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白寫「吾愛孟夫子」的孟浩然,所寫兩句古詩,媲美春江花月夜

2020-12-24 老張侃詩詞

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精髓的文化部分。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把古詩放到如此高的地位;放眼歷史,也沒有哪個朝代的詩詞形式能超過唐詩的水平。

唐詩

唐詩當中,有一篇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為很多人所喜歡。這首詩的意境太美了。雖然思想主旨和一般的詩文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這篇長詩所勾勒的場景、所塑造的意境真的是太美了!

春江花月夜

雖然《春江花月夜》是唐詩中的經典之作,但是並不是唯一的作品。在我們看來,有很多的山水詩也完全可以達到《春江花月夜》的高度,在唐詩當中爭相出彩。

比如本文所說的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一生也是入仕不順,最後隱居。這一首簡單的五絕,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同樣塑造出了詩人對於環境、對於人生的思考。全詩如下: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這首古詩,非常簡單,五言絕句,只有20個字,卻意境悠遠,引人入勝。

這首詩的寫作意境中的背景,不是羈旅的行程,不是泣血的離別,不是船行途中的飄蕩,而是舟泊暮宿。天色已晚,詩人身懷羈旅之苦,在泊舟靠岸的時候,觀看景色之美,聯想身世之苦,至情至景,都入了內心。

孟浩然·宿建德江

這種內心的情感,顯然不是一句簡單的「日暮客愁新」所能概括的。所以詩人在小船當中,舊愁未去,又添新愁。

帶著愁緒,詩人選擇了去觀看外面的景色。空曠的江面一覽無餘,而且與在亭臺樓閣上俯瞰江邊景色完全不同,在小船當中去看江邊景色,別有一番視角,別有一番滋味。

詩人看到了什麼?「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因為是晚上,而且靜穆。平靜的水面上,遠處的天空看上去比近處生長的一些樹木還要更低,而那鑲在天空中的月亮,倒映在平靜清澈的江水當中,與人的距離非常之近。

多麼美的意境!而且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對比《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兩者各有風格,但是孟浩然的這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卻更富有深邃的意境之美。而《春江花月夜》的華麗詩句,則是自帶顏值了。

