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心理學「刺蝟法則」,讓距離產生美

2020-12-18 裡裡楊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刺蝟法則。

某個冬季,把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空地上。這些刺蝟由於寒冷而擁抱在一起,相互靠攏後,它們身上的長刺又把同伴刺疼,很快就分開了,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圍攏。

幾經折騰,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保持一個忍受最輕微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取暖禦寒的距離。

這就是刺蝟法則的來源。

刺蝟法則就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當與愛人/伴侶相處時,需要把握適當的距離,就像互相取暖的刺蝟那樣,既互相關心,又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01 懂得在親密關係中要有距離感這一點很重要

有句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在恆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是一件挺考究學問的事情,跟上司,跟同事,跟朋友,跟親屬,跟愛人,跟孩子都有不同的相處方式,也有不同的相處距離。

這種距離,有時是環繞在人體四周的一個抽象範圍,用肉眼沒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確確實實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在親密關係中,懂得距離感這一點很重要。

與愛人相處,要給對方留有足夠的空間,彼此間有一個適當的距離,當然這個「適當的距離」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我們心緒的變化而變化。

「我覺得男人有的時候吧,就像是小孩子,你要給他玩的時間,否則他就會很煩躁,但你必須和他談好玩的時間是多長,要不然,他又會玩得忘記時間。

我老公晚上出去,不需要我問他幾點回來或幾時到家。他每次出門之前,都會和我說好今晚幾點前會回來,如果晚了也會打電話說明原因。其實,剛開始結婚的一段時間,我老追著他問,他被我問得煩了,說我管他管得嚴,我們大吵了一架之後才慢慢總結出經驗。

我老公現在會向我抱怨,說我有些計劃沒有預著他。要他去幹嘛?我跟朋友相聚,是給他一些自由的時間與空間,而且我也需要放鬆自己。

男人,有時就像風箏一樣,他飛得高了,你就收一收線,不要讓他飛得太遠回不來;飛得低了,你就要放線,以免太低了從天下掉下來。」

朋友小雪如是說。

小雪跟老公感情很好,她有自己的工作,朝九晚五;也有閨蜜,十天半個月就出來聚聚;有點小愛好,她喜歡畫畫,時不時搞下創作。

小雪認為夫妻之間既可以親密無間,共度難關,也可以有著不妨礙感情的距離——自由空間,這能讓他們能夠安心地探索更廣大的世界,發現未知的自我,還可以時不時給對方來一點驚喜。

02 為什麼親密關係中要有距離感

男女戀愛,從最初的陌生到熟悉,然後慢慢地被對方吸引,開始陷入熱戀,恨不得朝夕相處,天天黏在一起。無論是同事聚餐還是朋友聚會都要一起出席,平日無論去什麼地方,必要報告行蹤,共享位置。所有社交網絡公開透明,銀行帳號共用或互知密碼,手機微信隨便翻看。

可是,愛情也是需要有自我空間的,一味的黏人和監視,只會讓愛情慢慢遠去。很多人戀愛後會以另一個人當做自己世界的中心,並以此為圓點,以TA想要的範圍為半徑畫一個圓,把自己圈進去,也將對方把控在自己眼皮底下。其實,這不是愛,這是過分的佔有欲,這樣不只會讓你愛的人喘不過氣來,也會讓你自己產生視覺疲勞、心理疲勞,結局好的,大家好聚好散,不好的,不成情人成仇人。

因為,這樣的距離太近了,久而久之,對方的美就沒有了,戀愛之初覺得對方英俊瀟灑/清麗脫俗,現在全都看不見了。但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意識不到問題的原因是距離過近,反而會責怪對方缺點太多了,太差勁了,做得不好。

親密關係中的距離感,近了或遠了都不好。距離遠了,兩人漸行漸遠,最後成為最熟悉的陌路人。距離近了,又看不到身後的風景,只將自己局囿於一方小天地中,也就意味著生存的空間越縮越小,令人感到窒息。

有一位男網友說起和前妻的經歷:

他與前妻從相識,相戀到結婚,經歷了許多坎坷,有來自外界的,也有來自家人的,當然最主要的是來自網友的家屬。

因為前妻家境普通並且來自農村,網友的媽媽認為她配不上兒子,用各種方法阻撓兩人在一起,好在網友立場堅定,最終說服了他媽媽並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婚後,他前妻某一次看到他媽媽和一位年輕的女子聊天,背後說了她幾句不是,她就開始懷疑他媽媽是不是想趕她走,想換個女人做兒媳,只要看見他媽媽跟年輕女子聊天,她就會覺得這是婆婆準備要介紹女人給老公認識了,開始疑神疑鬼。

