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海街日記》的人,大多會為劇中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生活所吸引,那是一種讓你在沉重的生活中,想忽然不顧一切地放下所有負擔逃離的衝動。寫觀影感受不透劇情,是作為社交人的基本禮儀。畢竟,對於看過的人來說,透劇情多此一舉,對於沒看過的人,此舉無異於殺死了一顆好奇心。不過不管劇情如何,食物、三餐始終貫穿著裡面人物的生活。
電影開始,即是三姐妹一起吃飯的場景,妹妹千佳則吐槽姐姐的醃菜沒有味道,卻仍吃得相當香。
坐火車時的便當盒,看起來樸實又美味,日本人對便當似乎格外偏愛。
炸天婦羅,這是日本的一道油炸食品,炸蔬菜主食或者海鮮都可以,比如黃瓜、藕、茄子、紅薯、土豆、蝦等等。炸出來蘸上醬汁趁熱吃,酥脆可口。
沙丁魚泡飯,沙丁魚在電影裡出現過好幾次,在沿海的日本應該也是比較日常的食物吧。
咖喱飯。小火煮開的咖喱咕嘟咕嘟冒著泡,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除了在家吃飯,四姐妹也常去海邊的「海貓食堂」。名字相當有特點,聽起來就像是那種帶著濃濃個人特色的小食物店,老闆娘美麗溫柔,有自己的一兩道拿手菜。
竹夾魚,店裡的招牌菜。竹莢魚在日本很受歡迎,它在日本的知名度就相當於鯉魚、鯽魚在中國的知名度一樣。每個居酒屋和食堂都可以吃到美味新鮮又平價的魚。
青梅酒在劇中出現的頻率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妹妹喝青梅酒喝醉,青梅成熟時妹妹爬樹摘果子,四姐妹一起釀酒,以及姐姐急急忙忙給母親裝到罐子裡的酒。妹妹在樹上摘妹子,一臉青春的笑容。
另一個叔叔的餐廳也是妹妹和同學們常去光顧的地方,在這裡,妹妹吃到了沙丁魚麵包。這種開餐廳叔叔自創的麵包已經變成妹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懷念。
因為有了這些普通的食品,這部《海街日記》更增加了一種緩慢的溫馨感,輕輕慢慢從每幀畫面中伸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