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條悠悠古道,讓你體驗古人的意境

2021-02-19 浙江發布

  古道是一首沉重的詩,曲折蜿蜒、幽長無盡,是古代貿易的商隊用汗水甚至血滴在浙江的山水和叢林之間「開拓」而出。

  讓我們踏上林間小路,伴隨風中漂浮已久的馬鈴聲,追尋浙江文化歷史上一條條神秘的古道吧~

方位:天台南屏鄉前楊村→臨海黃檀嶺腳村



△黃坦的壯闊梯田,和春天的映山紅

  黃南古道是古時黃檀與南萍的通商要道,總長約12公裡。其秋天之景色絢爛,仿佛油畫一般。


△大地的肌理,黃南古道地區的衛星照片,驚嘆於梯田之壯觀

【古道徒步路線】前楊村—大亭—山頂小廟—大泛村—大亭—前楊村

方位:廿八都→保安鄉

△東關仙霞

  仙霞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篁竹蔽天,古道石級縫中冒出青草,有濃濃的蒼涼感,從江山市的仙霞關至楓嶺關,道道險關扼守著這條從唐朝到近代浙、閩間唯一的商旅要道。

△穿越時空的古道之旅

【古道徒步路線】:廿八都—仙霞嶺—仙霞關

方位:溫州文成縣

  「紅楓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稱佳景。」紅楓古道之名源於浙江文成。每到深秋,萬物蕭索之際,文成的山嶺上卻因有紅楓的點綴而顯得生機勃勃。

  秋日丹楓似火,紅楓與古道一同蜿蜒盤繞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秋末冬初時節,嶺上攀嶺賞楓者、競先拍照者摩肩接踵,燃起文成旅遊冬天裡的一把火。

【古道徒步路線】:龍泉—文成縣—五十二嶺—天頂湖—大會嶺—文成縣城—龍泉

方位:寧波餘姚市四明山鎮唐田村→寧波奉化市溪口鎮棲霞坑村


  「唐詩古道」光聽名字就充滿著浪漫的詩意,而最詩意的秋季正是其最五彩繽紛的時節。其名來源是因為這是一條唐代詩人往來比較頻繁,對唐詩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的古代風景旅遊線。踩著卵石,順著一條小溪向西邊的深山峽谷前行便到棲霞坑。


  據統計,在全唐詩收入的2200餘位詩人中,有400多位詩人遊覽過這條風景線,他們中多數是唐代詩壇的傑出人物,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等,不勝枚舉。他們或逆水而上,或順流而下,攜酒揚帆,擊節高歌,對沿途風光吟詠不絕。

【古道徒步路線】:棲霞坑村—唐田村—茶培村—嶺腳村—棲霞坑村

方位:公盂縣前坑村→林坑村

  仙居公盂山,人們毫不吝嗇地將之稱為「浙江香格裡拉」,可見其是隱藏在浙江境內的另一片「世外仙境」。整個公盂巍峨鼎立,氣勢崢嶸,山崖連著山崖,橫亙無際,各峰離立,自為一體,石林崖壁,各有風採。


  地圖上對公盂山又叫做公盂村,是坐落在海拔600米的高山上的小村莊,分為上平村和下平村兩地。公盂村四面奇峰環繞,公盂山峰頂最高海拔在1150米,整個小村莊就被公盂山峰圍成了一個小小的盆地。攀登上公盂村南邊的公盂巖背,整個公盂山美景便盡收眼底。


  在公盂露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晚上組織篝火晚會,攝驢清晨上公盂背看日出,十分盡興。

【古道徒步路線】:前坑村—公盂村—公盂背—林坑村

方位:安吉龍王山→西天目

  天龍古道,這是一條古老而神秘的古道,龍王山、天目山兩座位於浙江與安徽交界的大山,曾經是多少徽州人步入天堂的捷徑,這個已經迷失了很久古徑,又曾有多少旅人想將其重新走穿。


  它不光連通了天目山和安吉龍王山的,也串起了臨安和安吉,屬於浙江海拔較高的古道之一,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


