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能抗8級風浪 連續航行30天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我國第一艘水下考古船重慶開建

  能抗8級風浪可連續航行30天

  明年上半年完工投用,先在上海附近海域試水,隨後開往南海諸島開始工作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外形圖。 本組圖/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攝

  水下考古船甲板俯視圖。

  在大海裡,面對萬噸、十萬噸級的各種海輪來說,500噸級的它只能算是個小傢伙,但它卻將從明年起肩負起中國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昨天,市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王建國表示,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正在我市建造,並將於明年上半年完工投用。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究竟長什麼樣?昨天,重慶晨報記者率先走進考古船的建造單位———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在項目負責人李名毅高級工程師的帶領下,一探其真面目。

  全長56米遠航靠電力驅動

  由於剛剛開建,考古船的模樣,還僅僅停留在兩張薄薄的設計圖紙上。指著圖紙上詳細標註和繪明的數據,李名毅描述了這艘水下考古船未來的真實模樣。

  這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由我國著名的船舶設計單位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設計,一改大部分船隻用柴油驅動的方式,這艘考古船將使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

  李名毅說,這艘水下考古船造價近6000萬人民幣(不含船上專業考古設備),最大排水量為960噸,全長56米,船寬10.8米,設計吃水2.6米,準載30人。考古船船身上,將印上「中國考古」的中英文。

  「在漫漫大海上,這艘設計噸位為500噸級的考古研究船,只是一個小不點,但你別看它個頭小,裝備可不少。」李名毅說,在這艘考古船上,將搭載各種各樣的專業水下考古設備。

  名字叫水下考古船,並不意味著只是在水下工作。李名毅說,這艘船並不像潛艇一樣,能潛入水下進行考古工作,相反它更像一艘科考船,主要停留在考古地所在的水域水面進行工作。

  水下工作將怎樣完成呢?指著設計圖紙上船尾部分的甲板上一個類似「門」字的裝備,李名毅說,這是一個在專業術語中被稱為「門字吊」的吊臂,它的作用是吊裝專用的潛水器,方便考古工作者進入水下近距離觀察考古現場。

  設減搖水艙能抗8級風浪

  面對隨時都有可能襲來的風浪,這艘考古船能應付嗎?

  李名毅說,這艘設計噸位只有500噸的水下考古船,抵禦風浪的能力並不弱,「它完全能抵禦8級風浪的襲擊。」

  考古工作比起其它工作來說,更需要平穩的環境,為此這艘考古船上還專門設置了能讓船隻更加平穩的減搖水艙。

  什麼是減搖水艙?李名毅笑著舉了個例子,「平時我們坐小漁船的時候,如果船身一邊吃水重,就會發生傾斜,如果再有浪襲來,船隻難免會左右顛簸,這時漁老大一定會叫乘客往吃水淺的一邊移動。這個減搖水艙,其實就是把剛剛例子裡的乘客換成了可以調控的水而已。」

  李名毅說,當考古船在海裡航行時,減搖水艙將自動根據船隻擺動的幅度、搖擺周期進行調節。這樣設計的好處,可以讓考古船在風浪中更加平穩,一方面方便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一方面能最大程度地保證船上文物的安全。

  主要在西沙群島附近工作

  李名毅介紹,這艘考古船的設計時速為12海裡/小時,最遠能航行到距離海岸線200公裡的海域進行工作,在全速狀態下9小時內就可返回海港之內。

  為了讓考古工作者能夠更加方便地前往考古地附近海域探索,考古船上還配備了準載6人的工作艇,工作艇為全鋁合金製作,設計時速為20海裡/小時,可以方便地將考古工作者載到考古船駐停地附近的海域進行工作。

  在考古船的主甲板上,配備了可以吊起3噸重貨物的液壓折臂吊。一旁的甲板上,有一個自動門的艙口,艙口下方直接連接主甲板下儲藏室,「它的作用,是可以像手臂一樣伸出船舷,將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並進行180度旋轉,直接通過自動門艙口放進儲藏室內,避免了對文物的多次裝卸。」

