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直系後裔——楊

2021-01-14 歷史銘誠
楊震

作為中華民族的第六大姓氏的楊姓,輝煌顯赫千餘年,從秦漢魏晉時期的四世三公(楊款、楊震、楊彪),到西晉三楊(楊俊、楊珧、楊濟),到隋唐楊姓為國姓,再到唐朝楊姓成為一個宰相輩出的姓氏(共有十一為宰相),再到宋朝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楊姓風光不言而喻。家規家訓教誨後人。如宋代詩人楊萬裡,自撰家訓寫到:「……片瓦條椽,皆非容易;寸田尺地,毋使拋荒。懶惰乃敗家之源,勤勞是立家之本。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男子以血汗為營,女子以花燈為運。夜坐三更一點,尚不思眠;枕聽曉雞一聲;全家早起。」

組成漢族楊姓主要有兩大來源:姬姓和外族改姓,

一,源於姬姓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直系後代:楊姓得姓是在西周初期,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周成王封分自己的三弟叔虞在唐,今天的山西聞喜縣,史稱唐叔虞,周康王封唐叔虞的次子柕為楊侯,今山西洪洞縣,從此世上有了楊姓。

北宋忠烈楊業-楊家將

楊國的封地,乃是姜戎族中一支以楊樹為圖騰的古楊人的居地,楊侯傳至第六世楊康,隨周宣王北徵,陣亡沒有子嗣,周宣王下令讓其第五子澗,即尚父傳承香火,直到周幽王時期尚父才被封為楊侯。犬戎擄走周幽王后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陽,到周桓王是,楊國被晉國所滅,這就是第一支楊姓,這支楊姓一支活躍在山西洪洞、陝西鹹陽和河南洛陽的三角地區,楊國滅亡後,族人經河南、湖北、湖南越過嶺南進入廣東,所以說楊姓起源於山西洪洞縣。

第二隻楊姓:唐叔虞的長子由唐侯改封為晉侯,傳至十一世晉昭侯,晉昭侯封自己的叔叔成師於曲沃,今山西聞喜縣,史稱曲沃桓公,到公元678年,曲沃武公統一晉國,並且滅了楊國,把楊國的土地封給了自己的兒子伯僑,伯僑的後裔以地方為姓,成為了楊姓的第二支。距今2700年歷史。

第三隻楊姓,是周景王的後裔,封在楊,其後裔也以此地為姓。也有2500年歷史。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

這三支楊姓都是周武王之後,其中兩支楊姓後裔功微勢弱,因無頌揚之事,慢慢的失去李記載,唯有晉武公之子伯僑的後裔顯赫於後世,這支楊姓成為當代楊姓群體的骨幹中堅,經歷晉頃公「六卿之難」,死裡逃生的楊氏殘部背井離鄉,渡過黃河躲到陝西華山200多年,直到戰國時期魏襄王時代,才有族人楊章出山做官,其後人很快在關中、河南蔓延開來,東漢大名鼎鼎的太尉楊震,就是出自弘農楊氏,而隋文帝楊堅就是楊震的十四世孫。

