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節「乞巧」的來歷!

2020-12-15 阿哲講生活

關於七夕節「乞巧」的來歷!

在中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都是一個個神話故事,而傳說終究是傳說,並非事實。這些傳說是古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也算是討個吉利。大家都知道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而這一天的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也是全世界著名的情侶之間的浪漫節日。可咱們也有屬於咱們自己的傳統情人節,那就是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民間傳說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見的日子。而在這一天也會有很多情侶過節,還有單身的男女祈求找到終身的伴侶。然而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有著民間少女「乞巧」的習俗,關於乞巧的來歷,那就不得不提起,傳說中的那段愛情故事。

傳說,天上的王母娘娘有一個心靈手巧的外孫女叫織女,織女擅長織布,天上的彩霞都是織女編織的。然而這樣日復一日的編織生活太過於枯燥,於是織女便跟隨眾姐姐下凡遊玩。無意中愛上了一位放牛娃,名叫牛郎。便決定留下來,與牛郎廝守終生。牛郎是個窮苦小子,從下跟著哥哥相依為命,對善良美麗的織女一見鍾情,在老黃牛的幫助下,兩人結為夫妻。結為夫妻的牛郎織女過著男耕女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日子過得很充實。很快兩人就有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可是紙始終包不住火,王母娘娘還是知道了這件事。要知道神仙與凡人成婚違反了天條,王母娘娘震怒之下,帶走了織女。

織女走後,牛郎思妻心切,逐漸消瘦,老黃牛也壽終。沒想到老黃牛的死給牛郎帶了了一絲希望,老黃牛臨終前告訴牛郎,讓他把自己的皮剝下來,披上就可以找到織女。老黃牛死後,牛郎披上了牛皮,帶著兩個孩子,飛到了天上找到織女。眼看就要重逢了,可是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用簪子劃了一道銀河,兩人也只能隔河相望,就在眼前卻不能相聚。後來王母娘娘於心不忍,終於還是被牛郎織女的感情感動到心軟了,允許牛郎織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見。

多麼悽美的一段愛情故事,七夕節來源於此。在情人節的背後還有一個乞巧節,和情人節完全沒關聯,是民家女子的節日。而乞巧的起源和織女有關,傳說織女是天上最巧的神仙,可以織出五彩祥雲,人們相信只要誠心祭拜,就一定會賦予一雙巧手的。古代的少女都是針線活極好的,刺繡是基本功,如果不會刺繡會嫁不出去。少女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雙什麼都會的巧手,於是在少女中流行起了賀雙星,也就是乞巧手的習俗。

在這一天古代的少女們會準備「五子」貢獻給織女,還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會舉行穿針比賽,誰穿的針越多,誰就越巧。相傳七月七的露水是織女的眼淚,只要將露水塗在眼睛和手上,就會有一些雙慧眼和一雙巧手。如今在七夕這一天,很多習俗都不流行了,可是乞巧活動在江浙一帶保留了下來。大家有沒有了解到「乞巧」的含義呢?

