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由美團點評主導的「2019黑珍珠餐廳指南」在澳門發布。「黑珍珠餐廳指南」第一次發布是一年前在上海,這次是第二次。為了確保評審的公正,「黑珍珠餐廳指南」邀請了美食研究者、大眾點評資深用戶代表等組成評審委員會,匿名造訪入圍餐廳,並且引入了獨立第三方機構對評審階段工作執行商定程序。兩年多前,著名的「米其林指南」登陸中國內地城市。
美食榜助力食品安全治理
40年來,我國餐飲業的繁榮局面前所未有,新型的網際網路數位化的途徑與手段不斷改變著我們的餐飲消費形態。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餐飲」的快速發展,生活服務類手機APP為人們選擇就餐地點提供了諸多方便,同時也為食客評價餐廳食品質量、特色以及價格提供了平臺。因此,由網際網路企業來發布一個「餐廳指南」就顯得順理成章。【詳細】
近年來,一些網絡訂餐企業衛生狀況堪憂,網紅麵包店使用過期麵粉、老字號品牌餐飲企業後廚髒亂不堪……此類新聞不時見諸報端。政府部門監管力度不可謂不大,但食品安全問題還是時常挑動公眾的神經。在食品安全綜合治理領域,政府部門無疑是最重要的監管主體,但不可否認,政府規制終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想要做到面面俱到確實有一定難度。因此,需要社會性規製作為政府監管職能的補充,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發揮作用。
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將相關專家和網友的意見整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更大的輿論監督作用。有了輿論監督和公眾參與的制約,那些在食品安全方面難以讓消費者放心的餐廳和商家,必然會在市場良性競爭中被淘汰。整合公眾的意見,製作美食榜單以引導消費者、監督商家,不失為一項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措施。而不為外部利益所惑,才能保證食品安全監督監管的公正公平。【詳細】
米其林留下的空白,黑珍珠來填補?
說到美食榜單,人們自然會想到米其林。在中國境內,囊括了世界主要旅遊目的地的米其林美食榜的覆蓋率卻基本為零。2016年9月,米其林才發布了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而這也是米其林在中國發布的第一本指南。以中國美食之豐富、種類之繁多、差異之巨大、風味之不同計,米其林發布的涉及中國的餐廳指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也正是這個空白,為土產的黑珍珠美食榜提供了產生和壯大的契機。【詳細】
文化是抽象的,但人們之於文化的認識與自信自尊,卻大多建立在具象的載體之上。對於美食而言,人們不僅孜孜以求一個個作為個體的菜品,更熱衷於總結菜系。而正是在這些單個的菜品和菜繫上,人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文化的流變、傳承與張揚。就此而言,「黑珍珠餐廳指南」並不僅僅是美食餐廳的指南,它串聯起散落各處的美食,將抽象的中國美食文化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出來。【詳細】
米其林在中國的「有心無力」,對後來的黑珍珠固然是個機會,但如果以為只靠機會就可取米其林而代之,則太樂觀了些。自去年1月黑珍珠被正式推出以來,這份美食榜單的擴張並不劇烈。前不久黑珍珠美食餐廳指南第二次發榜,只遴選了287家鑽級餐廳,其中三鑽餐廳20家、二鑽餐廳77家、一鑽餐廳190家。榜單覆蓋範圍也只局限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2個城市以及海外的東京、紐約等5個城市。由此而言,黑珍珠在過去一年的成績,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巨大。也許,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黑珍珠指南的制定者才能體會到磨礪出一顆黑珍珠有多麼難,也才能明白為何已近百年歷史的米其林指南為其「留」下了契機。【詳細】
黑珍珠能否成為「舌尖上的中國標準」?
目前各類美食以及餐廳的排行榜並不少見,黑珍珠究竟有何超群拔類之處,究竟憑什麼超越單純的排行榜而上升到中國美食文化的層次,尚需更多的觀察。「網際網路+餐飲」在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以消費者點評為原始數據,依靠技術手段為眾多的餐廳分類與排行,不是什麼難事,真正難的,是維持這種排行的權威、公正與品味。【詳細】
在中國難以計數的餐廳裡遴選出有口皆碑的餐廳,不僅僅是一個按照嚴格程序及規範就可成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做一個好的美食榜,需要有愛、有投入、有耐心」。這也正如黑珍珠的發布者所說:「2018年第一次做黑珍珠餐廳指南感受到的是『無畏』,帶著網際網路思維進入品質餐飲領域。2019年,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敬畏』。」【詳細】
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急需屬於自己的「舌尖上的中國標準」,這是當前各類美食排行榜大行其道的本質原因,是市場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文化自信的真實展現。對於向世界推介中國美食文化,黑珍珠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它是否能夠得償所願,我們拭目以待。【詳細】
微言大義:
@彩色的夢想世界:殺到「黑珍珠餐廳指南」杭州上榜一鑽餐廳,果然不負眾望,好吃到停不下來,飽餐過後扶牆而走。
@什麼時候可以開心啊:看了一眼,發現我竟然吃了很多家了……
@Joly汪仔:作為一個去一個地方就喜歡拿著榜單刷榜吃的人來說,「黑珍珠榜單」裡的餐廳口味一般,很多都比較貴,主要勝在食材和環境。還是推薦各大城市大眾點評必吃榜,價格適中又好吃,基本濃縮匯聚了一個城市的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西伯利亞小說集:新疆、內蒙、雲南民族風情的沒有?河南、湖北、山東、東北大眾風味的沒有?
@考拉愛覺覺:不是只有貴才是好的。米其林一星尚且還有好多大眾化的地方……
@那不勒斯的檸檬:「黑珍珠榜單」裡的餐廳還是要去吃的,雖然其中有些確實沒那麼驚豔。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因為地域、氣候、風俗等因素的影響,各地飲食文化又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造成「眾口難調」。由此,打造權威公認的中國美食榜單,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其實,以中國餐廳數量之多、餐飲市場之大,無論是黑珍珠、米其林,還是更多美食榜單的存在,都並非多餘。它們在良性競爭中一起發展,攜手打造「舌尖上的中國標準」,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對廣大消費者而言,當是幸事。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