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彭敏成為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後的日子

2020-12-20 央視網

北大才子彭敏成為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後的日子

原標題:

  ◎雨小田

  只差一步,彭敏就可以成為史無前例的三冠王了。

  在奪得「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雙料年度總冠軍之後,彭敏想給自己在電視圈這幾年摸爬滾打的光陰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然而,正如人間事總是那麼難以琢磨,擁有《詩刊》雜誌社近十年工作經驗的他,在火爆螢屏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輸給了一個來自上海的16歲女孩,他只拿到亞軍。

  「武亦姝擁有世間的一切美好,一米八的身高、迥出儕輩的美貌和智慧,又出生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薰陶。」彭敏從不吝嗇對別人甚至是對對手的讚美,「對這樣的小孩子,我只想說:離我遠點,我頭老抬著好累的。我故鄉的山村裡出不了這樣完美的人」,他又補充了一句。

  其實,彭敏有想得「三冠王」的念頭,並不是異想天開。本科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碩士。在北京大學就讀時就是校詩詞古文社的社長,在校期間他每年閱讀上百本書,獲得過北京大學校園原創小說大賽一等獎、原創詩詞大賽最佳原創獎等,堪稱中文系歷史上的全滿貫。畢業後,他一直從事文學行業,獲得過人民文學年度新人獎,小說、評論作品見於《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

  這是一份讓許多文學青年仰望的履歷,然而卻沒有讓他獲得自己滿意的生活。彭敏說,人生到現在為止的浮沉和掙扎讓他明白,時間總是把障礙推到自己面前,讓年輕時候對信仰和愛好的堅持逐漸消解。

  不過,後來與他的深入交談讓我明白,其實他的信仰未曾消解殆盡。

  不折不扣的宅男和遊戲控

  與彭敏約定好採訪時間的前一個晚上我忐忑了很久,想像中的北大才子和各種榮譽光環加身的話題人物,普遍應該是有那麼點恃才傲物或是那麼點自命清高的。不過,這些顧慮在我見到彭敏的五分鐘內,便全部打消了。

  咖啡廳裡,他一邊說著「在我的地盤哪有你買單的道理」,一邊把咖啡、糖、紙巾和攪拌棍抓在手裡,遞給了已經坐在遠處座位上等待的我——他有著宅男特有的真誠和小侷促。

  「昨天在朋友家打牌打到好晚。」這是彭敏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

  除了讀書,他還喜歡打撞球、打牌和打星際爭霸。遊戲幾乎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構成,曾經自己和自己打撞球一整夜,也經常一個人去網吧打星際,一坐就是十幾個鐘頭不挪窩。

  他很少和朋友主動約局。有一次三個最好的朋友聚到一起,耐不住哥兒幾個輪番給他打電話勸他去打牌,最後他只好帶著筆記本電腦去赴約。原以為自己可以趁大家打牌時在旁邊噼啪碼字鍵盤如飛,結果那天,他打牌打得超級high。

  我意識到,生活中的彭敏和人們想像中的那個北大才子好像有些出入,原來這個將詩歌融入工作和生活的男人,並不用顧影自憐來體現自己的詩情畫意,他不光是不折不扣的遊戲控,還是個理智清醒的宅男。

  每個呆在家裡的日子都讓他感覺心裡踏實,尤其在夜晚黃色的檯燈下,旁邊是那個被一千冊紙質書籍塞得滿滿當當的開放式書櫃,這會更加激發他的創作靈感。彭敏很理智:「未來決定我成敗的還是寫作,宅不住就玩完了。」

  然而,這樣的理智,也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

  出身農村,一度沉迷於股市期貨

  彭敏告訴我,沉迷於股市和期貨投資,是他人生到現在為止最後悔的事情。畢業後一年,從2010到2014四年間,彭敏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研究股市和期貨市場,並且通過向朋友借錢、向銀行貸款的方式炒股炒期貨。就像命運開的玩笑,他幾乎賠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我浪費了四年最好的時光。如果沒有這四年的誤入歧途,我現在的生活狀態、物質基礎和人生成就絕對都會比現在好太多。」

