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走吧⑫ | 「橫溪兩岸夾山水,擇陽此地鎮東南」這條古道長松林立,古風悠悠...

2021-02-17 鄉戀

 

橫溪有靈山秀水,也造就了古道之鄉的美譽。目前,境內有古道26條,其中市級兩條、區級14條,著名的松石嶺、亭溪嶺已經家喻戶曉,此外,還有不少古道隱藏在大梅山、金峨山等山脈中,等待人們去探尋。

 

圖①擇陽古道入口處的竺家莊山塘

 

這些古道雖然不長,但沿途風景秀美,景色各有特色,同時又承載著當地群眾幾百年來勤勞創業的艱辛步伐,非常值得一探究竟。

位於金溪村擇陽森林公園裡

的擇陽古道就是其中一條

近年來,經過村民的修繕

這條古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喜愛


◆擇陽山上古道悠悠

擇陽古道位於金溪村河頭擇陽山,山雖不高,風景獨好。明嘉靖四年(1525)河頭陸寘後裔陸松溪陪同禮部尚書張邦奇晨過擇陽橋登擇陽山,寫下《擇峰記》,贊擇陽山長松林立,修竹挺生,山益峻,石益奇,風景秀麗。

圖②古道河頭村入口處的石階  

舊時擇陽古道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相傳是民國廿一年姜山陳鑑橋陳福房介紹姜村顧如財所築。2011年,金溪村村民自發集資重建,出錢出力,古道得以延伸,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新築健身山道1260餘米,沿路新建六亭一廊八石刻。

  

擇陽亭六面四層連長廊,是晨練好地方;永利亭可夜觀橫溪美景,晨看金溪迎日;金溪亭可小憩……擇陽古道串聯整個擇陽森林公園,抵達峰頂,山下風光一覽無遺。

  

◆陸寘、張邦奇與擇陽山的情緣

  

「獨對高峰文筆尖,更喜影入擇陽潭。橫溪兩岸夾山水,擇陽此地鎮東南。」這是橫溪鎮河頭自然村清朝時一位名叫陸二巖的詩人所寫下的家鄉山水詩句。

  

河頭村東北為擇陽山,前塘河在此地匯諸巍巍金峨山、大梅山之水,然後經由擇陽橋,悠然流向甬城。河頭村從前一直以擇陽聞名,這裡的青山秀水,吸引了由古而今的不少達官文人。與河頭結有不解之緣的,首推該地聚族而居的陸氏第一世祖陸寘。宋朝建炎年間,陸寘因為避亂東徙,路過橫溪,喜其山水,就卜居在橫溪擇陽橋旁。

 

圖③石彈路

 

據考證,陸寘的父親是宋尚書左丞相、贈太師楚國公的陸佃。陸佃是我國著名詩人陸遊的祖父,陸遊的父親名宰,官至京西路副使,贈少師,是陸寘的弟弟。陸遊與堂兄陸洸(陸寘的第四子)年齡相仿,兒時分梨共棗,少年時同入家塾,感情十分深厚。年長後各自為仕,奔波在外,但時有聯繫。陸洸去世後,陸遊傷懷不已,因堂侄的請求,欣然為之作墓志銘,稱讚他「為吏窮日夜,勤其官,末嘗事燕遊所至」。

  

陸寘定居鄞縣絕非偶然,因為他的曾祖父陸珍、弟陸傳、堂兄陸長民相繼為明州知州,他自己也曾任明州通判。陸寘臨終時為子孫留下了「居官忠勤,處家孝友」的家訓。自始,陸氏家族耕讀溪山,名人輩出。陸寘育有8子,皆為顯宦,此後,陸氏子孫陸續出過不少進士,從而成為鄞縣望族之一。

圖④擇峰亭

  

除了陸寘,明朝尚書張邦奇也與擇陽山結下不解之緣。據記載,明朝時,河頭陸氏有一位世祖,名修,字松溪,秉性寬厚,善作詩文,極有雅賞之興。在擇陽山下自營一處農莊,編籬笆,闢路徑,雜種不少花竹。農耕之餘,招朋引友,賞景吟詩,不亦樂乎。

  

曾任明嘉靖年間禮部尚書的古林張家潭人張邦奇,與陸修相交甚篤,未顯達時常在農莊一同讀書、飲酒、賦詩。一日他與陸修在暖日和風下互相扶攜,晨登擇陽峰,發出「曠哉斯遊」的喟嘆,夕陽在樹時才攜手下山,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一篇優美的散文《擇峰記》。張邦奇病逝後葬於河頭村北的金溪山西面山坡,背山面水,西眺家鄉。

