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窮國獨立43年,只有53個國家承認,五常至今沒承認

2021-02-23 史海探求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4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記載,其中埃及就是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非洲大陸,它猶如巨大的不等邊三角形,南窄北寬,被地中海、紅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壞繞四周,而非洲大陸共有60個國家。

最年輕的國家當屬南蘇丹,2011年宣布脫離蘇丹成為非洲第54個國家,7月13號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安理會關於南蘇丹加入聯合國的提議,成為聯合國1第193個會員國,8月15號非盟正式接納南蘇丹,而位於非洲西北部的西撒哈拉,1976年獨立,至今只有47個國家承認,因為該地區是個爭議地區,該地區該國不像南蘇丹一樣獲得蘇丹承認跟國際社會普遍承認,西撒哈拉歷史上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牙撤離時,茅利塔尼亞和摩洛哥都宣布對該地擁有領土主權,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主權訴求,而摩洛哥控制西撒哈拉地區越四分之三的地區,關於西撒哈拉地區為何至今沒有獲得世界多數國家承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非洲獨立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獨立浪潮興起於北非,1952年納賽爾領導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英國控制的傀儡政權,建立埃及共和國,1962年阿爾及利亞趕走法蘭西殖民者,宣布獨立,在北非獨立運動的影響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獨立運動逐漸高漲。

15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進入西撒哈拉,19世紀時西班牙人又進入該地區,並於1886年宣布西撒哈拉成為其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為西班牙的海外省。

1973年,「西撒人陣線」宣布成立,誓言要通過武裝鬥爭獲得西撒哈拉獨立,鄰國的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和摩洛哥皆反對西班牙統治西撒哈拉地區,三年後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三國籤訂《馬德裡協議》,協議規定西班牙將在1976年撤離西撒哈拉,承認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對西撒哈拉擁有領土所有權,在西班牙撤離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隨即瓜分西撒哈拉領土,摩洛哥佔領西撒哈拉北部17萬平方千米,茅利塔尼亞佔領南部9萬多平方千米,阿爾及利亞聽到後不幹了,心想著咱們趕走西班牙殖民者統治西撒哈拉地區不就是帶領非洲兄弟建立自己的國家,怎麼你倆趁西班牙撤離後,反而瓜分西撒哈拉地區領土。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1976年2月7日,在阿爾及利亞支持下西撒人陣線宣布成立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西撒哈拉人民陣線與摩、毛兩國不斷發生武裝衝突,1978年茅利塔尼亞國內發生政變,軍人推翻了執政長達18年的達達赫總統,1980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承認西撒哈拉並放棄對其領土主權要求,退出西撒戰爭,而摩洛哥趁茅利塔尼亞撤出西撒南部真空地帶,佔領了茅利塔尼亞撤出的南部地區,與西撒哈拉一直對立,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出面斡旋,1991年聯合國一致通過決議批准聯合國秘書長關於西撒哈拉公民投票修正案,9月6號宣布正式停火,結束了長達16年的軍事衝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設立聯合國西撒特派團,來監督雙方執行停火協議以及讓西撒哈拉人決定該地區的未來地位的公民投票。

然而至今關於西撒哈拉問題多次會談均沒有實質性進展,原因是西撒哈拉衝突雙方拒絕將對方提議作為未來談判的唯一基礎,西撒哈拉有關方對西撒哈拉地區地位至今爭論不休,以至爆發武裝衝突,西撒人民陣線和摩洛哥各自控制區域有著天差地別。

摩洛哥控制區域,在西撒哈拉設立4個省,建立了健全行政機構和地方議會管理,而摩洛哥十幾個政黨在控制區積極活動,摩洛哥還對控制區投資了10億多美元,大興木土建立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國際機場,由2萬餘人的小城鎮發展成擁有13萬人的現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駐軍15萬,磷酸鹽礦藏豐富,僅布克拉的藏量即達17億噸。摩洛哥控制區建有現代化的磷酸鹽開採場,1976年發生戰爭後,磷酸鹽生產陷於停頓,1979年恢復生產。此外,還有鉀、銅、石油、鐵、鋅等資源。

阿尤恩城市

西撒人民陣線控制區域,以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名義將西撒哈拉分為5大行政區,由於實際控制範圍只有20%,且都屬於自然條件差,夾雜在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交界的狹窄地帶,首都還設在西撒哈拉難民營裡,難民總數約15萬西撒人民陣線每年接受聯合國難民署提供的援助約350萬美元。