  像其他讀書很多年的年輕人一樣,彭敏畢業之前的生活是極為單純的,人生最大目標也並不是賺錢,而是實現一些現在看起來虛無飄渺的理想。

  促使他赤裸裸鑽進錢眼裡的,是剛畢業時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家庭出身和工資狀況成了阻礙他成為丈母娘眼中好女婿的最大原因。女孩跟他堅持了一年時間,最後還是耐不住家長反對,分手了。

  深植於骨子裡的自卑感如潮水般襲來,它像要完全吞噬彭敏作為優異文學青年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寫詩並沒有把他的生活變得更好,他開始覺得詩歌是個減分項。他陷入無盡的死循環:「如果我沒有讀中文系、沒有寫詩,而是讀個熱門專業,我就可以穩定下來,成為丈母娘眼中的好女婿,我覺得自己被耽擱了……」

  自卑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1983年出生于衡陽農村,家境貧窮,彭敏的父親是當地小學食堂的教工,只有小學二年級的文化水平,媽媽高中文憑。這樣的家境讓他沒有條件學習其他特長,用他的話說:「選擇文學,就是一個比較儉省的道路而已。」關於窘迫,至今讓他記憶深刻的有一件事,跟爸爸進城時路過一個書店,他想要買一本2塊9毛錢的《格林童話》來看,卻被爸爸強行拉走了。

  另一種根植於骨子裡的自卑感似乎更加兇猛,「身高不足一米六五,還有臉談理想中的另一半?」上學期間他一直沒能找到女朋友,身高一度成為毀掉學生時代他對美好生活的全部想像。

  言談中,我也發現了他慣於自嘲的特點,對自己的評價總是比別人低很多。他解釋說,那種骨子裡的自卑,讓他無法像別人一樣美化自己的生活並且擺出一些高於實際水平的所謂「派頭」,自己總看起來活得過於真實。

  電視是一臺能夠生產幻覺的機器

  如果按照最世俗的眼光,畢業快8年,彭敏沒買房,炒股還炒輸了,他自嘲說,「我永遠是同學朋友中經濟條件最差的。」情況一直到他陸續參加文化類電視節目之後開始好轉,他接二連三取得電視比賽大大小小的成功,他感慨電視是一臺能夠生產幻覺的機器,讓那麼多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這個月的生活也印證了他的感慨,詩詞大會之後,他變得無比繁忙,心力交瘁。來採訪的記者、來聊天和約飯的新朋舊友、來談種種合作的商業機構,整個生活的重心都圍繞詩詞大會帶來的後續事件打轉,無法回到原先的正軌。

  經歷了校園裡的學業成功和詩歌輝煌、畢業後的感情挫敗、炒股賠錢跌至人生低谷,又因為參加電視節目而凸顯自我價值這一系列浮浮沉沉之後,彭敏想得很清楚,電視節目上獲得的成功轉瞬即逝,而真正讓自己立足的,還是自己的文字——他需要讓短暫的「紅」變現。於是他讓自己未來的路清晰起來:一方面,他繼續上一些精挑細選的節目;一方面好好寫暢銷書,以張嘉佳、劉同、郭敬明、江南他們為榜樣。

  「我是一個永遠對自己不滿意的人。」大一第一次坐火車來北京讀人大,當時旁邊同一屆的新生是全省理科前十名,要去的是清華。於是他一路上都在糾結,要不要掉頭回家,復讀一年。彭敏就是這麼一個處於「自卑」與「自負」之間的文學青年。相比於前些年,現在彭敏的生活狀態已經進步極大,相比於很多同齡人,也算是有了些不讓自己羞愧的資本。不過,如果讓他「為了賺錢而賺錢」,他也是不願意的。