詩人孟浩然

所以,在後世的評論當中,普遍認為孟浩然的這首詩頗有特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比如,《王孟詩評》中,劉雲認為:「野曠」二語酷似老杜。在《唐詩箋注》當中,論述者認為,「野曠」一聯,人但賞其寫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詩外味。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甫寫「春日懷李白」,李白卻說:吾愛孟夫子...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著名的詩篇有《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夢李白》等等。春天變暖了,冬天變涼了,似乎每時每刻杜甫都會想起李白,想起他們在一起遊玩的美好回憶,於是在高興時、悲傷時甚至做夢時,都要寫一首詩向李白表達一下自己的真摯感情,比之後世的戀人們表達愛意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的詩,究竟誰的更好
    中國詩詞源遠流長,正所謂唐詩宋詞,要說起詩,那定然是唐朝最佳,而說起唐朝古詩的巔峰,便是經典佳作層出不窮的李白,不過也有一個人僅僅憑藉一首詩,就聞名千百年之久,此人名為張若虛,現代人認識張若虛的途徑,大多是語文課本上那一首《春江花月夜》,詩詞是順應時代而生,唐朝時期的詩,很多大氣又豪邁
  • 李白寫詩孟浩然,表達什麼意思?結尾兩句含義深刻
    而且孟浩然品行高潔,不只是一個隱士,還有顯赫的詩名,他的山水田園詩和王維已經齊名了。而這時李白還剛出茅廬,沒有名氣,孟浩然的這些成就正是他李白在孜孜以求的。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恐怕也是歷來贈詩中寫景抒情寫得最好的。
  • 孟浩然流傳最廣的古詩,全文20個字晶瑩剔透,寫出了最美的春天
    但是在當時,李白就已經寫出「吾愛孟夫子」的唐詩詩句,說明了當時的孟浩然雖然在仕途上不受重視,但是在詩壇還是很有名氣的。而且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孟浩然對於環境景色的描寫還是非常精彩的。比如我們今天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就是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古詩,全文雖然只有20個字,但是每一個字都平淡無奇卻意蘊深遠,20個字都是晶瑩剔透,寫出了最為美好的春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誰的詩更好?
    還有就是楊廣個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他寫的詩詞確實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境豐富,就比如這首《春江花月夜》。影視劇中的隋煬帝說到了《春江花月夜》,不少人熟知的是張若虛寫的那一首,但實則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今天我們就先來分析張若虛的詩,然後再比較他們倆誰的詩更好?
  • 李白的這兩句詩,語出驚人,寫盡男人之間的友誼與仰慕
    孟浩然年長李白十二歲,但李白卻和他成為好友,真正的友情從來無關年齡,無關身份地位,只是你就是你,喜歡欣賞你,於是我們成為朋友,於是為你寫詩,聊表我心。李白為孟浩然寫過好幾首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其中一首。《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 音樂漫筆:古詩,音樂,舞蹈《春江花月夜》——中國版的月光
    我從那檔節目中欣賞不少古詩,還聽了不少名家的字正腔圓的朗誦,那些都是我們語文課本中沒有的古詩。那天晚上,我剛好聽到《春江花月夜》,像往常一樣,我邊聽邊記,它一般是先讓觀眾聽一篇,然後再分析,分析完,又讓觀眾聽一篇,我聽完了兩遍,但卻沒有完整記下全詩,然而,光開頭的幾句便已經把我帶到了美好的意境中去了。
  • 部編小學語文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知識點精講
    三、讀通古詩簡介背景資料:話說,李白年青的時候風流瀟灑,挎一把寶劍、帶一個灑壺離家出走,雲遊天下,路過湖北湘陽的時候,認識了當時名滿京城的大詩人孟浩然,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歲,但年?的差異絲毫沒有影響兩人的交往。他們一見而故,相見恨晚,整天在一起遊山玩水,飲酒作詩,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他在詩中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 孟浩然一首唐詩寫秋日登高望遠,頗有王維「詩中有畫」的風採
    作為盛唐最著名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之一,孟浩然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名氣。雖然他的一輩子仕途科舉非常不得意,但是在一幫詩人當中收穫的名氣卻很大。當年李白曾經寫出「吾愛孟夫子」這樣的唐詩名句,由此可以看得出他在那些詩人們當中的地位了。
  • 兩首描寫洞庭湖的名作,李白與孟浩然華山論劍,難分難解
    李白與孟浩然都是盛唐時代的大文豪,李白的作品善於聯想和誇張,富於浪漫氣息。孟浩然的詩歌多描寫山水田園生活,經常抒發隱居閒適和羈旅愁思。李白把老孟當成前輩,讚頌他淡泊飄逸,「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而當李白深感淪落江湖、心有不甘時,老孟卻在啼鳥春聲裡、於山水田園中,發出沉睡的鼾聲。下面介紹兩首描寫洞庭湖的名作,李白與孟浩然華山論劍,難分難解。
  • 李白最好的一首「男人」詩為他而作,不過可惜,熱臉貼冷屁股!
    這裡的「美人」是李白對朋友的戲稱,不知道王安石有沒有把這種情況算進去?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形象和女性題材的詩在李白詩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如果要從李白詩中選一首寫得最好的女人詩,不用多說,肯定是這首享譽古今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吾愛孟夫子,浩然興象氣——讀《葉嘉瑩說初唐詩》
    孟浩然,盛唐田園詩人,與王維號稱「王孟」。讀了《葉嘉瑩說初盛唐詩》,我的心裡有一個更清晰的孟夫子了。唐代詩人群星璀璨,孟浩然是其中很耀眼的一顆明星。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於襄陽城中一個普通的書香之家。其出生時,無紫氣東來,也無百鳥朝鳳,沒有伴隨任何異象,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就是開創一派詩風的孟浩然,就是留下許多膾炙人口詩作的孟夫子。
  • 孟浩然送別友人,不寫景只寫一把寶劍,短短20字暗藏莫名的霸氣
    當年李白的一首《贈孟浩然》,一開篇就向這位頂級山水詩人「表白」了。詩仙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孟浩然的風流在於他的任性,人家都疲於在京城四處活動,以期入仕當官,但年少就成名一身才華的他卻跑到鹿門山,隱居了數十年。
  • 纏綿深邃、如夢似幻、情景交融—《春江花月夜》賞析
    《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最早見於陳朝。陳叔寶(陳後主)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春江花月夜》與《玉樹後庭花》是其中最豔麗的曲調。隋及唐初,仍有人作此調。然皆五言短篇,在題面上做文章而已。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賀知章,李白的粉絲,為人高逸豁達,為一代清鑑風流之士。他也是杜甫《飲酒八仙》詩裡的酒仙之一,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還擅長寫草書,落筆精絕。李白在《送賀賓客歸越》詩中將其喻為王羲之,說:「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張旭,著名書法家,詩人。他和李白是朋友,也是賀知章的姻親。
  • 春江花月夜 作者:石頭(安徽)
    老刀客淺評    《春江花月夜》為題,不好寫,因為詩名太大了,重複簡直等於找罵。但是石頭這首敢於和名家同題的詩寫好了,它不是寫景,當然一開始寫得很美,我們的江邊的故鄉,懵懂的愛情,然而到了結尾,要命的就是結尾,這一切美好的詩情畫意都被城市化的推土機碾壓碎了。
  • 唐代旅行達人孟浩然筆下的孤嶼竟是這樣
    ▲孟浩然畫像「吾愛孟夫子」頭號迷弟李白在詩人滿街走的大唐他卻對孟浩然的才學人品十分服氣,毫不掩飾傾慕之情,廣而告之。「《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 唐代旅行達人孟浩然筆下的孤嶼竟是這樣
    「吾愛孟夫子」頭號迷弟李白在詩人滿街走的大唐,孟浩然的江湖地位有多高呢?「《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開篇第一句就直抒胸臆 「吾愛孟夫子」,這可是李白的頭號迷弟杜甫都沒有的待遇啊。李白為孟浩然寫的詩作中,更廣為人知的是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此古詩是唐詩的頂峰,唐朝最美的古典詩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附...
    賞析《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在初唐七言歌行中,同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和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等詩相比,《春江花月夜》在藝術上的成就,無疑達到了同類詩中的最高水平。我國現代的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高度評價這首詩,譽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在和李白同時代的人當中,能讓李白崇拜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但是孟浩然卻是其中一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拜之情不亞於杜甫對他的崇拜,從李白贈給孟浩然的這首詩中就能看得出來。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