圖⑤從擇陽亭俯瞰鎮區

  

如今的擇陽山依然的秀麗,當地政府在此開闢擇陽森林公園,並修繕古道,昔日古人足跡所至,今人又得以再見,真乃幸事。

  

◆移步易景,美不勝收

  

與擇陽古道結緣,是在今年的初春。那是草長鶯飛時節,非常適合攀爬古道,氣溫逐日升高,萬物開始瘋狂的生長,野花、覆盆子、蕨菜……一簇簇五顏六色的植物精靈,在古道活躍起來,一派生機。

圖⑥古道綠意盎然

  

擇陽古道位於橫溪鎮政府邊上的金溪村擇陽山,在橫溪鎮眾多古道當中,這是一條不算長的古道。古道雖短小,且海拔落差不高,但它美在精緻,移步易景,處處可見亭廊,讓人應接不暇。

  

擇陽古道連接著孔家潭和河頭兩個自然村,從任何一頭都可以進入,記者選擇的是就近的一處入口金溪村河頭進入。入口比較隱蔽,如不熟悉當地情況,恐怕會走迷路。

  

明嘉靖四年,金溪村河頭自然村陸寘後裔陸松溪,曾陪同禮部尚書張邦奇過擇陽橋登擇陽山,寫下著名的《擇峰記》,贊擇陽山長松林立,修竹挺生,山益峻,石益奇,風景秀麗。此行,果然和古人所記載的一樣,擇陽山雖不高,但風景卻是這邊獨好。古道是石彈路,寬不過二三米,一路走來,沿途滿目蔥翠,山花爛漫,鳥鳴不絕於耳。

圖⑦石彈路

  

爬過入口的花崗巖臺階,很快就步入石彈路,路兩側灌木叢生,時值春季,野花遍地,美不勝收。沿著石彈路前行,約20分鐘,爬到一個山坡,豁然開朗,這裡有一個岔路口,向左邊走,不過百米,就是一處觀景涼亭——擇陽亭。

 

圖⑧擇陽亭

 

擇陽亭是一座六面連長廊的亭子,飛簷立柱,亭臺相間,清幽雅致。亭子是新修的,柱子還很新,但風格是按照古亭來建造,四面的石柱上還題刻了不少詩句。這個亭子四面空曠,白天可以俯瞰橫溪鎮區以及遠山,晚上也可以夜觀橫溪璀璨燈火和星空。

  

擇陽亭前面是沒有路了,原路返回,沿著來時的岔路口向右走,繼續向山頂走,走了四五百米,又是一處涼亭,亭子前面是一棵樟樹,可以坐下乘涼。

圖⑨行走在古道松林的山民

  

離開此亭,繼續前行,低矮的灌木叢逐漸被松樹所取代,越向裡走,松樹越密集,蜿蜒曲折的松枝,遮住了頭頂的太陽,只有在松葉的縫隙裡,才有陽光灑下來,這片林子叫千松坡,幽靜而充滿古風。

  

古時,交通還不發達,往來於各村子的山民,牽著騾馬,馱著竹木柴炭,沿著古道,四處奔波趕集,留下銅鈴叮咚而悠長的聲響。今日,這樣的艱辛景象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漫步時的輕鬆和愉悅。

  

穿行在松林之中,兩邊樹影婆娑,遮天蔽日,時不時會遇到一處休憩的亭子或刻字石碑,這樣清幽的環境,很容易忘卻瑣事的煩擾。

圖⑩合心林

  

擇陽古道有六亭一廊八石刻,為古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楚客共閒飲,靜坐金管闋。」經過修繕的擇陽古道,的確名不虛傳,尤其是造型各異的亭子,更是美的享受。

  

如今,擇陽古道不僅成為遊客們探幽的佳地,也是當地村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尋訪古橋,探幽亭廊

  

擇陽古道較為有名的是「六亭一廊八石刻」,即,在山頂沿著山脊依山勢而建的擇陽亭、永利亭、金溪亭、擇峰亭、永享長廊、印心亭、聚興亭,此外,古道上還有功德碑、千松坡、一步登天等景點。這些亭子和石碑雖然是新建的,但和自然環境相得益彰,有興趣的驢友倒是可以一一去找尋。

  

