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首輪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首輪評審工作於2017年4月28日至5月5日開展。此次評審採用網絡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656人。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聯繫人:李姍姍、霍宏偉
聯繫電話:68598075
附 件: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首輪評審專家名單
1.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特色農業種植技術和適用農機裝備的聯合開發與應用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程珩 | 太原理工大學 |
2 | 範雲濤 |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
3 | 何業華 | 華南農業大學 |
4 | 胡偉 | 天津市農業機械研究所 |
5 | 李保成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6 | 李世柱 |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 |
7 | 劉鳳之 |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
8 | 劉京寶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9 | 劉景輝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10 | 劉向東 |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11 | 魯會玲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
12 | 錢生越 | 南京農業機械學會 |
13 | 孫霽宇 | 吉林大學 |
14 | 孫松林 | 湖南農業大學 |
15 | 田長彥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16 | 王俊忠 |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
17 | 夏禮如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18 | 於海業 | 吉林大學 |
19 | 張曉軍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20 | 周宏平 | 南京林業大學 |
2.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特色作物新品種選育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洪儉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
2 | 陳秀蘭 | 江蘇裡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3 | 程汝宏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穀子研究所 |
4 | 戴偉民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邸宏 | 東北農業大學 |
6 | 董守坤 | 東北農業大學 |
7 | 宮志遠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
8 | 郭泰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 |
9 | 郭天財 | 河南農業大學 |
10 | 郝轉芳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11 | 姜玲 | 華中農業大學 |
12 | 雷紹林 |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
13 | 李敏 | 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14 | 李育強 | 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 |
15 | 梁天鋒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16 | 劉志 | 湖南農業大學 |
17 | 馬昌廣 | 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18 | 梅捍衛 |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 |
19 | 宋書宏 |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 |
20 | 孫蘇陽 | 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
21 | 田靜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
22 | 王殿奎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 |
23 | 肖揚書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
24 | 謝傳曉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25 | 徐正進 | 瀋陽農業大學 |
26 | 楊今勝 |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
27 | 姚立生 |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28 | 易克賢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 |
29 | 殷冬梅 | 河南農業大學 |
30 | 袁傑 | 新疆農業科學院核技術生物技術研究所 |
31 | 張立明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
32 | 張正英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
33 | 張志宏 | 瀋陽農業大學 |
34 | 鄭金玉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35 | 鄭威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
36 | 鄭偉尉 | 浙江農林大學 |
37 | 周斌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38 | 周根友 | 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39 | 周順利 | 中國農業大學 |
40 | 鄒華文 | 長江大學 |
3.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農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警和綠色防控技術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法軍 | 南京農業大學 |
2 | 陳慶河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3 | 段維軍 | 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
4 | 馮夏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5 | 焦曉國 | 湖北大學 |
6 | 林彥茹 | 山東省植物保護總站 |
7 | 呂和平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
8 | 秦蓁 | 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 |
9 | 王洪凱 | 浙江大學 |
10 | 王慶森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
11 | 於毅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
12 | 趙治萍 | 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 |
4.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新型獸藥創製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志虹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 |
2 | 何繼紅 | 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3 | 侯曉林 | 北京農學院 |
4 | 殷中瓊 | 四川農業大學 |
5 | 袁宗輝 | 華中農業大學 |
6 | 張雪梅 | 延邊大學 |
5.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研發和示範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卜權 | 江蘇大學 |
2 | 陳洪章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3 | 陳維榮 | 西南交通大學 |
4 | 程時傑 | 華中科技大學 |
5 | 杜欽君 | 山東理工大學 |
6 | 付青 | 中山大學 |
7 | 付嚴 | 華南理工大學 |
8 | 龔宇烈 |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9 | 管霖 | 華南理工大學 |
10 | 胡兆光 | 國網能源研究院 |
11 | 華棟梁 | 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
12 | 江亞群 | 湖南大學 |
13 | 靳丹 |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
14 | 孔令照 |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15 | 李學兵 |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16 | 林鶴雲 | 東南大學 |
17 | 劉滌塵 | 武漢大學 |
18 | 盧勇 | 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19 | 秦斌 | 湖南工業大學 |
20 | 秦文萍 | 太原理工大學 |
21 | 丘明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22 | 邵俊松 | 華北電力大學 |
23 | 沈建新 | 浙江大學 |
24 | 宋登元 | 英利集團有限公司 |
25 | 孫立 | 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
