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壽:「趕場天」又熱鬧了起來

2020-12-14 視界網

商鋪裡貨物充足,市場裡熱鬧非凡,麵館裡人來人往……近日,記者走訪重慶市長壽區各街鎮集市,感覺到那股熟悉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帥哥,你要的幹熘雜醬面一碗來了。」3月31日早上8點,龍河鎮合興場上的「蹄花麵館」,老闆陳華會正忙著招呼客人。

面一上桌,筷子一拌,香味撲鼻而來。「真的好久沒吃了,確實安逸。」聽著顧客連聲讚嘆,陳華會也喜滋滋地說:「手藝還沒生疏,顧客喜歡就好。」

4月1日,適逢雙龍鎮趕集,記者在種苗市場看到,茄子、辣椒、絲瓜等秧苗應有盡有。「辣椒苗一塊錢一窩。價錢不能少,品質你放心。」在一攤位前,但渡鎮貧困戶喻棟梁向圍觀顧客大聲叫賣。

「最近種苗賣得很火,我把孩子都叫來一起賣。」喻棟梁說,他趁著各個場鎮趕集的時間售賣種苗,目前已經賣出80%。眼下趕集的人逐漸增多,剩下的種苗他不愁銷了。

前段時間一直忙於春耕,4月2日,洪湖鎮的老張終於抽出空來,到稱沱場趕集。只見大街上人來人往,理髮店裡吹風機響個不停,早餐店裡熱氣騰騰的包子出鍋了,市場裡剛孵化的小鴨嘎嘎叫……老張說,他很久都沒看到這麼熱鬧的場景了。

隨後,老張直奔目的地,買完農具和日用品。恰好遇到三五好友,大家閒聊一陣,臨近中午,老張樂呵呵地說:「走,今天去下個館子,吃碗豆花飯。」

「妹兒,要點啥子?」「老闆,這個豬腳怎麼賣?」在渡舟農貿市場,買賣一如往日紅火,市民周女士專程從桃花新城趕來購物。

「農貿市場的肉、菜新鮮,各種調料也很齊全。」周女士習慣到渡舟「趕場」,但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買菜購物她都在家門口的超市。「到渡舟買菜,能貨比三家,有選擇性,還能鍛鍊身體。」周女士說,她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趕場天」熱鬧了,「煙火氣」回來了,長壽廣闊的農村也漸漸「甦醒」了。

(作者: 鄭琳耀 李輝 王亞明 桂春梅 周偉慶 )

(作者單位: 長壽日報)

