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我國首艘深海勘察船:上天入海能抗12級風

2020-12-12 騰訊網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通訊員 陳佳南 葉漢敏

遭遇七級風、三米浪可以正常作業;配備小潛艇、直升機輕鬆上天入地;媲美五星級酒店,不懼暈船……12月16日,全球首艘集鑽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於一體的3000米深海勘察船——海洋石油708船在廣州交付。

據介紹,世界上目前具有動力定位性能、能夠從事深水工程地質勘察的地質鑽探專業船舶約有8艘,海洋石油708船是目前世界上首艘具備起重、勘探和鑽井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海工船舶。

海洋石油708船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海洋工程勘察作業能力得以極大提升,深海勘探能力從水深500米提升到了3000米,標誌著中國已成功進入海洋工程深海勘探裝備的頂尖領域,將對南海油氣田的勘探開發起到關鍵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作為首批登上該船的媒體記者對這一「深海勘察利器」進行探秘。

可以無人駕駛

一艘船做三艘船的活,世界上同類綜合性最強勘探船

可以在水深3000米下勘察、可以在海底以下600米鑽鑽井、可以起吊150噸重物,可進行23.5米長深水海底水合物保溫、保壓取樣……708船本領多多。

筆者在偌大的駕駛室看到,到處都是按鈕和屏幕。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海工總裝部副部長唐猛介紹,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船長、水手、操作手、通訊員、指揮等5個人的工作,708船還可以實現無人自動駕駛。

「一艘船可以做三艘船的活,是目前世界上同類綜合性最強的勘探船。」唐猛介紹,海洋石油708船配有伸縮式全迴轉推進器,250噸A字架、150噸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機等先進設備。

從功能上來說,可以進行工程物探調查、數字地震調查、3000米水深工程地質鑽探、海底表層採樣、原位靜力觸探(CPT)測試、海上工程支持服務、大型海洋工程起吊等等。

輕鬆上天入海

抗12級海風,抗冰塊撞擊,保證在9級海況下安全航行

最神奇的是,708船上配備了機器人、小潛艇、直升機,可以輕鬆上天入海。其中小潛艇AUV可以潛入到距離海底500米左右的地方進行勘探,實現無人駕駛,完成任務後自己會自動返回。機器人可以攜帶科學家深入到海底完成指定動作。

在708船艙的最頂層是直升機升降平臺,美洲豹直升機可以在上面充電、升降,完成接送物資、人員的緊急任務。

據介紹,南海海面常有風浪,要應付南海上的勘探工作,船隻定位必須強大。708船的定位系統可以輕鬆應對2.5米浪高。風大浪急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紋絲不動,鑽井正常工作。

708船配備了動力定位系統和補償定位系統。當風浪來襲時,708船的5隻螺旋槳同時開動,將船隻保持在原來位置上。2.5米的浪高,海底深處鑽頭的垂直位移不會超過5釐米,可以正常工作。708船抗風力不低於12級,並保證在9級海況下安全航行。預計每年能在海上工作280天左右。

另外,708船在海上結冰的時候也能通過,可以抗擊20釐米左右厚的冰塊撞擊,實現無限航區航行。

海上五星酒店

國內第一艘通過挪威C3V3船隻舒適度專項認證的船隻

在708船上,所有的桌椅設備全部告別了用掛鈎固定在地板上的設計,而是像陸地上的房間裝修一樣,不設立固定安裝而隨意放置。設計人員告訴記者,即使遇上再大的風浪,船也很平穩,倒滿一杯茶水,絕對不會灑出來。708船隨時會迎來進行科考的科學家,在船上跟在陸地上一樣,普通人也不會暈船。

進入708船艙,猶如進入一個五星級酒店,裝飾精美的會議室、餐廳、高級會客廳,配備洗澡間、液晶電視的房間,甚至還有桑拿間。來自東西方不同國家的船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中餐或者西餐,也可以在作業勞累之餘泡上一杯咖啡,盡享海上休閒之樂。

