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科創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9年,面對主導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下行和環保政策剛性約束持續增強等多種不利因素,公司緊緊圍繞「聚焦六個堅持、謀求六個突破、實現六大目標」總體工作部署,有序推進生產經營和企業發展各項工作,不斷夯實管理基礎,全力加快產業轉型,確保了公司總體經營的穩定運行。 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生產煤炭861.89萬噸,銷售840.85萬噸;累計生產尿素85.77萬噸,銷售83.37萬噸;生產二甲醚25.63萬噸,銷售25.22萬噸;生產己內醯胺12.07萬噸,銷售11.99萬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79.47億元,同比下降6.83%;實現利潤8.53億元,同比下降34.6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6.63億元,同比下降38.66%;每股收益0.5802元,淨資產收益率6.42%。 堅持穩健合規運營,持續增強規範治理能力。修訂完善了《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相關文件,認真落實黨委在公司決策中的前置地位,進一步規範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三會」組織程序。嚴格落實重大信息內部報告制度,以子公司董事監事管理為核心,強化子公司董事會、股東會管理,著力引導子公司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密切與監管部門溝通協調,確保信息披露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監事會通過對公司重大經營管理活動開展監督檢查,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全年共召開股東大會1次、董事會6次、監事會3次。 對標一流深化改革創新。啟動了契約化管理改革、分子公司負責人公開選聘、資源整合煤礦一體化分級管理試點工作;強化生產經營要素科學高效配置,強化動態平衡全面預算管理,推行一體化績效考核,推進薪酬分配持續向專業技能和生產一線傾斜,引導內部員工合理流動;大力推進內控體系與三標體系融合運行,提升管理價值;不斷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和公司律師制度,強化合同流程管理,切實防範法律風險;依法依規推進重慶太陽能公司的破產清算,完成了資產評估,正在進行資產公開處置。 注重基礎管理提升,不斷增強經營發展能力。生產運行平穩高效。不斷優化煤礦企業生產組織,從源頭降本、技術降本、管理降本入手,全方位強化成本管控,煤炭單位生產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著力加強化肥化工企業工藝、裝備、技術管理薄弱環節,深入推進降本增利、挖潛增效、管控降費,各廠物料消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經營情況有所好轉,尿素單位生產成本同比下降8.5%,二甲醚成本同比下降9.38%,己內醯胺成本同比下降13.49%。 積極推進市場營銷轉型。堅持「穩基礎、調結構、拓市場」營銷策略,緊跟市場發展趨勢,以優質的產品品質和服務穩固現有戰略合作客戶,以多元的產品和營銷方式積極拓展冶金、民用、建材用戶等煤炭下遊行業新用戶,以快速的市場反應和差異化銷售方式拓展化肥化工產品市場場景,不斷優化重構供給端到需求端銷售生態,增強了價格運行趨勢的研判與分析,公司煤炭售價保持產地行業領先水平,各類產品保持產銷平衡。 主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組織煤炭、化工化肥企業主要管理技術人員分批到先進企業開展管理技術交流;重點與科研院所開展了智能選矸、煤礦瓦斯治理、快速掘進、深孔鑽車、廢水零排放、神寧爐、煤基活性炭、濾料及石墨材料等煤基新材料開發等新項目、新工藝、新裝備技術交流;加快煤礦3號煤復採和下組煤配採工作進度;推廣使用沿空留巷技術在大陽、唐安兩礦取得良好效果;積極關注固定床造氣工藝政策變化,連續跟蹤無煙塊煤氣化工藝技術革新發展進展;全年申請專利18項,煤礦虛擬實境培訓系統研發項目,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工程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己內醯胺節能增效技術改造項目工程建設基本完工,具備了碰口投運條件;望雲水平延深項目2019年10月8日投入聯合試運轉,新建玉溪240萬噸/年礦井於2019年11月27日投入聯合試運轉;永勝礦2019年3月實現轉產;在建的同寶煤業、百盛煤業、沁裕煤業三個90萬噸/年整合礦井二期工程建設正常推進;蘆河、蘭興兩礦保持一停四不停。 大力推進能源革命改革。根據省市政府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要求,按照「改革創新、市場導向、低碳引領、重點突破」原則推進公司能源革命改革試點工作。按照「減、優、綠」煤炭產業發展要求,啟動了玉溪煤礦建設智能化礦山、唐安煤礦充填式開採試點和公轉鐵技術方案論證等前期工作。與晉城鴻刃科技有限公司、晉城市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晉城市園區開發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合作設立晉城鴻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智能化礦用採掘工具、鑽探工具新產品。 加快推進氣化升級改造。按照固定床造氣工藝革新政策要求,與天澤集團合作設立蘭天新能化工公司,啟動巴公園區氣化升級改造項目,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紮實推進三大攻堅,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始終堅持把安全生產作為第一位的工作進行安排和落實,從總公司到車間班組層層籤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全年安排安全費用約1.5億元,緊盯煤礦「治瓦斯、摸清水、控頂板」三大重點環節,緊盯化肥化工企業「安全、工藝、設備、電器、儀表」等專業現場管理,緊盯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的人,開展全方位安全體檢,提升了安全管理軟硬體水平。 堅決落實環保政策要求。