相關焦點

  • 重慶這裡趕場天好鬧熱,稀奇古怪板眼兒多的很
    趕場,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記得小時候經常跟在大人們背後,走在熱鬧非凡的街上,聽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看稀奇古怪的商品,嘗各種手工美食......在重慶每個地方趕場的日子也不一樣,有的是每月一四七、有的是二六八,還有的地方流行逢單、雙數趕場,總之一到規定的時間節點,整個街道全是人。
  • 農貿趕場天,重慶沙坪垻趕集裡的那些小驚喜!
    又到了逢每周的三六九號了,這就是沙坪垻天星橋集市趕場的日子,這裡是城市裡專門開闢的一個趕場地,為的是方便周邊百姓有個固定採購農貿產品的地點,開局一張圖大家感受一下趕場集市的熱鬧!趕場的魅力所在,其一是因為熱鬧,其二是每次逢場都會有新的農戶進場,來擺賣自己的商品,你永遠不知道你今天去趕場會遇到什麼樣的新奇農產品,和以前從未見過的西洋把戲。或者以前你以為絕跡了,消失在時間洪流裡的老舊產品,一旦在趕場集市裡發現,免不了發自內心一陣感慨吧!
  • 重慶豐盛古鎮趕場天,賣的東西難得一見,瞬間勾起你的兒時記憶
    說起趕場,估計很多年輕人都會覺得陌生,因為城裡的人要買什麼東西隨時都可以去超市,或者在網上想怎麼買就怎麼買,但是在西部農村,趕場這種約定俗成的風俗卻依然盛行,只有趕場的時候大家才會去鎮上,賣東西的才有人買,買東西的才能淘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否則,若非逢場天,街上不僅顯得冷清,而且想買什麼東西還不一定買得到,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去賣。
  • 都勻一街平惠趕場搬新家後 首個趕場天熱鬧得!
    都勻一街平惠趕場搬新家後 首個趕場天熱鬧得! 之前有網友給我們留言表示 擔心趕場搬新家後就沒以前那麼熱鬧了 小編今天去了現場就想說
  • 想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重慶趕場,就逢三六九就來北碚靜觀早市看看吧
    這段時間發了太多的農村集市,有江蘇的、廣東的、湖南的、貴州的,今天來看看重慶本地的趕場,北碚靜觀那個最熱鬧的早市吧。這組片子是6月初拍的,那時候重慶的天氣還沒那麼熱,來趕場的人們有些還穿著外套,和3月份我第一次來這裡時相比,上次來時最熱鬧的那幾條街竟然都沒有了人,一問才知道靜觀現在的趕場已經搬到老街上去了,而以前街邊賣菜的早市也搬到了這個農貿市場裡面。
  • 四川南充:農村老家鄉鎮的逢天,還是那麼熱鬧,你喜歡趕場嗎
    最近經常有朋友在抖音上問我去沒去過嘉陵龍蟠,滿足朋友們的願望,最近我們再次去龍蟠趕場夏天太陽大,趕場一般要早一些,上午場也散得快。龍蟠場大,趕場人多,集市很熱鬧。當天我們通過抖音:南充家鄉,給粉絲朋友們直播家鄉龍蟠的逢場天,分享美食。特別是金商街新開的那家新疆椒麻雞,雞肉做好後,用手撕下,再各種配菜拌在一起,味道不擺了。粉絲小姐姐看到手撕雞肉時,直呼受不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去這裡體驗。
  • 虎溪趕場真是熱鬧得很,還有很多消失的老行當
    在重慶,有一種逛gai(街)叫趕場!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大人屁顛屁顛兒地去趕場,那股興奮勁從頭天晚上就開始了,趕場看到想吃的,或者稀奇玩意兒,總是朝大人嚷嚷著要,到手後可以開心許久。如今線上網購,線下超市一個接一個,對趕場那份憧憬慢慢消失了,趕場也漸漸成為揮之不去的寶貴回憶。上次做了蔡家趕場後論壇網友@重慶事重慶人又帶我們去了趟大學城虎溪趕場。虎溪場,在沙坪垻新市街上,地圖上可以搜索到是虎溪老街的臨時市場。
  • 重慶渝北兩路趕場:人山人海,寸步難行,還是豬肉最受歡迎
    趕場,是重慶地區一種傳統的物品交易形式。它不僅僅是物與物的交換,在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趕場其實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聊天、拉近感情的平臺。趕場人擠人,頗有市井特色,老鄉們討價還價,遇到熟人,走,在旁邊點一壺茶吹牛去!
  •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南桐趕場
    每次經過南桐鎮,都看見密密麻麻的的人在菜市場兜轉,特別是早上十點半之前,好比是螞蟻搬家般的熱鬧。以為那是南桐鎮趕場,後來才知道南桐鎮天天都是這般熱鬧,趕場天跟冷場天已經分不清,南桐鎮可謂是百日場了。不過來萬盛去遊玩次數最多的還是南桐,這裡很熱鬧很喜歡。