  「就算有公司挖我, 我也不會走。」

  彭敏很喜歡現在在《詩刊》雜誌做編輯的工作。研究生畢業時,他投了三份簡歷:除了跟著一幫同學投大唐電力,自己還投了《詩刊》和韓寒創辦的《獨唱團》。大唐電力沒有通知他去筆試,《獨唱團》給他回郵件說簡歷和他們的需求不符,只有《詩刊》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我很慶幸能來《詩刊》,因為我內心深處忍受不了和文學無關的工作,那是對我精神的巨大消耗和折磨。」彭敏說,直到現在即使是幹一些酬勞不低的策劃工作,都會讓他覺得痛苦萬分。《詩刊》的工作內容和人際關係都很單純,工作之餘還有充足的時間修煉和發展自我。「紅」了以後,有很多商業機構來談合作,但他卻說:「即使有公司來挖我,我也不會去。」

  事實上,早在他獲得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雙料冠軍之後,他便在出版社的催促下出了一本心靈雞湯性質的書——《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閃閃發光》。但現在回頭看,他並不是特別滿意,所以這次,即使已有4萬字的存稿,他也不再敢這麼快速地出書了——他想好好做本書。

  我似乎從這個世人眼裡的北大才子身上,看到了許多年輕人的生存氣質:不想拋棄自我,卻又無奈地被社會和現實裹挾,甚至產生自我懷疑;會因為生活不如意而備受打擊,也會因為點滴成功而獲得看起來有點虛無的心理安慰。不同的是,彭敏決心要把這種「虛無的成功」變現,他也正在路上。

  社會永遠不會變成我們以為或希望的那樣,與其懷疑社會,不如修煉自身。彭敏覺得,修煉自身是一個妥協的過程,也是一個獲得的過程。他又開啟自嘲模式:「滄桑的背後終於也多了幾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從容。」

  彭敏不是不懂得「入世」對他的好處,卻堅持倔強地行走著——他想用屬於文青的方式優雅地掙錢,「文青能憑藉文字在世上立足,實在是再美好不過的事。這條路當然很難,但我一生似乎都在這樣挑戰難度。」

  關鍵詞問答

  關於詩詞

  喜歡詩詞跟喜歡打牌一樣沒有高下之分

  問:讀詩詞到底對現實生活有什麼用?

  彭敏:喜歡詩詞跟喜歡打牌、打撞球、打遊戲一樣,彼此之間沒有高下之分,都是人類自我陪伴自我愉悅自我充實的方式之一種。喜歡詩詞還不用別人配合,自己一人就能獨立完成,這就是最大的用處了。世界上空虛寂寞的人那麼多,詩詞還是能拯救幾個。別人的人生我沒理由指手畫腳,何況武亦姝贏了我,應該請她給我提建議才對呀。

  關於武亦姝

  她的爆紅是個必然

  問:您怎樣看待武亦姝的爆紅?看著這樣才十幾歲就對古詩詞如此通透的小孩子,你最想對她說什麼?

  彭敏:武亦姝這種爆紅程度已經足夠讓她成為一代人的絕響,盛況直追當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的韓寒、郭敬明。她的爆紅是個必然,因為她滿足了人們對於年輕女子最美好的想像。我現在比較好奇的就是,她今後是否也有此意,尋找到一條適合她的路徑,來成為00後經久不息的領袖?

  關於「成功」

  每個人都會在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上有所作為

  問:打算在北京買房嗎?

  彭敏:在北京沒房也不打算買……算了不買了,天橋挺好的,網吧挺好的,地下通道挺好的,馬路牙子也挺好的。

  問:你怎麼定義大家眼中的成功?

  彭敏:成語大會奪冠之後,在我們人大2002級本科生畢業十周年返校慶典上,我作為四個傑出校友之一上臺演講。有的同學甚至說,他覺得自己接下來的一生將是小市民的一生,而我卻還有希望成為「大人物」。

  問:許多人在畢業後,會不自覺地和自己同學和朋友做比較,想知道他們「混得怎麼樣」,在對比中產生心理落差或心理安慰,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彭敏:中國人都是「看著鄰居過日子」,這種比較不可避免。曾經在我夢碎股市期貨那段時間,我覺得所有人都比我混得好,當我孑然一身,他們已經老婆孩子熱炕頭。當我擠公交擠地鐵,他們已經買房買車。現在,我想說每個人都會在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上有所作為。

  關於焦慮

  當觸及更高的圈層焦慮和浮躁就會產生

  問:想跟你探討一下關於生活狀態和人性的問題,現在似乎沒有哪一個人從內心真正對自己滿足和滿意,內心深處都是動蕩、焦慮且浮躁的,您覺得焦慮的原因在什麼地方?