據了解,708船是國內第一艘通過挪威C3V3認證的船隻,C3V3是對船隻舒適度的專項認證,對艙室的振動、噪聲、風量、風速和溫度梯度等有嚴格的要求。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能抗8級風浪 連續航行30天
    我國第一艘水下考古船重慶開建  能抗8級風浪可連續航行30天  明年上半年完工投用,先在上海附近海域試水,隨後開往南海諸島開始工作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外形圖  在大海裡,面對萬噸、十萬噸級的各種海輪來說,500噸級的它只能算是個小傢伙,但它卻將從明年起肩負起中國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昨天,市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王建國表示,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正在我市建造,並將於明年上半年完工投用。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究竟長什麼樣?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出塢
  • 「武船造」再傳捷報!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母船在漢下水
    12月8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下水。該船預計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對顯著提升我國精細探索大洋資源環境的能力與水平,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深海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新支持母船,可同時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和「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開展深潛作業。
  •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正式投入運行 能抗12級以上大風
    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法人單位以該船在技術和建造方面整合了當前海洋科學考察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集成,可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被稱為「海上移動實驗室」。 此次海洋科學考察是「科學」號正式交付以來的首個航次,代表著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正式投入運行。
  • 「中國造」全球最大深海漁場交付 可抗12級颱風!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昨天,由中船重工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的深海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超級漁場」昨日交付挪威用戶這樣的一座超級漁場,它的整體容量超過25萬立方米,相當於200個標準遊泳池,但是運營維護卻只需要7名工作人員。
  • 逛展Tips | 大國重器之雙龍入海特色展
    天鯤號是中國大陸首艘從設計到建造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能在廣闊無垠的海洋上填海造島,每小時挖的海底混合物可以填滿一個半米深、面積相當於標準足球場大的坑。天鯤號的問世標誌著我國憑藉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建造「地圖編輯器」。
  • 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曝光:可抗8級風浪 首站就赴南沙(圖)
    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建造的我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船。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 供圖 商報首席記者黃平 實習生胡維彭佳 重慶商報訊 今天上午,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將舉行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船下水儀式。據介紹,該船使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排水量為900噸,全長56米,能抗8級風浪連續航行30天,其船東系中國國家文物局,由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設計。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已經開工建造
    記者從1月7日廣東海事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了解到,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已經開工建造。記者了解到,廣東海事局高度重視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建造工作,堅持設計一流、建造一流、裝備一流、質量一流的世界一流公務船標準,充分發揚「敬業、工匠、團隊」精神,積極配合、主動協調、同心協力、全力推進,把大型海事巡邏船建造作為踐行海事「三化」建設,落實《交通強國綱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深海一號下水 將成「蛟龍號」專用母船共同探索海底世界
    深海一號下水 將成「蛟龍號」專用母船共同探索海底世界  Winnie Lee • 2018-12-09 09:52:08 來源:前瞻網
  • 中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亮相
    「海巡09」海事巡邏船首艘萬噸級海巡公務船出塢9月29日,我國又一國產巨艦下水,中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在廣州出塢。值得注意的是,「海巡09」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綜合能力十分強悍的海事巡邏船,該船具備世界領先水平,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艘萬噸級別海事巡邏船。據了解,「海巡09」是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的701研究所設計,於2019年5月開工建造,從設計、建造、管理等各方面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
  • 我國首艘深遠海大型專業海道測量船籤約開工建造
    2019年12月30日下午,由中國船舶所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交通運輸部東海保障中心建造的我國首艘深遠海大型專業海道測量船籤約開工。 據悉,該船按無限航區設計,採用B3級冰區加強,具有多層居住甲板,雙底,雙殼燃油艙,全電力推進,自航,具有DP2級動力定位能力的大型測量船,入中國船籍,並取得相應的CCS入級證書及獲得DNV-GL的Silent
  • 探索| 支持保障萬米級載人潛水器 「探索二號」入列,深海產業再添...
    交匯點訊 6月底,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正式入列。  「探索二號」集聚國內各方力量,歷時一年半在福建馬尾船廠完成適應性增裝建造。該船除支持深遠海常規科考作業,還可搭載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和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央視網消息:6月28日,我國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為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抵達三亞,近期將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頭條」2020,我們攀山、上天、入海……
    第二次因受氣旋風暴影響,再次下撤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克服了大風、降雪等障礙用了足足9個小時在5月27日11時終於登頂成功2020,不只有新高度中國「上天入海」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這一年,我們上九天,下萬裡追星、追月、追海底的神秘世界
  • 浙江「最牛」海事巡邏船昨正式入列 能抗11級風
    「在海事巡邏船中配備溢油檢測雷達,這在全國來說也屬於首創之舉。」唐偉明說,這將大大提高「海巡22」監測、處理海上溢油事件的能力。浙江之最能抗11級風,能起降直升機據介紹,「海巡22」儘管排水量只有2700噸,卻具備了5000噸級船擁有的大部分功能。
  • 【直擊進博會】中船集團籤訂Vista級郵輪訂單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
    11月6日,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中央企業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合作設計建造2+4艘13.5萬總噸Vista級大型郵輪合同正式籤署生效。隨後,中船集團舉辦了大型郵輪項目啟動儀式。
  • 我國首艘插樁式搶險打撈工程船「華祥龍」入列
    本網訊 8月18日,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新建的「華祥龍」正式入列,該船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首艘插樁式搶險打撈工程船,標誌著中國南海海域快速應急打撈再添重器,中國救助打撈裝備建設再上新臺階。 「華祥龍」由中國船舶708所研發設計,黃埔文衝船廠建造。
  • 上天下海,海南交出張張高分答卷!
    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許,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這個暑假 我們「上天入海」
    在這裡,你可以遨遊「深海龍宮」,在光怪陸離的玻璃棧道中,真實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任各種海洋魚類在你的身側、頭頂遊來遊去,和綠海龜、大黑鰩來一次親密對話,還可以欣賞到美人魚的驚豔表演和海獅賣萌演出。 火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是最像地球的一個。
  • 「深海一號」「天鯤號」抵深 這些「國之重器」有何特色?
    「深海一號」:具備「三龍」系列潛水器同船作業能力「深海一號」「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一舉使我國成為繼美、俄、法、日後第五個擁有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實現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蛟龍號」長8.2米,寬3米,高3.4米,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