網友也曾對她安慰過,開解過,調解過,也和她吵過,鬧過,冷戰過,都無濟於事,她反倒越發的變本加厲。後來發展到跟蹤他,翻查他的手機信息,時不時上他公司查崗什麼的。一旦發現有陌生的女人出現,不論是公事還是私事,不管什麼場合,馬上就來質問,讓他必須當場說清楚兩人的關係才罷休。

網友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最過分的一次,他老公跟一位遠房的表妹一起吃飯,他的前妻從外面衝進來,二話不說拿起桌子上的茶壺往他表妹的腦袋上砸,他表妹被砸的當場頭破血流……

最終,一紙離婚協議結束了這段婚姻。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

禁錮的愛,過分佔有的愛,沒有距離感的愛,只會讓對方想逃走,並且越逃越遠,永不回頭。

相愛不易,相守更難,把握好分寸,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信任,婚姻才能長長久久。

03 距離產生美

完全沒有距離的伴侶關係,親密便成了彼此之間的束縛。相反,伴侶間的適當距離,能增加彼此間的親密感。

距離產生美。愛一個人八分就好,再加一分自由和一分神秘,讓TA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又對你充滿著好奇心,就像磁鐵和磁場一般,總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吸引著你們。

當然,這並不是說愛人/伴侶之間要一直保持著某種距離,一直保持著神秘感。這是誤會了距離感本身的意義。如果說身邊的愛人/伴侶不能成為彼此依靠,尚有不能對其言之語,那夫妻與其他外人又有何不同?