【古道徒步路線】:長潭村—桐杭崗—千畝田—龍王山—天龍古道—仙人頂—西天目

方位:寧波寧海城關西門→寧海岔路鎮


  徐霞客古道,位於寧海岔路鎮、桑洲鎮、黃壇鎮、躍龍街道,現存古道。為紀念徐霞客曾到寧海兩次,按《徐霞客遊記》中所述之行徑路線,故名徐霞客古道。

  古道原為寧海至天台府的要道,約建於唐代。現存古道均為卵石鋪面,保持原貌的大約有數十公裡,兩側多名勝古蹟。

【古道徒步路線】:西門—梁皇驛—岔路口—水母溪—松門嶺—王愛山—百觀山—彌陀庵—仰天湖—石樑飛瀑—華頂杜鵑

方位:浙江臨安→安徽績溪


  徽杭古道風景優美,地勢平緩,是一條適合初級徒步愛好者的路線,也是最早普及的戶外徒步穿越線路。

  全長1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


  

  春秋兩季的古道色彩最豐富,這也是最為經典的線路之一!三月下旬可以看油菜花,四月中下旬能看到滿山的映山紅,秋天能看到色彩繽紛的樹林,都是很美的風景。

【古道徒步路線】古道飯店—江南第一關—黃茅培—下雪堂—上雪堂—藍天凹—永來村—浙基田

方位:浙江臨安→寧國萬家集鎮

  

  吳越古道全長約12公裡,順吳越古道石板路臺階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鳴,似在畫中遊。

  登上石門,撥開石牆上面的雜枝,蜿蜒起伏的兩翼石牆,是古城牆防守工事。


△春季漫山櫻花

【古道徒步線路】

 

  方案一:從浙西天池—萬家鄉大塔村。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保持旺盛的精力,登千頃山巔,鳥瞰天池浩渺,攀千頃關隘,聆風嘯鹿鳴。而後,沿山谷、順溪流飛瀑,踩著古道臺階、輕鬆慢步林間遊玩下山。

  方案二:從萬家鄉大塔村—浙西天池。這是深度驢友的選擇,一路長達三小時,山地峽谷中——慢慢地往上爬行,最後,到山頂觀浙西天池、登瘌痢尖。

  方案三:穿越線路,從寧國沿吳越古道而上,入浙江境內,到千傾關,從後山進入浙西天池,之後到達天龍大峽谷,最後抵達臨安徐家。

方位:浙江開化→徽州府城


△白際村的百張衝大瀑布

  白際山,古稱「徽開古道」即安徽徽州——浙江開化的大通道,是古時徽商、浙商經商的必經之路,因海拔高,裡程長而著名。

  如今白際興起的原生態旅遊熱,翻越「白際嶺」高峰,重走「徽開古道」,踏尋徽浙商人經商足跡,體驗白際人民交通之難,已成為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經典線路。

