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名將李漢魂故居實拍,情義千秋,在吳川嶺頭長留
抗日名將李漢魂(1895-1987),屬上院李氏,廣東吳川黃坡嶺頭村人,曾參加北伐、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時任戰時廣東省政府主席6年。他愛國愛家,為家鄉吳川的建設和抗戰不遺餘力。於1949年後赴美國,至1987年病逝紐約。位於吳川市黃坡鎮嶺頭居的李漢魂故居,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抗日將領李漢魂:曾全殲一萬鬼子,晚年開餐館為生不入美國籍
1938年,德安大捷,這一戰將1萬多日軍全殲,是抗日時唯一全殲一師團的記錄。指揮官名叫李漢魂,今天就隨閒趣侃歷史走近抗日將領李漢魂:1894年,李漢魂出生於廣東吳川,李家是小資家庭,祖父經商為生,父親則致力於考取功名。
-
粵軍大將李漢魂是如何歸附蔣介石的?與一份八個字的電報有關!
粵軍大將李漢魂是如何歸附蔣介石的?與一份八個字的電報有關! 李漢魂,是廣東人,卻反了粵軍,成為蔣介石的鐵桿。 他為何歸附於介石的? 源自於他的抗日情結。
-
抗日將領劉家麒墓湮沒雜草叢 聾啞外孫女獨守故居
15日,長城抗戰網總編賈元良發微博,呼籲修復抗日將領劉家麒墓。微博稱,劉家麒是抗戰期間犧牲的武漢籍將領中,軍銜最高的一位,「但是,劉家麒墓在『文革』中被拆除,至今沒有恢復」。經多方打聽,記者得知劉家麒墓舊址位於武昌卓刀泉的伏虎山辛亥首義烈士公墓中。當日,記者前往探訪。
-
【泰州古宅夢尋】——抗日將領李明揚故居
李明揚故居具體位置如上圖所示編者按:李明揚故居為泰州市首批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城中歷史街區內,前後約4進,典型民國風格建築。這座有著百餘年的老宅,陳毅元帥曾經下榻過,解放後不久,曾作為泰州市委機關,而今成為大雜院。
-
山清水秀的世界長壽鄉,走出兩位抗日將領!
丘逢甲和謝晉元,兩個似乎都已經不太熟悉了的名字,兩座貌似也風馬牛不相及的故居,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丘逢甲和謝晉元都是廣東梅州蕉嶺縣人,兩人都是抗日將領,兩座故居都是國保單位,都是免費參觀,民居建築風格類似,但分別位於蕉嶺縣城一南一北,相距約28公裡。
-
北京市名人故居以清代居多 大部分故居亟待保護
北京市政協文史委與北京聯合大學22名師生去年共同對北京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現狀進行深入調研,調研發現,除少數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院落外,大部分的故居已經殘破不堪,亟待保護。這次共調查了308處名人故居。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匡國良表示,雖然這308處名人故居的資料並不是北京名人故居的全部名錄,但完全可以反映北京名人故居的基本情況。
-
十首抗日詩詞,重溫英雄的愛國情懷
左權,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生,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吉鴻昌,抗日英雄,愛國將領。1933年5月26日與馮玉祥、方振武、佟麟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與日作戰。1933年11月,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
-
齊聚愛國教育基地孫立人故居,筆墨會友追憶將軍
她指出,開展這次書法創作筆會的主要目的是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17周年,進一步推動我縣對抗日名將孫立人的研究和宣傳。王為良、袁翼、陳雄威、趙廣曙、趙友和5位書法愛好者現場揮毫潑墨,以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為主要內容,創作書法作品20多幅。
-
揭秘:《正者無敵》中川軍抗日將領的原型(圖)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湘順應時代潮流,積極參加抗日,由一名封建軍閥轉變成為愛國將領。川軍首領劉湘的抗戰決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鼓舞著整個軍隊的士氣。「七七事變」之後僅3天,劉湘便電呈蔣介石,並通電全國各省市軍政長官,請纓抗戰。此後一個月內,劉湘在川多次發表講話,並調防軍隊,準備糧草,積極備戰。同年8月7日,劉湘乘飛機離川參加國防聯席會議,商討抗戰事宜。
-
周恩來、張學良與抗日將領關玉衡