  彭敏:這個問題太感同身受了。能力越大,欲望越蓬勃。每前進一步,想要的就更多。小時候我覺得我能成為我們語文老師那樣的人就滿足了,讀研時我仍然這樣想,可那時我的語文老師已經是曹文軒了。我們都是這樣,從一個牆角出發,看到了外面越來越大的世界,不斷修正自己的欲望,允許它得寸進尺。

  即便你成了歐巴馬、川普,估計也焦慮自己能否成為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那些世人眼中的成功者、優秀者,總在不斷超越自己原有的圈層,進入到比他們更高一級的圈層,每一次的前進和超越,都帶來新的俯視和壓抑,永遠有人比他們更成功更優秀,所以這種動蕩、焦慮、浮躁的根源乃在於,他們觸及了一個比他們更高級的圈層,並且開始幻想自己成為這圈層中的一員。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北大才子彭敏奪冠!三季徵程,終奪冠軍
    若有詩書藏於心 歲月從不敗美人 昨天晚上,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落下帷幕 北大才子彭敏獲得冠軍,
  • 外賣小哥雷海為詩詞大會逆襲奪冠,北大才子彭敏敗給了自己
    4月4日晚,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上,上次詩詞大賽亞軍彭敏發揮失常,一比五落敗,外賣小哥雷海為在眾人在歡呼鼓勵聲中喜獲冠軍,成為本屆詩詞大會最大黑馬和驚喜!這個結果估計出乎讓所有人的意外,作為中國詩刊編輯、北大才子的彭敏,幾屆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的超強的實力者,最後卻沒奪冠軍。這位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彭敏的勢力無需置疑,顯然他輸給的不是奪得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而是輸給了他自己。
  • 北大才子彭敏不言敗,奪得詩詞大會冠軍:幾年來的陰霾一掃而光
    彭敏:我不想留遺憾「詩詞才子」彭敏也是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的一位「老將」了,他曾多次參加詩詞大會比賽,卻無奈無緣冠軍,因為過於看重比賽的得失,讓他與冠軍失之交臂,在決賽被對手所打敗。時隔許久,為了不留遺憾,彭敏再次登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的舞臺,而再次面對這一舞臺,迎戰對手,他更加淡定了。
  • 三季老將終奪冠,專訪北大才子彭敏:詩詞大會上的風險偏好者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收官,「三季老將」彭敏終於圓夢,贏得了冠軍。對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競爭賽場,而對深愛詩詞的彭敏來說,三戰該節目,是了卻心病、戰勝「心魔」的過程。彭敏不喜歡一成不變、一眼望不到邊的生活,作為「風險偏好者」,他喜歡給人生增加一些難度,嘗試更多挑戰。
  • 北大才子彭敏打敗11歲小學生,說他贏得不光彩,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在昨晚塵埃落定,曾兩個賽季與冠軍失之交臂的彭敏終於告別了「千年老二」,斬獲詩詞大會第五季桂冠。可是,有關彭敏這場勝利的討論還在持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實至名歸併送去祝福,有人說苦盡甘來,為彭敏在現實的瑣碎中依然和詩詞與美好不離不棄點讚,但更多的人覺得彭敏勝之不武,贏得有點都不光彩。為什麼贏得不光彩持有彭敏贏得不光彩觀點的人很多,但理由大抵相同,焦點無非是彭敏的對手是個年僅11歲的小學。
  • 擊敗北大才子,斬獲詩詞大賽總冠軍的37歲外賣小哥,後續出乎意料
    2年前,那個擊敗北大才子、斬獲《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便讓大家吃了一驚:一個送外賣的普通人憑什麼在舞臺上碾壓高學歷對手? 雷海為的對手彭敏說起來和他也算「老鄉」,雷海為來自湖南邵陽,彭敏來自湖南衡陽。
  • 詩詞大會冠軍彭敏:北漂月薪2000到年入百萬,誰說背古詩詞沒用?
    在《詩詞大會》第五季上,老將彭敏終於戰勝了自己,奪冠而歸。三季徵程,終奪冠軍。康震老師的評價:實至名歸。彭敏成為央視文化益智類節目賽場上的「三冠王」。高學歷≠高收益彭敏出生在湖南,19歲考上中國人民大學,之後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2009年,研究班生畢業後的彭敏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詩刋》的一個編輯,但是他當時的工資是很難讓人想像的,只有2000塊,作為研究生,這樣的薪資待遇和學歷是不成正比的。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是他,還曾兩獲亞軍!這些新生代未來可期!