  這艘考古船在完工後,將會前往位於南海的西沙群島附近進行考古工作。李名毅說,考古船並不是只為在南海工作而設計製造,它將能應付各種不同水溫的海域。

  李名毅介紹,考古船船頭周圍船體,將專門採用耐低溫鋼板製作,「也就是說,它將能夠在中國沿海各個海域進行水下文物考古發掘,哪怕是海面有浮冰存在,也不會影響這艘考古船的航行和工作。」

  設備齊全能連續航行30天

  別看這艘考古船體積小,它能發揮的作用可不小,「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在如此小的船隻之上,緊密科學地建造各種不同的專業設施。」

  雖然整艘考古船的長度僅56米,但它的甲板長度就達到了24米。在這個總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甲板上,將鋪防水防潮的柚木地板,方便文物的擺放。同時,甲板上除了擺放工作艇外,還預留了貨櫃實驗室的位置。

  考古船的船艙裡也功能繁多,加上主甲板下兩層,共有五層的考古船內,不僅有11間供考古工作者、船員們住宿的房間,還擁有專門的潛水工作室,考古儀器設備間等專業的工作房間。

  在一樓甲板上,還專門建造了一間28平米的大會議室。李名毅說,這個會議室不僅能進行考古專業工作會議,還能變成為一間海上的文物陳列室,隨時展出水下考古發掘出的各種文物。

  船上的兩個食品間,可以完全滿足船隻30天續航的需求,「也就是說,考古船即使在海上連續航行30天,也不用擔心食物和飲用水短缺。」

  是我國第一艘水下考古船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專業。但在工作中沒有專用船舶,基本以租用漁船為主,個別使用海洋、海監、交通等船隻,也存在協調周期長、船型不符合使用條件、租金高昂等問題,使用專門的工作船成為水下考古人幾十年的夢想。如今,在重慶開始建造的這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將把這一夢想變成現實。

  李名毅說,明年上半年,這艘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就將完工投用,屆時將用拖輪將其拖拉到南京,在那裡進行試水前的最後調試,在調試結束後,考古船將開往上海,在附近海域進行試水。並在試水成功後,直接開往南海諸島開始水下考古工作。

