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啟迪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來說,失重必輕,輕必傾斜,傾斜必倒,倒下即意味著靈與肉的死亡。這就是《思想者》留給年輕人極其珍貴的精神啟迪。

偉大的雕塑家羅丹,用他的雕刻刀給人類留下了一尊名為《思想者》的青銅雕像。他微微弓著腰身,用手背託著下顎,神態莊嚴肅穆,似在審視著宇宙中的一切。世人每每在這尊雕像之前,都會感受到心靈的沉重,生命的輕飄,從而嚮往著臻美的成熟——成熟者的肖像酷似十月裡的向日葵,低垂著它沉甸甸結滿果實的頭顱。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聯想和奇思,大概來源於人們對生活觀察後的感悟。我覺得,在當今豐富多元的世界中,如果自身不去主動追求生命之重,精神就會成為隨水而去的無根浮萍。浮萍雖然在水中風光一時,但可悲的是不知何處是最後的歸宿。其實,人類自身,是可以在激流中尋覓自身之重的,生活中有無數的帆槳,供勇者搏擊風浪。之所以有靈魂失重的人,不願意在風浪中弄潮,不是生活中的懦夫,就是想躲避生活風浪、自尋捷徑以構築黃金寶塔的人——其中的捷徑之一,就是如同野浮萍那樣,寄生於東流之水。

在動物世界中,有一種名叫象蝨的寄生蟲,它依附於大象的皮毛中,隨大象穿過熱帶密林而遠行千裡。植物世界中,有一種名叫風流草的小灌木,它自身不會跳舞,但是一旦有了合適的溫度和聲音刺激,它就會翩翩起舞。無論是象蝨依附於大象,還是風流草舞姿嬌媚,都不是靠自身的力量生活,因而只能獲得一時的美麗瀟灑。

上世紀,我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曾看見過一種寄生蟹,它穴居於海貝的殼體之內,頂著美麗的貝殼光環,出沒於大海海灘。在「思想者」看來,這些瞬間的逍遙和輝煌,都是自卑、自賤和靈肉分離的行徑,因而都是十分可悲的。

我想,一個人在人生的徵途上,應該有「思想者」啟迪我們自尊、自重、自強、自勵的堅毅精神。中國有一個偉大的思想者,他的名字叫魯迅。可以翻一翻他的著作,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中,他都沒有一絲生命失重的奴顏婢膝;有的倒是一身錚錚鐵骨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獻身精神。可惜,眼下也出現了一些類似於「象蝨」「風流草」「寄生蟹」的表演,比如,傍大款、追明星等等,本來可以演繹出一幕青春年華中流光溢彩的壯麗戲劇,很遺憾,青春大幕剛剛拉開,就倉促地完成了最後的謝幕。

凡此種種,《思想者》似乎可以當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讓人們自審其心靈的雜質;它又可以成為衡量我們靈與肉的一把標尺,時刻丈量出每個人自身的失重。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來說,失重必輕,輕必傾斜,傾斜必倒,倒下即意味著靈與肉的死亡。這就是《思想者》留給年輕人極其珍貴的精神啟迪。(從維熙)