除了遊玩古道,還可以到附近的河頭自然村,尋找名人雅士的足跡,探尋古橋。河頭自然村有前塘河穿村而過,過去,這條河是重要的水陸運輸樞紐。來自四面八方的山民和商人,用船舶運來商品,在橫溪「一六大市」進行交易,十分繁華。

  

河頭村裡原來有一座老橋,叫擇陽橋。這座橋原來是高大的單孔石拱橋,橋下還有拉縴的纖道,過去,從城裡來的航船就是穿過最後的這座橋,然後在鎮上的航船碼頭靠岸。那時的古鎮也曾人山人海,每逢大市,老街上沿街擺滿了攤,山裡人挑著竹子、竹椅和竹筐,挑著番薯、竹筍和雞鴨來趕集。航船碼頭泊滿了船,城裡的人、外鄉的人,都到這裡來貿易,十分熱鬧繁華。不過,老的擇陽橋已經在上世紀被拆掉了,現在是一座平板水泥橋。

圖⑪現在的擇陽橋

  

小橋流水人家,河頭自然村有種江南水鄉的韻味,以至於讓大畫家沙耆也流連忘返。他曾於民國時在橫溪河頭有一宿之緣。沙耆家居塘溪沙家村,其出入家鄉,往返甬城,須經過梅嶺雙石嶺或橫溪亭溪嶺,然後乘船而行。去比利時留學前,他曾因故棲身於前塘河頭的烏篷船上,見那滿天星鬥下,波光漣漪,美景如畫,便信手寫下了如王維「詩中有畫」般的《橫溪夜泊》:「水村人語近橋多,臥聽鄰舟發悼聲。偶起開篷看夜景,滿天星影灑清河。」直到晚年,此景此詩仍深深烙在他的腦海裡,並揮毫在屏風板上。

  

如果覺得攀爬擇陽古道意猶未盡,體力尚可,那麼還可以去不遠處的亭溪嶺、松石嶺繼續探幽,可以說是驢友假日休閒健身的不錯選擇。

 

 

  

網友@梁山好漢  

這條古道古樸自然,低谷處,可聽潺潺泉聲;深林中,難辨百鳥鳴,加上沿途的古亭、遒松、香樟……非常值得一遊。

  

網友@楊過笑我不痴情

沿山道上去,風景不錯,穿行在一片松林之中,山上新修了好幾個漂亮涼亭。山雖不高,卻很有韻味,沿古道繞山一圈,既可賞景,又可健身。如果在夏天,還有樹蔭遮陽,實在是個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網友@唐詩