相關焦點

  • 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為何又稱之為乞巧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這一天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中國的情人節。對於情人節這一說法,一些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乞巧,所以是真正的女兒節。還有人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白頭偕老的情感,不是表達婚前的情人或者是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不同的感情。將七夕節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並不妥當。那麼七夕節究竟從何而來?它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七夕節被人們認為是情人節,源於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織女下凡遊玩時,和人間的牛郎相愛之後決定留在人間,和牛郎過平凡幸福的生活。
  • 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今天是2019年的七夕節(8月7日),你可知道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七夕叫乞巧節。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 七夕為什麼叫乞巧節 七夕別名乞巧怎麼來的
    七夕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叫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等。2020年的七夕節是在8月25日這一天,也就是今天。七夕的別名之一——乞巧節是怎麼來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七夕別稱「乞巧節」的由來吧!
  • 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節的來歷和習俗
    說到七夕節,很多人都會想起牛郎織女的傳說吧,七夕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很多人都在期待著七夕節的到來,你知道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嗎?2016年七夕節是哪一天呢?大家和360常識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2016年七夕節的日期吧。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 2011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有何來歷
    2011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有什麼來歷?(資料圖)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 七夕節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民間傳統的「七夕節」。這天夜晚,繁星滿天,白茫茫的銀河中架起了鵲橋,河西的織女星與河東的牽牛星,一年一度,鵲橋相會。七夕節就源於這牛郎織女美麗的神話愛情故事。相傳織女是個奇能百巧的女工,所以每到七夕,少女、婦女趁織女與牛郎相會的時候,向她乞求智巧。這種乞巧習俗,在漢代已初見端倪,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彩女,在七夕這天「穿七孔針於開襟」。到魏晉南北朝時,乞巧習俗已極為普遍。《荊楚歲時記》上說:每到七夕之夜,婦女們邊觀牛郎織女相會,邊用彩線穿七孔針,設香案,置瓜果,向織女乞巧。
  • 七夕節為什麼又要叫乞巧節?乞巧又有哪些形式?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七夕情人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農曆七夕節會是情人節,更有甚者以為每年二月十四號才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些都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外來文化的侵蝕所導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那為什麼又說七夕節是乞巧節?這個就很多人不懂了!
  • 七夕節的來歷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七夕節這一天,中國少女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
  • 燕趙傳奇|民俗 七夕乞巧節 鵲橋天地間
    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曬衣節、曬伏節,還是佛教的翻經節。到了這一天,老百姓們把壓箱底的衣服、被褥放到太陽底下晾曬,文化人把自家的書本搬出來曬太陽,寺院的僧人也把佛經經書拿出來翻翻曬曬,防止書頁發黴。在河北正定有一座蕉林書屋,這處地方可是挺有來歷,這裡是康熙朝的大學者、大鑑賞家、大收藏家、大學士、一品名士梁清標的藏書樓。想當年,這蕉林書屋簡直比那皇宮內院的書畫名品還要多。
  • 七夕的來歷,什麼時候古人將七月初七定為乞巧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便是七夕節,這個節日往往是虐單身狗的一天,滿大街的情侶,手捧玫瑰的女生,各種花式秀恩愛,很有人會選擇在七夕的時候求婚或者表白,可能是想藉助七夕這個好日子有個好的兆頭吧。但是有個問題,七夕是什麼時候來的,什麼時候七夕成為情侶們的節日。
  • 「七夕為神節,神來自乞巧;中秋為人節,人聚自團圓」是啥意思?
    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了,於是,在與老農的聊天中自然會多了一些關於七夕的內容。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過程中突然聽到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七夕為神節,神來自乞巧;中秋為人節,人聚自團圓。但我不解其意,於是,便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七夕」又叫乞巧節 北京大觀園舉行七夕文化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七夕是什麼民族的節日?源於什麼朝代?」今天(8月25日)上午,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在大觀園舉辦了七夕節文化活動,除了演出和傳統非遺展示外,現場還進行了知識問答的互動,答對問題的觀眾都得到了一份「垃圾分類」的紀念禮品。
  • 七夕節為什麼又叫乞巧節?原來她這是這樣來的!
    每年的七夕都是中國人最歡樂的日子之一,但是七夕在古代也被稱作是乞巧節,你知道是為什麼嗎?乞巧節還有許多豐富的民俗活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 「乞巧節」如何「乞巧」?
    「乞巧節」如何「乞巧」?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個節日還有許多名字。
  • 古時七夕節乞巧是什麼意思 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螞蟻莊園答案
    乞巧節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節日,部分人也只是知道乞巧節就是七夕節的別稱而已,至於乞巧節是指什麼就無從知曉了,那麼乞巧節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乞巧節最初指的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指南|乞巧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明天就是八月中情侶最期待的日子了——七夕節!」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是中國傳統表達愛意的節日,傳說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互表愛意,那麼七夕的由來有多少人知道呢?七巧還是乞巧「七夕」又稱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姐誕....定於我國農曆七月七日,七夕節最開始是由古人對星宿的崇拜誕生的,但隨後由於牛郎織女愛情傳說被廣泛流傳,從而給這個日子添加了許多的愛情色彩,隨後,更是被直接定義為象徵愛情的節日,就是現在的「七夕」了。
  • 乞巧節又叫什麼節 不單單只叫七夕情人節
    乞巧節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歷史,這個節日在人們心中尤為重要,而且到了現在乞巧節已經成為了人們口中浪漫的七夕情人節。   1、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2、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 變味七夕節,鮮花和巧克力讓「乞巧節」變成「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刨除牛郎織女的神人愛情故事之外,它更應該是一個女孩的節日,也更像一個單身女子的節日。說到七夕節的風俗活動,「乞巧」絕對是避不開的一個主題,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浮針取巧、喜蛛應巧等等。「」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
  • 今天2018年七夕,為什麼也叫「乞巧節」?
    七夕節,為黃曆七月初七。黃曆七月,古稱「蘭月」,故習稱是月七日之夜為「蘭夜」。此外,七夕又有乞巧節、雙七、巧夕、女兒節、穿針節等諸多別稱。七夕,是一個與愛情相關的節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流傳千載,至今不衰,人們已耳熟能詳。
  •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
    今天的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8月24日的問題是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帶來的螞蟻莊園8月24日的答案了,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到底是指什麼,看了大家就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