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回老家之民俗篇〕農家宴席是一條龍,鄉鎮趕場是三六九
在老家淅淅瀝瀝的秋雨中,我陪著爸媽去旁邊親戚家吃席!很久沒在農村吃席了,突然興趣起來了,興高採烈來到宴席現場,零距離體驗這些年重慶農村流行的「一條龍」辦席模式。啥子是農村辦席「一條龍」?吃貨火速圍觀!一分鐘幫你搞懂啷個回事?哇噻!宴席現場其實就是一塊巨大的地壩。宴席規模不大,但是客人爆滿,俗稱冒席了!由於下雨,宴席上方扯起了一塊巨大的篷布,客人們就在篷布下吃席,拉家常,樂融融。
-
@萬州人 你有多久沒趕過場了?萬州這些趕場的地方你還記得嗎?
05-14 14:06:16 來源:美麗萬州宜居江南 在萬州,說起趕場人們多多少少都有些記憶。那時逢場,小孩子們不知道有多高興,不僅熱鬧,還有很多好吃的!如今大部分人都從農村搬到城市,已很少能看到趕集的這種場景了。趕場這種傳統集市,離我們的生活好像已越來越遠。
-
廣元人,去趕場了
趕集,廣元人喜歡說成「趕場」「走嘛,去趕場哇」在蒼溪趕場,你最想去哪個?1.4.7.9號白山鎮1.4.7.9號▲以上小編為大家收集蒼溪縣部分鄉鎮逢場時間表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趕場的記憶也已經漸漸地模糊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趕場的那些事兒?
-
回老家西充趕場(2):白馬回龍兩相爭,貓兒山下鳴龍興
裡面的仙人對他說不能對外人講。小孩耍得忘記了時間,回家後被大人責罵,說明原由後,領大人前往。小孩洩露天機,後來去世。人們記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鳴龍場。後查閱資料,史料記載是在清朝末年,蘇家富豪蘇鳴龍在貓兒山下修建店鋪街道,建立場治,人稱貓兒壩(又叫獸頭壩)。貓兒壩興起後,回龍場又慢慢衰退。人們為了記念他,改稱貓兒壩為鳴龍場。至今仍有:回龍騎白馬,貓兒來報仇「一說。
-
四川「合村並鎮」正在進行,部分鄉鎮將會「擴建」,有你的老家嗎
所以,在農村就有很多年輕人前往發展較好的城市發展。對於農村來說,年輕人外出固然是好事,但是大量的年輕人外出,就會使農村的發展更加緩慢,與城市發展形成兩極分化的情形。農村的處境也越來越困難。
-
四川中部一個山村小鎮,趕場的日子,看著令人心疼
走進四川中部一個山村小鎮,我的故鄉。他鄉有很多,但故鄉只有一個,無論它富庶,還是貧寒,都不可替代。無論何時何地,當別人問我你老家在哪裡的時候,腦海裡只會浮現這個山村小鎮。逢每月尾數3,6,9日,都是小鎮趕場的日子,從我的童年開始,幾十年這個時間來從未改變。
-
四川南充:農村120多年的院子,當年很熱鬧,現狀讓人惋惜
前段時間,有朋友給我們發信息,希望我們去看一看他們老家的大院子。上個月,我們專門前去走訪記錄,分享給大家。這位朋友老家的大院叫何家大院何家大院以前很熱鬧,人口最多時有120多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離開大院子,在外面工作創業,定居他鄉。如今的大院,只有兩戶、4位老人居住。何道餘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他熱心公益事業,維修大院子,修建外面的公路。正是因為老人們的堅守,大院子才得以完好的保存。農村很多沒有人居住的大院,慢慢都已破敗。何家大院歷經120多年,保存至今真是不容易。
-
為什麼農村沒有農貿市場,想買東西都需要隔幾天趕場才能買?
