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成為繼上海之外中國大陸第二個米其林發布當地指南的城市,令人意外的是,被認為是美食之城的廣州一共只獲得了八顆星。廣州沒有二星和三星的餐廳,一星餐廳有 8 家。
這 8 家餐廳是炳勝公館、炳勝私廚、玉堂春暖(白天鵝賓館)、江(文華東方酒店)、麗軒(麗思卡爾頓)、利苑酒家(越秀)、惠食佳(海珠)和愉粵軒(四季酒店)。其中四家都是酒店內的餐廳。
除了「必比登推介」( 20 家人均在 200 元以內的餐廳)和「米其林餐盤推薦」(35 家「享受到以新鮮食材精心烹製的優質美味菜」餐廳),《米其林指南廣州 2018》增添了兩個特別獎項,手工製作伊面超過 50 年的的堅記獲得「傳承匠心獎」;主營煲仔飯啫八則被授予「活力粵菜獎」。一共 63 家餐廳被收錄進《米其林指南廣州 2018》。
獲得米其林指南一星的炳勝公館 圖/米其林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中有不少粵菜餐廳。去年 9 月推出的第二份《米其林指南上海 2018》中,利苑(iapm 店和國金中心兩家)、家全七福、金軒、鵝夫人、喜粵 8 號、御寶軒、逸龍閣和唐閣等都是主打粵菜的餐廳。上海獲得星級餐廳的粵菜餐廳超過了粵菜大本營(之一)廣州的數量。評選結果一出,爭論不少。
不過這也不是非常令人意外,考慮到米其林剛進入新的城市時評選往往偏保守。
2009 年它首次推出香港澳門榜單的時候獲獎的大多是酒店餐廳。香港著名的粵菜食肆如福臨門、鏞記都只拿到一星。一年後,米其林開始大幅增加收錄價格相對大眾化的餐廳。
另外一方面,廣州大眾餐飲發展不錯,但是在高端餐飲可能稍微落後於香港、澳門和上海。而米其林指南評選星級餐廳偏愛的還是高端餐廳居多,這不是什麼秘密。
一般米其林指南從評選到編輯出版要一年的時間,但此次廣州版用時超過半年,雖然說比米其林首次進入上海評選時間(4 個月左右)充裕一些,但還是略微倉促——尤其考慮到米其林今年推出的臺北指南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考察。
《米其林指南》最初是為了推銷輪胎而寫給遊客及商務人士的指南,現在越來越多的本地居民也會關注它,甚至拿它作為就餐參考。官方口徑中的餐廳評選標準是:食材質量、調味和烹飪技巧、主廚個人特點在料理中的展現、是否物有所值以及出品的穩定;在官網上,米其林指南強調自己的「美食偵探」多半畢業於酒店管理學院,廣泛遊歷,吃遍全球三大洲——從這兩點你就可以看出米其林餐廳和民間食客對於餐廳評價可能很難走到一起去。
附上《米其林指南廣州》對 8 家獲得一星的餐館的評語:
1、炳勝公館倡導創新且精緻的粵菜風格,在它低調而充滿魅力的 32 個包間中,食客們有機會品嘗到匠心烹製的絕佳美味。
2、炳勝私廚的古色裝潢獨具魅力,以悉心準備的時令菜餚,為賓客精心搭配健康料理。
3、玉堂春暖多年來堅持以肉類菜餚為特色,每天都會從農場運來以葵花籽餵食的新鮮肉雞,用於製作招牌菜「白切葵花雞」。
4、江是位於文華東方酒店內的中餐廳,是廣州極具人氣的美食勝地,廚師們以粵菜傳統的烹飪技法為基礎,並運用巧妙的創意對菜品加以創新。
5、麗軒主廚郭元峰先生,以頂尖的食材製作獨特的粵菜佳餚。
6、利苑酒家(越秀)推崇傳統粵菜,提供優質的老火靚湯和脆皮烤豬肉。
7、惠食佳(海珠)的主廚們用代代流傳的古老食譜,為食客們奉上高質量的粵菜。
8、愉粵軒以體現主廚技藝的精緻粵菜為特色,訴說著主廚對細節的堅持。
題圖來自 米其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