    伴隨著主持人龍洋的祝福,昨晚,《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CCTV-1落下帷幕。歷經激烈角逐,「老將」彭敏在冠亞軍對決中,憑藉淵博的詩詞儲備和穩定的臨場發揮戰勝了11歲的韓亞軒,獲得冠軍。作為詩詞大會的三季選手,在連續獲得了兩次亞軍之後,彭敏這次終於戰勝自己,勇奪冠軍。
  • 中國詩詞大會:陸遊這首詩,難倒「兩連亞」彭敏,奪冠之路添變數
    作為春節檔,少數的品味高、檔次高、觀眾反響好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這個春節,陪著大家一路向前,既豐富了大眾的審美,滿足大家的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詩詞文化的普及。目前,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進行了9場。湧現出很多選手讓我們印象深刻。
  • 彭敏:再美的詩換不了一平米房子。但是,詩詞其實有很大的用處
    今年,第三次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彭敏終於獲得了冠軍,他曾兩次獲得亞軍,這一次他終於一路過關斬將,登上了冠軍的寶座,彌補了多年以來的遺憾,滿足了自己對於詩詞的執念。鄉下娃的詩詞夢雖是北大才子,但彭敏的生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詩情畫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這可不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而是一個沒有多少風景可以看,沒有路通往外面世界,沒有多少娛樂項目的農村。他的父母都是泉湖鎮上的普通工人,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是父母一直都希望子女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
  • 月薪2000的「北大才子」彭敏,靠著肚子裡的古詩詞,現在年入百萬
    月薪2000的「北大才子」彭敏,靠著肚子裡的古詩詞,現在年入百萬武亦姝火了,自從她考上清華之後,這位才女的故事更是流傳到了大街小巷,掀起了又一陣的詩詞熱。同是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另一個人,彭敏。他的經歷,或許會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詩詞大會。
  •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獲「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外賣小哥雷海為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當年這位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外賣小哥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賽場,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打敗了當年的熱門奪冠選手——北大文學碩士彭敏,摘得了冠軍的桂冠。當年的雷海為可以說讓全國人都為之折服,幾年過去,人們仍在好奇,他為什麼會有這麼深厚的詩詞底蘊?他現在又去了哪裡呢?
  •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摘得「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通過對詩詞歌賦的認知,我們普遍覺得精通詩歌和會寫詩歌都對文化水平和學歷有著極高的要求。但是,那些精通詩歌的人,也並非全部是博學多才、學歷極高的人。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而這位外賣小哥,就是這樣的人,他曾打敗北大才子,以精美的詩詞歌賦橫空出世,但他的情況卻並非我們預料的那樣。
  • 都是詩詞大會冠軍,外賣哥雷海為和北大才子彭敏都曬詩,難分高下
    提起雷海為和彭敏,很多人或許覺得二人沒有可比性。雖然都是詩詞大會的冠軍,但兩者的學歷和人生經歷確實相差得挺大。彭敏是北大文學碩士畢業,是大家眼裡的驕子,現任《詩刊》的編輯。而雷海為本是機電中專畢業,雖然工作幾年後參加了繼續教育,學歷與彭敏相比相差也是比較大的,而且從2015年起,雷海為就開始了送外賣的工作。一個是科班出身,一個只是民間的詩詞愛好者,但在第三季中雷海為還是打敗了彭敏,拿下了冠軍。事後,其實有不少人認為雷海為的奪冠是碰運氣,但筆者不這樣認為。