這個問題有點兒奇葩,農村為什麼沒有農貿市場?試問,農村的你天天買東西嗎?農村的鄉鄰天天買東西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這個問題就提得有點兒多餘了。但既然已經提出來了,那我們還是討論討論吧。竹編農具現在的農村,很多還是一家一戶分散居住的,村寨並沒連接一起。
-
李家沱土橋趕場,越趕越熱鬧,等你來打卡
土橋每逢一四七趕場,每次趕場,我坐233公交,那人真多,擠都擠不下的人。土橋場裡,那裡人更多,你,只有跟著人流流動,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如同歡度盛大節日一般。各種罈罈罐罐都有賣土橋趕場歷經多次風波,始終擋不住十裡八鄉老百姓的熱情,現在依然逢場熱鬧,老百姓是轟都轟不走。
-
四川南充:老家公路修好了,街道也煥然一新,家鄉變化真大
以前熱鬧的永清場,現在沒有多少人了,顯得十分冷清。這裡離縣城不算太遠,公路路面不太好,很多老鄉都希望能改善這裡的公路。>雖然現在的家鄉,沒有以前人多,趕場天街上也沒有多少人,但逢年過節時,很多老鄉還是從外地回到家鄉。
-
四川話百科:有一種買買買叫「趕場」
要點get上街趕集叫「趕場」。跟我讀趕場【gǎn cáng】詞釋義「趕場」即趕集的意思,是我國的一種民間風俗。各地區鄉鎮之間普遍實行定期的集市貿易,或2天一場,或7天一場,或10天一場。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三章:「但凡趕場日子,再不濟事的鄉鎮,紅鍋飯鋪,都要開張。」
-
四川南充:農村的古建築群,相鄰有7座院子,歷經200多年歲月
四川南充:農村200多年的老房子,4座院落相連,規模真是大在同一個地方,這麼多院子,當年一定是住了很多人戶,非常熱鬧。如今很多人搬離這裡,大多只有老人在家,曾經輝煌的院落慢慢破敗。四川南充:農村2個生產隊,相鄰6、7座院落,來看看它的現狀
-
南充鄉鎮上的10年粉店,5元一大碗,味道不比城裡差
金秋九月,十一小長假就要來了,你們想好去哪裡了嗎?這周末小尋去了一趟南充嘉陵區世陽鎮採風,每去一個地方便要「喝」上一碗米粉,那才叫不虛此行。南充米粉,不僅是南充最具特別的美食代表,也是四川的一大特色美食。
-
重慶長壽:「趕場天」又熱鬧了起來
「帥哥,你要的幹熘雜醬面一碗來了。」3月31日早上8點,龍河鎮合興場上的「蹄花麵館」,老闆陳華會正忙著招呼客人。面一上桌,筷子一拌,香味撲鼻而來。「真的好久沒吃了,確實安逸。」聽著顧客連聲讚嘆,陳華會也喜滋滋地說:「手藝還沒生疏,顧客喜歡就好。」
-
四川南充:2020年7月開始,閬中鄉鎮各建制村都有「小黃車」
一直以來,連通縣城和農村鄉鎮的便是各鄉鎮的客車,每天定時定線定班的客車往返於縣城和鄉鎮。一旦錯過了時間點,當天就不能出行,如果實在進城,農村只能坐私家車,不僅價格貴而且還不安全。客車一般只到鄉鎮的場鎮所在地,有的偏遠的村子,不說進城,就連去趕個場都要走幾個小時,所以,「出行難」一直是困擾農民朋友的一大難題。
-
大城市的熱鬧是車水馬龍,鄉村的熱鬧是什麼你知道嗎?
鄉野雜談:你想不想趕一次場?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小時候除了去縣裡玩兒,最令我期待的,大概就是趕場了。在物資並不充裕的年代,花不多的錢就能趕個熱熱鬧鬧、高高興興的場,場上有熱鬧的集市,各種各樣的小攤,還有我最喜歡的糖葫蘆。
-
重慶這裡趕場天好鬧熱,稀奇古怪板眼兒多的很
每月逢「3、6、9」就是蔡家這裡的趕場日子,賣家清早八晨就會挑著菜趕往這裡,而買家也是背好背簍或者拿著買菜專用的小車車在這裡閒逛起來。,每逢趕場的日子,大家都會來湊一陣熱鬧,因此這裡的人氣特別旺,據說趕場時有上萬人之多,來來往往,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非常貼切。
-
實拍四川中部的一個小鄉鎮,冷靜得令人有些傷感
第五天,朋友帶我在國道318騎行,318國道,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它從上海直達西藏,橫穿四川盆地。在樂至縣境內,318國道兩旁群山蒼翠,村落油畫。從縣城出發,一路向東,沿途看到樂至縣的山水田園風光,還有風景如畫的新農村。下面這個新農村,位於樂至縣太極鄉,村前河流緩緩淌,村後青山似黛,遠遠望去,如詩如畫。不過村子裡特別安靜,只能看到一些老人和小孩,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要等到春節團聚的時候,村子裡可能才恢復熱鬧的場景。
-
【快看】閬中擺地攤最新最全各個鄉鎮趕場時間表
閬中各個鄉鎮趕集時間表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閬中各個鄉鎮趕場日。供您參考,從此讓趕場擺地攤有了規劃,不再愁!既然是整理,難免會有錯誤和遺漏,小編在這裡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糾正和補充~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是掰著手指算趕場天 趕場可以吃到好吃的,可以買到想要的, 我印象當中的閬中農村趕場天 是這個樣子的 ▽▽
-
走遍南充之順慶(16):當年烽火戰沙場,李家鍋盔香四方
這些生活用具大家還記得嗎李家地處三縣交界處周邊場鎮的老人都到來趕場喝茶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當年熱鬧的鄉村如今大多是老弱病殘趕場天老人居多李家鎮糧站還有老鄉記得當年交公糧嗎更多南充家鄉原創信息,請關注公眾號:南充家鄉。查看《走遍南充》系列其他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