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廖書英夫婦本是一對黃桃種植戶
在聽了一則建議後
再次激發了他們的創業激情
這個建議就是在自家的桃園裡養鵝,炎炎夏日中,位於珠岙鎮東謝村的一片桃林裡,幾百隻灰天鵝在桃樹林裡或閒庭信步,或埋頭覓食,或追逐嬉戲,給平靜的桃林地增添了蓬勃生機。
眼前的一幕正是位於珠岙鎮東謝村錦繡黃桃種植戶廖書英的黃桃種植園裡,一群一個半月大的灰天鵝正在在桃林裡悠閒地啄食、嬉戲,除草捉蟲。
樹上有桃
桃下有鵝
自從在桃園養了鵝以後,廖書英夫婦兩就再也沒有對這片桃園施過肥料,鵝與桃園形成了一個自我供給的循環生態鏈。
據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所副所長陳華君介紹,在桃園中養鵝相對來說是一種資源再利用,鵝可以把果園的草作為它的飼料,春季的時候小麥也可以作為飼料,這樣就降低了養鵝的成本,每年能帶來額外的收入。
據了解,53歲的廖書英和她的丈夫吳福地種植錦繡黃桃已有7年時間,今年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了解了黃桃樹下養鵝這種廢棄物零排放無汙染的生態模式後,夫妻倆經過商量,決定嘗試一番。
廖書英
在鵝小的時候飼料一天需要餵三四次,現在鵝有一個月大了,只要餵兩次了就可以了,等鵝再長大一點就只需要一天餵一次了。
在今年5月中旬,廖書英買了300多隻鵝苗,在這片約15畝的桃林裡散養,通過三個月的養殖就能達到成品鵝出售標準,價格還不低,能賣到每隻100元。
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所副所長陳華君介紹,灰天鵝的成長時間是90天左右,接下來的計劃是再養兩到三批鵝,第一批五月份、六月份的小鵝,在欄舍中養一個月左右,等到桃子採摘的時候就可以放出去了,而且灰天鵝比較聰明,在管理上也比較方便。桃園中的鵝不僅可以吃到黃桃的廢果,還可以吃到一些昆蟲,吃的東西比較雜還能增強鵝的體質,鵝不容易發病,桃園養鵝有著較好的生態效益。
養殖戶廖書英介紹說,桃園裡面的鵝每天吃著肉質鮮美的黃桃,喝的水是取自附近小溪裡的山泉水,吃飽喝足後,就在桃園裡來回奔跑。
廖書英還告訴我們,今年的錦繡黃桃長勢特別好,個頭大、果實飽滿多汁,再加上桃樹下養鵝,鵝吃草,糞肥田,一舉兩得,夫妻倆喜上眉梢。不僅如此,因為這些鵝是散養,肉質鮮美,現在還沒達到成品鵝就已經被客戶預定,銷售不愁,解決了養殖戶的後顧之憂。另外,鵝蛋也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
桃園養鵝生態循環模式
既充分利用了果樹下的空間,又巧妙地消滅了地間雜草,還能將廢果用來餵鵝,減少了飼料成本,鵝的糞便又能當作有機肥,增加桃的甜度和品質。
同時,依託桃園散養的鵝,運動量增加,發病率低,肉質好。值得一提的是,桃園養鵝生態循環模式投資周期短,回報率高。鵝飼養3個月既可出欄,平均一隻鵝的淨利潤在3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廖書英夫婦倆的經濟收入。
伴隨著各項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和養殖戶信心的增強,如今,珠岙鎮東謝村廖書英夫婦的桃園養鵝模式逐步趨於成熟,樹上有桃,桃下有鵝,形成了一個循環的生態鏈,也使廖書英夫婦走上了致富路,奏響了一曲增收致富「向天歌」。
圖文:黃俊
編輯:鄭銘洋
責編:陳鑫漂
掌上三門
精彩三門 一手掌握
你可以了解三門人文歷史、風土人情、新聞資訊、便民信息
投稿請聯絡:sanmen2015@163.com
我們為您準備了豐厚的稿酬
歡迎推薦優質文章
原標題:《樹上有桃 桃下有鵝丨三門桃園養鵝奏響致富「向天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