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現金貸行業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而從事現金貸業務的P2P平臺一時間成為投資人、借款人和業內人士重點關注的對象。
拍拍貸作為中國誕生的第一家P2P,又是「依仗」現金貸業務大賺後而成功登陸紐交所的平臺,在這次監管旋渦中,毫不意外地被推到「鎂光燈」下,許多老賴拒不還債,投資人的討伐聲不絕於耳。
筆者一個朋友C重倉拍拍貸兩年多時間,主要是分散化的投資不擔保的高收益散標,積累了上萬元的壞帳帳單。壞帳金額這麼高為何還要投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收益還比較可觀。朋友C投資的這段時間,剔除壞帳後還能有14%的收益,這是支撐C一次又一次在拍拍貸「鋌而走險」的中堅力量。不過,朋友目前的壞帳在上升,收益率走低。
據朋友C給筆者提供的數據,截止2017年12月15日,C在拍怕貸投資散標超過3000筆,逾期超200筆,累計投資本金近50萬元。其中已到帳收益金額近25000元,壞帳金額約14000元。
不過在監管鐵靴踩到現金貸之後,C的拍拍貸帳戶逾期也在上升。在拍拍貸帳戶中借款人黑名單中有顯示到,借款逾期天數超91天及以上,能催收會該筆款項的可能性只有13%,而超過368天,能催回的概率驟降到5%,幾乎沒有可能追回了。
這幫借款人為何要牴觸還債不惜淪為人人喊打的老賴?是故意為之還是有難以言說的苦衷?在逾期多天後是否還存在還款的可能性?對於這些借款人拍拍貸是否催收過,又是如何催收的?帶著諸多疑慮,筆者在C的逾期黑名單200多人中,挑選了45位已成為壞帳的借款人,以逾期400天以上、逾期200天和逾期100天為時間軸,分別隨機挑選15人,以投資人身份進行電話溝通。具體致電情況如下表所示:
比較遺憾的是,在筆者撥打的45個電話中,只有三通是接到本人的。其他42通電話中,有12通是空號,7通停機,7通無人接聽(反覆打了4次),6通無法接線,5通關機,3通呼叫轉移,2通始終在通話中。可以說大多數資金已經確定為壞帳無法要回,這些人當中在經歷90天以上500天以下的被催收、心理「煎熬」,主動或被動地,成為了老賴。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三通接到本人電話中,邱姓機主聽聞筆者是拍拍貸投資人後立馬掛斷,再打過去無人接聽,盛姓機主稱非本人,機主出差,筆者狐疑,有出差不帶本人手機的?大約是不願提到這張帳單吧!可慶幸的是,名為張媛(化名)的機主,和筆者聊了5分鐘。
在筆者提出一系列質疑時,張媛耐心回答。她稱,非故意拖欠拍拍貸的這筆借款,因為自己是生意人,貨物積壓導致資金斷裂無法及時回款,她同時表示即便逾期400多天,這筆錢還是會努力在年底還上。自己已經陷入多頭借貸的泥沼難以抽身,並且信用卡逾期,身處四面楚歌的窘境。她透露,拍拍貸(不確認是否催收外包機構)有多次催款企圖收回款項,包括電話恐嚇、簡訊轟炸、騷擾自己的親友。另外有別家平臺催收更為暴力,自己的父親被氣住院。她多次強調自己做生意會在意徵信,會努力還清欠款。當筆者詢問是否能出示拍拍貸的恐嚇簡訊時,張媛表示,已經過去一年多,簡訊已刪除。
逾期400多天,電話還能接通,並且願意和筆者聊上幾句,著實令人意外。當筆者查詢了拍拍貸對張媛的催收記錄,發現,記錄最近一次更新在2017年11月13日,顯示對方始終未接電話。另外拍拍貸從2016年9月至今也數十次催收張媛並及時向投資人反饋了結果,無奈的是這筆錢至今未收回。但是筆者偶然打通了張媛的電話,或許說明該借款人有還款打算,當然結局如何,有待時間考證。
筆者在仔細查看每一筆借款逾期記錄時發現,拍拍貸均會披露該筆逾期借款人的信息、催收方式、催收時間及結果,投資人也可在留言區表達自己的想法。
然而,這些出自投資人或憤怒或擔憂的留言,老賴也不一定看見,即便看見估計也無用,拍拍貸的電話和簡訊「轟炸」都沒有預期的效果!
不過,在此次與老賴的溝通中,筆者感受到,有個別人或許真的因為有難處而無法及時還款,但多數人卻是故意而為之,關機、停機躲避催收。希望網貸行業早日接入徵信,打擊故意賴債的群體,還行業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本次聯絡欠款90天以上的借款人,關於催收和老賴的話題,筆者會持續關注!
作者:林一方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