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兩岸青年互換生活體驗 交流最深刻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旺報:兩岸青年互換生活體驗 交流最深刻

2016-03-17 16:11: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3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出在臺灣讀書的大陸學生文章稱,這幾年往來兩岸,有過不少觀察體悟,因此也寫下一些文章。由始至終,當我認真去看那些發生在兩岸之間,特別是已被視為有不少共同話題的兩岸青年之間的摩擦與衝突。我總是覺得惋惜,惋惜大家總在堅持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反而錯過了志同道合的機會。

  文章摘編如下:

  每隔一段日子,總能找到一位投緣的朋友,相互吐槽一下自己對於臺灣,從見面前的憧憬,到初見時的驚豔,再到相處後的失望,最後回歸真實的平淡。

  可是離開這種「同溫層」,尤其是與在臺時間並不長久,或者年紀小過自己不少的年輕朋友們聊聊他們眼中的臺灣,才會使你從自己的主觀世界中暫時跳脫出來,意識到兩岸的客觀世界並不隨著自己步步加深的認知而更新,有太多的東西從來就看不到什麼變化。而不同人的臺灣印象,更多只是處於憧憬、驚豔、失望的其中之一種狀態。

  由始至終,當我認真去看那些發生在兩岸之間,特別是已被視為有不少共同話題的兩岸青年之間的摩擦與衝突。我總是覺得惋惜,惋惜大家總在堅持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反而錯過了志同道合的機會。

  就拿最常被論及的所謂大陸的「大發展」與臺灣的「小確幸」的爭辯吧。我不知道這些人在爭辯什麼,又究竟要爭辯出一個什麼樣的「標準答案」來?難道說,大陸人就一定不喜歡「小確幸」?臺灣人就一定不渴望「大發展」嗎?難道說,「大發展」和「小確幸」一定要一分為二嗎?

  誠然,歷史的因緣際會埋下了兩岸隔海相望的現狀。然而,現狀同時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想像,兩岸的不同社會文化使其成為一個理想的「互換生活」的場域。當不安現狀的臺灣青年期待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意追求「大發展」時,一衣帶水的大陸便能提供更大的場域和無盡的挑戰。

  當風雨兼程的大陸青年耗盡了能量,憧憬一個允許放慢腳步,思考人生的空間。也不如到臺灣感受一下「小確幸」的生活,看看人生,也可以是怎樣的活法。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狼」或是「羊」,人也不能只用一種模式過一生。過往我們在單一社會中進行人生模式切換的方式似乎很難離開辭職退休、生老病死這些大事。如果我們在穿梭兩岸,動靜切換中充實人生想像,擴充生命的張力。何嘗不是一件心之所至,力之所及的美事呢?而這不正是最生動的「體驗式交流」嗎?

  我當然希望,有越來越多大陸青年親歷臺灣,和臺灣同齡人成為朋友。我當然樂見,有越來越多臺灣青年登上大陸,用自己的眼睛認識大陸。但我最期待的是,不論這樣的交流帶來了什麼樣的喜怒哀樂,來自兩岸的大家都能平心靜氣的明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力爭上遊是一種積極的精神,但不思進取,也是一種寶貴的權利。(洪鑫誠)

