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木大叔(qingmudashu)
惡魔,到底長什麼樣?
你見過嗎?
以前,對「魔鬼」的模樣,只有模糊的概念。
青面獠牙?還是兇神惡煞?
直到昨天看到了一條新聞才知道,「魔鬼」,原來可以披著「父親」的外衣,行走在人間,向自己的親生女兒狠下毒手。
10月21日,四川一男子因多次強姦親生女兒獲刑13年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在四川邑州監獄的庭審現場,安嶽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撤銷陳某對女兒的監護人資格。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本應該在父母的關愛下茁壯成長,卻在三年前遭遇了父親陳某,多次迷失人性的多次性侵。
從2016年暑假到2018年9月,陳某曾經在成都租住房內和安嶽老家,及其車內多次與女兒發生性關係。
而第一次發生性關係時,女兒還未滿12周歲。
何其恐怖?何其悲哀?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已經是令人費解的事情了。
十月懷胎,一聲啼哭,一個小小的生命降落人間,作為父母,難道不應該把最好的都給子女嗎?
對於血濃於水的嫡親骨肉,居然能夠仗著自己的父親身份,對女兒為所欲為。
已經找不到詞語形容這樣的衣冠禽獸了,只能說,生而為人,卻不配為人。
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茁壯成長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是奢侈和遙不可及的幻想。
他們有著灰色的童年和生活,有著難以啟齒的柔弱和苦痛。
而這些痛苦,來自他們的生生父母。
今年4月,上海崇明法院也宣判了一起類似案件。
一個叫欣欣的14歲女孩,從貴州老家去大城市上海玩,那是爸爸媽媽打工的地方。
本以為這場見面是幸福和感動的,卻沒有想到迎接她的只有黑暗和苦痛。
某天夜晚,父親王某突然用雙手將睡夢中的欣欣按在身下意圖侵犯,欣欣劇烈的反抗,祈求,可是那個男人根本無動於衷。
那是她的父親,血濃於水的親生父親。
14歲,還是豆蔻年華,是一個女孩的生命之花剛剛開始綻放的時刻。
但是14歲的欣欣,卻在這個美好的年紀裡,被她的親生父親強暴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她絕望地向母親求助時,她的親生母親及時捂住她想要求助的嘴,疾言厲色告訴她:
「你要用身體來報答爸爸,還有你妹妹,等她長大了,以後也要這樣報答爸爸。」
那個暑假註定是水深火熱的煎熬,欣欣無力抵抗兩個大人對自己實施的暴行。
在暑假剩餘的一個月裡,欣欣被她的生父,多次性侵。
她割腕,但是父母不予理會;她逃跑報案,被父母強行捉回之後,還要被一頓毒打。
暑假後,欣欣回到了貴州,父親王某不止一次打電話警告她:如果將強姦的事情說出去,一定會殺了全家人。
極度害怕的欣欣將此事告訴了爺爺、奶奶和姑姑。
最終,姑姑陪欣欣來上海報案,欣欣指控王某曾在她10歲時實施過強姦。
這起親生父親強姦女兒的性犯罪案件,以被告人王某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被告人張某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落幕。
曾經看過一組關於兒童性侵案件的調研數據。
在100例兒童性侵害案中,熟人作案71起,佔70%;其中教師(含輔導機構老師)作案38起,佔40%,29起為家庭成員性侵,其中就包括多起親生父親對女兒的性侵,而且多為長期施害。
光是在網上搜到的類似案件就數不勝數。
2017年2月,成都雙流縣一位17歲的女孩控告親生父親,對她實施長達四年的性侵......
2017年6月,一個留守老家的父親對12歲的女兒實施了性侵,性侵時間長達整整8個月......
2018年8月,19歲山西女孩小英從養父和養兄的魔爪逃出來,9歲被養兄第一次性侵後,又被養父多次性侵強姦....
還有被父母家暴致死的孩子。
2018年6月,13歲男孩小亮的父母因為矛盾升級,母親心情不好,便用燒熱的食用油潑到熟睡的兒子的臉上,小亮嚴重燙傷,面部毀容......
被父母明碼標價「轉讓」的孩子。
2017年8月,一對95後小夫妻因為無力撫養新生兒,將自己的親生孩子「送出去」,以10萬元的價格被親生父母「售」給了外地男人。
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罄竹難書。
憤恨、扼腕、悲哀,貧乏的詞彙已經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沉重。
如果連父母都不守護自己的孩子,誰來為孩子遮風擋雨?誰來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一個硬幣在丟給乞丐之前尚且需要一番思索,而一個孩子就這麼被丟進了宇宙。你們侵犯、虐待、恐嚇……這不是創造生命,這是製造殺戮和痛苦。
有人說「親人是上天為我們選擇的朋友,愛人是我們為自己選的親人」。
但有的時候,親人才是一生都無法擺脫的夢魘。
渣男可以成為你認識的過客,渣父母卻一輩子都是你的爸媽。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難以擺脫的,畢竟父母有權選擇是否生育,孩子卻無權選擇是否出生。
奧斯卡金像獎電影《何以為家》中,只有12歲的小主人公贊恩對父母提起了控訴。
控訴的罪名是:他們把我生了下來。
打從出生開始就經歷了暴力、侮辱、毆打,從不被愛,也沒有尊重,生活在人間地獄。
小贊恩祈求道:「我希望那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不要再生了。因為生活就是一堆狗屎。」
如果不是因為愛,不是因為責任和義務,拜託別生了吧。
不要給他千瘡百孔的童年,不要給他幾不欲生的人生。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他們不是一次保險套的意外,不是你隨手可棄的垃圾,更不是你肆意侵犯的玩物和傀儡。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中說:
「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改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
每個父母,當你選擇讓一個生命將臨時,就意味著要對他的成長負責。
你是孩子的後盾,也是孩子的肩膀。
生而為人,請務必純善,請務必保有底線。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
歡迎點擊底部「在看」或分享朋友圈,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點個「在看」,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