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沉浸式」,很多人都不陌生。風靡全球的teamLab沉浸式藝術展在上海有了固定展館,沉浸式舞臺劇《不眠之夜》在申城演出近千場,依然火爆。有了沉浸式藝術展、戲劇演出,沉浸式國風市集是什麼感覺?在上海多倫路52號,一個名為「52仲夏」的沉浸式國風集市6月18日至21日、25日至27日舉辦,為這條知名的文化名人街增添打卡的理由。
中煒打擊樂團一聲銅鑼為「52仲夏」國風市集開市。走進市集,「少府巷」「翰林院」「雲韶院」「新三坊」「光祿坊」等攤位名稱分別對應特色主題,「掌柜」們身穿漢服,與「國風」主題呼應,錯綜的寬窄巷道、古色古香的攤位布景,營造出穿越的沉浸感。
「少府」在古時是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機構,在國風市集的「少府巷」,古法珍珠霜、防疫洗手液、端午闢邪香囊等關照生活方方面面;「翰林院」模擬古時的私塾模式,開設文化類、外語類、非遺類等多樣課程,端午節當天就有香囊製作體驗;「薄酒肆」裡,特供來自唐代薄醴原理的「酒釀」;「畫坊」「樂坊」「繡坊」組成的「新三坊」提供多樣互動產品及體驗,比如,來自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發熱掛毯採用特製材料處理壁畫表面,使得壁畫耐熱防水,還有發熱取暖的作用,這一「黑科技」產品在現場接受定製;「光祿坊」裡提供消夏的綠豆棒冰、懷舊的玻璃瓶裝可樂、北冰洋和應景的粽子等;「珍寶館」裡有各式各樣精美別致的珠寶金器、石刻玉雕供你挑選。除了企業報名的攤位,市集還特設了一個名為「碰碰運氣」的攤位,攤主掌柜就來自普通的漢服愛好者。開市7天時間裡,「碰碰運氣」每日都有不同的掌柜和不同的展品,不同時間來「趕集」,會「碰到不一樣的運氣」。
換上市集主辦方準備的漢服,將自己的古風造型印製在杯子上,在「市集廣場」投壺、許願,在「非遺館」體驗紅木微雕、寶葫蘆、虎頭鞋、手工兔子燈等虹口非遺技藝,不少熱愛國風的年輕人在市集裡流連忘返。除了各式攤位,市集裡還有11米長的「書畫同源」展,「書畫同源」是中國書畫術語,指繪畫和書法源於一處,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書畫同源」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同質而異體也」。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推薦的海派旗袍匠人劉美玲的作品以旗袍為載體,繪製了中國傳統士大夫繪畫主題「梅蘭竹菊」,上海中華書畫協會推送的平均年齡10歲的小朋友的書畫作品一起展出,意欲展現國風在當代的發揚。「所謂國風盛行不是對古代的『複製』,而是一種有傳承的延續和創新,希望國風市集不僅帶來『買買買』的快樂,還能令人感受沉浸式文化體驗和文化與科技交融的魅力。」市集策劃人馬聖楠說。
國風市集由虹口區委宣傳部、虹口區文旅局、虹口區文創辦、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及東浩蘭生集團指導,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隆中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主承辦,開市日16點30分至20點30分舉辦。集市開市首日,多倫路上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議紀念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延遲開放至20點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