相關焦點

  • 《旺報》副社長:達成兩岸青年共識迫在眉睫
    《旺報》副社長刁明芳發言。(中評社 楊犇堯攝)   《旺報》副社長刁明芳在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表示,建立兩岸四地青年共識是傳承中國文化是世界大事。 需要用同理心看待兩岸的發展,用大智慧化解兩岸的爭議,並提醒臺灣年輕世代,勿再陷入意識形態的操弄與捆綁中,即省籍情結道藍綠對立,再到逢中必反。
  • 臺灣《旺報》創刊10周年:繼續為兩岸互動交流努力
    新華社臺北8月29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臺灣《旺報》29日在臺北舉辦創刊10周年慶,並表示將繼續為推動兩岸互動交流努力。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旺報》創辦人蔡衍明在致辭時表示,《旺報》是臺灣第一份專門報導大陸及港澳新聞的報紙,幫助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發展情況。
  • 《旺報》徵文大賽頒獎,為兩岸交流添亮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晴燕】 《旺報》第九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6月24日在臺北舉行。"從昨天台北的反紅媒遊行,就可看出兩岸交流之艱難",《旺報》社長黃清龍24日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舉辦兩岸徵文大賽,就是希望通過民眾的視角,分享彼此的所見所思所感,推動兩岸相互學習,增強認識,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 旺報第七次「兩岸徵文」首獎一師一生冀增兩岸了解
    4月18日,《旺報》在臺灣新北舉辦第七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大陸作者洪鑫誠(右)及臺灣作者王冠璽,分別以《五二O的臺北素描寫真》《父親的眼淚,橫跨整個中國》獲得首獎。劉舒凌 攝中新網新北4月18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龍敏)《旺報》18日晚在臺灣新北舉辦第七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來自大陸大江南北40多家代表性媒體代表共同出席。大陸作者洪鑫誠及臺灣作者王冠璽,分別以《五二O的臺北素描寫真》《父親的眼淚,橫跨整個中國》獲得首獎。
  • 臺灣《旺報》舉辦創刊10周年社慶:續為兩岸互動交流努力
    新華社臺北8月29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臺灣《旺報》29日在臺北舉辦創刊10周年慶,並表示將繼續為推動兩岸互動交流努力。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旺報》創辦人蔡衍明在致辭時表示,《旺報》是臺灣第一份專門報導大陸及港澳新聞的報紙,幫助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發展情況。《旺報》將繼續努力,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大陸、認識大陸,促進兩岸增進了解和互信。
  • 第五屆旺報「兩岸徵文」頒獎典禮在臺灣佛光山舉行
    中新社佛光山1月31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路梅)以「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為主題的第五屆《旺報》兩岸徵文活動1月31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舉行頒獎典禮。
  • 旺報兩岸徵文頒獎典禮舉行
    揚子晚報訊 《旺報》第七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4月18日在臺北鳥來雲仙樂園隆重舉行,特別邀請來自大陸共40多位主流媒體的代表們共襄盛舉。   《旺報》秉持傳遞兩岸和平訊息,增進兩岸相互了解的理念;藉著「兩岸徵文」的欄目,以「臺灣人看大陸」及「大陸人看臺灣」為主題,徵集兩岸民眾的投稿,以民間個人真實經歷、切身感受,寫下對彼此最直接的認知,改變以往僅由官方、媒體報導所造成的刻板印象,令臺灣讀者得以更了解大陸,也加深了兩岸的交流及互動,得到兩岸讀者的熱烈迴響。
  • 兩岸專家齊聚廈門 探討新形勢下兩岸青年如何加強交流
    11月4日,兩岸青年交流與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廈大臺研院院長李鵬在研討會上肯定了臺灣青年在兩岸交流中的作用。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大臺研院主辦。研討會吸引了兩岸的50多名專家、學生、創業者,與會嘉賓就兩岸青年如何交流融合、臺青怎樣紮根大陸,以及反制「文化臺獨」等議題展開研討。
  • 旺報:臺如何相待大陸生 決定大陸青年咋看臺灣
    旺報:臺如何相待大陸生 決定大陸青年咋看臺灣 2015-11-11 15:41: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資料圖:2014年6月27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右持麥克風者)來到位於高雄的義守大學,與13位臺灣學生以及7位大陸學生當面交流。
  • 《旺報》社評:南海同心,兩岸再多些「不約而同」
    【環球網綜合報導】應菲律賓單方面要求組建的所謂南海臨時仲裁庭12日做出對兩岸都極為不利的所謂「裁決」,妄稱大陸在南沙群島不擁有專屬經濟區,南沙群島最大島嶼太平島被荒謬地判成是「礁」,失去了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在海峽兩岸均引起強烈反彈。臺灣《旺報》15日發表社評,呼籲以所謂仲裁為契機,兩岸「南海同心,再多些不約而同」。
