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七月七」,眾多商家和自媒體以「中國情人節」做宣傳,帶火了鮮花和巧克力。但是在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裡,只用鮮花和巧克力來慶祝是不夠的,至少是不準確的。
七夕節,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刨除牛郎織女的神人愛情故事之外,它更應該是一個女孩的節日,也更像一個單身女子的節日。
說到七夕節的風俗活動,「乞巧」絕對是避不開的一個主題,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浮針取巧、喜蛛應巧等等。「」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浮針取巧」則是女孩們提前一天準備好一盆水放在院中,翌日水面會留有浮塵。然後,女孩們把針放進去,等太陽出來後觀察針的投影。簡單來說,「乞巧」相對偏重女性參與。而古代女孩拜織女,也是「求巧」的方式之一,甚至有時會通過一些競技類活動選出手巧的女孩。
七夕節該吃什麼?俗話說冬至的餃子、十五的院校、清明的青團,七夕當然也有應節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種叫做巧果。巧果主要用油麵糖蜜等做成,花樣很多,圖樣有捺香、方勝等。到了宋朝,市面上已經可以買到七夕巧果了。在這一天,心靈手巧的女子通過把巧果做成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造型來表現自己的持家能力。
七夕節該說什麼?節日快樂也許並不恰當,適當的稱讚女孩或女友心靈手巧則顯得恰好。所以,七夕絕對算是男士正大光明稱讚女友的好日子。
說了這麼多,用「中國情人節」來代表七夕節,顯然是不準確的,而僅僅用鮮花和巧克力來慶祝,則顯得崇洋媚外了一點。當然,七夕節這類中國傳統節日的復興,還是值得國人們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