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原本在一家500強國企上班,有一個女兒,生活雖談不上富足倒也安逸。我是一個很顧家的男人,平時很少出去應酬,基本上每天下班就回家,喜歡打遊戲。妻子年輕也很漂亮,但從小嬌生慣養,性格喜歡猜疑,也從不顧及他人感受,生活中總喜歡把「我要離婚」掛在嘴邊當口頭禪,動不動就要離婚,讓我非常煩惱。
我們公司在同城有二十多家下屬單位,風險控制由我們部門的二十幾個員工實時監控,我這個新任的部門經理,每個月都要隨機抽取兩家單位風控複查。部門還有一個副經理,是個女的,比我大十歲,嘴巴特甜特能說,平時關係相處得還不錯。
某天去抽查一家單位,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但僅僅兩天後這家單位就出事了,採用支票和進帳收款人僅差一個字的內外勾結作假方式,挪用帳戶資金500萬投資個人股市,一周後我便被調離崗位,職位降兩級,停職反省。
事後了解到,副經理其實早在一個禮拜前就發現了一些異樣,沒有告訴我而選擇暫時隱瞞,而後點名該所建議我去抽檢,在我抽檢第三天後提出問題,於是我和她急衝衝地協同上級領導一同前往事發單位。是我太年輕,工作經驗嚴重不足,雖然不是參與者,但後果確實很嚴重,事後副經理順理成章的坐上了我的位子。
2009年是我人生中最受打擊的一年,抉擇需要勇氣,工作上的挫折再加上夫妻間長時間的爭吵讓我倍感絕望,斷然選擇了辭職和離婚,重新來過。當時年輕氣盛的我覺得自己還年輕,一無所有地踏上了遠走江湖的人生道路。
宇宙萬物之間都存在萬有引力,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同時又存在著電磁力,走近相斥,遠離相吸,這是宇宙誕生的規律,也是自然界的規律,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相互關聯。有親密,有摩擦,有美好,也有恩怨。相處是一門學問,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沒了分寸和界限,都會成為一場災難。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
一、和朋友之間,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水永遠不會喝膩,蜜吃多了會要命!
一杯白開水,看似平平淡淡,卻不可或缺。真正的朋友,一定是純粹的,因為純粹,才能長久。一旦摻雜功利,朋友之誼,就會變味。
朋友之間,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太親密的關係總是想當然,認為付出是應該的。失去感恩之心,一味索取,關係也就越來越糟。
不幹涉朋友的生活,不亂說朋友的隱私,說話做事留有餘地,再熟悉的人,也要注意分寸。分寸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懂分寸的人,與人交往中讓人感覺舒服又不失體面,留白又並不疏遠。這是一個人的能力,更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我有一個老朋友,和他相隔比較遠,我在市區,他住郊縣,兩個半小時車程,平時聯繫不多,偶爾碰個面就去唱唱歌、喝喝茶什麼的。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雙重打擊下,是他主動過來安慰我、建議我、鼓勵我,請假陪我去廬山、武夷山遊玩散心,他的開導讓我選擇了今天的道路,沒有他,或許我的人生道路和現在完全不同。
二、和親戚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湯太熱,會燙傷自己;湯太涼,就會涼了人心。親戚之間,有血緣,本來是天地間最親近的關係,可成年之後,有了彼此的生活,交集越來越少。有了彼此的家庭,有了自己要照顧的家人,關係也就越發疏遠了。
韓信成年以後,天天無所事事地在哥嫂家吃閒飯,遭到嫂子的不滿。某天沒有做韓信的飯,韓信臉上掛不住,於是出去謀生,就有了後來的裂土封王。
榮歸故裡的韓信給一飯之恩的村婦千兩黃金,但是對供養了他幾年的嫂子卻不聞不問,罕有人提起。
鬥米恩,擔米仇。對親戚不能太好,太好,就會產生依賴,拖累你自己,而你一旦稍有懈怠,就會造成怨恨;對親戚也不能太壞,太壞,就涼了人心,壞了親情。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一碗熱湯,可以救急,但是卻不能救窮。面對親戚,一味幫忙,不如讓他們自立自強。每個人的路都要靠自己走,想要別人幫扶一輩子,基本是奢望。
再好的親戚,也要有原則、講分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他們自立自強,才能錦上添花,而不是彼此拖累。
三、和愛人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
溫度低的時候,刺蝟需要彼此依偎取暖,但是刺蝟身上有刺,挨得太近,容易扎傷彼此,挨得太遠,又容易凍死。於是刺蝟之間,會有微妙的距離,既可以彼此溫暖,又避免彼此傷害。
愛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在一個房簷下,彼此相守幾十年,要經營得不令人厭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錢鍾書就曾說:「婚姻是一座圍城,牆裡的人想出去,牆外的人想進來」。如果不懂得分寸,不懂得留白,婚姻就是一座令人窒息的圍城。
有人覺得結了婚,就是夫妻一體,同進同退,親密無間。什麼事情都要完全透明,工作、出差、朋友、都要事無巨細地去了解才可以。從吃飯穿衣到為人處世,都要完全同步,才算得上是親密。
就好比我和前妻,我太顧家,也希望妻子如此。殊不知,夫妻畢竟是兩個人,需要一張紙,隔絕開來,既不會失去溫度,也不會完全透明。
愛,不是控制或者支配,而是尊重。尊重個性的不同,尊重靈魂的差異,才有了兩個不同靈魂之間的吸引,才有了愛情的溫度。
前妻喜歡猜疑,總是懷疑我和同事太親密,今天懷疑張三、明天懷疑李四。這種愛猜疑的心態,日子久了,必然會出問題,不是不爆發,而是時候未到而已。
夫妻間懂得互相尊重,互相遷就
有一對夫妻,丈夫很喜歡吃榴槤,但是妻子覺得特別難聞,覺得吃榴槤這件事簡直不能想像。但結婚幾十年,妻子每次逛水果店卻都會買榴槤回來,然後丈夫就在小區的草坪上吃掉,再嚼兩粒口香糖,防止味道帶回家裡。
結婚幾十年,兩人一直相安無事。妻子知道丈夫喜歡吃,所以她買;丈夫知道妻子不喜歡,所以在外面吃。這樣的相處模式,讓兩人互相遷就的同時又互不打擾,自得其樂。
愛人之間的最好距離,大概就是「一張紙」。親密有間,才能愛得更加長久。
友人之間,保持距離是愛護
親人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
愛人之間,保持距離是美麗
活得通透的人,都會帶著合適的距離感,距離產生美,別走太近,才能彼此珍惜。
託克維爾說:「人生的最終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