重點實施了煤礦廢水提標改造、儲煤場全封閉、煤矸石磚廠提標改造、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在化肥化工企業實施了在線監控設施建設、汙水處理、固廢治理等項目。日常環保管理重點強化三級督辦制度、環保設施運行管理、排放指標檢測與監督,結合開展綠色環保評估,編制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方案,規範落實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和環境保護信息披露要求,促進了清潔生產。 全面加強資金鍊管理。全面加強資金集中管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財資管理雲平臺上線運行,與工農中建交興六大行實現了銀企直聯。2019年12月23日成功發行首期10億元公司債,票面利率5.08%,為2019年全省同行業、同主體評級公司債券發行最低利率水平,2020年3月2日,完成20億元公司債券發行,票面利率4.5%,為山西省首家疫情防控公司債,對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增強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9年度主要業務指標完成情況表 註:煤炭產品內部銷售量包括向公司內部化肥化工企業銷售量和向能源集運、日照蘭花等煤炭貿易企業銷售量。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衝擊,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雖然國內疫情防控目前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發展迅速在全球蔓延,國際石油價格最低跌破20美元,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受到劇烈衝擊,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多。公司煤炭和煤化工兩大主導產業,受經濟下行、能源結構調整、下遊需求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市場下行壓力加大。但隨著國家出臺大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優惠政策措施的落地,和持續加強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宏觀經濟逆周期調節政策、靈活適度穩健的貨幣政策等刺激下,國內經濟發展度過一季度困難時期後,從二季度起將逐步回復正常發展,諸多利好政策的出臺,對經濟穩定運行帶來積極影響。 煤炭行業: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市場供需由總體平衡向寬鬆方向發展。 特別是隨著化工用煤結構性改革的快速推進,無煙煤消費市場結構性變化凸顯。山西省積極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推進煤炭產業綠色智能開採,清潔高效利用,堅持走「減、優、綠」發展之路,對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化肥行業:近年來,由於產能過剩、市場低迷、環保政策持續高壓,國內尿素企業產能利用率維持低位。根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設定的產能退出目標,計劃在「十三五」期間關停尿素產能1300萬噸,嚴格淘汰開工率低、連年虧損、半停產及負債率大於100%的企業,尿素行業產能整體處於收縮狀態。根據國家環保政策要求,要加快淘汰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化肥行業煤氣化工藝改造和轉型升級壓力加大。從需求來看,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農用需求偏弱,行業總體面臨較大挑戰。 己內醯胺行業:影響己內醯胺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供需。成本面方面主要指原油和純苯價格的大幅波動帶來的成本面的變化,供需面則主要看己內醯胺裝置的開工負荷變化以及新裝置投產所帶來的供應面的變化,下遊裝置開工負荷和新裝置投產等帶來的需求面的變化。2020年,我國己內醯胺產能維持擴張態勢,新增產能約64萬噸,新增產能依然居多;需求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紡織服裝行業需求下降,海外疫情擴散抑制出口需求,導致下遊化纖行業開工率不同程度下降。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己內醯胺成本端缺乏相應支撐。綜合分析,新增產能釋放疊加需求不足,行業供給整體偏松,市場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二)公司發展戰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和落實各級政府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改革開放和新發展理念,繼續強化合規運作,紮實推進創新驅動,全力增強管理基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力爭以優異的業績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做貢獻。 (三)經營計劃 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公司2020年主要經營目標是:產銷煤炭892萬噸、尿素87萬噸、二甲醚17萬噸、己內醯胺13.5萬噸;完成銷售收入76億元;實現利潤5.6億元。圍繞上述目標,公司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不斷強化規範運作,持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法治企,明確權責邊界,持續提升規範運作能力。對照相關法律法規,持續完善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會運作流程,突出黨委會前置程序,充分發揮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和獨立董事的專業性、獨立性作用。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嚴格內幕信息保密管理,完善信息披露流程機制,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符合監管要求和投資者期望。進一步強化監事會的監督作用,提高防範風險和規範經營能力。