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樂商城最新數據顯示,將於春節前一周出行的訂單中,分期訂單交易額同比增長150%,其中機票訂單佔比超8成,「分期購票」成為今年春運的流行趨勢。
「深圳飛哈爾濱的機票單程要3000多元,坐火車也要近千元,而且票還難搶。」在深圳工作的95後白領小張今年沒有選擇坐火車回家,而是在分期樂商城購買了一張直飛的機票,每個月只需要還128元。
從攢錢買票到「先購票後還款」,分期產品加速了人們出行的消費升級。分期樂商城數據顯示,今年春運,機票分期的訂單佔比達到82%,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73%,高於火車票112%的增幅。其中,廣州旅客最愛坐飛機回家,長沙旅客坐火車的人最多。
根據信用飛此前發布的一項報告,在航旅分期這類產品中,90、95後群體佔比48%,更重要的是,很多用戶選擇出行分期並不是出於經濟壓力,而是一種消費習慣。「分期消費不會佔用現金流,讓人的財務統籌行為更具有前瞻性、靈活性和計劃性,尤其是旅行這種客單價較高的產品更加適合分期,所以大受歡迎。」分期樂商城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過去一年,分期樂商城機票、火車票、酒店和旅行產品的訂單量月均增幅保持在兩位數以上,是該商城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年均分期復購3次以上的用戶數量環比增長了110%。
目前,除了分期樂、支付寶花唄,攜程、去哪兒、春秋、南航等三方平臺及航空公司也早已推出類似的分期旅行產品。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旅遊業務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而金融產品在旅遊市場的滲透率不足5%,潛力還很巨大。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隨著信用消費的普及和年輕人群收入的增長,分期出行的市場規模將急速擴張。
(經濟日報 記者:陳果靜 見習編輯: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