  春季的徽開古道都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非常適宜賞花徒步。

【古道徒步路線】:嶺腳村—愉村鄉嶺下村—五裡亭—冷水縫—二善亭—嶺頂亭—十裡亭—白際回龍潭—百丈衝瀑布—龍潭—油煎豆腐瀑布—石壁山—大溪口—古洞門—浙江泰夏村


相關焦點

  • 關隴古道風物之古道悠悠
    關隴古道是一條被遺忘的官道,他靜悄悄地躺在關山溫柔的懷抱裡。 曾經多少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平民百姓沿著長滿滄桑青苔的關隴古道走過...... 或為江山,或為旅遊,或為生活,目的各有不同。 幸運地是,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這裡終被遺棄和忘卻,沿河流山溝而走的關隴古道遺蹟被完整的自然保護下來,留給我們的只是秦皇漢武唐王李世民鐵馬兵戈的刀光劍影和詩聖杜甫的一聲嘆息。 杜甫因政治失意離開是非漩渦的長安官場,翻關山,走古道,一路奔波一路借景消愁寫下許多流傳千年的詩篇。幸虧老天是公平的,文學成就了他,他成為令人們尊敬的詩聖。
  • 驢行鹽幫古道,往事悠悠如夢
    穿越過古驛道,解讀了劉阮遇仙記;也見識了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之丹霞古道;對於那條剛被挖掘興起不久的鹽幫古道,只是聽聞,卻不曾親歷。前幾日,同學群裡討論著相約走走,自然就想到了這條隱沒於叢林中的古道,時間,地點,確定,報名,成行。事先討教了老驢們,在眾多線路中,選擇了一條沒有強度的環線。
  • 昨日巴鹽古道,今朝青天寶山,遊人悠悠——恩施地心谷巴鹽古道篇
    若說恩施地心谷的「地之心」景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那麼地心谷富有人文情懷的景觀便是這「巴鹽古道」。這是一條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的地方,它途經了恩施地心谷。因近代當地老百姓進出使用下,保留了完整的歷史痕跡。
  • 古道舊,山河新,芝嶺村的這條丁岙嶺古道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夕陽西下,小橋流水人家。」沿著村子往裡走,丁岙嶺古道在這裡靜靜地躺了兩百多年。丁岙嶺古道曾經是芝嶺、芝溪岙、毛岙三個村勞動人民的必經之路。三個村子的田地都在鄞江,想要到田地裡去勞作,只能走這條古道才能翻過這座山。
  • 昨日巴鹽古道,今朝青天寶山,遊人悠悠--恩施地心谷巴鹽古道篇
    這是一條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的地方,它途經了恩施地心谷。因近代當地老百姓進出使用下,保留了完整的歷史痕跡。  試想,在建設這座古橋的年代,採用了每塊重約2噸的麻條石,而恩施地心谷的谷底,沒有建造古橋的材料,又加上那些年代沒有現代發達的機械設備,石頭來自何方,至今都都不得而知了,不得不讓人思索古人的智慧。
  • 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
    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
  • 跟我走吧⑫ | 「橫溪兩岸夾山水,擇陽此地鎮東南」這條古道長松林立,古風悠悠...
    橫溪有靈山秀水,也造就了古道之鄉的美譽。目前,境內有古道26條,其中市級兩條、區級14條,著名的松石嶺、亭溪嶺已經家喻戶曉,此外,還有不少古道隱藏在大梅山、金峨山等山脈中,等待人們去探尋。位於金溪村擇陽森林公園裡的擇陽古道就是其中一條近年來,經過村民的修繕這條古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喜愛
  • 這124條徽州古道,你都走過哪些呢?原來,徽州古道還蘊含著這樣神秘...
    近年來不少徽州古道已經成為徒步旅遊愛好者的首選地,這種既與大自然相融合,又可探尋古徽州文化的「邊遊覽,邊鍛鍊,邊體驗」的「驢行」方式,成為很多人「綠色生活」的一部分。一條條徽州古道逐漸成為了踏尋徽州商人足跡,探索徽州文化,體驗古道風採的經典線路。在這些古道上,他們感受古道的原始古樸,享受古道的靜謐幽深,親歷古道的歷史滄桑,盡情享受徽州古道所帶來的快樂。
  • 海寧這條神秘的千年古道你去過嗎?很罕見,能同時看到山、海、湖!
    是身體融入自然的通道既修身也修心浙江的高顏值古道裡就有我們海寧的哦你或許會驚訝:海寧竟也有神秘古道?當然!就在這裡!下山-橘子村莊吃飽喝足、歡歡笑笑後開始下山。下山坡度放緩,走起來比較舒適。經過了悠悠竹林,經過了藤曼纏繞的樹林(真的有點原始森林的感覺),終於到了最重要的目的地-橘子村。
  • 悠悠古道不了情
    貫穿全村的這條肇始於莆田沿海,延伸到閩中山區腹地的永泰、尤溪、閩溪、沙縣等地的古道,不知怎樣鋪石成路,也不知何時通山達海。古代,永泰大樟溪以南歸屬興化縣管轄。二、一座大山,兩個傳說我在創作以這條古驛道為故事背景的長篇小說《古道》期間,曾多次驅車前往沿線探訪,這條古道上的許多村莊,也曾多次涉足,以擷取豐富的素材。
  • 《重慶古道旅遊地圖》發布 20條古道邀你暴走探秘