相關焦點

  • 《危機與轉型》對話思想者
    徐瑾 陳偉等 / 2009年4月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對話思想者 / 38.0 / 平裝《危機與轉型——對話思想者》一共收錄了中國經營報社「思想者」欄目的結集文粹就是一份思想財富的珍品。——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集子內容十分豐富,一定會引起讀者的極大興趣,也會觸動他們的記憶,啟發他們的思想。
  • 羅丹的雕塑《思想者》為什麼這麼有名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彎腰屈膝,右手託著下巴,光著身子的男人——《思想者》。陝西省圖書館門口的思想者就是這麼一個雕塑,它適合任何場合,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有思想的地方就有思想者。這些情緒都表現在思想者凸出的眉弓、極度凹陷的雙眼、緊扣地面的腳趾和有伸縮起伏的肌肉中。羅丹將這部分從《地獄之門》獨立出來,並給他取名為《思想者—詩人》展出,《思想者》一名才這樣被傳開。
  • 思想者,思考者
    不奢求做一個思想者,但卻要做一個思考者,一個凡事總善於思考的人!善於思考,敢於思考。遇事思考,遇人思考,人生中思考無處不在。人活著不奢求做一個偉大的思想者,但求做一個有靈魂的思考者!
  • 羅丹《思想者》是哀悼者?
    【新華社微特稿】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的作品《思想者》聞名世界。這尊青銅塑像在不少人看來是在沉思,但英國大英博物館展覽負責人、古希臘雕塑專家伊恩·詹金斯依據塑像的體態語言推斷,它應該名為《哀悼者》。按照大英博物館博客的說法,《思想者》一名出自鑄造工人,而非羅丹本人。鑄造工人覺得雕像看著像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梅迪奇家族的洛倫佐》。那件雕塑又獲稱《思想者》或《沉思者》。
  • 著名雕塑《思想者》到底在思考什麼?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一位經常赤身裸體出現在大庭廣眾的男人,這位身材健碩、線條勻稱、單手託腮、赤身裸體,遠看如牙痛患者,近看似哲學巨擘的雕像,是法國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晚年最為得意的作品——《思想者》。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思想者》最早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雕塑,而是跟一座名為《地獄之門》的雕塑在一起,而這個《地獄之門》取自於但丁的《神曲·地獄篇》。
  • 用摺紙藝術呈現世界級雕塑羅丹的《思想者》
    《思想者》是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雕塑名作。享譽全世界。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18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名字叫做《詩人》1889年,這尊以《思想者—詩人》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羅丹巴黎連展中展出。
  • 羅丹「思想者」20年後再訪北京
    原標題:羅丹「思想者」20年後再訪北京   原標題:羅丹「思想者」20年後重訪北京   139件雕塑作品界的「大腕兒」昨天齊聚國家博物館,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思想者」、「巴爾扎克」、「亞當」和「夏娃」等。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舉辦的最大規模的羅丹藝術展。
  • 《思想者》買主想退貨 雕塑真偽又起風波
    東方網2月14日消息:「在藝博會展出的《思想者》貨真價實,100萬美元的價格,我不會改變。」昨日,通過越洋電話,青年報記者採訪了代理《思想者》6/25出售及展示業務的法蘭西畫廊亞洲部經理程昕東。日前,曾在去年藝博會上展出的羅丹《思想者》又起真偽爭議,籤訂了收購意向書的聯洋公司好像要反悔:「如果沒有有效文件來證明這尊《思想者》是真品的話,我們將撇開法蘭西畫廊直接到法國買一座真的回來。」而某報的一篇長篇報導中又出現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思想者》6/25既不是真品,也不是複製品。」
  • 臺灣名星孟廣美盛讚金意陶品牌雜誌《思想者》
    期間,孟廣美接觸並認真閱讀了金意陶品牌雜誌《思想者》,給予了極高的認可與評價。    孟廣美在接觸《思想者》的瞬間,清新明了,化蝶、銳變寓意的封面令她眼球一亮,隨手翻了下,見到裡面的關於非誠勿擾3活動的專欄時,見到自己出席的幾場籤售活動的專版,一下子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3D列印《思想者》雕塑亮相深圳(圖)
