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19-11-14 09:22:03新京報訊:日前,北京朝陽區吉祥裡東區的居民們向新京報記者爆料,稱他們居住的207號居民樓一層被人租用開飯店已經營20餘年,來往顧客的嘈雜聲,排煙管的震動聲,炒菜的油煙味都讓他們苦不堪言。
居民樓一層開飯館 噪音油汙幹擾居民生活
11月9日,新京報記者在吉祥裡東區看到,207號樓共7個單元每層有4戶,臨街的一單元和二單元一層都開著飯館,服務員站在單元門口招呼來自各方的食客,且生意紅火。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朝陽區團結湖工商所和朝外食藥所了解到,飯店確實存在擾民問題,但資質齊全,屬於合法經營,只能等到證照到期後才能進行整改。
該樓臨街的一單元一層4套房屋全部被一家家常菜館的老闆租用開飯店,除了一戶作為廚房操作間,其餘三戶每套屋內都擺滿了餐桌當成餐廳。房屋窗戶外全部貼著LED燈,顯得非常晃眼。窗戶上醒目地張貼著「家常菜」、「滷煮」「春餅」、「串」等字樣。二單元一層同樣有四戶,東側是一家肉餅店正在營業,單元門內過道上安裝的旋轉彩燈不停地閃爍著。
一單元敞開的單元門不時有抽油煙機轟轟作響的聲音傳出,樓道的地面上油跡斑斑,樓上的住戶和來此吃飯的顧客不時從單元門進進出出,進入單元門時大家都無一例外地踮著腳尖,儘量避開地面的油漬。
居民常女士介紹,「吉祥裡東區小區建於1990年,不知何時,小區的臨街一層和半地下室就被出租開成了各種商鋪,有賣五金的、賣食品的、理髮的五花八門,持續了大概有20多年。兩家飯館所在房屋實際屬於半地下室,因為臨街這兩個單元的門前並無圍牆遮擋。」
朝陽區吉祥裡東區一棟居民樓內開飯館。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
常女士說,近些年隨著社區環境的整治,關閉了很多店鋪,房東也恢復了房屋的居住功能,但唯獨這一二單元的兩家飯館一直正常開張營業。另一位居民王大媽告訴記者:一到中午和晚上,樓下飯館的油煙就往屋裡鑽,樓上的住只能關閉窗戶,「不然滿屋子熗炒油煙味,連紗窗都被弄得油乎乎的。」
旁邊一棟樓的李老先生說,即便隔著將近20米,他也能從家裡聞到飯店飄出的油煙味兒。一到夏天情況更加惡劣,食客在樓道口抽菸,酒後說話大喊大叫,嚴重幹擾了樓上的住戶正常休息。
居民告訴新京報記者,前幾年飯店對排放油汙進行了整改,安裝了排風管道直通樓頂,油煙雖然小了寫,但機械帶來的噪聲卻大了,「抽風管道裡呼呼的聲音,在家聽得清清楚楚。」此外,晚上來此吃飯的食客將車停在小區裡,居民們的公共區域也被侵佔,小區長期存在外來車輛與本小區住戶搶停車位的緊張局面。
社區多次匯報 被告知飯館證照齊全合法經營
吉祥裡社區的李書記向新京報記者說,多年來社區一直想解決在居民樓開飯店的問題,但被屬地工商所回復告知,「飯館是合法經營」。11月12日,記者在朝陽工商分局團結湖工商所和朝外街道食藥所了解到,居民樓裡的飯店確實證照齊全,李書記說法屬實。
食藥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按照90年代的法規允許居民住宅樓內營業,因此居民樓進駐了一大批商戶註冊經營。儘管現在不再為此類商鋪頒發證照,但此前還在有效期內的證照繼續合法有效,我們暫不能對其進行強制關閉。
這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飯館開在居民樓裡確實不妥,對居民生活負面影響較大,我們也想為居民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來看,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只有等飯店的證照到期,我們再與上級領導請示,視情況再決定飯店的去留。」
4戶民房分別為飯館的用餐區和廚房,樓道裡油汙滿地。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
吉祥裡社區李書記表示,還會繼續想辦法,目前小區出入口大門道閘,已經安裝了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居民樓單元門也計劃安裝門禁,以此改善小區擾民現狀。原標題:《朝陽吉祥裡東裡小區居民樓一層開飯館,鄰居不堪其擾》圖片來自網絡;新京報;記者:張靜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