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終歲末的時序交替之際,在日本千年古都京都的千年古剎清水寺,都要舉行一次辭舊迎新的年度漢字書寫活動,以極為簡略精當的一個字來為該年作出概括總結,彌散出濃鬱的時代氣息、人文意識和詩化雅興,從而在翰墨飄香、筆花飛舞中「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在冬至前夕的一個午後,京都沐浴在綿綿的細雨之中,使整個清水寺的殿堂屋宇和古樹嘉木更顯得清玄幽逸而明淨秀麗。清水寺的正殿恢宏莊嚴,一派唐風和韻,更令人稱奇的是建在險峻的懸崖邊,用139根巨大的櫸木凌空支撐,故又稱日本的懸空寺。正殿前是突出於山谷的大平臺,這也就是著名的「清水寺舞臺」,江戶時代曾是表演雅樂的舞臺。平時香客遊人可在此憑欄遠眺京都全城的景色,春賞櫻花、夏眺山瀑、秋觀楓葉、冬看雪景。而此時,平臺上卻站滿了前來參加清水寺2009年度漢字書寫活動的海內外嘉賓遊客。
在正殿旁一側的清水宮,當女主持宣布2009年漢字書寫開始後,清水寺的主持森清範氣度從容地拿起巨大的鬥筆,在飽蘸濃墨後,以酣暢遒勁的氣勢、剛健雄渾的筆力、嚴謹和諧的結構,一氣呵成地在一張約2平方米的白紙上寫下了一個榜書「新」字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日本漢字能力鑑定協會每年年底都要向社會公開徵集能代表這一年世態的漢字,得票最多的漢字當選為年度漢字。在2009年的16萬多張選票中,「新」字得票超過1.4萬張而名列第一,從而繼2008年的「變」字之後,2009年的「新」字成為代表該年世態的最貼切漢字,也彰顯了「由變到新」的企盼和願景。誠如《禮記·大學》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京都薈萃積澱了日本最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被稱為「心靈的故鄉」。山巒相擁、翠岡環抱的清水寺,作為京都最古老、最著名的廟宇早在13世紀上半葉的日本文學名著《平家物語》中就有記載。「清水寺被燒的次晨,在大門前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道:『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且看究竟!』次日,另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歷劫不思議,人力所不及。』」可見清水寺有很多的文化內容和人文傳統:如上清水寺前的三條小路,分別為三年坂、產寧坂、清水坂,就代表著不同的風俗理念。正殿前的平臺「清水舞臺」,就是日本一句有名的成語的出處。而那句「你有勇氣從清水的舞臺跳下去嗎?」的古諺,也象徵著一種意志和決心。清水寺的音羽山清泉,被稱為「延命水」、「黃金水」,據說信佛的人喝了能六根清淨,普通人喝了也能平安如意。泉水從山上引入寺中,被稱為「清水甘露」,滋潤著塵世人們的心田。正是在如此悠久而婉約的文脈史緒中,清水寺與日本漢字能力鑑定協會聯手從1995年起,每年在年末時舉辦年度漢字評選書寫,由寺中主持揮毫,從而成為清水寺的又一道文化風景。
在漢文化圈中,年度漢字書寫活動近年來在一些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頗受關注,成為人們心靈傾吐、情感訴求、精神演繹和希望放飛的一種方式。如2009年我國臺灣地區的年度漢字為「盼」,寄託了臺灣同胞的美好心願。在「鶯啼燕語報新年」之際,年度漢字書寫凸顯了漢文化盎然的詩情哲理、暢達的生活體驗和昂揚的生命姿態。(王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