    《重慶古道旅遊地圖》發布   20條古道邀你「暴走」探秘     如果你喜歡「暴走」,那麼不妨試一下古道探秘吧。1月14日,市規劃局和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重慶古道旅遊地圖》,為市民梳理出我市目前保存較好的20條古道,並重點推薦了10條旅遊條件較好的古道。   古道,即古代的道路,隨著公路、鐵路等現代交通設施的出現,這些道路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有的被擴寬成公路,有的被廢棄湮沒在山林之中,有的則發揮餘熱,溝通著小區域的交通,還有的則因為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較好的區域位置,成為人們探訪、郊遊的目的地。
  • 驚奇,寧國暗藏著10條古道
    馬頭嶺古道古道位於寧國南極鄉梅村境內馬川村後面至馬頭嶺埡口,在沒有修通公路以前,南極通往昌化地區,全靠此古道連接。馬頭嶺古道寧國段目前保存完好,古道的石臺階,寬度都在一米左右,目前古道尚存在供路人休息的石拱洞一處,以及馬頭嶺古關遺址,古道目前保存完整的還有5公裡左右。高坑嶺古道高坑嶺位於寧國甲路鎮莊村與南極鄉交界,海拔約800m。
  • 四明山——烏龍坑古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四明山間透著靈氣這讓人不禁遐想連篇山腰盤旋的那條曲折的古道如仙女的縷縷飄帶纏繞在綠水青山之間悠悠古道上,芳草碧連天。古道全程植被茂密,風景秀麗四明山脈青山綠水,巖奇林密,古道海拔約700米,獨特的高山氣候,豐富的植物資源,空氣中充滿負氧離子,在這裡徒步,邊走邊可以大口呼吸,是個偌大的「天然氧吧」。
  • 意境不是一味的仿照古人,而是要去體驗,形成具有現代感的意境
    意境不是一味的仿照古人,而是要去體驗,形成具有現代感的意境文/秋香我們在提到書畫的時候,往往會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詞,就是叫做意境,意境從正面來看,而它的內在因素卻在不斷的朝著時代的發展逐步向前了。1、意境的形成與思想感情有關​其實意境的形成和思想感情有非常大的關係,意境主要包括實境和情境實境指是實在的境地,情境則是指個人的思想感情,意境的構成都離不開這兩個重要的因素,他們是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
  • 秘境韶關:千載古道悠悠,十條精品鄉村遊線路等待「探秘」
    然而就在這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岭之中,卻有一條條遠至兩千年前、近至三四百年前的古道溝通南北,古往今年無數的行旅客商用自己的腳步見證著令「天塹」變通途的偉大。悠悠古道等你「探秘」點擊下圖美景美食搶先看~千載古道,也承載著許多故事
  • 這些意境最美的中國詩詞你讀過嗎?
    導讀:這些意境最美的詩詞你讀過嗎?1、崔顥寫的《黃鶴樓》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3、我印象中意境非常美的一首詩是無名詩人所作的可稱無名的一首詩,後人就叫這首詩為《雜詩》,全文如下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 中國有「三大古道」,除了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另一條你知道嗎?
    徽州 古人常說「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往往不單單指各地氣候的差異,更有由大山的阻隔而導致的文化差異。而隱藏在古徽州腹地的徽杭古道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歷經千年風雨的悠悠古道 位於中國東南,連接安徽、浙江兩省的徽杭古道,因見證了明清時期中國最為興盛的徽商群體,而與西北的絲綢之路、西南的茶馬古道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古道」。
  • 悠悠古道不了情
    貫穿全村的這條肇始於莆田沿海,延伸到閩中山區腹地的永泰、尤溪、閩溪、沙縣等地的古道,不知怎樣鋪石成路,也不知何時通山達海。古代,永泰大樟溪以南歸屬興化縣管轄。二、一座大山,兩個傳說我在創作以這條古驛道為故事背景的長篇小說《古道》期間,曾多次驅車前往沿線探訪,這條古道上的許多村莊,也曾多次涉足,以擷取豐富的素材。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不只是詩集,古人的愛情其實很美麗
    人類作為一種靈長類的動物,原始本能中有著對異性的衝動,或者是說是吸引和愛,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必須的生理需求。當然,這區別於其它動物,最大的顯著特點,在於人是情感的,是靈魂境界唯美的嚮往與追求。現代人如此,古人亦如此。翻開許多的古藉文學經典,也可以從中發現,愛情的美,無處不在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這124條徽州古道,你都走過哪些呢?原來,徽州古道還蘊含著這樣神秘...
    近年來不少徽州古道已經成為徒步旅遊愛好者的首選地,這種既與大自然相融合,又可探尋古徽州文化的「邊遊覽,邊鍛鍊,邊體驗」的「驢行」方式,成為很多人「綠色生活」的一部分。一條條徽州古道逐漸成為了踏尋徽州商人足跡,探索徽州文化,體驗古道風採的經典線路。在這些古道上,他們感受古道的原始古樸,享受古道的靜謐幽深,親歷古道的歷史滄桑,盡情享受徽州古道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