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光是喜德盛,近年來,捷安特、美利達等已在大陸經營了多年的知名品牌,甚至崔克這樣相對高端的品牌,都在減少實體店的數量,個人認為產生此現象的原因,與網絡購物平臺的蓬勃發展以及共享單車的大規模湧現有極大的關係。
騎行者在增多,實體店數量卻在下降: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行車運動在中國的逐漸普及,參與騎行運動的愛好者越來越多,花幾千甚至上萬元,購買一臺不錯的運動自行車,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但是,在許多城市,自行車實體店的數量則在相對減少。
網絡購物平臺的蓬勃發展:
現在,網購平臺已經成為了許多人日常購物的主流渠道,許多自行車品牌,例如捷安特、美利達、喜德盛、閃電、崔克、UCC等等,都在天貓、京東等平臺開設了自家的直營店。騎行愛好者們購買整車和零件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戶,而且價格更加透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實體店的銷量。
雖然許多實體店在電商時代會轉向組裝、升級和售後領域,但昂貴的店租和人力成本,依然會使利潤下降,最終導致關店。在北京,就已經有多家品牌及私人自行車商鋪陸續關門閉店,非常可惜。
共享單車大規模湧現:
許多人買自行車是為了上下班代步,但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自行車的便利性、使用成本、私人空間佔用和後期維護成本都大幅度降低。如果是較近距離的代步通勤,我個人也會選擇共享單車。
這樣一來,很多以通勤為目的的自行車消費者,例如上班族、學生,便會轉而選擇共享單車來進行代步。
這兩個因素個人認為是目前自行車實體店受阻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許多實體店,特別是私人車店,也會將線下經營轉為線上經營。畢竟許多人開車店,是因為熱愛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