地大美,這是滇藏,無數人心中的聖景,夢想中的詩與遠方。無論路途與時光,滇藏很遠,白瑪多吉先生用近20年時間,以創造奇蹟的松贊林卡打通新滇藏線。滇藏很近,一場「發現無止境·滇藏文化周」活動,以主題講座、藝術展、音樂劇場、手工坊等一系列體驗,將滇藏線上的美好與感動,帶到上海,帶到城市生活中間。 7月12日至21日,就在上海八號橋文化創意園。
  • 十年徒步神州行之二十二:情滿青藏路
    二十二:情滿青藏路1沒走過青藏公路的人一般都會認為青藏高原除了雪山就是冰川,人跡罕至,艱苦卓絕。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有雪山、冰川,但也有平坦大道。我從二道溝走向沱沱河就是平坦的大道。如果你不想到它四千多米的海拔,其實和平原差不多。
  • 滇藏秘境尋味:桃花鹽、犛牛奶、石鍋雞
    波密:藏族阿媽的犛牛奶  從鹽井入藏,經芒康到達波密。聽起來很好吃,卻並非菠蘿菠蘿蜜,而是滇藏、川藏線必經之路。前夜大雨造成塌方,早晨8點車隊就被堵在了縣城出口。只有這一條路,否則要繞行青藏線2千多公裡,好走不謝。  百無聊賴之際,我們在路邊吃烤串。突見一位藏族阿媽給店主送來一壺熱騰騰的犛牛奶。
  • 分享會招募 | 野去×託邁酷客,帶給您不一樣的滇藏野奢體驗
    那我們的滇藏旅行有什麼不一樣呢?從雲南香格裡拉進入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東部在藏東的芒康牧場可以見到高密度的藏狐、旱獺、大鵟和雉雞類,以及多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這裡也是觀賞青藏高原野生動物最好的地方之一
  •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15天阿里以西班公措,讓你看看什麼叫一措再措!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15天阿里以西班公措,讓你看看什麼叫一措再措!越往西行,遊人越少。可是風景越來越像天堂。也許,當你越往西走,你會瞬間覺得,原來的滇藏、川藏的景色和這裡相比,顯得更加普通。路,一直伸向遠方,彷佛沒有盡頭。到處都是這種寬大的河床,也可以說是峽谷,你可以想像,千萬年前這裡海拔還沒有這樣高的時候,這裡還流淌的江河,是多麼的壯觀!
  • 從拉薩開始再探滇藏線 講述穿越「第三極」青藏高原的故事
    這是一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穿越「第三極」青藏高原的故事。松贊花費了五年時間,從無到有,將原本無比艱險的茶馬古道,打磨成了不可複製、震撼人心的藏地深度遊歷體驗。藏人說:經幡在,神明在。風每吹動經幡一次,就是誦經一次,也是向神明祈福一次。「每年新年我們全家都會到拉薩和周邊古老的寺院裡拜佛,如桑耶寺、昌珠寺,來感受和學習藏族傳承已久的古老佛法智慧」。卓瑪秋措告訴我,她是此次松贊滇藏行的旅行領隊。▲在梅裡的藏族人家裡親手印製經幡松贊拉薩曲吉林卡酒店位於布達拉宮偏東南角的一處山谷裡。
  • 藏地一老阿媽被車碾壓逝世,其家屬的做法......世上絕無僅有
    昨日一西藏昌都籍貨車行至康定縣新都橋上柏桑村時,不慎輾壓一老阿媽,經搶救無效今日逝世,逝者家屬未索要肇事司機一分錢,反而幫司機在交警隊辦理相關手續,司機百般感動,拿出10餘萬,雙膝跪地,請求逝者家屬接納,但仍被婉言拒絕,只得含淚離去!這一幕可以說世界僅有,這就是信仰饋贈給社會的和諧和美好!這就是信仰寄予人心的善良與寬容!此博大的善行回向給老阿媽能早脫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早成正果。阿彌陀佛!
  • 百年青藏鐵路建設史
    我們從指揮修建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將軍的回憶錄中得知,他向中央匯報青藏公路情況時,曾聽到中央領導關於「青藏高原能修公路,就能修鐵路,讓鐵道部派人進藏考察」的指示,因而從1956年1月開始,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以下簡稱鐵一院)著手對從蘭州到拉薩的2000餘公裡線路進行了全面的勘測設計工作。
  • 98年的一部臺灣本土動畫片《魔法阿媽》,居然讓我感動不已
    結果木有想到排名第一的竟是一部98年臺灣本土的動畫片:《魔法阿媽》。有時候與一部好片的不期而遇就是如此簡單。畢竟是98年的片子,畫質有點瑕疵。然,或許正因為這種瑕疵才會讓其更有味道。阿媽(其實是外婆)是一個通靈者,經常幫村裡的死人辦喪事、引導死去的人投胎、鎮壓惡鬼。正是因為阿媽的職業,也導致了阿媽和女兒漸漸疏遠。正如影片中說的,女兒認為阿媽很「迷信」。因為爸爸受傷,媽媽需要去接受傷的爸爸,所以豆豆被送到了鄉下阿媽家。
  • 除了感動,「最捨不得圖書館」的吳桂春還帶給我們什麼思考
    在物質與利益追求日漸佔據上風並成為多數人的人生目標,而精神追求普遍淪喪尤其閱讀不再被認為是重要事的大環境下,吳大哥無疑是這個時代的「怪胎」,同時也是「尤物」,他做到了多數人做不到的事,偉大而榮耀的事——持續閱讀。吳桂春被聘為「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南都圖片除了感動,吳桂春還帶給我們什麼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