26 | 湯廣福 |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 |
27 | 田春光 |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 |
28 | 王斯永 | 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9 | 王曉亮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30 | 王訓春 | 上海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31 | 夏奡 | 重慶大學 |
32 | 徐保民 | 南方科技大學 |
33 | 徐徵 | 北京交通大學 |
34 | 閻景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35 | 楊曉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6 | 餘春江 | 浙江大學 |
37 | 張新文 | 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38 | 張永奇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39 | 趙海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40 | 周豪慎 | 南京大學 |
6.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惡劣環境交通基礎設施建養技術與裝備研究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雷鷹 | 廈門大學 |
2 | 李玲 | 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3 | 劉旭鍇 |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
4 | 王輝 | 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 |
5 | 張奔牛 | 重慶交通大學 |
6 | 張志國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7 | 鄒桂蓮 | 華南理工大學 |
7.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構建與關鍵技術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曹潔 | 蘭州理工大學 |
2 | 耿彥斌 |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
3 | 李志興 | 北京景山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4 | 孫棣華 | 重慶大學 |
5 | 鄒平 | 公安部 |
8.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跨境電子商務大數據平臺聯合創新研發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曉江 | 西北大學 |
2 | 賈維嘉 | 上海交通大學 |
3 | 李敏強 | 天津大學 |
4 | 劉剛 | 任子行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5 | 王曉亮 | 湖南科技大學 |
6 | 楊餘旺 | 南京理工大學 |
7 | 虞路清 |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
9.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應急通信系統構建及快速高效組網技術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關洪濤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2 | 何兵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3 | 闞海斌 | 復旦大學 |
4 | 李毅 | 上海寬帶技術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5 | 王志欣 |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 |
6 | 楊永傑 | 南通大學 |
10.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高性能網絡安全關鍵技術與產品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龔儉 | 東南大學 |
2 | 顧健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3 | 陸中威 | 上海漢邦京泰數碼技術有限公司 |
4 | 滕志猛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5 | 許華虎 | 上海大學 |
6 | 楊放春 | 北京郵電大學 |
11.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新一代移動無線通信網絡系統及關鍵設備聯合研發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意釩 | 南方科技大學 |
2 | 杜躍進 | 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3 | 桂洛寧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4 | 盧澤新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5 | 束鋒 | 南京理工大學 |
6 | 蕭海東 |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7 | 莊毅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2.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高端民用雷達關鍵技術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江朝抒 | 電子科技大學 |
2 | 李財品 | 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 |
3 | 呂元恆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4 | 楊明磊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張群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 |
6 | 趙洪立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13.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資源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馮京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
2 | 馮志興 |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
3 | 李留仁 | 西安石油大學 |
4 | 李秀巒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5 | 王守君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6 | 王秀娟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7 | 張繼成 | 東北石油大學 |
14.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巖心鑽探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曹平 | 中南大學 |
2 | 陸雲湧 |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
3 | 任鳳玉 | 東北大學 |
4 | 王繼仁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5 | 王者超 | 山東大學 |
6 | 尤孝才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7 | 張繼春 | 西南交通大學 |
15.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的國際應用示範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國偉 | 北京市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
2 | 陳漢平 | 華中科技大學 |
3 | 陳振民 |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
4 | 儲偉 | 四川大學 |
5 | 高豔芳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6 | 華玉龍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7 | 黃興海 | 四川邦立重機有限責任公司 |
8 | 李軍 | 重慶交通大學 |
9 | 李威 | 中國礦業大學 |
10 | 劉瑞林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 |
11 | 劉志權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12 | 馬新賓 | 天津大學 |
13 | 孟慶波 |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14 | 宋新南 | 江蘇大學 |
15 | 蘇慶運 | 大連理工大學 |
16 | 汪華林 | 華東理工大學 |
17 | 文東輝 | 浙江工業大學 |
18 | 張衛平 | 上海交通大學 |
19 | 鄭化安 | 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6.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低階煤清潔轉化利用技術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QiSun |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 |
2 | 韓梅 |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 |
3 | 苗茂謙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王勤輝 | 浙江大學 |
5 | 王永剛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6 | 陽虹 | 河南理工大學 |
7 | 張秋民 | 大連理工大學 |