  從此,這艘考古船將擔負起水下文物考古發掘,水下文物保護、文物保護展示宣傳的功能。李名毅說,它將用於我國沿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承擔水下文化遺產的普查、專項調查及小型發掘工作。通過配備的各種物探手段,發現、確認和定位水下文物遺存,為發掘、保護提供準確信息。對水下遺存進行測繪記錄、攝影攝像、遺址清理、提取文物以及對出水文物進行初步處理、暫時保管等。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曝光:可抗8級風浪 首站就赴南沙(圖)
    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建造的我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船。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 供圖 商報首席記者黃平 實習生胡維彭佳 重慶商報訊 今天上午,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將舉行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船下水儀式。據介紹,該船使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排水量為900噸,全長56米,能抗8級風浪連續航行30天,其船東系中國國家文物局,由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設計。
  •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下水 或將首航南沙海域
    建造完成的「中國考古01」號  1月24日上午,由國家文物局與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聯合打造的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在重慶唐家沱水域正式下水。  該船船體總長56米,水線長53米,型寬10.8米,型深4.8米;噸位900餘噸,能抵禦8級風浪襲擊;設計時速為12節,最遠能航行到距離海岸線200海裏海域進行工作;該船設備齊全,可以完全滿足船隻30天的續航需求。為增加船的穩性,船的重心被降低,並專門設置了能讓船更加平穩的減搖水艙。當船在海裡航行時,減搖水艙可以自動根據船隻擺動幅度和搖擺周期進行調節,讓船在風浪中更加平穩。
  • 解密我國首艘深海勘察船:上天入海能抗12級風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通訊員 陳佳南 葉漢敏遭遇七級風、三米浪可以正常作業;配備小潛艇、直升機輕鬆上天入地;媲美五星級酒店,不懼暈船……12月16日,全球首艘集鑽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於一體的據介紹,世界上目前具有動力定位性能、能夠從事深水工程地質勘察的地質鑽探專業船舶約有8艘,海洋石油708船是目前世界上首艘具備起重、勘探和鑽井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海工船舶。海洋石油708船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海洋工程勘察作業能力得以極大提升,深海勘探能力從水深500米提升到了3000米,標誌著中國已成功進入海洋工程深海勘探裝備的頂尖領域,將對南海油氣田的勘探開發起到關鍵作用。
  • "中國考古01"號有望打撈"伊莉莎白皇后號"沉船
    "中國考古01"號停泊在中苑碼頭。  7月28日下午4時,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駛入青島母港,並停靠於中苑碼頭。31日上午工人們對船體進行補漆,並對相關設備進行測試,計劃8月6日進行交接。據介紹,這艘船船體造價6000多萬元,內置設備齊全而且先進,能抵抗8級海浪。
  • 能抵抗12級風浪,中國最牛搜救船進駐南海
    日前,中國派遣「南海救115」輪救助船進駐南沙島礁,守望生命。針對這一情況,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道,海上人命關天,救助不應缺位。中國是南海最大沿岸國,有能力有義務踐行國際救助事務,願攜手地區國家同行,一起造福各國人民。
  • 造島神器「天鯤號」有多牛:削巖如泥 能抗九級風浪
    造島神器「天鯤號」有多牛:削巖如泥 能抗九級風浪 原標題:   新華社天津11月7日電 無論是蘇伊士運河開挖、巴拿馬運河拓寬,還是遠海島礁建設,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陸工程都離不開鋼鐵巨輪——重型絞吸船的身影,絞吸船也因此被廣大網友喻為「造島神器」。
  • 軍艦在海洋裡行駛,一般能抗多大風浪?什麼情況下軍艦會沉
    艦艇能抗多少級風浪,設計時就根據將來可能遇到的情況,按照極端的狀況計算好了,按照設計要求建造的艦艇,都能達到設計要求,不然是交付不出的。據我所知,一般的艦船抗十級風浪是沒有問題的。二、艦艇有哪些抗風浪設計風浪大時,會使艦艇搖擺,這樣艦艇就會進水、浮心位置就會變化。如果水進多了,艦艇就會沉掉;當艦艇搖擺大,艦艇就會翻了。而艦艇要在任何時候都能執行任務,所以要求在大的風浪下都能安全,這些艦艇在設計時都有所考慮。
  • 核潛艇水下續航哪家強?美國83天,俄羅斯46天,中國呢?
    而不同國家的核潛艇,性能也不盡相同,決定核潛艇性能的因素,除了載彈量,噪音水平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下自持力。顯而易見,一艘核潛艇在水下續航的時間越長,被發現的概率越小,對敵人的威懾作用就越大。不過,水下自持力不僅是對核潛艇的考驗,更對艇員的意志力提出了巨大挑戰。
  • 中國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順利完成第一階段航行試驗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梅世雄、梅常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7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航行試驗。 中國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順利完成第一階段航行試驗
