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在不同的階段要面臨不同的問題。讀書的時候我們以學業為主,工作的時候我們以賺錢養家為主,退休的時候我們以安享晚年為主,這就是不同人生階段所需要去考慮的問題。5年後就要退休了,退休金7000元,還有必要拼命掙錢嗎?
在快退休的年齡,工作崗位往往會從一線退居到二線上,這也是一個過渡期,同時也是職位的交接工作。之前繳納了15年的社保,在退休的時候就可以讓國家來「養」自己,拿著每個月的退休金安享晚年,從一個打工者變為一個悠閒的養老者。騎牛看熊發現一些人到了退休年齡,依然還是「閒不下來」,這是幾十年的工作習慣導致的慣性思維,即使沒有工作還是想找點事情做,讓自己更加充實一點。
還有5年就退休了,兩口子可以每個月拿到7000元的退休金,在當地的消費用度也是綽綽有餘,再加上孩子已經成年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人生的大事可謂是相繼完成。有的人在退休前仍然努力賺錢,希望多賺點錢退休後過得更好點;有的人換崗位開啟了提前退休的生活,覺得工作了幾十年該休息了,畢竟人生匆匆猶如白駒過隙,也許做著做著就「真的」老了。騎牛看熊認為「退休前效應」是比較正常的,多數人還是會想儘量去多賺點錢,一方面是為了自己養老過得更好,另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能少一些壓力。
如果把工作當成自己的「遊戲」,在工作中仍然感覺很開心,那麼努力去賺錢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這就好像一些老師、醫生、科研人員等等,在退休後依然會有機會返聘回來工作,他們繼續工作有時候也是為了開心度日同時幫助別人,所以說退休後拿多少錢,是否要努力工作,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是否願意去工作。即使家庭條件困難,拖著年邁的身體也很難賺到很多錢,反而是讓自己的身體不生病,生活上不拖累兒女這才是幫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