    近日,這座舉世聞名的雕塑《思想者》的複製版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前面大操場的右角揭幕。雕塑高大宏偉,人文歷史與校園綠樹交相輝映。令人驚訝的是,這座《思想者》雕塑竟然是由3D列印技術在幾天之內製作完成的。該雕塑本體部分為1.82米高,平面最大0.9米,臺基高50釐米,長寬1.3米的臺座上,整體高度達2.32米。
  • 思想者是劉慈欣浪漫風格科幻小說:將人類與宇宙思想合二為一
    《思想者》是劉慈欣與2002發布的短篇科幻小說,被選入了科幻小說集《時間移民》。這也是劉慈欣小說中比較普通的一個,但它有著劉慈欣小說中獨一無二的浪漫。顧名思義,《思想者》是一篇關於「思想」的小說,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將人類與宇宙的思想合二為一。
  • 中國創新旅遊年度人物「旅遊思想者」頒獎辭及「旅遊思想者」獲獎者答謝辭
    4月29-30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的「2016中國旅遊科學年會」在京召開,羅軍先生並途家網聯合創始人楊孟彤女士榮獲2016年度「旅遊思想者」稱號。「旅遊思想者」頒獎辭及羅軍先生及楊孟彤女士獲頒「旅遊思想者」的答謝辭。
  • 《思想者》最早創作於1880年 最初名《詩人》(圖)
    《思想者》  最早創作於1880年,原是《地獄之門》的一部分,最初被取名為《詩人》,羅丹博物館策展人埃萊娜·馬洛告訴記者,思想者,可以被看成是但丁,也象徵了所有的藝術家、詩人、創作者  《思想者》在大型雕塑《地獄之門》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同時,自1888年起開始單獨展覽,並且因此而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作品。1904年,該雕塑被放大,擁有大型的尺寸,使其更受歡迎。這個男性形象沉浸於自己的思想中,但他魁梧的身材仍然表現出了強大的行動能力,因而成為了當時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 羅丹名作「思想者」或應名為《哀悼者》,大英呈現羅丹往事
    攝影:Jean de Calan《思想者》可能應該叫《哀悼者》在本次展覽的展品中,《吻》和《思想者》是羅丹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但它們原本只是大型作品《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的組成部分。整件作品是為巴黎一家新開的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入口而定製的,門上裝飾是 「表現《神曲》內容的淺浮雕」。
  • 紀念霍金與牛頓為鄰《思想者霍金》雕塑在中國誕生
    思想者霍金雕塑初稿霍金先生已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霍金骨灰將於2018年6月15日安葬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永遠與牛頓為鄰。這是兩位人類偉人跨時空的相聚,對於全世界都有著巨大影響,中國已成為世界中心,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此時此刻,中國雕塑家用《思想者霍金》雕塑,發出了中國之聲,表達中國對偉大思想家的敬畏和尊重,傳達中國人民對於人類進步的重大關懷。同時也向世界表達,中國正在全力進行創新型國家建設,為實現「中國夢世界夢」努力奮鬥。
  • 斯人:思想者姿態
    再多了解一點,原來多年來他一直生活在一種「原生」狀態:幾乎沒有職業,靠在醫院工作的妻子養活,他自己讀書、寫作、寫廣告文案為生,當然捉襟見肘,但他卻安貧樂道,做一個生活的觀察者和思想者。他的思想隨筆受到很多同道的欣賞,但市場有限,收入不好,生活遷就,等到病來磨,就猝不及防了。
  • 從《論語》看孔子遇到的不同思想者的質疑
    現代 孔子研究的角度五花八門,但專門從《論語》一書的記述中 總結 孔子思想遇挫的角度較為少見,本文著重從這一新的角度去探討孔子思想在當時時代的傳播過程,特別是從當時孔子所遇到的不同思想者的質疑入手,更加具有獨特的學術意義。
  • 羅丹 · 思想者
    入館花園右側樹叢之中,隱藏著羅丹的《思想者》。《思想者》端坐於高臺之上,一個世紀思索,不知是否看明思清當今世界的藝術潮流,是否如同塞納河的水潮起潮落?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年—1917年)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直到最近,能夠閱讀希臘和羅馬經典著作的人們還不僅從色諾芬和柏拉圖(Plato),也從塞涅卡和普魯塔克(Plutarch)的道德文章中汲取營養,其中關於哲學之益處和慰藉的啟迪故事可謂連篇累牘。一個有教養的人可能對蘇格拉底有所了解,還知道「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Stoic)、「懷疑論」的一些內容。
  • 魔島英語獲得天使輪融資,啟迪之星(啟迪孵化器)投資
    魔島英語獲得天使輪融資,啟迪之星(啟迪孵化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