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70年代香港崛起

2020-12-06 好奇組長

70年代是香港崛起的年代。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轉型為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因此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

70年代香港是港督麥理浩治下的10年。他在香港10年,提出「積極不幹預主義」的施政哲學。因此麥理浩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受香港市民喜歡的港督。

一家賣灌湯包的早餐店,灌湯包是香港人最愛吃的早餐之一。

夜市小吃攤

父母去夜市擺攤,孩子跟著去在夜市寫作業。

一家香港燒臘店

香港彌敦道附近

香港著名的跑馬地

沙頭角中英街,還能看到站崗的解放軍戰士。

上環大笪地夜市,現在早就沒了。

天星碼頭候船室

繁華的灣仔莊士敦道

蝦餃鋪子員工正在製作蝦餃。

油麻地玉器市場

可能是油麻地的某條街道。

可能是舊時的香港大磡村。成龍的《警察故事1》好像曾在這裡取景。

大埔元洲仔

新界大埔墟市,所謂墟市就是定期舉行的市集。

可能是新界大澳漁村

長洲北帝廟,又叫玉虛宮。

二戰後有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導致香港學校不足,於是出現了許多將天台改成學校的情況,被稱為天台小學。

香港太原街,位於灣仔莊士敦道與皇后大道東之間。由於這條街上有眾多售賣玩具的店鋪,因此也被叫「玩具街」。

香港很有特色的雙層巴士

這炸油條的水平怎麼樣?

香港中環的嘉鹹街。街上沿途有不少街賣魚蝦肉蔬菜水果的小攤子,這裡被人認為是最有香港居民煙火氣息的地方。

一家製衣小作坊

香港正街街市

南方傳統製法的臘腸攤

香港夜市的小吃鋪

香港新居民挑著大包小包,回內地省親。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亞洲四小龍」PK「亞洲四小虎」
    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了亞洲四小龍、90年代又誕生了亞洲四小虎。「四龍四虎」在20世紀末期的亞洲地區可謂是瀟灑一時,但是好景不長一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直接摧毀了「亞洲四虎」的威力。四小龍卻熬過來了,但是如今有些「龍」也逐漸頹廢了。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為什麼再無第二個「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是一個久違的稱呼,它指的是上世紀70至90年代的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如今這些地區都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富裕地區。從70年代至今,已經整整過去半個世紀,此後再也沒有國家能達到它們曾經的高度,即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不過四小龍之後,亞洲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亞洲四小龍「這樣的經濟體。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亞洲四小龍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那中國四小龍?原來是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有關於亞洲四小龍的稱呼,這是指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大環境下,亞洲範圍內由四個不同的地方組成的一個有關於對外出口貿易合作的關係。而亞洲四小龍就是指的中國的香港和臺灣,還有新加坡以及韓國這四個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這四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亞洲範圍內最發達的地帶。那麼相對之下中國的四小龍又會是哪一些城市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亞洲四小龍」和日本都青睞越南,越南能成第五個「亞洲小龍」嗎
    除了日本之外,曾經「亞洲四小龍」,即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也是越南最大的幾個投資來源地。根據2018的數據,人口不到1億的越南全年共吸引了355億美元的投資。而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2.6億人口的印尼僅吸引到120億美元投資,幾乎只有越南的三分之一。這一方面說明越南吸引力之強,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對越南的「支持力度」之大。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2019年亞洲四小龍經濟數據大pk,誰發展更好?誰又失意了?
    你聽說過亞洲四小龍嗎?它們是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亞洲四小龍轉型的故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經那裡的人均GDP位列亞洲和非洲最貧窮的國家和地區。 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它們一直保持著高水平的經濟增長,今天,香港和新加坡是重要的世界金融中心,而韓國和臺灣則成為全球汽車和電子元件製造的重要中心。
  • 拋棄了製造業的香港,不再是「亞洲小龍」?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將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重要城市,香港繁華的背後有著良好的治安以及廉潔的政府,當然也離不開健全的法律以及自由的經濟貿易體系。「東方之珠」「亞洲小龍」等別稱讓香港這座城市在世界範圍內獨樹一幟。但如今的香港,就像是一個使盡渾身解數都無法再創輝煌的暮年老人,香港的GDP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已經被隔海相望的深圳超越。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20世紀年代,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前沿的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向其它落後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少發展中國家抓住這次良機,開始了飛速發展。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2019年亞洲四小龍各項數據對比,臺灣大部分數據列末尾
    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特區、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亞洲進入了學習和引進的時代,1960年代亞洲開放學習了歐美等西方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高速工業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並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那麼50年後,現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和我國的一些省市相比,誰強誰弱?為了便於比較,這裡以18年的GDP為基礎,用人民幣計算。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半年GDP對比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世紀中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領跑亞洲。時至今日,這四個國家和地區依舊是亞洲重要的經濟體。那麼,今年半年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GDP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了和平發展的一個新的時期,為此很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亞洲的某些地區,比如東亞,還有東南亞有很多的經濟體迅速的崛起,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就有八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