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酒旅、社區團購,美團三大業務均踩中網際網路反壟斷紅線風險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作為TMD三小巨頭之一,迅猛擴張的美團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但其外賣、酒旅、社區團購三大重要業務均有踩中網際網路反壟斷紅線的可能,須重視合規風險。

遺憾的是,根據其近期在涉嫌反壟斷訴訟中的表現來分析,美團看起來還沒有足夠重視這些風險。

外賣、酒旅、社區團購對美團都很重要

以市值為標準,美團可算作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平臺,在很多網際網路領域佔據主導權或擁有一定優勢。

外賣是美團的「基本盤」,是最重要的業務。第三方大數據研究機構Trustdata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外賣市場,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由2019年一季度的63.4%升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68.2%。在外賣領域,美團已處於市場支配地位。

酒旅是美團的第二大業務,更是其第一大利潤來源業務,利潤比外賣業務還高得多。財報信息顯示,3季度美團到店、酒旅業務營收65億元。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報告顯示,在2019年,美團酒店間夜量已經全年持續超過傳統龍頭平臺「攜程系」總和。可見,在酒旅領域,美團也具備了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社區團購則是美團發力的新業務之一。目前各大巨頭混戰社區團購江湖,還很難說誰能勝出,但美團憑藉在外賣、配送領域的舊有業務擁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美團外賣業務遭遇反壟斷訴訟

公開信息顯示,12月29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受理美團涉嫌反壟斷的案件。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民事案件受理通知書(2020)京73民初888號顯示,王某訴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已被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決定立案審理。

從今年7月,美團APP、美團外賣APP以及大眾點評APP就已經不再支持消費者通過支付寶渠道進行支付,但美團月付、微信支付、Apple Pay等支付渠道仍可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團外賣平臺已經恢復了支付寶支付的選項,只是有意識地做了特別設計,支付寶支付的選項排在微信支付的下方,且是需要通過點擊下拉按鈕才可以看見。

可見美團仍然動了小心思,看起來還沒有足夠重視網際網路反壟斷合規風險。

另外,美團外賣還面臨多項反壟斷相關爭議。例如有顧客質疑其「大數據殺熟」,會員配送費比新用戶更高, 曾有媒體實測證實。近年,美團外賣也曾被曝出多起強制商家「二選一」等情況。

美團酒旅業務被大量投訴「大數據殺熟」

如果僅僅從目前的盈利能力角度考量,對美團來說,酒旅業務比外賣業務更重要。外賣是勞動密集型產業,2020年三季度利潤率只有3.7%;而美團到店酒旅三季度的經營利率則高達 43%。美團也在酒旅領域持續發力,近日曝出消息美團點評將投資東呈國際集團,入股佔比20%。

自從攜程時代起,酒旅OTA平臺利用大數據殺熟的報導就沒有斷過。美團進入這一業務後也沒有改變行業「慣性」。

在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上,可以查詢到美團酒店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殺熟」,比如不同帳號、設備價格不同,比如下單後立馬降價等。2019年,媒體曾點名批評美團存在大數據殺熟:部分在線訂房平臺存在房間價格混亂,同樣酒店產品在同一平臺有不同報價;新老用戶標價、優惠不同;平臺對新老用戶的酒店推送信息不一等情況。

「大數據殺熟」是網際網路反壟斷指南明確指出的壟斷違法行為之一。

社區團購業務或觸碰紅線

7月7日,美團發布組織調整公告,宣布成立社區團購事業部「美團優選」,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負責。此後美團旗下的「美團買菜」 加速推進「千城計劃」,目前已覆蓋北上廣深及全國10個以上重點省份。「美團買菜」的交易使用者和交易量均快速增長,鄭州上線僅5天,日銷售量已超10萬件。

10月底,美團CEO王興在內部會議中喊出: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的生鮮零售業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定位為全公司的"一級戰略"。

《人民日報》曾評論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各界輿論主要觀點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或重演「補貼—搶佔市場—壟斷—漲價「的套路,不僅會「敲掉」眾多菜販的飯碗,還不能給大家的餐桌真正帶來實惠。因此,人民日報傳達的訊息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但美團在社區團購領域的激進策略,或使其踩中網際網路反壟斷紅線的概率大增。