目前承認西撒哈拉的國家來自非洲、亞洲、美洲,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承認,截止目前共有53個國家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西撒國外交部於2010.11.24宣布「不再接受北朝鮮的外交承認」。

相關焦點

  • 只有53個國家承認的西撒哈拉,怎麼又和摩洛哥打起來了
    11月13日,北非國家摩洛哥宣布將對西撒哈拉地區的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實施打擊,隨後「西撒人陣」不甘示弱的向摩洛哥宣戰,停火29年的該地區又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西撒哈拉西撒哈拉位於非洲西北部,撒哈拉沙漠西部,與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相鄰,大部分土地為沙漠和半沙漠,居民主要從事遊牧業。
  • 美不承認克裡米亞獨立 源於不承認滿洲國
    一個政治體只有獲得大多國家承認,才能被普遍認為是國際法意義上的「國家」。這一原則始於美國不承認滿洲國建立,史稱「史汀生主義」。大部分國家雖然當時無法改變日本佔領東北的事實,但是可以不承認偽滿洲國,其只獲得德國,日本,蘇聯等極少數國家承認,成為國際黑戶。
  • 臺灣承認外蒙古為獨立國家
    臺灣承認外蒙古為獨立國家 2002年02月27日 13: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消息 臺灣「行政院」元月底修正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國家,臺灣50餘年的「外交」政策將發生變化
  • 非洲此國獨立近30年,政府廉潔民眾安居,但聯合國卻始終不承認
    子淵前兩天曾為大家說過一個死活不願獨立的殖民地——法屬蓋亞那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熱議,今天就再給諸位介紹一個事實上獨立但就是不被聯合國所承認的「國家」。 ▲索馬利蘭因此,一個國家的「誕生」得到聯合國的承認至關重要。然而在東非,就有一個早在1991年就已建國的「國家」,但至今都沒有一個國際組織承認它是主權國家,聯合國更是對其「入會」申請視若不見,一直持有堅決不承認的態度。
  • 索馬利蘭成非洲被遺忘之地 打擊海盜世界不承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愷報導 據英國《獨立報》5月7日報導,隨著索馬利亞海盜在全球變得臭名昭著,索馬利亞近鄰索馬利蘭地區正為爭取國際社會承認而努力,「秘密之地」正露出神秘色彩。看著這個沒有被承認的地區,我們發現其大小相當於英格蘭與威爾斯總面積。索馬利蘭外長杜亞裡開始向我們列舉索馬利蘭的成就,比如機能政府、多黨選舉、海岸警衛隊及警察局。領土平凡但鄰居不平凡,杜亞裡表示,這些都是非洲保存最好的秘密。
  • 克羅埃西亞成為第1個承認黑山獨立的前南斯拉夫國家
    據新華社電克羅埃西亞政府12日決定承認黑山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成為首個承認黑山獨立的前南斯拉夫國家。據克通社報導,克政府決定儘快與黑山建立外交關係,並將按照平等互惠的原則發展與黑山的睦鄰友好與合作關係。克羅埃西亞總理薩納德說,克政府將要求黑山關照在黑山的克族少數民族,並儘快解決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期間在黑山失蹤的克族人等問題。
  • 非洲有個族群,男人不足一點五米高,如今還是非洲最富國家之一
    在非洲大陸上,富裕的國家並不多,像以前比較富裕的南非,現在已經淪落了,更不用說辛巴威等國家了,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非洲南部最為富裕的辛巴威,如今已經成為了最窮國了,面值千億的辛巴威貨幣,也不過一兩美元的購買價值。
  • 最奇葩的國家,以一棟樓為領地,人口只有幾十,卻被聯合國承認
    (由於名字太長,後文簡稱馬爾他騎士團),作為一個國家,馬爾他騎士團甚至連自己都土地都沒有,而且成員人數只有幾十人,相比之下梵蒂岡可以說是一個大國了,而他們唯一的聚居地則是一棟位於羅馬的大樓,但儘管如此,全世界還是有一百多個國家承認他們的主權。
  • 塞爾維亞稱絕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一臉怒容聯合國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22日發布「參考意見書」,認為科索沃2008年宣布獨立不違反任何可適用的國際法規則。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表示,塞爾維亞絕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塞將尋求「折中方案」發布意見書前,國際法院一名發言人說,這份「參考意見書」並非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終裁定書,聯合國和相關各方仍可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與科索沃的關係。塔迪奇指出:「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的獨立,為此塞爾維亞政府將考慮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 梵蒂岡和韓國承認黑山為獨立主權國家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 王萍):黑山外交部21日發表聲明稱,梵蒂岡和韓國承認黑山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梵蒂岡在致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外交部長夫拉霍維奇的一封信中表示準備與黑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韓國政府也發表公告表示,韓國願與黑山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 非洲此國貧窮落後,一分為四接近20年,政府不敢管聯合國又不承認