  • 主城「趕場」備年貨 最全攻略在這兒!
    趕場在我國南北各地有不同的稱謂,北方叫趕集,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叫趕圩,重慶稱其為趕場。為何親睞趕場?也許是因這種興起久遠的民間習俗,在物質匱乏、商貿流通受限的年代,成了人們淘貨、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每個約定的趕場天,人們不僅可以買到品類齊全、便宜新鮮的農副產品,淘到各式各樣生產生活日用品,還能與親朋鄰裡相約,三三兩兩共赴場鎮,與商販討價還價,盡享一派熱鬧歡喜。
  • 重慶市綦江區與江津區交界的大埡口,趕場很有民間風味
    綦江轄區的街道很冷清,走上江津這邊的街道,又是另一番景象,正是趕場天,可惜的是來得有點暗,都開始散場了,人都已經散去,唯有生意人依然還沒收攤,這也算是來到大埡場,沒能趕上最熱鬧的趕場時刻帶來一丁點的安慰。
  • 邛崍大同鄉熱鬧趕場 大媽們年貨買安逸了
    才割下來的新鮮豬肉,早上從菜地扯出來的蒜苗,剛出爐的石磨豆花……昨日,「成都大媽年貨趕場團」活動第四站來到邛崍大同鄉,恰逢當地村民趕場,400多名「大媽們」提著大兜子,拉著小車買了許多年貨。「今天買了好多哦,有豬肉、生態米、蔬菜,還有小吃,都快拿不動了。」
  • 重慶人氣最旺的趕場充滿「土」氣,想買一塊肉,挑花你的眼
    為了解決供需矛盾,鄉鎮就有了趕場這個習俗。在重慶,幾乎每個鄉鎮的中心,都會有趕場,且每個地方趕場時間都是固定的,有的地方是每月逢2,5,8,有的是3,6,9,有的又是1,4,7。趕場從一大早開始,中午結束。趕場的日子,擠滿整個場鎮,到處都是買家和賣家。
  • 想看看真實的有重慶農村味道的趕場,逢二五八來北碚柳蔭鎮轉轉吧
    重慶鄉村的趕場一般都是三天趕一場,就拿北碚周邊的那些鄉鎮來說吧,新曆一四七偏巖,二五八柳蔭,三六九靜觀,住在那附近的人,幾乎每天都可以去趕場。柳蔭就在北碚前往金刀峽和偏巖古鎮的路上,這裡有趕場、有老街,還有壩壩茶,是一個具有非常濃鬱的重慶特色和人文氣息的地方。
  • 春節過後這些天隨便來到哪趕場,都能看到毛絨絨的小雞小鴨小鵝
    趕場就是農村鄉鎮之間那種定期的集市貿易,重慶周邊的每個鄉鎮都有固定的趕場日,我們今天要說的北碚柳蔭鎮就是逢2、5、8趕場的,那天我們停好車,正往場鎮中心走,發現在公路邊的一塊空地上圍了不少人,走過去一看是當地賣家禽的集市呢。
  • 重慶市長壽區鄰封鎮
    鄰封鎮,位於長壽區東部,距離長壽城區23公裡。場鎮沿著美麗的龍溪河而建,連綿萬畝的柚林,美如仙境的龍溪河畫廊,名勝古蹟東林寺是鄰封鎮的鎮寶三絕,更是龍溪河流域生態旅遊帶的特色產業重鎮。生活在長壽區不得不提長壽,當然長壽區是地名,跟人類的壽命毫無瓜葛,但是能以長壽命名的
  • 重慶市長壽區海棠鎮
    海棠鎮,位於長壽區北部,距離長壽城區45公裡。路過幾次海棠鎮,對這地方不是很深刻,海棠名字倒是挺耳熟能詳。每個地方取名字都有它的歷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海棠之名從何而來,莫非此地是海棠花生產之地,本人實在弄不清之,有待知情人商榷。
  • 去渝北龍山時光城廣場「趕場」 體驗地攤經濟的活力和人間煙火
    廖大媽介紹,時光城廣場的地攤市場是上個禮拜才剛剛興起,地點就在龍山街道的時光城廣場,大家約定1、4、7「趕場」,還有城管、保安在現場維持秩序。
  • 重慶酉陽人注意!走,到龍潭趕場!
    趕場——這個詞,酉陽人並不陌生,趕場,對於70後、80後、90後而言,那是一種情懷,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編而言,小時候趕場就意味著,有零花錢可以用,有抄手、油粑粑可以吃,三六九,趕龍潭!記得小時候趕場,可根本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天剛麻麻亮,就要爬起來,背上背篼,走上幾裡的山路才能到鎮上,不過為了那一碗抄手倒也覺得值了…...「趕場」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個別地方逢雙趕場。趕場號數由政府確定,發布公告後,農民就照此執行,場鎮也就興旺起來,趕場天也就非常鬧熱。
  • 2020恩施女兒會現場直擊,趕場相親好熱鬧,集體婚禮有意思
    開幕式結束後,大家紛紛前往趕場相親的場所趕場的巷子裡也是人潮攢動有青年男女在街道裡買賣東西逛吃逛吃,也有當地老百姓把家裡的土特產、手工藝品拿來賣,有點兒舊時趕場的意思。最熱鬧的莫過於土家傳統的迎親儀式恩施土家女兒會起源於恩施市大山頂和石灰窯,石灰窯每年都還保留著傳統的女兒會趕場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