亭前廣場平整碩大,可供健遊客在那裡跳舞、做操、打拳。道旁古松參天,整潔的步道逶迤向前,點點紅黃飄落其間,細草輕蔓隨風左右,的確名不虛傳。

相關焦點

  • 橫溪,真山真水真古道真情趣
    自甬城向南不到20公裡,廣闊平原即有金峨山、道成嶺橫亙東南,幾十年的封山育林,使得這裡的山林茂密,樹木蔥鬱,濃蔭遍地,哪怕是最炎熱的夏天,也保持著涼爽的本質。修長青翠的竹林,是農耕經濟時代的產物,早已成為了橫溪人們勤勞質樸的見證。溪流四溢,潺潺有聲,這些天然的水琴,演奏出豐富多變的樂曲,久久迴響,這山便也有了靈性,漸漸活潑起來。
  • 橫溪160公裡120條登山步道探索成功,2021年內將手繪完成「四明山手繪古道地圖-橫溪段」!
    而除了這兩個打卡點之外,橫溪還有許多隱秘的冷門景點和160餘公裡的古道群,它們有些已經有了古道和景點標識,有些卻還藏於深山,無人知曉。奧主巖景點、百步劍、望海亭,和保存完好的鳳凰古道、巖山嵩古道、錢家山古道等等,都是驢友們熱衷的登山步道和賞景觀光平臺。
  • 橫溪古道串起青山綠水
    筆者看到,古道文化節期間,主辦方對亭溪嶺、松石嶺等古道進行了裝飾,設置了祈福平臺,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前去體驗一番。  今年的古道文化節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子活動,除了老少皆宜的「重陽登高」爬古道,還有滿足你味蕾的「橫溪美味」評選,同時還有民宿體驗活動,接下來的一個月,市民可以盡情地享受這道「文化大餐」。
  • 旖旎浙東橫溪 最美風車路
    一座座山峰重巒疊嶂、一片片森林鬱鬱蔥蔥、一條條花路蜿蜒曲折、一臺颱風車直插雲霄、一朵朵金花招蜂引蝶、一排排綠茶悠悠飄香。一草一木構織了浙甬鄞州橫溪楊山村這方天地,暈染出七彩的橫溪,也催生出神秘的夢幻與傳奇。
  • 寧波橫溪古道串起青山綠水
    原標題:金風掠景 山珍溢香橫溪古道串起青山綠水 上周六(10月28日),寧波鄞州區第五屆古道文化節在橫溪鎮松石嶺門戶區拉開帷幕。四方遊客在設施完善、配套齊全的古道尋幽覓古,登高望遠,一覽橫溪靈秀的自然風光,感受濃鬱的人文歷史。
  • 橫溪古道串起青山綠水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筆者看到,古道文化節期間,主辦方對亭溪嶺、松石嶺等古道進行了裝飾,設置了祈福平臺,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前去體驗一番。    今年的古道文化節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子活動,除了老少皆宜的「重陽登高」爬古道,還有滿足你味蕾的「橫溪美味」評選,同時還有民宿體驗活動,接下來的一個月,市民可以盡情地享受這道「文化大餐」。
  • 亭溪嶺古道:戶外運動愛好者感受古營寨遺風
    昨日,銀泰百貨天一店聯手商報推出古道探訪大型戶外活動第二程,25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徒步探訪了鄞州亭溪嶺古道。  曾是古代交通要道  亭溪嶺古道,北起橫溪鎮周夾村,南至東錢湖鎮城楊村。整條古道由人工將鵝卵石和小石塊一段一段鋪設而成。這條古道,在古代,不僅是和平年間的交通要道,還是戰爭年間兵家必爭的軍事要隘。
  • 探訪永嘉這條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帶上相機跟我走!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溫州市最受市民歡迎的十大森林古道之一——九龍山古道。這條古道今年還被入選「浙江最美古道」中的「十大人文古道」。 跟在記者的腳步去看看古道上的美麗風景吧!謝聖泉告訴記者,這條古道裡的山勢比較特別,溪流南面有24條山壟,每條山壟的谷口都朝東,從古道入口向山裡面看過去,根本發現不了南面有山谷;溪流北面,有18條山壟,在古道入口就能看到每一處谷口,但是從古道裡面向西看,又看不到有山谷。一起登山的眾人,仔細看去,果然如此奇特。
  • 原來寧波藏匿了這麼多古道,約上好友,這個周末說走就走!
    冬天,似乎是一個屬於古道的時節。蔚藍的天空下是蒼黃的古樹,腳下鬆脆又柔軟的落葉鋪墊著每一步。今個小編為大家細數寧波古道。喚醒雙腳,跟隨舊時光的印記,與古道撞個滿懷吧!2011年3月被評為「寧波十大文化旅遊古道」,以三界亭為中心,連接九龍湖、九龍源、橫溪村、汶溪村等,總長約93公裡。
  • 去寧波35條高顏值步道消耗脂肪吧!
    趕緊出門去活動活動吧!小編特意整理了寧波35條高顏值徒步路線趕緊收藏,趁著天氣好出發吧!01亭溪嶺古道亭溪嶺古道所在山地高約300米,長約1600米,寬約2米。by 鄞州區人民政府地址:鄞州區橫溪鎮周夾岙村→東錢湖鎮城楊村02黃泥嶺古道黃泥嶺古道位於著名昆蟲學家周堯的故居——上周村,是一條有幾百年歷史的古道,周堯也多次在這條古道上採集昆蟲。
