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差異,與「粽」不同

2021-12-24 合肥幼專新青年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端午  端午  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啦

對於回家的寶寶們

是終於吃到了家鄉的粽子

而不得歸家的寶寶們

只有想念著家鄉獨特味道

每到端午

一場亙古不變的南北粽子大戰

重出江湖……

南北方的吃貨們

都會因為

「甜粽子」or「鹹粽子」

在網上爭論不休……

神州大地,地大物博

南北方地域差異較大

我們的傳統觀念裡,南北方飲食文化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南方大多吃鹹粽、北方則是大多吃甜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浙江嘉興 -- 鮮肉粽

嘉興的鮮肉粽,其外形整齊,包裹均勻,用筷分成四塊,塊塊見肉,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香鮮,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號稱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廣東 -- 雙烹粽

廣東獨具特色的粽子是潮汕的雙烹粽。雙烹粽子其主要特色在餡料,一個粽子的餡,一半是鹹,一半是甜。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噴噴,深受潮汕人和海外潮人的喜愛。另外廣東的粽子餡料種類也是極多的,慄子、鮮肉、蛋黃、香菇 鴨肉等均可作為餡料。

廣西的少數民族逢年過節都包枕頭粽,而且個頭比其他地方的大,令外地人驚訝不已。有小豬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好幾天。枕頭粽,長大肥碩,兩道捆索,四隻角、形如枕頭。其品種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棗慄粽、豆沙粽等。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陝西地區最為傳統和流行的是蜂蜜涼粽子。蜂蜜涼粽子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用糯米製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裡,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

選用上等的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小紅棗,特點是製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復發。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輕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卻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腸胃病的人不宜多吃。

端午節

除了每年必定上演的「鹹甜大戰」

小天使今年又看到了另外一場爭論

——端午節能不能祝「快樂」?

