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幹預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堅持和量化,才會有質的改善,有些家長給我留言,擔心自己不會教孩子,我理解大家的心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家庭幹預、機構幹預,如何選擇?
目前的幹預康復機構,無論是醫院還是外面康復機構,基本教學形式做下簡單介紹,供參考。
課程內容:
通常機構會開設二門課程,以個訓課和感統課為主,對於一些具備了一定基礎表達的孩子,還會有融合課,有的地方也叫集體課,名稱會有所差異。
個訓課:主要是通過提升認知理解,引導孩子開口表達。那麼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多訓練都是以遊戲的形式來引導孩子,同時,會根據孩子的語言情況,融入了口肌、感統、專注力等訓練內容。
感統訓練課:主要是對孩子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感覺的全身運動,對於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專注力、身體協調能力等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融合課:主要是針對一些具備了一定語言基礎表達能力的孩子,為了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互動能力等,進行的有意識的社交培訓,從而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
時間費用:
通常每天二節課,以個訓和感統為主,每節課約45-60分鐘,因個訓和感統均為一對一教學,也就是一個老師教一個孩子,因此,費用要遠高於市面上的培訓課,基本每月萬元費用。
一線城市的費用還要更高些,下面附一份北京某幹預機構的收費標準,供參考。
機構選擇:
選擇幹預機構,我簡單說下判斷標準:
是否有科學的專業的評估體系?教師對孩子的耐心、責任和熱愛程度如何?是否進行專業的高質量的幹預?是否有家庭幹預方法的指導?對於機構的選擇,家長心中也會有自己的一桿稱,專業程度、口碑、時間、距離、費用,都要權衡,上面說的3點,其中前2點,如果不親身去試聽,或是對這個行業不是很了解,也很難做出判斷,那麼第三點,我覺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標準:機構是否有家庭幹預方法的指導?或是允許家長陪同上課,如果允許家長陪同上課,我覺得這是最優先選擇的機構,因為家長能一起陪同上課,一方面安撫孩子情緒,另外,這樣家長也能學習,回家再教孩子,鞏固學習內容,提升訓練效果。
但多數機構是不允許家長陪同的,那麼,至少要有家庭幹預方法的指導,如果沒有任何的家庭幹預方法指導,家長對所訓練的內容一無所知,僅僅依靠機構的訓練,這樣的機構既不負責,訓練效果也很難保障!
另外,如果家長不能陪同上課,最好要有攝像頭可以監控,因為,不可否認在一些語言幹預機構,出現過一些暴力教學情況的問題,而對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攝像頭多少可以起到一個威懾的作用。
在孩子不具備基本語言表達能力的情況下,不建議!非常不建議!強烈不建議!把孩子送入,全天教學、封閉式的機構,無論是以早教還是以康復名義的機構!
因為,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孩子,較為敏感,並缺乏安全感,家長不陪同的情況下,全天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對於一個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事情,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甚至會對孩子心理產生陰影!換位思考,如果把你送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完全陌生環境,你也會很無助的,更何況是一個才幾歲的孩子,所以,家長在選擇機構的時候,且不可盲目把孩子隨便送入!
另外,再說下關於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上幼兒園的標準,通過這個標準,也是讓大家了解,為什麼不能把一個不具備基本語言表達的孩子,送入全天封閉教學機構。
去幼兒園的標準: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上幼兒園的標準,通常要達到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1.不傷害他人,不自傷。
2.能表達基本需求,至少能表達吃、喝、拉、撒這些簡單需求。
另外,建議做一個0-6歲兒童神經心理髮育測試量表,會評出一個發育商分值及智齡,智齡落後不超過6個月。因為,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孩子,雖然年齡已經三歲達到上幼兒園的標準,但如果智齡落後較多,仍不建議去幼兒園。
3.可先試去幼兒園一個月,如果孩子有進步,並且喜歡,那麼證明這個決定正確,如果孩子很牴觸,那就不能過於勉強!
那麼,到底孩子在康復中心,還是在家庭訓練效果好?這兩者並不矛盾。
首先,康復中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長的壓力,理論上語言幹預訓練需每天達到5小時,而機構的時間畢竟有限,且費用高昂,所以,不能完全依賴機構,對於孩子來說,單純的5小時訓練,也很難做到,那麼家庭訓練,就顯得尤其重要。
其次,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三歲前,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家庭訓練又具備它獨特的優勢,時間自由,具備真實的生活場景。如果想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刷牙、洗臉,穿衣,脫衣、孩子社交禮儀,訓練孩子如何去串門等,那麼,顯然生活中的真實場景環境,更能達到訓練目標。
即使機構幹預,家長仍要掌握幹預訓練方法,畢竟語言康復需長期堅持,從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提升最快的孩子,未必是基礎最好的,但一定是家長付出精力最多的孩子,家長完全能勝任幹預訓練這個工作,所以,鼓勵家長學習專業的幹預康復訓練知識。
我的專欄,就是按照幹預康復機構的方式講解,讓您在家就能對孩子進行專業的幹預訓練,視頻實操講解演示,從字母拼音ɑ o e開始,詳細列舉了發音方法,同時總結了一些易發聲、易理解的漢字,從無聲無語言教起。
語言遲緩的孩子除了不愛說話,通常還會存在感統失調,專注力欠缺、口肌無力的問題,所以,在課程裡講解了很多易於實操掌握的訓練方法,把訓練方法融入日常,只要掌握了方法,在陪孩子玩的時候,自然引導,孩子更易理解和配合。
同時,訂購課程後,還會贈送這方面的電子資料:語言康復機構認知卡+感統訓練+口肌訓練+注意力訓練卡!
通常孩子在一周歲就能開口了,3歲前是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語言幹預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年齡越大越難開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點擊下面即可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