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科學地倒時差?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2022-01-12 英倫圈

不管是不是艱難搞定籤證、機票和攻略的新生,還是熬完夜肝論文回家的老生...

終於等到登機卻萬萬沒想到,下機後卻被時差這個小妖精折磨,只想在宿舍、酒店、家裡——萬睡萬睡萬萬睡!

時差它是個難題,讓人目眩神迷

因為時差!我們昏昏欲睡,頭疼耳鳴!

因為時差!我們食欲不振,乏力便秘!

這幾天王源也到美國了,前腳剛說想家,後腳就倒時差+發燒了...

滑動可看到另一條Ins

倒時差雖然很痛苦,但好在有很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在研究這個問題——

2017年度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就頒給了三位研究時差問題的美國科學家(Michael W. Young,Michael Rosbash,Jeffrey C. Hall),他們發現了生物鐘的生理機制,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

別隨便熬夜

這三位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科學家,深入鑽研了我們的生物鐘,並且闡釋了它內在的原理,闡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旋轉保持同步。同時還列出了當生物節律與地球的旋轉不同步時,所能造成的影響。

這三位科學家通過對果蠅的研究,找到了控制其晝夜節律的「時鐘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一種周期蛋白質(PER),該蛋白每天晚上都會被合成出來,到了白天再慢慢地被降解掉。這個PER蛋白本質上就是一種基因調控因子,能夠影響很多基因的功能。

用人話來說就是——解釋了為什么半夜總有人不睡覺而是熬夜,以及熬夜所造成的危害。

隨著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學家發現,晝夜節律的紊亂,與內分泌代謝疾病都有關聯: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重的腦部疾病,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甚至腫瘤

所以這個諾貝爾獎的成果就在告訴大家——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到點睡覺,別熬夜了!


英國也有學者在研究相關問題。

牛津大學的凱利博士表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筋疲力竭並感到壓力,是由於睡眠被剝奪,自己卻沒察覺。大腦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博士說:「我們無法改變24小時的節奏。你無法學習在特定的時間點起床,你的身體在適應陽光,自己卻沒有察覺,因為接受訊息的是下視丘,而非視覺。」


他說:「這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問題,員工應該從10點開始上班。在55歲前,別在9點開始上班(因為55歲後睡眠時間會減少…)

博士接著表示,社會有必要改變上班和上課的時間,以符合自然的人體生理時鐘。企業迫使員工早起上班,可能損害他們的工作表現,並累積健康問題。

睡眠障礙在現代人生活中變得越發普遍。有媒體對中國各城市人民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得出下面這張圖▼

職業性質也是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

《赫芬頓郵報》也評了今年英國睡眠時間最多和最少的五個城市▼

圖:赫芬頓郵報

美國也評選了最佳和最差睡眠城市▼

睡眠和城市的工作效率、健康指數緊密相關。然而作為時差黨,我們卻都被一件事困擾過:調時差!


時差會導致無法注意力集中,辦事效率低下,昏昏沉沉。

但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一種能為所有人所用的,適應調節時差的方法

時差會由於飛行方向、飛行所跨越的時區數、平時的睡眠質量和生活習慣,在每個人身上呈現不同嚴重程度。


每天24小時光與暗的周期構成生物鐘,能幫助人調節甦醒、入眠和進食等活動。據說,大約有15%的人類基因由生物鐘控制。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生物鐘的科學家保羅·薩森-科西(Paolo Sassone-Corsi)表示,調時差可能的療法是根據個人基因藍圖創製「個性化」方案。

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不管飛過多少個時區,當身體渴望睡覺卻被暴露在亮光中,當身體完全清醒時卻處於黑暗中,引起生物鐘破壞就可能導致時差反應,而睡眠質量不佳會導致肥胖甚至癌症等嚴重健康問題。

通常,身體更能適應往西飛,因為往西飛是要求生物鐘「往後調,而不是往前調」。

如果是從中國飛英國,達到當晚只需要多熬幾小時,之後就能自動生成「早上6點醒,晚上11點困」的模式。


從東往西飛時,調時差的體驗就比較科幻了。知乎上的大家是這麼說的▼

圈哥也參考了NHS提供的調整時差的幾點建議:

1、選擇受時差影響最小的航班、輪船及火車。儘量選擇下午五六點抵達目的地的班次。

2、飛機出行請選擇安靜寬敞的座位。經濟艙首選第一排任意座位,其次可選緊急出口處或者中間聯排較空的的位置,第三等座位是遠離旅行團及嬰幼兒的座位,忌選靠後的位置。

3、避免選擇有光線直射的位置。對於北半球的航班來說,如果往西飛,請選擇右側位置,如果往東飛,請選擇左側位置。輪船請諮詢相應經營公司。

1、出行前後宜清淡飲食。

2、出行前兩天要限制咖啡因攝入

3、在飛機、輪船或者火車上請按照目的地時間就餐。可以適當吃點甜食,因為身體消化甜食用的能量更多,助眠。

4、多喝水!咖啡和酒精還是算了,脫水會加劇時差症狀。

5、到達目的地後按當地時間正常飲食。並且保證早餐就餐時間及質量。

6、節食調節生物鐘法。定力好的窮遊er可以選擇哈佛大學研究出的方法:計算好你在目的地第一頓飯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前的12-16個小時之內不吃任何食物,直到抵達目的地後第一個早餐時間才進餐。

2、在飛機,輪船或火車上時請減少光線照射。儘量不坐向陽位置,關閉燈源或者放下遮光板。帶上眼罩,培養睡眠氛圍。同時千萬不要忘帶耳塞,U型枕,拖鞋,薰衣草精油等能讓你放鬆助眠的小物。3、抵達目的地後白天請儘量曬太陽。如果在東邊美洲等地旅行請在中午12點以後曬太陽。如果在西邊歐洲非洲等地旅行那麼全天都可曬太陽。4、回國後合理利用光線快速調節時差。白天請儘量曬太陽(條件不允許燈光也是可以的),夜晚杜絕一切光源



1、出發前提前讓身體適應新作息。如果去東邊旅行,出行前幾天早睡早起。如果到西邊旅行,就熬夜晚點睡。

2、在飛機、輪船或火車上秉承兩個原則,全程睡或者全程不睡。如果白天抵達目的地那麼旅途儘量全程睡覺。夜晚抵達目的地請儘量全程不睡,抵達後直接睡覺,與當地時間無縫連接。

3、抵達目的地和回國後要按當地時間正常作息。白天可以打盹,切記半小時內為宜。

*熟悉的環境也有助於睡眠,例如去同一城市可以訂固定的酒店。

**褪黑素可能有點「微弱」的助眠效果,但身體能調整好的情況下還是不建議隨便服用~

快速睡眠大法可見戳右邊藍字複習——美國飛行員的2分鐘入睡法,看完再也不用數羊了!

2、出行前兩天忌踢足球、打籃球等劇烈運動。適宜慢跑、瑜伽及遊泳等形式的運動。3、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在飛機、輪船或火車上時記得多走動。