  • 日本蒼龍級核潛艇上線,續航延長隱身能力增強,美國媒體酸的很
    據美國媒體介紹稱,日本海自蒼龍級潛艇的作戰能力最近得到了很大的加強,目前該潛艇採用鋰離子電池,可以在水下連續航行14天,並且還採用了AIP推進技術,在水下航行的時候可以大幅降低噪音。
  • 中國首艘深遠海大型專業海道測量船在滬開工建造
    12月30日,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型切割機剪切鋼板,開工建造中國首艘具備深遠海航行能力的專業海道測量船。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0日電 (龐皓嚴)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遠海測量功能的大型測量船30日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工建造。這將是中國首艘具備深遠海航行能力的專業海道測量船。
  • 衝破攔截,中國在印度洋連續部署12架水下滑翔機,印:這下麻煩了
    據國內媒體的報導稱,我們向陽紅06號測量船目前已經結束了在印度洋的數據收集工作,這次向陽紅06號測量船共在印度洋連續部署了12枚海翼水下滑翔機,收集數據的次數高達3400多次,向陽紅06號測量船已經攜帶著大量數據與本月23號正式啟動回國,而這些數據將為後續我們對印度洋集群觀測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船長親述:從巴西到新加坡, 我輪在海上與風浪鬥了七天七夜!
    從巴西開航,經南非好望角南部、進入馬六甲海峽到新加坡加油這條航線,對我們中國船員並不陌生。每天有許許多多的船隻來往穿梭在這條繁忙的航線上,長期航行在這條航線上的船員對沿途的每處海岸線、重要岸標、港口甚至是一些標誌性的燈標、浮筒都能倒背如流。
  • 【航海文化】船長親述:從巴西到新加坡, 我輪在海上與風浪鬥了七天七夜!
    從巴西開航,經南非好望角南部、進入馬六甲海峽到新加坡加油這條航線,對我們中國船員並不陌生。每天有許許多多的船隻來往穿梭在這條繁忙的航線上,長期航行在這條航線上的船員對沿途的每處海岸線、重要岸標、港口甚至是一些標誌性的燈標、浮筒都能倒背如流。本人近幾年經歷過的南非過境也不止10次,總體來說遭遇到的天氣還好,一路航行都比較順利。但這次的巴西回國航次卻不尋常。
  • 揭秘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
    它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滿足無限航區要求,擁有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等多個智能符號,裝載多項國際一流水準的科考設備。
  • 我國東南部和南部海域將有7~8級大風 冬季大風航行需要注意哪些...
    陣風7級的東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將有6~7級、陣風8級的東北風,其中臺灣海峽風力可達8級、陣風9級(圖3)。圖3 近海海區6級以上大風預報(6日20時至7日20時)三、未來4~7天天氣展望預計,受冷空氣影響,7日夜間至8日夜間,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
  • 這家合資船廠交付國內首艘1200客位大型豪華鋁合金高速客船
    7月13日,由澳龍船艇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國內首艘70米級、1200客位大型豪華鋁合金高速客船——「北遊26」號成功交付。新繹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李曉菲,北海新繹遊船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德軍,中國船級社珠海分社總經理杜元宏,中國船級社實業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王昊晗,廣東省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建榕,澳龍船艇董事長晏志清、總經理王廣榮等共同出席了交船儀式並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航行船舶正式登記落戶
    通訊員鄭旭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鄭旭)12月18日,「金滿華1」輪獲得河北海事局籤發的國際船舶登記證書,成為首艘「曹妃甸籍」國際航行船舶。據了解,「金滿華1」輪船長199.89米,型寬30米,總噸31060,隸屬於中國(河北)自貿區曹妃甸片區內的唐山滿揚航運有限公司。
  • 深海幽靈核潛艇極限潛航時間:美83天,俄45天,我們令人自豪
    海龜號(David Bushnell)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的大衛布希(David Bushnell)建造的,它通過一個腳踏閥門將水注入到水艙中,讓這艘船潛入水下6米,可以在水下呆30分鐘左右。船體配備了兩個手搖曲柄螺旋槳,使船體達到約3節的速度,並可操縱船體的升降。 潛水艇屬於秘密武器,一般都是潛伏在水下執行任務,頻繁地浮上水面會增加暴露蹤跡的可能性。
  • 我國東南部和南部海域出現6~8級東北風 船舶航行請注意安全
    船舶在大風浪中航行,不論波向角如何,都會給船舶帶來危險局面。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減輕船舶的搖擺程度,緩解波浪的衝擊,以等待海況好轉,或採取積極手段,儘早駛離大風浪海區。廣大海員從大風浪操船的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船舶可以根據本船的船型、穩性、吃水、載況、海域和航線等條件,選擇適當的操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