17.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一帶一路」沿線重大環境事件監測預警應急系統合作開發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黃國如 | 華南理工大學 |
2 | 居為民 | 南京大學 |
3 | 毛德華 | 湖南師範大學 |
4 | 楊曉英 | 復旦大學 |
5 | 張豔軍 | 武漢大學 |
6 | 趙彥偉 | 北京師範大學 |
7 | 祝建中 | 河海大學 |
18.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深遠海養殖平臺與漁業資源開發技術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馮永玖 | 上海海洋大學 |
2 | 李琳梅 |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
3 | 陸建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4 | 卿足平 | 四川省水產局 |
5 | 張家宏 | 江蘇裡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6 | 趙玉山 |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9.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海洋環境和海洋災害監測預警及其應急保障系統關鍵技術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安偉 | 中海石油環保服務(天津)有限公司 |
2 | 黃豪彩 | 浙江大學 |
3 | 劉長發 | 大連海洋大學 |
4 | 陽凡林 | 山東科技大學 |
5 | 於新生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張朝暉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7 | 鄒鵬毅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20.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特種用途智慧機器人研發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曹建福 | 西安交通大學 |
2 | 樊紹勝 | 長沙理工大學 |
3 | 房芳 | 東南大學 |
4 | 付莊 | 上海交通大學 |
5 | 李戈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6 | 李謙 | 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
7 | 吳保林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21.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檢測裝備及其關鍵核心零部件工藝技術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步揚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2 | 鄧元龍 | 深圳大學 |
3 | 段發階 | 天津大學 |
4 | 付新 | 浙江大學 |
5 | 吳劍鋒 | 東南大學 |
6 | 郗濤 | 天津工業大學 |
7 | 趙培宇 | 江漢大學 |
22.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重點基礎材料製備關鍵技術和工藝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崔春翔 | 河北工業大學 |
2 | 高珊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3 | 耿貴立 | 山東大學 |
4 | 郭強 | 上海大學 |
5 | 胡松青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黃雲輝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阮小江 |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
8 | 王繼剛 | 東南大學 |
9 | 王昭東 | 東北大學 |
10 | 楊曉偉 | 同濟大學 |
11 | 趙志偉 | 河南工業大學 |
12 | 祝少軍 | 首鋼總公司 |
13 | 鄒華維 | 四川大學 |
23.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生物醫用材料製備技術和產品聯合研發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蔡開勇 | 重慶大學 |
2 | 馮波 | 西南交通大學 |
3 | 韓光亭 | 青島大學 |
4 | 孔祥東 | 浙江理工大學 |
5 | 劉世勇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6 | 馬軍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錢軍民 | 西安交通大學 |
8 | 全大萍 | 中山大學 |
9 | 王魯寧 | 北京科技大學 |
10 | 葉雅靜 | 西北工業大學 |
11 | 遊正偉 | 東華大學 |
12 | 張海軍 | 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13 | 周紹兵 | 西南交通大學 |
14 | 朱君 |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24.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北鬥與格拉納斯等其他衛星導航系統聯合應用開發與示範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柴豔菊 |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2 | 董蓮 |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3 | 劉丹 | 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 | 龐尚益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
5 | 張江齊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
6 | 張翔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
7 | 張訓虎 | 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
25.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城市地下空間與資源協同利用與改造聯合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韓昊英 | 浙江大學 |
2 | 塗英時 |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3 | 王美華 |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 | 王祖和 | 山東科技大學 |
5 | 楊小林 | 洛陽理工學院 |
6 | 尹稚 | 清華大學 |
26.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小型診療和移動式醫療服務裝備與遠程診療技術服務系統聯合開發和應用示範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白玫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2 | 陳延平 | 廈門大學 |
3 | 鄧寧 | 浙江大學 |
4 | 董繼揚 | 廈門大學 |
5 | 馮仕庭 | 中山大學 |
6 | 谷峰 | 溫州醫科大學 |
7 | 華興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8 | 李智賢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9 | 盧廣文 | 南方醫科大學 |
10 | 龐慰 | 天津大學 |
11 | 史學濤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12 | 王立功 | 蘇州大學 |
13 | 王榮福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14 | 王守巖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15 | 謝勤嵐 | 中南民族大學 |
16 | 楊榮騫 | 華南理工大學 |
17 | 葉宏偉 | 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18 | 朱磊 |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19 | 朱小華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27.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合作研究及中醫藥研發技術應用示範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貴海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2 | 陳建設 |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3 | 黃曉巍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4 | 李霞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5 | 林綏 | 福建省醫學科學研究院 |
6 | 王四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7 | 王小兵 | 中國藥科大學 |
8 | 徐雅娟 |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
9 | 宣麗華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10 | 張洪春 | 中日友好醫院 |
11 | 張立德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12 | 章丹丹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13 | 鄭敏麟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28.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高效無創出生缺陷早期篩查、檢測及診斷新技術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磊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2 | 範勇 | 廣州醫科大學 |
3 | 李巍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
