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德安大捷,這一戰將1萬多日軍全殲,是抗日時唯一全殲一師團的記錄。指揮官名叫李漢魂,今天就隨閒趣侃歷史走近抗日將領李漢魂:
1894年,李漢魂出生於廣東吳川,李家是小資家庭,祖父經商為生,父親則致力於考取功名。李漢魂小時在家讀書,曾肄業廣東高等學堂法科專業,機緣巧合之下,改考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及武昌陸軍預備學校第二期,1916年轉入保定軍校第六期,1919年畢業,從此走上了戎馬生涯。
畢業後,李漢魂被分配到山西閻錫山部任見習軍官,後因病回鄉,不久到粵軍第二師擔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亂世之下,李漢魂也只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求生存,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時,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1937年,日本侵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繼而「八·一三」進攻上海,在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動下,全國軍民奮起殺敵抗日,全面開展。李漢魂升任六十四軍軍長,請纓北上抗日:
1938年7月22日,日軍進攻武漢,李漢魂奉調參加武漢保衛戰,負責指揮潯線的戰鬥。 後來日軍在九江附近登陸,九江失守,敵軍又沿南潯線星予洲登陸,向德安進犯。李漢魂調集8個師的兵力,運用「一鼓作氣」的戰術,把敵1萬多人壓到縱深不到3裡的張古山的狹窄地帶消滅,取得了德安大捷,所部獲「鋼軍」錦旗獎1面。這是是抗日時唯一全殲一師團的記錄!
1938年10月,廣州失守。 11月李漢魂受任廣東省政府主席。這樣的安排其實是蔣介石的權謀之術,在他的安排下,張發奎、薛嶽、餘漢謀、李漢魂相繼貼貼服服為蔣賣命。李漢魂也被這樣的安排蒙蔽了雙眼,這之後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千方百計鞏固其省府主席寶座。
1949年李漢魂去臺灣,出任臺灣當局總統府上將參謀長,後任內政部部長,同年辭職旅美後,靠與夫人經營餐室維持生計。在當時加入美國國籍,解決各種問題就容易很多。但他在事關國格人格問題上,決不「入鄉隨俗」,而是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中國國籍。
他立下遺囑,在他有生之年,如不能返回祖國,死後也將他的骨灰葬在廣東南華寺內。1987年他在美國紐約與世長辭後,按其遺囑,骨灰由女兒李湞從太平洋彼岸帶回南華寺安放,實現了李漢魂生前「落葉歸根」的願望。
你如何看待他的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