適度的距離感並不會影響愛人/伴侶之間的感情,當面對困境時,愛人/伴侶依然是我們最強有力的依靠,我們相互扶持共度艱難,坦然面對風雨,世事變遷。

善用刺蝟法則,保持適當的距離感,讓親密關係更加協調美好,這才是我們的初衷。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的重要法則:刺蝟定律
    刺蝟法則: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職場上的刺蝟法則:請和領導保持有效距離三年前,我來到廣州,從老家來的時候,父親就跟我說,到大地方要學會為人處世,工作要多和領導走,該走走後門的就走走後門。
  • 戀愛前要知道的10條愛情心理學中戀愛定律
    今天跟大家分享10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效應,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用心理學上的套路去戀愛固然不太可取,長久的愛情源於坦誠的心,但是知道這些定律也不壞。
  • 我家院子來了一隻刺蝟
    開始以為是踩到沙包了,我打開手機手電筒,吃驚一場,原來是一隻小刺蝟。在手機的燈光下小刺蝟看著我,我也看著刺蝟,或許我們彼此都很吃驚。說起刺蝟我一直喜歡,記得三十年前的學前班課本上就有一隻刺蝟圖畫,還有很多動畫片也演過刺蝟,總感覺刺蝟特別厲害,天生的一身鎧甲,誰也不怕。小時候經常在農田裡聽到像牛一樣的叫聲,聽大人們說那是刺蝟的叫聲,但是始終沒見過刺蝟的真面目。
  • 人到中年,相處之道在於距離產生美
    有親密,有摩擦,有美好,也有恩怨。相處是一門學問,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沒了分寸和界限,都會成為一場災難。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一、和朋友之間,保持一杯水的距離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水永遠不會喝膩,蜜吃多了會要命!
  • 想要提高吸引力 你最好能懂這幾個心理學法則
    高級的方式是讓自己吸引到對方,只要能成功地吸引對方,讓自己在對方眼裡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樣才能讓關係開始、進一步發展或者持久。這就需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也有必要了解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下面這些心理學法則。
  • 伴侶應該像兩隻相互取暖的刺蝟
    冬天一群刺蝟在洞穴裡相互取暖,但是它們卻不能夠靠得過近,只要掌握不好距離,那它們身上的刺就會刺到彼此。但是它們也不能隔得太遠,如果隔得太遠,那這個冬天或許都無法順利地度過。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群相互取暖的刺蝟,那就是距離產生美,更準確的來說是適當的距離產生美。距離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情,為什麼太陽系8大行星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正是這可遇不可求的距離。
  • 旅遊與心理學的親密接觸
    用心理學實用方式,體驗大自然原生態的美感及力量。引導內心,解讀生命。這裡有讓人嘆為觀止的懸崖峭壁,不可思議的自然風貌,美的讓人掉淚的高原溼地。用心理學探究,學習處理父母關係。用心理學追尋過去、現在、未來,發生過的、正在發生的、還未來臨的親密關係。
  • 樹與樹有間距,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與人也要疏密有度、親密有間
    皎潔明月的美,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特別是每年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借明月寄託相思之情無以言表。月亮離我們十萬八千裡,古人根本不知道遙遠的月亮是怎麼回事,但月亮卻成為了每一個人心目中最美情愫。月亮為什麼美?這是距離產生的美。有句名言叫做「距離產生美」。天上的月亮,我們之所以看到它美,就是因為它離我們很遠,看不清它的真實樣子。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我問她:為什麼要和老公保持距離?你們不應該是最親密的愛人嗎?琪琪卻告訴我,她結婚,也只是為了完成人生路上,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她從來,就不對婚姻抱有任何幻想。原來,在琪琪還小的時候,就曾目睹過父母之間支離破碎的婚姻。
  • 心理學:明白「吸引力法則」真實原理,你就知道如何讓男人迷戀你
    心理學提出了吸引力法則,當女人明白「吸引力法則」的真實原理,你就知道如何讓男人愛你無法自拔。吸引力法則的定義1877年,「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出現在赫蓮娜·布拉瓦茨基的關於神秘密教的書《揭開伊西斯的面紗》。
  • 朋友之間保持刺蝟的距離,親戚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
    寒冷的冬季,迫使兩隻十分睏倦的刺蝟,通過抱團來相互取暖睡覺。可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尖尖的刺,緊挨在一起就會刺痛對方,刺痛的難受讓它們怎麼都睡不舒服。因此,兩隻刺蝟決定選擇分開一段距離,可是這樣又實在是冷得難以忍受,無奈還是得抱在一起。
  • 你把什麼帶入了親密關係
    河南商報訊(記者高鵬)近日,由王俊華編著的一本針對婚姻伴侶親密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圖書《你把什麼帶入了親密關係——運用薩提亞模式探索內在冰山》,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發行。    怎樣在生活中覺察、調整、改變和提升自己,經營和成就一份溫馨而穩固的親密關係呢?
  • 最好的愛情,是男女雙方在親密關係中共同成長
    如果你也對上述問題有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與人親密》這本書,書中通過將大量的情感心理學知識和有趣的生活實例相結合,帶我們一起認識親密關係中不斷重複的痛苦模式、愛的吸引力法則和保持甜蜜相處的藝術。02 伴侶間愛的吸引力法則正如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一樣,伴侶間的愛也存在具有一定法則的吸引力,讓兩個原本毫無關聯的人不由自主地走到一起。
  • 其實我們也需要距離感~
    你和朋友之間關係很好嗎?那你們之間的距離會很近嗎?有些人喜歡在與人談話間慢慢縮小之間的距離。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心理學告訴你真相。 01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個大閱覽室裡,當裡面僅有一位讀者的時候,實驗者便進去坐在他(她)旁邊,來測試他(她)的反應。
  • 自尊(Self-Esteem)和親密關係
    這種心理學現象叫自我妨礙(self-handicapping)。在親密關係中,這種自我妨礙的機制的人,在出現矛盾的時候,往往不是解決矛盾或者改進,而是提出分手。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設限,是維護自尊的表現,潛臺詞就是,我其實不是沒有能力處理、面對問題,而是我不想處理。
  • 真正靠譜的關係,都有點「冷淡」
    靠譜的關係,不需要頻繁聯繫知乎上有人問:「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是啊,有些感情可以堅韌到無畏時間,有些感情卻會隨著距離逐漸變淡,讓兩個人漸行漸遠。我想起導演賈樟柯在電影《三峽好人》點映會上說起的一段往事。他和表弟從小一起長大,感情甚篤,他一度以為,這樣附帶血緣關係的深情厚誼,一輩子也不會被改變。
  • 心理學:通過恰當的動作,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
    所以你可以利用好這點,在和人交往過程中通過豐富的目光語言和別人交流,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二、微笑法則一張面帶微笑的臉,總能給人帶來更多的親切感。想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親切自然比冷漠、刻板強的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微笑會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快速贏得對方的好感,給對方留下親切的印象,這就是微笑法則。比如,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旁邊有兩個人,一個面帶微笑主動和你搭話,一個面容嚴肅沒有和你搭話。那接下來你會和哪一個聊得來呢?答案毋庸置疑是那個面帶微笑的,其中的道理就是,面帶微笑的人容易給人帶來一種親切感。
  • 親密關係裡,最忌諱什麼?
    親密關係裡,雙方都成長在不同的家庭,接受著不同的家庭價值觀、有各自的生活習慣,總的來說,他們是獨特的個體,有很多的不同。這些不同,或許在初識的時候正是對方身上讓我們心動的亮點;慢慢相處以後,這些不同大多成了矛盾的來源。在親密關係中,減少衝突並有效的調節情緒,是關係幸福的關鍵。
  • 心理學: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你覺得「我不配」
    很多女孩子可以和男生做好「哥兒們」,做好朋友,卻總是難以進入親密關係。即使是心裡暗戀了這個男生許久,有許多的機會可以捅破這層窗戶紙,讓雙方的關係進入到新的關係中。但這樣的女生就是不願意捅破,更是懼怕捅破,有著十分迴避和抗拒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