    縱觀歷史,在古代時常會出現地方藩鎮勢力坐大後不服朝廷號令的情況,最終導致國家陷入動蕩分裂。其實除了古代中國,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事,就連現代社會,也有一些國家因為各種情況而陷入分裂泥淖。比如位於非洲的窮苦小國索馬利亞,如今國內已經一分為四,各割據政權都還在謀求獨立,可謂亂象環生。
  • 這個非洲國家曾經盛極一時,被譽為「寶石」,如今卻淪為最窮國
    大家旅遊一定都特喜歡跑到一些比較繁華的地方吧,對於相對來說較為貧瘠的非洲,我相信去過的朋友肯定不是很多。非洲大陸似乎像是被世界遺棄了一般,很多人都不願意前往這裡旅行。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非洲曾經也有很多繁榮的國家,他們其實是最早和歐美產生聯繫的區域之一。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 又炒作要「承認臺灣」?
    索馬利蘭「外長」穆雅辛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中央社」)海外網8月3日電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遭遇「斷交潮」,不甘心的臺當局與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合作,上演了一出互設所謂「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
  • 國土一分為四的國家,聯合國至今只承認一個
    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於國家來說,理論上的存在基礎其實只需要領土和人口就夠了,因為人口和土地,就能建立穩固的統治,建立起基本的政權。但是從二戰後開始,其實對於國家來說,只有這兩個還遠遠不夠,還必須獲得聯合國的承認。而且獲得承認,那還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所以很多國家,即便是有土地和人口,那也是不能稱為國家的。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 又炒作要"承認臺灣"?
    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而3日,臺媒又「興高採烈」地稱,索馬利蘭可能會「承認」臺灣,被臺網友諷刺,「雙方狐狸尾巴露出來了」。自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臺灣當局遭遇「雪崩式斷交潮」,目前僅剩的所謂「邦交國」只有15個。民進黨當局不時搞起「么蛾子」,臺外事部門7月1日稱,臺灣與索馬利蘭2月議定互設具官方性質的「代表處」,名稱分別為「臺灣代表處」及」索馬利蘭代表處」。
  • 加拿大總理承認魁北克屬於聯邦內獨立國家(圖)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導,加拿大聯邦總理哈珀當地時間22日在國會眾院語出驚人,他表示,承認魁北克是一個國家,但是屬於加拿大聯邦之內。  哈珀在眾院表示,他將發起一項提案,承認魁北克人在加拿大聯邦下面組成的國家。哈珀說,「我們的立場非常清楚。魁北克人可以在加拿大內部組成一個國家嗎?答案是:是的。
  • 又有一國撤回對科索沃獨立承認
    塞爾維亞網友感謝索羅門群島以及其他撤回獨立承認的國家(來源:推特@WeAreSerbs)海外網12月3日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科索沃電視臺(KTV)2日報導,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通知 「科索沃共和國」,撤回對其獨立的承認。
  • 大國博弈:很多國家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原因是什麼?
    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至今的20年間,科索沃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政府和社會體系,並且得到108個國家承認,但始終沒有在受到國際全面認可,脫離塞爾維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尷尬地卡在分合之間
  • 黑山帶走海岸線,塞爾維亞都承認其獨立,為何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曾經的「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也沒能逃脫分裂的命運。昔日的加盟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奇頓紛紛獨立,前南斯拉夫主體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2006年,有著出海口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經過公投,以微弱的優勢也宣布獨立。此舉意味著,塞爾維亞將徹底失去出海口,可謂影響巨大。
  • 1946年美國竟抗議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
    1946年美國抗議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美國得知這一消息後向國民政府提出了抗議。美國認為1945年2月在雅爾達會議期間美國對蘇聯的讓步是指:美國要求國民政府保持外蒙古的現狀,但要求國民政府保留對外蒙古地區的宗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