4 | 林強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5 | 顏景斌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張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
29.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跨國跨區域協同人、畜傳染性疾病預防監控技術合作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
1 | 曹志冬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2 | 陳平雁 | 南方醫科大學 | |
3 | 胡懷東 | 重慶醫科大學 | |
4 | 劉清泉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5 | 閭軍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 |
6 | 潘浩 |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
7 | 邱少富 | 中國人民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所 | |
8 | 吳尊友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 | |
9 | 許汴利 |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
10 | 楊莉 | 廣西醫科大學 | |
11 | 鍾球 | 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 | |
12 | 鄒振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30.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橋涵隧道及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礎設施防災減災關鍵技術合作研究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炳瑞 |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2 | 陳國興 | 南京工業大學 |
3 | 何文欽 |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
4 | 劉軍 | 北京建築大學 |
5 | 史世武 |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
6 | 袁建力 | 揚州大學 |
7 | 張穩軍 | 天津大學 |
31.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災後恢復重建技術合作研發、應用與示範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少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 | 陳曉明 | 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 |
3 | 陳振富 | 南華大學 |
4 | 李忠獻 | 天津大學 |
5 | 王耀偉 | 重慶市建築科學研究院 |
6 | 楊波 | 重慶大學 |
7 | 周洪建 |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 |
32.聯合研發與示範項目其他方向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紀綱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 | 崔方明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3 | 高美須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4 | 葛鵬飛 | 吉林大學 |
5 | 郭文 | 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6 | 韓克俊 | 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7 | 黑永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8 | 胡國清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9 | 胡林 | 長沙理工大學 |
10 | 黃昌瑞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11 | 黃晨東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12 | 金數波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 |
13 | 李春光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
14 | 李瑾 | 武漢大學 |
15 | 李軍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16 | 李衛民 | 遼寧工業大學 |
17 | 劉漢民 |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 |
18 | 劉會傑 | 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
19 | 呂昌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
20 | 呂衛光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21 | 馬濤 | 東南大學 |
22 | 時瑾 | 北京交通大學 |
23 | 孫愛軍 | 復旦大學 |
24 | 孫逢春 | 北京理工大學 |
25 | 汪漢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
26 | 王榮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7 | 王慎強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8 | 王玥 | 北京理工大學 |
29 | 吳英傑 | 大連醫科大學 |
30 | 夏應清 | 華中師範大學 |
31 | 向俊 | 中南大學 |
32 | 楊麗娜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33 | 楊宇紅 | 遼寧省腫瘤醫院 |
34 | 袁寧 | 航天科工海鷹集團有限公司 |
35 | 張堃 | 西北工業大學 |
36 | 張欽宇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37 | 張為民 | 同濟大學 |
38 | 周逢權 |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
39 | 朱夢堯 | 上海大學 |
40 | 鄒記興 | 華南農業大學 |
33.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農業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Bin-BingStephenZhou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
2 | LI MOUZHENG | 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3 | 柴雪良 | 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 |
4 | 車宗賢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
5 | 陳伯祥 | 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
6 | 陳明華 | 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 |
7 | 戴廷波 | 南京農業大學 |
8 | 丁家波 | 山東農業大學 |
9 | 丁壯 | 吉林大學 |
10 | 高貴龍 | 貴州科學院 |
11 | 高建民 | 江蘇大學 |
12 | 顧大路 | 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
13 | 韓英 | 東北農業大學 |
14 | 郝衛平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15 | 黃慶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16 | 李淑君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17 | 劉紅江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18 | 劉月煥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
19 | 馬友華 | 安徽農業大學 |
20 | 龐浩 | 廣西科學院 |
21 | 彭定祥 | 華中農業大學 |
22 | 孫東波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23 | 孫英健 | 北京農學院 |
24 | 湯述翥 | 揚州大學 |
25 | 王立春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26 | 王麗俠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27 | 王少奎 | 華南農業大學 |
28 | 王文斌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 |
29 | 魏自民 | 東北農業大學 |
30 | 文國樑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
31 | 吳存祥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32 | 武雪萍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33 | 徐景升 | 福建農林大學 |
34 | 宣樸 |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35 | 閆新 | 南京農業大學 |
36 | 易梅生 | 中山大學 |
37 | 印培民 | 江西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38 | 於立河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39 | 張勤 | 天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
40 | 張小榮 | 揚州大學 |
41 | 張友明 | 山東大學 |