最後,圈哥送上一個為大家建議的調整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的網站

2013年,傑伊·奧爾森(Jay Olson)創立了網站JetLagRooster.com,專門幫助旅行者減輕時差反應,為旅行者們提供睡覺和起床時間的建議。

從創立到現在,這個網站為大約24萬旅行者提供了建議。

旅行者們需要輸入自己正常的睡覺和起床時間以及目的地。

之後會生成倒時差計劃,建議旅行周的作息生物鐘。

只要嚴格遵循,就能降低時差打亂生物鐘後,對生活造成的困擾。

記得戳左下角【閱讀原文】查查你該怎麼倒時差~

希望即將前往英國的你,順利進入0時區生活節奏,圈哥在這裡等著你們~


(英倫圈綜編,編輯:Ivy & 顆粒,參考:英國電訊報、赫芬頓郵報、NHS、網易新聞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怎樣科學地倒時差?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倒時差雖然很痛苦,但好在有很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在研究這個問題——2017年度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就頒給了三位研究時差問題的美國科學家隨著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學家發現,晝夜節律的紊亂,與內分泌代謝疾病都有關聯: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重的腦部疾病,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甚至腫瘤。所以這個諾貝爾獎的成果就在告訴大家——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到點睡覺,別熬夜了!
  • 如何才能科學地「倒時差」 褪黑素不可濫用
    近日,市民張女士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諮詢如何才能科學地「倒時差」,因為自一周前從美國回來,她已經多日沒有睡過好覺了。  專家建議,「倒時差」時可適當服用褪黑素,但通過行為療法、心理暗示法等也會有一定效果,如自行無法調節,建議到睡眠科或神經科就診。
  • 倒時差太痛苦了,這項科學發現可以讓倒時差的天數縮短一半
    最近,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張二荃博士和齊湘兵博士合作領銜的研究團隊,帶來了一項新研究,從近萬種試驗藥物中篩選出一種化合物,可以調節生物鐘。在小鼠實驗中,讓動物倒時差所需的天數縮短了一半。
  • 科學揭秘:為什麼向東飛比向西飛更難倒時差?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 美媒稱,時差應該是旅行中最討人厭的事了。許多向東行的人又比往西走的更容易受時差影響。我們並不清楚為何這些人會有這種感受,不過科學家近來設計出一套模型,來模仿人體內專門計時的細胞,用數學說明為什麼從西向東走造成的時差更難捱。這項研究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該如何倒時差。
  • 坐飛機倒時差需要三天,時差向東飛更難倒,這些你都知道麼?
    (原標題:坐飛機倒時差需要三天,時差向東飛更難倒,這些你都知道麼?)時差向東飛更難倒如果你覺得去歐洲旅行時倒時差比去美國時更快,不要懷疑你的感受。
  • 大一留學生熬夜猝死,倒時差上網課危害原來這麼大!
    春季學期剛剛開始不久,因為疫情不得不在國內「網課」留學的同學們又開始倒時差了。
  • 大家幫大家 如何克服時差?
    可以適當吃點甜食,因為身體消化甜食用的能量更多,助眠。4、多喝水!咖啡和酒精還是算了,脫水會加劇時差症狀。5、到達目的地後按當地時間正常飲食。並且保證早餐就餐時間及質量。6、節食調節生物鐘法。同時千萬不要忘帶耳塞、U型枕、拖鞋、薰衣草精油等能讓你放鬆助眠的小物。3、抵達目的地後白天請儘量曬太陽。如果在東邊美洲等地旅行請在中午12點以後曬太陽。如果在西邊歐洲非洲等地旅行那麼全天都可曬太陽。4、回國後合理利用光線快速調節時差。白天請儘量曬太陽(條件不允許燈光也是可以的),夜晚杜絕一切光源。
  • 去歐洲倒時差,記住這幾條,保你下飛機就是歐洲時間
    初到西歐後,瞬間比我們正常的生活晚了6個小時甚至7個小時,這樣看起來似乎並沒什麼,但是小編下面這句話,可能會嚇到你,「如果你是在歐洲短期生活,那麼你每天都在熬夜」,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假如我們每晚10點半睡覺,那麼你在歐洲上床時間22點30分,已經是中國北京時間凌晨4點30分,就夏天來說,北京都已經快要日出了,所以大家是不是明白每天都在熬夜的意思了?如果去歐洲旅遊或是出差,應該怎樣快速的倒時差呢?小編今日給大家支招,日後有機會去歐洲,看看小編的妙招兒是否好用。
  • 出國旅遊,如何正確地用日常英語表達倒時差?
    早上八點登機,飛行六七個小時,下飛機後還是早上八點。雖然深感疲憊,但由於當地的時間尚早,所以完全沒有睡意。其實,這都是時差在「作祟」。英國和中國的時差真的是8個小時嗎?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在東八區(GMT+8),這個GMT是什麼意思呢?
  • 每日一說318 | 出國的你有」時差「! 那用英文咋說 」倒「時差呢?
    經過長時間飛行後,一般都需要倒時差,嚴重的還會患上時差綜合症。Main Sentences 典型例句:1. The time difference is eight hours.時差是8小時。2. We're on Beijing time.