  • 關隴古道風物之古道悠悠
    關隴古道是一條被遺忘的官道,他靜悄悄地躺在關山溫柔的懷抱裡。 曾經多少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平民百姓沿著長滿滄桑青苔的關隴古道走過...... 或為江山,或為旅遊,或為生活,目的各有不同。 幸運地是,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這裡終被遺棄和忘卻,沿河流山溝而走的關隴古道遺蹟被完整的自然保護下來,留給我們的只是秦皇漢武唐王李世民鐵馬兵戈的刀光劍影和詩聖杜甫的一聲嘆息。 杜甫因政治失意離開是非漩渦的長安官場,翻關山,走古道,一路奔波一路借景消愁寫下許多流傳千年的詩篇。幸虧老天是公平的,文學成就了他,他成為令人們尊敬的詩聖。
  • 幸福de麵條國慶節,走路去吧,40條寧波徒步古道推薦.
    :國慶節,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古道上走一走,既鍛鍊身體又能欣賞美景放鬆心情,秋天快到了,希望各位在忙事業的同時,也能抽出時間出去走走。  【旅費】:(1)七塔寺乘111公交車到橫溪車費2元。(2)汽車東站629公交車到橫溪,車費3元。   【風光典故】:這裡是歷史上鄞東南交通要道,山道平緩,風景旖旎,亭溪嶺古道上一路有七座涼亭,亭聯有「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
  • 23條古道(最強攻略集錦)
    寧波的「茶馬古道」。從九龍湖百果園出發,沿龍王堂古道,途經林場管房、茶山及老人義務修繕的古道,到達鎮海、江北、慈谿交界處——三界亭,再經過十裡桃花嶺和橫溪水庫,返回橫溪村,全程約13公裡,走完需3小時。整條線路正式定名為「龍王堂登山遊步道」。
  • 八百市民捐80多萬元修繕橫溪古道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徐佳偉 攝  □記者 張寅    昨天下午1點多,暴雨欲來,天很悶熱,在鄞州橫溪亭溪嶺的古道上,趕騾人滿頭大汗地趕著馱了150公斤重軟石的騾子在古道前行,騾子馱著的軟石要送到海拔400多米高的亭溪嶺三邑關隘。在三邑關隘,修古道的師傅要把軟石一塊一塊地嵌入一條正翻修的古道,即亭溪嶺頂峰最後一公裡山路。
  • 鄞州橫溪:鄉村自有「慢生活」
    果園裡,成熟的水果嬌豔欲滴;金鵝湖畔,茶香撲面而來;大梅山裡,竹濤陣陣……橫溪被稱為「鄞南福地」,山水秀美、風光旖旎,擁有得天獨厚的鄉村旅遊基礎。近年來,橫溪融合水果基地、古道、民宿、農家樂等旅遊資源,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鄉村遊產品。2019年,橫溪遊客接待量突破80萬人次,同比增長25%。
  • 江寧橫溪推進鄉村旅遊 成就觀光休閒產業樣板
    青瓦馬頭牆、門楣巧雕飾……走在升級後的丹陽寧陽大街上,立即被一股古樸的明清韻味所吸引。一座同樣古樸的牌樓表明著老街的身份:這裡是江蘇與安徽交界的「省門」。而江寧橫溪的老百姓則親切地稱之為——小丹陽明清街。  從破敗老街到韻味古街,丹陽寧陽大街的絢麗轉身,詮釋出橫溪在集鎮改造上的成功實踐。
  • 寧波橫溪漫遊指南
    ,我第一次去鄞州橫溪,是因為考駕照。三個學員AA,有人一次考過,有人半路熄火,這大概是早十幾年前,橫溪最早的考場旅遊經濟。我試著問了好幾個橫溪人,不出意外,都認識他。這條長約300米,和橫溪河平行的老街道,曾是鄞南的商貿中心之一,老郵局、老藥店、老書店、南貨店,這些年才慢慢褪去。不過,牆上依稀留有時光的痕跡。
  • 這10條悠悠古道,讓你體驗古人的意境
    ,曲折蜿蜒、幽長無盡,是古代貿易的商隊用汗水甚至血滴在浙江的山水和叢林之間「開拓」而出。△東關仙霞  仙霞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篁竹蔽天,古道石級縫中冒出青草,有濃濃的蒼涼感,從江山市的仙霞關至楓嶺關,道道險關扼守著這條從唐朝到近代浙、閩間唯一的商旅要道。
  • 春光正好,唯有美景與古道不可辜負~28條風景優美的鄞州古道走起來~
    古道是一首沉重的詩,曲折蜿蜒、幽長無盡。三月春光正好,讓我們踏上林間小路,伴隨風中漂浮已久的馬鈴聲,追尋風景優美的鄞州古道。
  • 寧波42條古道,踏青好去處......
    1、亭溪嶺(藤溪嶺)古道【方位】:鄞州區橫溪鎮周夾岙村→東錢湖鎮城楊村。【車程價格】:(1)七塔寺乘111公交車到橫溪車費2元。(2)汽車東站629公交車到橫溪,車費3元。【風光典故】:這裡是歷史上鄞東南交通要道,山道平緩,風景旖旎,亭溪嶺古道上一路有七座涼亭,亭聯有「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