原來這麼一種說法流傳了出來——端午節所紀念的人比較悲壯,所以大家不要說「端午節快樂」,最多問一句「安康」。

 端午節應該互助安康

 小可愛記住哦~

小天使祝各位小可愛

端午安康~

文字:高志慧,丁沁怡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編輯排版:高志慧

審核:團委許丹然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南北方的習俗有哪些不同
    我國各地因自然風土與人文環境有所差異,具體的節日習俗上也各有側重,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南北方的端午節習俗有著很多差異。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南北方飲食文化是有差異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都要食用的「粽子」卻是「南北大挪移」——北方吃甜粽南方吃鹹粽。
  • 中國南北,與「粽」不同
    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南北方卻有很多差異。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南北方飲食文化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正相反,南方吃鹹粽,北方吃甜粽。南方粽子形狀多樣,三角形,火炬形,錐形,方形,餡料豐富,完全可以和北方的水餃相媲美,如鮮肉、火腿、臘肉、蛋黃等鹹味都是南方粽子的主打。
  • 端午節的形象:南北方當天習俗差異的原因
    一、端午節歷史掃盲又是一年粽情端午時,你或許打算在各地遊玩、領略人文特色;或許打算宅家刷著手機、輕鬆自在,當然,不排除你正在高速路上無奈的排著隊,無論你這個端午怎麼安排,端午節的「粽」情「粽」意都會讓你感受到滿滿的節日氣氛!
  • 端午說粽,與「粽」不同!辣粽、小腳粽、枕頭粽……
    ,其中端午食粽最為普遍,但各地又有差異。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粽子的做法多種多樣,我國南北方粽子最明顯的不同體現在口感上:南鹹北甜。以老半齋、揚州飯店為代表的淮揚特色粽子為"八味八式",正宗"小腳"白米粽、四角形紅棗赤豆粽、秤砣形蛋黃慄子粽、元寶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鹹肉粽、枕式鮮肉粽、長枕風雞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鮮明。以沈大成、上海嘉興粽子店、五芳齋等傳統特色店所供應的粽子則是"五花八門",豆沙、鮮肉、白米、紅棗赤豆、鮮肉蛋黃等。
  • 南北方飲食為何差異那麼大,同樣吃餃子,吃的卻是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人對吃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人只是想溫飽,有些人想吃的好,有些人講究養生。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飲食文化,飲食習慣。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國的飲食也一併隨著發展,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性。 南北方的飲食差異,主要取決於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氣候環境,不同的食材,也有不同的做法,來滿足當地人對吃的要求
  • 字一樣,意思卻完全不同,南北方語言差異經常鬧笑話
    中國是文明古國,偉大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南北方各方面都存在各種差異,這種差異在語言和食物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饃是不是飯?同樣是一碗,南北方的差異更大。有的南方朋友來到北方的餐廳吃飯經常會大吃一驚,兩個人點四個菜,店家提醒說估計你們吃不完,少點一些別浪費。但是沒勸住單純的南方朋友,結果菜一上來就傻眼了,只一份豬肉燉粉條就足夠兩人吃,更不用說還有另外三個菜分量也不小。
  • 字一樣,意思卻完全不同,南北方語言差異經常鬧笑話
    中國是文明古國,偉大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南北方各方面都存在各種差異,這種差異在語言和食物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饃是不是飯?同樣是一碗,南北方的差異更大。有的南方朋友來到北方的餐廳吃飯經常會大吃一驚,兩個人點四個菜,店家提醒說估計你們吃不完,少點一些別浪費。但是沒勸住單純的南方朋友,結果菜一上來就傻眼了,只一份豬肉燉粉條就足夠兩人吃,更不用說還有另外三個菜分量也不小。
  • 南北方的端午節究竟有什麼區別?這些粽子直接給你答案
    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中華文化形成的幾千年的時間裡,各個地方在節日習俗上一直存在很大的區別。端午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它的風俗在南方和北方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在飲食上的差別最為明顯。今天,小保就帶您一起來認識一下南北方的端午習俗都有哪些不同吧!
  • 都是一家粽,卻因南北差異而不服
    本期雙方各派代表上場進行PK南方:嘉興肉粽北方:北京甜粽為了角逐今年的最佳粽王稱號他們事先做足了充分準備蠢蠢欲動勢必要將對方拿下身材勻稱,街拍360度無死角吃起來更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在竹子不易生長的北方地區伴隨著蘆葦葉的飄蕩北京甜粽油然誕生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南北方春節差異:送禮不同,旅行景點差距更大!
    今天菜菜就來為大家分享南北方送禮的不同與旅行地的區別。南北方春節差異:送禮不同,旅行的差距更大!北方之旅在北方走親訪友的禮節繁多,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對於南方人來說,到了北方那可要做好攻略了。
  • 南北方過小年有什麼差異 你知道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南北方的過年方式,一般都有哪些不同。小年究竟是哪一天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的小年。這個小年呢,是按陰曆算的,如果換算成新曆,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樣。而每年這個時候...南北方都會掀起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我的朋友們,來自大江南北,有的說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有的說臘月二十四,還有說正月十五 der~同樣都是「小年」,各個地區日期都不一樣算是咋回事啊?
  • 南北方關於這幾種蔬菜的不同叫法,番茄or柿子?差異有點大
    除此之外,很多蔬菜水果明明就是同一種,但叫法不同,有時還會出現很尷尬的場面。 南北方關於這幾種蔬菜的不同叫法,番茄or柿子?差異有點大 。菜花or花菜?這個蔬菜大家都認識,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食物纖維,對抗癌防癌非常有幫助。它在北方叫菜花,南方叫做花菜。從食用方法來看,北方習慣涮著吃或者是作為配菜,比如麻辣燙、麻辣香鍋。而南方則習慣與五花肉炒著食用。
  • 端午節來臨,「甜粽和鹹粽」的由來竟然是這樣的
    有種說法是,因為南北方差異的不同,因為北方人口味比較重,所以就喜歡吃甜粽子來中和一下口味,而南方人又好清淡口味,所以同樣喜歡鹹粽子來中和口味久而久之,人們的對於粽子的口味問題,就出現了分歧,「甜粽黨」和「鹹粽黨」也就此誕生。一直到了今天,兩個粽子黨派,對粽子的問題仍然是爭論不休。
  • 南北方的飲食差異有多大,菜量口味均不同,一桌吃飯會互掐嗎?
    我國是個佔地面積非常大的國家,因此有著不少的地域與民族,這也就間接的造成了我國飲食上的差異,特別是南北方的差異,不可謂不大,記得在片段時間,菜鳥沒事就會看某音上的一些作品,其中有一個人的作品,就是以南北方的各種差異為題材,當時覺得很有趣,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南北方的飲食差異。
  • 南北方飲食的差異,你喜歡北方還是南方呢?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南北方差異巨大,尤其是在文化、飲食、穿著等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南北方在飲食這方面的差異現在還是比較突出的。比如南方愛吃大米,而北方愛吃麵條、饅頭等等。南北方的飲食差異,你能接受嗎?你更喜歡是北方還是南方呢?
  •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全方位比較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全方位比較本篇為筆者想了解南北方的差異,通過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整理的南北方文化差異對比,希望能給帶來大家一些啟發或茶餘飯後的談資。 北方建築多坐北朝南,通常呈現的都是大片平素的規則的庭院和宅屋,全靠大門和門樓不同規格的制式和不同程度的修飾,以取得宅舍不同的風採,通俗的說,南方建築像別墅,北方建築像商品房。
  • 大一新生:南北方差異究竟有多大?網友:上了大學你就完全明白了
    眾所周知,南北方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了,不僅體現在生活習慣上,還有飲食方面的差別,那麼南北方差異究竟有多大?大一新生開學後終於知道,網友:長見識了。所以可以看出來,南北方學生首先關於指路方式這一點就很搞不懂,因為自己在家鄉已經習慣了相應的指路方式,忽然間一改還真不知所措。其實之所以在指路方式上有差異,是與地形有關的,北方的房屋和馬路一般都是正方向東南西北的,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是方塊形狀很好認的,而南方的卻都是斜的,有時候你以為是往西是拐彎,結果發現走了半天又回到了原點,所以才會導致在指路方式上說法不同。
  • 南北方「文化差異」大盤點:一起找不同,這些最有趣!
    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那麼,南北方文化差異究竟有多大?下面,作者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若有遺漏,歡迎補充哦!南方的米粉大多是用大米磨成面製成,晶瑩透亮,口感較軟,比如湖南的米粉,雲南的米線。
  • 南北方氣候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南方天氣我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到960萬平方公裡。南北的緯度差異也就非常的大。北方的緯度較高,入冬也就較快。南方緯度較低,在同一時節還會處於較為暖和的時候。南北方氣候對比氣候不一樣,人們的生活習性也會有所不同。第一,在飲食習慣上,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食,喜歡吃餃子、麵條。
  • 細數中國南北方過年習俗,有趣又不同
    喜歡我就關注↑看點啥 哦 ,我在這裡等你,南北過年差異習俗相關視頻可去看點啥APP搜索觀看哦!(原標題:南北方過年習俗大不同,細數那些有趣的南北差異)我國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風俗、習俗也不盡相同。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以南北為代表的習俗差異也是有的,現今社會流動、南北交流頻繁,讓很多人不得不了解、適應、融入當地的習俗,也是過年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