  • 長途飛行怎麼倒時差
    ··· ···雖然不同人之間是否存在對時差反應的區別尚無定論,但是老年人、有睡眠障礙的人,在目的地新時區調整起來困難可能會多些。一般而言,人體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4小時以內的時差不會造成明顯的生理反應。
  • 加拿大留學如何快速的在飛機上倒時差?這些很重要
    國內中產階級海外置業和投資移民更傾向於加拿大,由此加拿大的中國留學每年都增多,並且相比於美國留學而言,加拿大留學花費更少、籤證更好辦理等各地方面因素,讓很多家庭選擇留學加拿大。那麼,問題來了!!當你滿懷憧憬與希望地踏上飛機,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一下飛機卻是大大的熊貓眼,情何以堪?所以如何倒時差?如何快速倒時差?
  • 7大絕招,教你如何在旅途中快速倒時差
    一場好的旅行,不僅要行程豐富,吃好玩好睡好,就連倒時差的困擾,都要消除在萌芽中。出門旅行,如果是飛行4個小時以內,時差感覺不明顯。但如果飛行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倒時差便會給旅途蒙上一層陰影。小編結合多年的飛行經驗,總結了倒時差的7個妙招,拿走不謝!
  • 大家幫大家 如何克服時差?
    可以適當吃點甜食,因為身體消化甜食用的能量更多,助眠。4、多喝水!咖啡和酒精還是算了,脫水會加劇時差症狀。5、到達目的地後按當地時間正常飲食。並且保證早餐就餐時間及質量。6、節食調節生物鐘法。同時千萬不要忘帶耳塞、U型枕、拖鞋、薰衣草精油等能讓你放鬆助眠的小物。3、抵達目的地後白天請儘量曬太陽。如果在東邊美洲等地旅行請在中午12點以後曬太陽。如果在西邊歐洲非洲等地旅行那麼全天都可曬太陽。4、回國後合理利用光線快速調節時差。白天請儘量曬太陽(條件不允許燈光也是可以的),夜晚杜絕一切光源。
  • 倒時差什麼的,浮遊生物也頭痛得很呢……
    雖然這一小時理論上能讓人們早起早睡,更好利用日光,但銜接那幾天的「時差」還是會讓不少人暈頭轉向。當然,除了跨國旅行和時刻調整,我們在其他情況下也得不得已倒時差,比如假期結束……無論是跨時區旅行還是切換夏令時,看起來不算什麼的時間變化,為什麼足以讓人感到難受?《紐約時報》撰稿人希瑟·墨菲用她失靈的玩具做了類比:這周,美國已率先進入夏令時。
  • 史上最全倒時差攻略
    倒時差的痛,相信正看著手機的你一定經歷過。正值暑期,也就是旅行探親高峰時,今天,小編想來和大家聊聊倒時差的那些事兒~既然倒時差這麼可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好好地了解它並克服它!另外為了讓飛機旅程更舒適,該有的裝備也不能少,比如眼罩、耳罩、旅行枕頭、拖鞋等,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在這些裝備上滴幾滴精油助睡眠。更多飛機裝備,請戳:飛機上必備物品清單(留著馬上可以用系列) *不睡覺的錯誤示範:關於這點也有異議。
  • 國安太太團"微控"老公 陪倒時差情人節表愛意
    國安的太太團,不少人都成了微博控,而對象則是自己的老公和男朋友。北京國安遠赴葡萄牙進行海外拉練,由於遠在歐洲,溝通不暢,所在酒店的網絡又不給力,微博成為了隊員與家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而在他們的培養之下,國安的太太團都變身為了微博高手。
  • 美國網友: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家居然還要倒時差?真的搞不懂!
    如今,隨意時代的更替,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去旅遊還是出國出差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去其它國家的話,尤其是西方國家我們都是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倒時差,倒時差是因為地域、經緯度不同造成的。而如果要去西方國家旅行或出差的話,避免不了的就是會倒時差,所以對於倒時差的問題,讓很多人常常都感到頭疼,很多人基本會提前一兩天去往目的地,但是這些問題基本出現在一個國家去另外一個國家,對此在第一次聽到在中國內還會倒時差時就很懵逼了。美國網友: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家居然還要倒時差?真的搞不懂!
  • 你的黑夜是我的白天丨時差症候群
    雖然有很多可以乘坐公務艙旅行和住商務豪華酒店的機會,然而這麼些年來一直始終困擾著小陳的卻是跨國旅行造成的時差問題,倒時差成為他怎麼也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往往一周的旅行,到達目的地後的前幾天是日夜顛倒,夜裡睡不著,白天極其容易瞌睡,好不容易適應了當地的作息時間,又要回國了。回到國內又是一番折騰,需要把自己的生物鐘往回調。
  • NBA西部球隊近年奪冠多,是因為時差倒得好?
    也許是主場的觀眾聲勢浩大,更能激發主隊球員的鬥志,或是裁判出於壓力偏袒主隊;也可能是長途跋涉和時差造成的疲勞,給客隊帶來了劣勢。但這些因素是否都有影響,似乎很難說得清。如果將這個賽季複賽前後的數據進行對比,就能知道長途旅行和時區改變會否影響球員表現了。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的健康科學家安德魯·麥克希爾(Andrew McHill)與同事便做了這樣的統計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旅途與時差,哪個更重要?不用長途奔波之後,客隊勝率的確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