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高開低走」很大程度上因為其口碑不及預期。在淘票票和貓眼,評分分別為7.4分、8.4分。通常情況下,每部電影在淘票票和貓眼的評分差距在0.1分-0.3分,該片在這兩個平臺評分差距高達1分,非常「反常」。而在豆瓣上《姜子牙》目前評分7.0分。對比來看,《哪吒》在淘票票、貓眼、豆瓣上的評分分別為9.5分、9.6分、8.5分。
這部電影現在被吐槽的點,一是主要集中在劇情上。
主角姜子牙的一切行為,都是靠自己的心理活動做鬥爭,去引起戲劇衝突,完全激發不起觀眾共鳴。同時,幾乎所有觀眾都發現的一件事,就是姜子牙的人物性格塑造最成功最專業的地方,居然是在彩蛋之中。彩蛋最後的強迫症發作,反倒讓姜子牙這個人物生動和飽滿了許多,整場電影卻反而顯得人物有一些拉胯。
再一方面引起大家吐槽的地方,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在自始至終對標《哪吒之魔童降世》,而實際上我們也看到了,兩者其實相差甚遠。
撇開本身劇情和電影的質量高低不談,作為中國人熟知的歷史人物,姜子牙這個人本身造成一個問題就是小孩子看不懂,大人可能不喜歡。
比起哪吒這種民間故事人人熟知,新版電影又後期結合現實創造的劇情,使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整體三觀與內涵大大超越了《姜子牙》,而宣傳中《姜子牙》偏偏一直拿自己和前作等量齊觀,其實他們根本不能不能混為一談。
再有一個點被吐槽的,居然是一個看似是優點的地方。整部電影過於注重特效,導致我們只記得特效。不管是恢弘的大場面,還是小細節的勾勒,我們確實能看得出來這部電影背後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就像是為了和傳說中的細節狂魔迪士尼匹敵較勁一般,國漫也越來越重視「頭髮絲」的創作。今天這個《姜子牙》也是一樣,對細節實在是太過逼真和完美的追求,反而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因為畢竟特效的存在是錦上添花,在沒有實際劇情撐起來這個電影的時候,特效太完美的存在,有一些尷尬。
可是,這樣的《姜子牙》才應該是合理的現象,像是《哪吒》這樣的片子少有。即便是動畫頂級製作公司的迪士尼,最優產品也就是一兩年一部,有的時候甚至是屬於迪士尼旗下分屬不同的工作室而才能產生出來佳片,並非也是部部都優秀。
真正合理的電影產業市場,就應該像是錐型。頂尖的只有少數極個別,大部分都是圍繞在中間,我們覺得還尚可的片子,而不是爛片一大堆的金字塔形狀。《姜子牙》去對標《哪吒》,這是好現象,而且每一部片子都應該去對標《哪吒》。比不上,也不必氣餒,未來還有機會,國漫有希望慢慢來。還有很明顯的一點是,國漫票房市場潛力很巨大,哪怕說《姜子牙》不行,但它的票房表現依舊亮眼,說明觀眾們還是給了肯定。文/月上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