42 | 鄭曙峰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43 | 周凱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44 | 周莉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45 | 朱世江 | 華南農業大學 |
34.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能源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辰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2 | 付凱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3 | 顧璠 | 東南大學 |
4 | 黃瀚 | 國網能源研究院 |
5 | 季傑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6 | 李碧君 |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 | 劉保權 | 衡水橡膠股份有限公司 |
8 | 劉玉榮 | 華南理工大學 |
9 | 唐愛紅 | 武漢理工大學 |
10 | 滕楓 | 北京交通大學 |
11 | 王曉暉 | 天津中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 |
12 | 吳衛國 | 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 |
13 | 楊俊友 | 瀋陽工業大學 |
35.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交通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鄧斌 | 西南交通大學 |
2 | 杜青海 | 上海海洋大學 |
3 | 範雲志 | 中國船級社 |
4 | 解德 | 華中科技大學 |
5 | 李和平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
6 | 李強 |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
7 | 盧桂英 |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8 | 馬曉寧 |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9 | 孫幫成 | 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 |
10 | 王永寧 | 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11 | 邢建鑫 | 北京鐵路局 |
12 | 薛彥卓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3 | 張濟民 | 同濟大學 |
36.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信息通信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畢文剛 | 河北工業大學 |
2 | 高梅國 | 北京理工大學 |
3 | 郭小軍 | 上海交通大學 |
4 | 郭銀章 | 太原科技大學 |
5 | 胡飛 | 華中科技大學 |
6 | 黃杰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7 | 梁煒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
8 | 沈波 | 北京大學 |
9 | 湯永勝 |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 |
10 | 滕東興 |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
11 | 項磊 |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
12 | 楊徵路 | 南開大學 |
37.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資源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黃金莉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2 | 解立平 | 天津工業大學 |
3 | 鞠楊 | 中國礦業大學 |
4 | 李春傑 | 上海交通大學 |
5 | 李冬青 |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6 | 李夕兵 | 中南大學 |
7 | 盧佔武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8 | 史春海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
9 | 吳愛祥 | 北京科技大學 |
10 | 楊任新 |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11 | 張建強 | 西南交通大學 |
12 | 張一敏 | 武漢科技大學 |
13 | 周明耀 | 揚州大學 |
38.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環境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曾建雄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 | 杜連柱 |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3 | 李再興 | 河北科技大學 |
4 | 龍湘犁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呂曉龍 | 天津工業大學 |
6 | 任心欣 |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7 | 宋天順 | 南京工業大學 |
8 | 萬年紅 |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9 | 王薇 | 南開大學 |
10 | 徐願堅 |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
11 | 姚俊 | 北京科技大學 |
39.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海洋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堅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2 | 陳潔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3 | 韓喜球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4 | 黃洪輝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
5 | 李秀 | 清華大學 |
6 | 李振華 | 浙江海洋學院 |
7 | 聞路紅 | 寧波大學 |
8 | 吳世軍 | 浙江大學 |
9 | 向先波 | 華中科技大學 |
10 | 俞建成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
11 | 張洪欣 | 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術保障中心 |
12 | 張氫 | 同濟大學 |
13 | 張選明 |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
40.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先進位造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單明廣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2 | 範建新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3 | 高峰 | 西北工業大學 |
4 | 高靜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5 | 顧冬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6 | 赫立遠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7 | 黃元慶 | 廈門大學 |
8 | 蔣利民 | 南昌航空大學 |
9 | 李玉峰 | 北方通用動力集團有限公司 |
10 | 劉方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1 | 劉海濤 | 天津大學 |
12 | 劉紅軍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13 | 彭小強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14 | 曲寧松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5 | 田良 |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
16 | 萬勇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17 | 王晶萍 | 中冶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18 | 王秋成 | 浙江工業大學 |
19 | 王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0 | 王學鋒 | 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 |
21 | 閆兵 | 西南交通大學 |
22 | 姚友良 |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23 | 尹王保 | 山西大學 |
24 | 張新平 | 北京工業大學 |
25 | 趙惠英 | 西安交通大學 |
26 | 趙吉賓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
27 | 鄭侃 | 南京理工大學 |
41.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新材料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程國安 | 北京師範大學 |
2 | 崔崇 | 南京理工大學 |
3 | 高長有 | 浙江大學 |
4 | 古菊 | 華南理工大學 |
5 | 賈鑫 | 石河子大學 |
6 | 江莞 | 東華大學 |
7 | 李錦春 | 常州大學 |
8 | 梁淑華 | 西安理工大學 |
9 | 劉俊亮 | 揚州大學 |
10 | 劉仁 | 江南大學 |
11 | 盧明輝 | 南京大學 |
12 | 任慧平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13 | 石增敏 | 三峽大學 |
14 | 史志榮 |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研究院 |
15 | 陶新永 | 浙江工業大學 |
16 | 向衛東 | 溫州大學 |