進一步明確外派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建立外派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工作述職制度。遵照各級證券監管部門要求,完成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業務培訓任務,不斷加強公司各單位、各級管理人員有關上市公司治理的合規意識與風險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公司的規範運作水平。繼續加強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的指導,規範公司內控體系運行,不斷優化企業運營管理體系,夯實公司基礎工作,防範企業風險,確保實現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強化安全環保管理,保障公司穩健運行。守好安全環保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生態環保、質量管理等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危機管理機制,為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安全管理要樹立大安全觀念,不斷完善高管層、職能部門和分子公司三個層級安全責任體系;牢牢抓住煤礦「一通三防」和水害防治、頂板管控、機電運輸、工藝過程安全和化工企業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外部施工隊伍安全管控等關鍵環節,深化專項整治,堅持科技強安,實施精準治理;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全面加強班組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達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融合建設,大力推進能力素質提升和安全達標升級,促進本質安全;強化應急處理能力,嚴肅實施追責問責,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災害防治能力。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重要思想,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做好環保政策研究和動態變化跟蹤,掌握工作主動權;完善環保監測與信息公開、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等制度辦法,嚴格落實各級政府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要求,確保環保治理資金投入與環保設施正常穩定運行,實現達標排放;築牢源頭防控、過程嚴控、後果嚴懲三道防線,推進公司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安全幸福的工作和生活。 (三)加快轉型項目建設,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以煤礦項目達產達效為發展基礎性保障,以巴公園區氣化升級改造及產業結構調整項目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方向,全面加強項目招投標管理、建設管理、專業和技術管理,切實強化項目前期調研、工程建設、竣工投產、運行後評價等全過程管理。 積極協調各方關係,加快巴公園區氣化升級改造及下遊配套項目前期調研論證工作,做好項目開工建設的各項基礎性工作。做好玉溪煤礦240萬噸/年和望雲15號煤水平延深改造項目聯合試運轉和驗收轉產工作。堅持「因地制宜、因礦施策」原則,全力推進百盛、同寶、沁裕三礦二期井巷工程建設,儘快確定蘆河、蘭興下一步工作思路。按計劃完成己內醯胺節能增效技改項目全系統碰口並投入運行。 認真總結分析「十三五」產業發展及「十四五」國家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情況,圍繞「強煤、減肥、擴化、發展新材料」發展思路,進一步廓清公司產業發展邊界,緊盯煤化工和煤基新材料前沿技術發展,緊跟無煙塊煤造氣工藝新裝備新技術研發進展,做好項目選擇與儲備,科學編制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為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做好戰略規劃。 (四)精準施策補短板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強管理、補短板、促執行」活動,狠抓執行力和管理效率,切實增強基礎管理能力。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咬定年度目標不放鬆,強化目標責任制管理考核,按照「一企一策、權責統一、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增強目標責任的約束性,將目標責任轉變成各級員工的工作動力,充分發揮考核的指導和激勵作用,激發員工的使命感和危機感。充分發揮煤化聯動作用,增強化肥化工企業經營能力,在抓基層、強基礎、苦練基本功上下功夫,在實現安全生產、系統平穩運行、裝置長周期連續運轉、滿負荷穩產高產、優質產品率高等方面主動發起技術攻關,增強企業優化運行保障能力,最大程度挖掘裝置潛能,科學調度生產各要素,精準安排檢修時間,不遺餘力推進化肥化工企業達產達效、挖潛增效,增強盈利能力。提前謀劃整合煤礦轉產準備工作,積極協調各方股東關係,優化管理體系,健全管理制度,優化資產結構,減少無效資產,優化融資結構,保障項目建設,優化人員結構,科學核定組織機構,優化分配製度,完善考核獎懲制度,確保項目竣工即可順利轉入生產經營。樹立降成本就是增收入的成本管控理念,逐步建立全員成本管理模式,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控制與執行,做到各層級目標明確,責任清楚,做到指標細化不懸空,深化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全員崗位創新,廣泛開展小改小革、創新創效活動,發揮廣大員工的聰明才智,發揮技術創新的乘數效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經營運行質量。繼續完善和發揮資金集中管理平臺作用,科學高效安排30億元公司債使用計劃,有效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從嚴控制各種非生產性費用開支,堅決壓減備品備件庫存和產成品佔用資金,確保資金鍊安全。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提前做好法律風險、經營風險、履約風險評估和內控工作,逐步推行合作違約負面清單管理,有效預防經營風險。 (五)大力推進管理改革創新,重構和優化價值鏈。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主動運用改革思維、發展理念、精益化方法,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創新發展戰略,改革商業模式,通過創造增量實現激活存量,挖掘和提升企業的競爭潛力和優勢。積極實施能源革命改革,推動煤炭產業「減、優、綠」發展,加快智能化礦山建設和充填開採、保水開採等綠色開採技術攻關,加快多煤層配採和老舊採區棄置3號煤資源復採;積極推進煤基新材料和低階煤粉煤加壓氣化技術攻關,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變步伐,努力提升煤炭產品附加值。創新管理模式,推動各層級從分散管理向管理合作轉變,增強各層級各主體之間的協同效應,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抓手,整合和推進不同專業管理的共生作用,探索完善授權經營管理和契約化管理方式,提高各分子公司的市場意識與經營意識,從根本上增強發展動力和盈利能力。面向市場轉變營銷觀念,分析整理公司產品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用戶、不同品種、不同數量等方面的現有需求及潛在需求,樹立以市場為關注焦點的營銷理念,緊密跟蹤國內外煤炭市場供求變化趨勢,特別要針對化工行業原料煤結構改革造成的無煙煤銷售新變化,做好無煙煤銷售的戰略規劃和市場細分應對,充分利用無煙煤特有的品質優勢,開發冶金、建材、民用市場新用戶。積極穩妥推進尿素期貨交割庫的申請工作,探索庫存前移目標市場、網上競拍、籤訂長協等銷售方式,做到質量第一、服務至上、品牌價值、誠信經營,把好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命脈和實現經營效益的關鍵關口。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公司主要面臨如下風險:一是安全風險。公司煤炭和化肥化工兩大主導產業均為高危行業,煤礦企業面臨瓦斯、頂板、水害等地質風險,化肥化工企業生產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行業特點,同時在建項目安全管理也存在較大壓力,公司將進一步健全安全責任管理體系、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持續推進安全標準化工作,紮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公司安全生產的平穩運行。 二是環保風險。公司所屬煤礦和化肥化工企業均屬高汙染行業,近年來環保限制性政策和標準日趨嚴格,各級環保部門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等環保治理要求不斷提高。如果由於公司所屬企業汙染物排放超標或發生其他環境事故,將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力度,積極推進環保治理項目的實施,確保環保設施連續穩定運行和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確保公司環境安全。 三是市場風險。公司主導產品煤炭為基礎性能源產業,與宏觀經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周期性較強;尿素、二甲醚、己內醯胺等煤化工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如果經濟增速放緩或出現衰退,下遊化工、建材、冶金等行業對煤炭的需求下降,煤化工產品受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產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將對公司未來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影響。 四是資本支出較大風險。目前公司仍有5個資源整合礦井和1個基建礦井在建,所屬化肥化工企業受國家煤化工產業政策影響,需要對煤氣化工藝進行改造,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企業發展面臨一定的資本支出壓力。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拓寬融資渠道,合理匹配長短期資金需求,將因資本支出較大而存在一定的風險。 (五)其他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本公司以煤炭、化肥、化工為核心產業,主要煤炭生產礦井地處全國最大的無煙煤基地-沁水煤田腹地,資源儲量豐富,公司以煤炭資源為依託,積極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公司主要核心競爭力如下: 1、產品品質優勢:公司生產的優質無煙煤具有低灰、特低硫和高揮發份、高發熱量、固定碳高的特點,是優質的化工原料,也是較清潔的煤炭資源,在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持續,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公司高品質的煤炭資源有利於增強市場競爭力。 2、管理優勢:公司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內控規範體系,全面加強風險管控,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和內部市場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煤炭成本控制多年來保持行業先進水平,化肥企業長周期穩定運行,生產組織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斷提升,並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高附加值的現代現代煤化工產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3、技術優勢:依託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建立了決策層、管理層和研發層三層技術創新體系,和外委研發、自主開發、全員參與的三級研發機制,並結合生產經營實際,積極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推進實施技術開發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貢獻水平。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