  • 旺報兩岸徵文頒獎典禮 澎湖登場!
    《旺報》第六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4月19日首次移師澎湖盛大舉辦,特別邀請到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以及來自彼岸大江南北共 47 位主流媒體的代表們共襄盛舉。   《旺報》秉持傳遞兩岸和平訊息,增進兩岸相互了解的理念;借著「兩岸徵文」的欄目,以「臺灣人看大陸」及「大陸人看臺灣」為主題,徵集兩岸民眾的投稿,以民間個人真實經歷、切身感受,寫下對彼此最直接的認知,改變以往僅由官方、媒體報導所造成的刻板印象,令臺灣讀者得以更了解大陸,也加深了兩 岸的交流及互動,得到兩岸讀者的熱烈迴響。
  • 旺報:臺「大選」參選人要有兩岸經貿政策
    旺報:臺「大選」參選人要有兩岸經貿政策 2015-08-11 14:49: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8月11日電 臺灣《旺報》11日社評表示,目前,臺灣「大選」候選人都沒有提出清晰的前瞻性的兩岸政策與論述
  • 旺報:臺商登大陸文創產業園區闖天下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月8日電 臺灣《旺報》8日刊文稱,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大陸給予臺灣愈來愈多優惠措施
  • 第六屆"旺報"兩岸徵文大陸媒體團抵達臺灣 朱立倫出席歡迎會
    東方網記者曹磊、金善發4月18日報導:《旺報》兩岸徵文活動邁入第六個年頭,東方網等24家大陸主流媒體17日組團赴臺為今年的活動揭開序幕。  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北市副市長候友宜、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共同迎接遠道而來的大陸媒體一行。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俞主席隨後指出,兩岸關係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兩岸民眾加強交流,尤其要多舉辦一些體驗式交流,讓兩岸民眾樂於參與、有所收穫。只要堅持不懈,兩岸民眾交流定會成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錨頭」,成為兩岸同胞共同駛向美好未來之大船的「風帆」。  每年一屆、已經連續舉辦8屆的海峽論壇,正是定位在民眾交流。今年海峽論壇仍延續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徵。
  • 第六屆旺報兩岸徵文 頒獎典禮在澎湖舉行
    深圳特區報訊 臺灣《旺報》第六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4月19日在澎湖舉行。包括深圳特區報、環球時報、上海文匯報、廣州日報、新快報等20多家大陸媒體主要負責人出席了儀式。來自海峽兩岸的16名徵文作者成為本屆得獎者,其中大陸作者沈雪晨及臺灣作者潘達獲得一等獎,另有優秀獎四名以及佳作獎十名。
  • 兩岸交流融合大勢不可阻擋:臺灣輿論高度關注第11屆海峽論壇
    臺灣輿論高度關注本屆論壇並認為,在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形勢下,論壇參與人數創新高,表明兩岸交流融合的大勢不可阻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廣大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  《中國時報》《聯合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旺報》及ETtoday等臺灣媒體,廣泛報導論壇開幕消息以及青年論壇、工商論壇等分論壇舉辦情況,強調本屆論壇參與人數創歷史新高,「充分表明兩岸經濟交流融合的大勢任何力量壓制不住」,「兩岸經濟交流融合,既是大義,更具大利,沒有理由不走得更近更好,也一定會走得更近更好」。
  • 全國臺聯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在貴州舉辦
    「優秀青年臺胞志願者集訓營」、「兩岸婚生子女臺胞夏令營」和「第二屆正青春——兩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營」等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於8月3日在貴州開營。全國臺聯理事會兩岸婚姻暨臺灣少數民族專委會部分委員同期開展調研活動。「兩岸婚生子女臺胞夏令營」在遵義會議會址開營來自臺灣高雄,在大陸生活工作4年,目前在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任職的李京機,在得知「優秀青年臺胞志願者集訓營」活動要舉辦時,便迫不及待地報名了。
  • 旺報:大陸應有所作為 兩岸求同尊異共建新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22日社評,原題《兩岸關係陷盤整 陸應有所作為》,全文摘編如下:朱立倫就任國民黨主席,外界普遍稱是「朱立倫時代」的開啟,也都高度關注朱立倫究竟是國民黨史上「最弱勢的黨主席」,還是能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振衰起蔽的中興英主。
  • 臺灣《旺報》:兩岸媒體相互理解才能有效合作
    華龍網訊 (記者何清平)昨日,在論壇第一分會場,臺灣《旺報》社長黃清龍說,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民眾在文化認同、情感、習慣甚至價值觀上都有所不同,甚至會有較深的誤解。媒體作為影響社會大眾認知的來源,兩岸媒體作為連接彼此的橋梁,有責任促進兩岸民眾的互相理解。黃清龍說,兩岸媒體首先需要彼此間有善意的態度,互相了解、坦誠交流才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