17 | 遊波 | 復旦大學 |
18 | 張麗娟 | 西安交通大學 |
19 | 趙文娟 | 湘潭大學 |
20 | 周迪 | 西安交通大學 |
21 | 左小偉 | 東北大學 |
42.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李斌 |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 |
2 | 李春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 | 李永樹 | 西南交通大學 |
4 | 劉祥 |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 |
5 | 馬宇蒨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6 | 汪祖進 |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7 | 王鋒 | 昆明理工大學 |
8 | 王志旺 |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 |
9 | 徐新剛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10 | 閻敬業 |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11 | 楊磊 | 中國氣象局 |
12 | 袁強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13 | 張志彬 | 貴州大學 |
14 | 周志鑫 | 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 |
43.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平臺項目醫藥健康與生物技術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晁恩祥 | 中日友好醫院 |
2 | 丁明躍 | 華中科技大學 |
3 | 高青斌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4 | 侯春暉 | 南方科技大學 |
5 | 黃海燕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黃鵬 | 南昌大學 |
7 | 姜勇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8 | 焦淑芳 |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9 | 匡海學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10 | 凌莉 | 中山大學 |
11 | 劉可春 | 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 |
12 | 劉志朋 |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
13 | 馬鐵明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14 | 馬翔 | 華中科技大學 |
15 | 莫秋華 | 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16 | 歐陽臻 | 江蘇大學 |
17 | 錢秋海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18 | 宋旭 | 四川大學 |
19 | 孫京昇 |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 |
20 | 孫鵬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21 | 孫鑫 | 四川大學 |
22 | 孫玉華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23 | 田春豔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
24 | 王東 | 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
25 | 王剛剛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26 | 王海濱 | 北京交通大學 |
27 | 王江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
28 | 王利 | 中國醫學科學院 |
29 | 吳效明 | 華南理工大學 |
30 | 肖和印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31 | 徐明洲 | 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
32 | 楊冬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
33 | 楊豐 | 南方醫科大學 |
34 | 楊日芳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 |
35 | 姚志勇 | 深圳市健元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36 | 張芳琳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37 | 張京玲 | 南開大學 |
38 | 張文清 | 南方醫科大學 |
39 | 張喜奎 |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 |
40 | 張宇 | 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41 | 周國民 | 復旦大學 |
42 | 周越 | 上海交通大學 |
44.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防災減災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紅旗 |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
2 | 金興平 |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
3 | 齊亞彬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4 | 湯秋鴻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5 | 王衛光 | 河海大學 |
6 | 謝正輝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7 | 尹小波 | 中南大學 |
45.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農業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陳復生 | 河南工業大學 |
2 | 劉亞菊 | 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3 | 寧新民 |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
4 | 王繼春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5 | 王慶國 | 山東農業大學 |
6 | 王志明 | 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 |
7 | 張獻龍 | 華中農業大學 |
46.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能源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常勇 | 國家電網公司 |
2 | 何湘吉 | 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3 | 申洪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4 | 謝麗榮 |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楊俊偉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6 | 張寶全 |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7.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交通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李向文 | 大連海事大學 |
2 | 馬波濤 | 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 |
3 | 倪少權 | 西南交通大學 |
4 | 歐陽斌 |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
5 | 王昊 | 東南大學 |
6 | 王偉 | 河海大學 |
7 | 甄俊傑 |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
48.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信息通信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蔡嶽平 | 重慶大學 |
2 | 陳國龍 | 福州大學 |
3 | 時金橋 |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4 | 王東霞 | 北京系統工程研究所 |
5 | 吳春明 | 浙江大學 |
6 | 周冬梅 | 成都理工大學 |
49.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資源環境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黃方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 | 冉勇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3 | 宋正國 |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4 | 孫英傑 | 青島理工大學 |
5 | 王志平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閻秀蘭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7 | 張耀斌 | 大連理工大學 |
50.科技創新國際化環境項目醫藥健康領域
序號 | 姓名 | 單位名稱 |
1 | 白衛國 |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 |
2 | 廖凌虹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 | 王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4 | 伍會健 | 大連理工大學 |
5 | 謝丹 | 四川大學 |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