相關焦點

  • 美團發布Q3財報:到店酒旅業務恢復,新業務虧損增加
    今年8月,美團成為港股第四大市值公司,僅次於阿里、騰訊、工商銀行。到店酒旅業務恢復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已經恢復。根據財報,美團第三季度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同比增加4.8%至人民幣65億元。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經營溢利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23億元增加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28億元,依然是美團三大業務中盈利最多的業務。
  • 詳解美團財報:反壟斷監管「趨嚴」,新業務「飛輪」加速
    在市場層面,先是一篇《外賣員被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將機器算法和人文情懷之間的矛盾推向高潮;再到後來美團「二把手」王慧文提前退休,退休原因眾說紛紜;最後到國家層面號召網際網路反壟斷,美團、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被推到聚光燈下。
  • 海外市場掘金:反壟斷無傷大雅 社區團購趨勢依舊
    短期受影響,長期來看均是持續上升趨勢。  二、如何看社區團購長期趨勢?  最近,美團股價因為社區團購被點名批評的事,股價持續下跌,似乎之前因為社區團購上漲的預期要被打破了,股價從哪來回哪去。  目前,市場上也有噪音說美團、拼多多等要退出社區團購,雖然已經被闢謠但市場情緒仍受影響,現在的結論是:  社區團購肯定是要做的,不過可能不像之前那樣低於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美團社區團購的未來價值或高於外賣
    近期,一則股市「永動機」的微博帶火了多個主角,美團因投資理想汽車,三季報獲取近60億元投資收益就是其中一例。除了「永動機」,堪比「千團大戰」的社區團購也少不了美團的身影。王興甚至聲稱,要將美團優選這個新業務作為整個業務的優先戰略領域,在這個網際網路巨頭激烈爭奪的領地大展拳腳。
  • 美團Q3財報看點:「血拼」社區團購新業務 投資大賺58個億
    當然,回歸到核心業務來看,相比較餓了麼的來勢洶洶,美團外賣的護城河仍舊穩固,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增速都更佔優。投資賺了58億外賣業務核心地位加固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一季度美團在營收和利潤上表現一般,尤其是利潤主要貢獻的到店酒旅業務,恢復速度最慢。對於美團這樣級別的企業來說,逆境更是對其業務的成熟度以及應變能力的考驗。
  • 美團Q2:外賣增、酒旅降,布局社區團購與共享電單車
    餐飲外賣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3.2%;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45億元,同比下降13.4%;新業務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22.1%。疫情期間,新業務已成為美團點評第二大業務。今年上半年,疫情助推美團配送業務發展,美團買菜、美團閃購等業務快速成長壯大。目前,美團開始加速布局社區團購、共享電單車等業務。此外,隨著疫情趨緩,美團共享充電寶業務也將有新增長,或改變行業格局。
  • 劃出「九個不得」紅線堵住社區團購的亂源
    □然 玉  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對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劃出「九個不得」紅線,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12月23日《北京青年報》)  社區團購方興未艾之際,即遭監管精準設防,監管層級之高、監管手段之堅決,遠超各方之前的普遍預期。於幾家網際網路巨頭而言,職能部門此番近乎攤牌的「指導」,終於讓政策的不確定性落地。
  • 反壟斷監管重拳出擊,「首戰」鎖定社區團購混戰
    巨頭混戰社區團購,終於引來監管出手。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目前生鮮業務的玩家主要分自營型以及平臺型兩種,其中自營模式又分為前置倉(比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叮咚買菜)和倉店一體(盒馬、永輝),而拼多多等屬於平臺型。
  • 淨利潤暴增,美團為何跌跌不休?
    儘管三季報顯示,隨著國內對防控疫情的成功,美團的外賣、到店酒旅均呈現復甦,且享受理想汽車IPO帶來的58億元利潤;同時,花旗、瑞信、摩根史坦利等機構均將美團的目標價上調至300港元以上。但截至12月2日港股收盤,美團連續三日累計跌幅達到10.96%。一個擺在美團面前的尖銳問題是,由疫情開啟的高速增長是否結束了,美團是否會步入股價下行區間?
  • 反壟斷監管重拳出擊 「首戰」鎖定社區團購混戰
    巨頭混戰社區團購,終於引來監管出手。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充分肯定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但同時嚴肅指出當前社區團購存在的低價傾銷及由此引起的擠壓就業等突出問題,並強調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等「九不得」。受此消息影響,23日開盤,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股價均現1%以內跌幅,京東集團股價上漲1.65%。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