周恩來讚賞關玉衡的抗日之舉 周恩來讚賞關玉衡果斷處決中村震太郎的抗日愛國之舉,並對他的下一代的成長給予了深切的關懷。關松軍在一篇《延河靜靜流》的文章中回憶說: 一九四四年夏,延安魯藝要演出大型秧歌劇《血淚仇》。劇中需要一套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制服。
-
「紀念李漢魂將軍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11月1日,由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廣東近代文化學會和吳川黃坡鎮嶺頭村委會聯合主辦的「紀念李漢魂將軍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李漢魂將軍故鄉吳川市黃坡鎮嶺頭村舉行。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吳川、黃坡兩級領導出席了研討會。1895年,李漢魂出生於吳川市黃坡鎮嶺頭村。
-
于姓名人多集中在軍政界:抗日愛國將領于學忠等
(記者 李江瑞 文/圖) 姓氏源流 于姓始祖是周武王之子 對于于姓的起源,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于氏文化研究會主要負責人于敏欣說,目前各方比較認可的是三支。 第一支由姬姓而來,是周武王姬發的後代。
-
【國家公祭日】十首抗日詩詞,重溫英雄的愛國情懷
左權,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
紅色記憶特別篇 第三講:揮毫臨墨訴愛國情懷——馮玉祥抗日對聯
馮玉祥,字煥章,安徽巢湖人,民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 此時的馮玉祥將軍就率先與中國共產黨合作,與吉鴻昌、方振武等將領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了大片失地。但是,由於蔣介石的阻撓破壞和出兵鎮壓,最終失敗,但他們英勇不屈的精神卻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全國軍民。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等愛國將領在西安扣壓了蔣介石,提出了「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的要求。
-
抗日名將廖耀湘故居遊記
廖耀湘故居。新邵縣政府於2011年8月列為「新邵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新邵縣文物管理所掛牌「文物保護 注意防火!」後來在抗日和國共內戰的,國軍重要將領大多是黃埔前四期,而廖耀湘以第六期這樣淺的資歷,成為領軍大將,年紀輕輕就做到兵團司令,是軍界異數。 在解放戰爭中的國軍將領中,廖耀湘的知名度很高,在講述那段歷史的各種資料和作品中,廖耀湘更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名字。原因很簡單,提解放戰爭必提遼瀋戰役,而提遼瀋戰役則必提廖耀湘。
-
越城區馬山鎮姚啟聖故居亟待保護
未被列入文保名錄 各方正設法加緊保護姚家埭村的姚啟聖故居被人稱為帥府臺門,原佔地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故居內的古建築面積如今僅存四分之一,故居內已建有村民的住宅樓。現存的老建築柱、梁、枋多處殘損嚴重,並已開裂、黴爛。故居周邊環境也不同程度受到破壞,修復難度較大。
-
清明至,廬江孫立人故居被鮮花簇擁……
,向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致上無限崇敬。孫立人卓越軍事才能,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之所以被譽為「國軍戰神」,需要從「仁安羌大捷」說起。同時也被國際輿論譽為「東方隆美爾」,成為一代抗日名將。孫立人故居坐落在金牛鎮旁,金牛山半山腰處,坐北朝南,是一座晚清風格的小四合院。初建時有百餘間房屋,解放後逐漸拆除,現為金牛中學校址,留下房屋一幢11間,約250平方米。
-
終於有人反對李登輝葬入抗日將領墓地了
退伍軍人協會南加州分會聲明指出,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將領如何應欽、顧祝同、薛嶽等人個個功業彪炳,「愛國」事績都足以驚天地泣鬼神,英烈千秋,萬古流芳。聲明中批評,李登輝原名巖裡政男,曾為日人侵華作戰;獲故蔣經國拔擢出任要職,1988年蔣逝世後繼任宗桶與國民黨主席,1996年當選首位民選宗桶,但在位期間,卻開啟黑金政治,成「黑金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