  • 80後中專外賣小哥,擊敗北大才子奪冠詩詞大會!董卿忍不住稱讚
    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人一定會對冠軍人物雷海為印象深刻。但是早在這以前沒有人認識或知曉他是誰。身為外賣小哥工作繁忙的他,會在等餐或者休息的間隙讀古詩詞。到2016年春節,《中國詩詞大會》火遍全國,雷海為心潮澎湃,他希望走上那個舞臺,感受詩詞的風度。第二季海選時,他報了名,但沒有被選上。2017年,他把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作為「小目標」,繼續報名第三季。這個被生活磨礪了37年的青年已經很少再執著於什麼事,除了對詩詞的熱愛。
  • 龍洋代替董卿主持《詩詞大會》,網友覺得她不行,董卿去哪裡了?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結束,而眾望所歸的董卿卻沒有出現,接棒董卿的是湘籍女主持龍洋。在歷屆詩詞大會上,湖南選手已經拿過冠、亞軍,出過一位嘉賓,再出一位主持人,其實也是眾望所歸、理所當然的事情。接棒董卿作為《中國詩詞大會》新一任主持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董卿滿腹詩書的氣質、優雅大方的風度、蕙質蘭芳的談吐,已經使得《中國詩詞大會》深深打上了董卿個人的印記,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董卿是所有其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彭敏邀你一起面聊口語表達之道
    10歲的韓亞軒憑藉在舞臺上從容的應對擊敗眾多挑戰者,摘得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得體的語言表達讓他收穫眾多粉絲在去年的五一假期在深圳就有這樣一群「妙語連珠」的孩子他們站在第一屆語文口語表達大會的舞臺上面對臺下數百位觀眾侃侃而談讓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課代表陳更都讚不絕口究竟,妙語連珠的孩子都有哪些出色的表現?
  • 「詩詞達人」彭敏談疫情:故人珍重加餐飯,萬裡風雲路正長
    「三季老將」的彭敏夢圓《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金色燈光傾斜而下,當「總冠軍」三個字出現在舞臺上方,彭敏終於贏得了想要的勝利。2月9日,被稱為「三季老將」的彭敏摘得《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在此之前,他曾兩次獲得亞軍,分別惜敗給16歲少女武亦姝和快遞小哥雷海為。彭敏從不掩飾他在舞臺上的情緒,面對少有才華的武亦姝,他直言「羨慕嫉妒恨」;輸給雷海為後,他當場痛哭,之後陷入消沉:有近一年的時間不想出去和朋友聚會聊天,即使去了也是坐在一邊沉默發呆:最難的時候,他依靠遊戲麻痺自己,每天打8個鐘頭,一直打到系統不允許繼續為止。
  • 中國詩詞大會:外賣小哥奪冠,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原來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其貌不揚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一路過關斬將,擊敗北大碩士彭敏奪得冠軍。在與上一季亞軍、北大碩士彭敏的「終極PK」中,原本彭敏有著良好開局,卻沒有抓住有利戰機擴大比分,在自己不停失誤送分的情況下,一步步將對手送上冠軍寶座。
  •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獲得「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如今啥樣了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我們對於中國傳統的詩詞歌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2018年的《中國詩詞大會》中,雷海為奪得總冠軍。雷海自己也說「因為熱愛詩詞,所以感到幸運」,雷海在《中國詩詞大會》最後總決賽,他擊敗了北大碩士、《詩刊》編輯的彭敏,奪得冠軍,全場沸騰,連連獲贊。外賣小哥為什麼詩詞那麼厲害?家庭的影響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雷海懂得那麼多詩詞?我們想像的外賣小哥工作忙碌,沒時間休息怎麼有空學習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