    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券商中國)   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 騰訊、阿里、美團……為什麼那麼害怕反壟斷
    反壟斷出現的頻率之密集,規格之高,都是史上罕見的。與此同時,反壟斷,幾乎也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聞之色變的三個字。《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的當天,阿里巴巴、京東、美團、騰訊的股價均呈現下跌趨勢。其中,美團股價的跌幅最大,達10.50%。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
    王興甚至聲稱,要將美團優選這個新業務作為整個業務的優先戰略領域,在這個網際網路巨頭激烈爭奪的領地大展拳腳。圍繞美團三季報及社區團購這個最火的新業務相關話題,本期《紅周刊》特邀請獨立網際網路分析師尹生、長期關注美團的投資人程俊、具有十餘年網際網路創業經歷且專注於網際網路科技成長股投資的獨立投資人@老鬼的邏輯共同進行探討。
  • 社區團購,中國網際網路又一鬥獸場
    目前的社區團購賽道上,盤踞著兩股最為強勢的力量:一是以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為主的老牌社區團購頭部平臺,他們都是成立時間早,也是早期社區團購競爭的倖存者,普遍體量大,覆蓋區域廣、供應鏈配套完善。二是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例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背靠著網際網路巨頭,擴張速度快,敢於補貼,燒錢能力毋庸置疑。
  • 美團組到家事業群,生鮮成獨立事業部,三面包圍社區團購
    近年來,美團先後入局外賣、酒旅、共享單車和在線打車領域,其無邊界拓展戰略愈發鮮明並顯示出巨大威力,對每一個網際網路新興行業來說,美團都成為潛在的攪局者和最大威脅之一。以其中的美團閃購為例,該業務於今年7月18日上線,正是社區團購爆發風口的前夜,據官宣的數據,美團閃購業務覆蓋全國2500個市縣,全國53萬騎手待命,24小時無間斷提供配送,涵蓋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鮮花綠植等眾多品類。
  • 社區團購大戰,美團輸不起?
    但是在這期間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平臺,其中最為人們喜歡的就是社區團購平臺。在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不能出門,都是依靠的在社區團購進行購物,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趁著這個機會,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做了起來,阿里、拼多多、京東和美團也是紛紛入局。那麼,美團對於社區團購到底有多少期待?它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嗎?社區團購是怎麼做起來的?
  • 美團疫後復甦:Q2扭虧為盈,外賣已恢復,酒旅及新業務有機遇
    2020年上半年,從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數達到295.2萬人,其中新增騎手達到138.6萬人。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學恆發布研報稱,疫情對美團外賣業務、到店業務以及創新業務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並未影響其市場格局,且疫情加強了用戶對品牌商戶的溢價消費能力,長期有望提升變現率水平。
  • 社區團購集體熄火,反壟斷也來了?阿里、騰訊、順豐系被處罰,虎牙...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4日消息,一夜之間,大火的社區團購,突然就涼了。人民日報喊話,傳大佬集體撤出,供應商斷貨。自媒體更是紛紛質疑,「我們只有網際網路應用公司?巨頭正在阻礙創新」!更為嚴重的是,網際網路巨頭禍不單行,阿里系、騰訊系以及順豐系被處罰,市場紛紛高呼,反壟斷真的要來了!
  • 投資大賺58億,美團加碼社區團購!
    單看數據,美團在第三季度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在業務角度,無論是核心業務,還是新業務,美團的表現也都尤為突出。外賣再度增長,固守核心地位從目前的業務結構上來看,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和旅遊,依舊是美團營收的三大支柱。
  • 社區團購大混戰:滴滴美團拼多多專人帶隊 阿里「賽馬」兵分四路|...
    多位接受《晚點 LatePost》採訪的上述公司人士稱,他們認為社區團購之戰將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美團和拼多多這兩大新晉巨頭也在這一戰場首次正面相遇。最新的消息是阿里巴巴已正式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