楊玉環

相關焦點

  •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光輝旗幟
    黃帝首創製度文明,締造了「萬國和、萬民安」的社會。黃帝時代集中出現了一批發明創造,特別是發明文字等精神文明的最早成就。司馬遷讚頌黃帝「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因此,黃帝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代表,更是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代表。  5000年來,黃帝得到了世代中華兒女的景仰。有關黃帝的功德與傳說,從西周開始先後載入典冊。
  • 孫姓歷史:孫姓血緣始祖是黃帝後裔
    由於衛康叔是皇帝的後裔,而衛康叔的後代即為孫姓的始祖,所以可以說,孫姓的血緣始祖乃是皇帝後裔,甚至可以說,這一支孫姓的血緣始祖就是黃帝。下面便是黃帝到武仲之間的世系。 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諭—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釐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孫姓也誕生了諸多優秀的後代,諸如孫武、孫臏、孫堅、孫權、孫思邈等等。
  • 人文始祖黃帝:黃帝的諸多傳說及黃帝滅蚩尤的「涿鹿之戰」
    人文始祖黃帝:黃帝的諸多傳說及黃帝滅蚩尤的「涿鹿之戰」 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根據記載,黃帝號軒轅氏、有熊氏,姬姓,一說姓公孫,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黃帝的母親叫附寶。黃帝是姬姓部落首領,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個。黃帝也被道教尊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 緬懷始祖黃帝嫘祖、弘揚中華孝道文化 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上午9時50分,具茨山風后嶺景區軒轅廟前熱鬧非凡,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指導,河南省黃帝故裡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黃河文化研究會、河南省孝文化促進會、新鄭市人民政府主辦
  • 軒轅黃帝簡介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歷史身份: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天下共主。  神話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黃帝所居為姬水[Ji River],黃帝以姬水成——《國語·晉語》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  黃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
  •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三)—— ​炎帝(神農氏)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尊為始祖炎帝與黃帝是華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 新鄭舉辦恭拜黃帝嫘祖儀式
    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新鄭具茨山軒轅廟雲霧繚繞,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拜黃帝嫘祖儀式隆重舉行。儀式分為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恭讀拜文、吟唱《中華父母頌》、行施拜禮六項儀程。黃帝與嫘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血緣始祖,也是中華文明始祖,弘揚黃帝嫘祖的洪恩浩德,永世不忘,代代相傳,永遠傳承下去,是舉辦中華父母節的意義所在。新鄭市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新鄭具茨山是軒轅黃帝創業、建都、肇造華夏五千年文明的聖地,也是黃帝和嫘祖農曆六月初六成婚的地方。
  • 淺談:黃帝文化的基本特徵,歷史與價值相融合
    「黃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的獨特性。黃帝文化的基本特徵是歷史與價值的融合。所謂歷史與價值的融合是指:在黃帝文化中,對黃帝的歷史探索、歷史認識和歷史紀念總是與中華民族的價值理想、價值追求融合為一體的。
  •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始祖遺址黃帝城涿鹿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據國家水利部門專家測定,黃帝泉水為地下1700米至5000米的深層水,水色清澈,泉湧如注,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人類的文明生活也離不開水。水利學家說,黃帝在涿鹿一帶的統一戰爭,就是由尋找水源開始的。當我們手掬這水質甜潤的黃帝泉水時,會自然想到,涿鹿這一帶能夠成為始祖文化的誕生地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否與這裡豐富的水資源有關呢?
  • 這是一座中華名山,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曾在此問治國和養生之道
    這是一座中華名山,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曾在此問治國和養生之道西來第一山,黃帝問道處,平涼崆峒(tóng)山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公孫,名軒轅;他打敗了炎帝,擒殺了蚩尤,被各部落尊為黃帝。在周秦時期,黃帝登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道的故事廣為流傳,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莊子·在宥》,「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
  • 中國歷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黃帝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華夏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
  • ...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舉行 全球華人禮拜人文始祖祈福山河無恙國泰...
    大典現場 鄭報全媒體記者 馬健 攝中原網訊 (記者 趙文靜)溱水河畔波光瀲灩,具茨山麓春光正好,炎黃子孫恭拜始祖,祈福中華盛世安康。昨日上午,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市新鄭黃帝故裡舉行,全球華人以莊嚴神聖之心、感恩追遠之情,通過直播瞻仰黃帝故裡,遙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 胡說還是實錘,遊牧民族為何要在臉上「貼金」,自稱黃帝後裔?
    黃帝是何許人也,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能知道。作為炎黃子孫,大概多少都聽說過黃帝這位神話傳說人物的故事。根據傳說,黃帝是少典與附寶的兒子,因為在遠古時期統一了中原各部落,成為首領,因此被人們尊稱為黃帝。後世的人們,均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把黃帝稱為中華始祖。
  • 福建鄭氏:黃帝後裔 以國為氏
    鄭姓的始祖又是誰? 遠播四方的「滎陽堂」 如果你到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問及鄭姓,不少鄭家人會自豪地答,他們出自「滎陽堂」。這個說法,在僑居海外的鄭氏子孫中也能聽到。 千百年來,雖然行政區劃方式在不斷變更,但「滎陽」這個地名,似乎早已烙印在一些鄭姓家族的歷史中。
  • 海內外2000餘名鄭氏後裔河南滎陽拜謁「鄭氏三公」
    海內外2000餘名鄭氏後裔河南滎陽拜謁「鄭氏三公」 來源:人民網-河南分網    2015年11月12日07:54 人民網鄭州11月12日電 (霍亞平) 11月11日,中國滎陽第二屆世界鄭氏文化節在滎陽植物園拉開帷幕,來自泰國、韓國、西班牙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鄭氏宗親代表齊聚世界鄭氏發源地——滎陽,拜謁「鄭氏三公」始祖,
  • 炎黃始祖 萬代景仰 尋根祭祖 傳承文化——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鼎高6.6米,重20噸,內部鑄有「炎黃始祖,萬代景仰」八個篆文,鼎座四壁鑄有「炎黃鼎」三個金文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體現了億萬炎黃子孫對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黃鼎」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工藝、鑄造均屬上乘,是當代最具的青銅大鼎,是炎黃子孫瞻仰的中華人文始祖的主要禮器。
  • 黃帝是東北人!?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符號和文化表徵,今天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溝通著和這種文明之間的血脈聯繫。黃帝的影響早就超出了歷史範疇,超越了神仙偶像與歷史人物,升華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和精神圖騰。黃帝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聖的帝,是中華民族的化身。千百年來,關於神農的傳說至今流傳,在其故鄉——湖北省隨州市及周邊地區流傳甚廣。2008年,《炎帝神農傳說》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中的南方天帝,黃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夸父、蚩尤、共工、赤松子、伯陵、瑤睢、女娃均是他的後代。
  • 你知道吳姓的始祖是誰嗎?
    其中,按照人口數量,就全國範圍內,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是前十大姓氏。其中,就吳姓來說,為全國第十大姓氏。那麼,對於吳姓的朋友們,你們了解吳姓的起源和始祖嗎?一首先,吳姓現在的人口數量超過2400萬,為中國第十大姓氏,僅次於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陳姓、楊姓、趙姓、黃姓和周姓。
  • 宋姓是軒轅黃帝的後裔,望出京兆,福州和莆田宋姓族派是同根同源
    中國的宋姓人是軒轅黃帝的後裔,其始祖是殷商末的 微子啟。《臺灣桃園中壢宋氏族譜》記載:「宋出殷商,帝乙之子,周武王有天下,封微子於宋,因氏焉。望出京兆」。宋姓人入閩。《臺灣中壢宋氏族譜福建莆田縣世系考》記載:「入 閩始祖唐丞相環,字持正,南和光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