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料理新貴「旬菜料理 MIZUKAMI」,主打為四季而生的釜飯

2021-02-17 饞貓遊

來到京都,除了品味懷石料理,我們也會看到滿大街的京料理,他倆可不是一個意思。位於二條城附近的這家「旬菜料理 MIZUKAMI」就是主打京料理

文 | 醉貓


先說說京料理和懷石料理的區別吧,其實京料理在食材和口味上也只是和懷石料理有些許差別,不怎麼研究這類料理的,大概也是感覺不到那差別。

因為京料理就是繼承了懷石料理傳統,再結合皇室料理、寺院料理的特點,採用京都特產的食材和烹飪方式發展而成的。

選材講究時令,以豆腐、竹筍及蔬菜為主,味道偏淡,而且菜餚賣相精緻,跟懷石料理相類似,烹調方式主日本關西地區京都口味,如果說懷石料理是日本特色,京料理就是地方特色。

也正好因為它和懷石料理很像,對於荷包緊張但又想體驗一下別致又正宗京都風味料理的食客來說就特別的友好,價格都不貴,今天要給大家試吃的這家「旬菜料理 MIZUKAMI」則更是性價比超高。

他家是2018年才開業的,名氣還沒有到遠揚四海的地步,這個時候來京都選擇這裡就特別合適,這次我們試吃就真的想強烈推薦!!

雖然說是新店開業開業不久,但基本來一個都能成為回頭客,好評率高達90%以上,看看網友們對他家的彩虹屁:

也許你沒有看懂,不過意思差不多都是說超美味!還要來!

今天來到「旬菜料理 MIZUKAMI」選擇的就是超便宜的3270日元的午餐套餐,差不多200元人民幣。

200元人民幣就可以吃到類似於懷石料理的規格,似乎不敢相信,這次套餐的品數雖然少,但一個人還是足夠了。

店鋪內部位置比較少,所以記得提前預約,吧檯差不多4個位子,坐吧檯可以看到主廚料理的技藝,整個店面非常乾淨。

落座後,就期待著這讓人驚喜的3270日元套餐吧。

第一道先付,應季的涼拌新鮮蔬菜。清清涼涼,非常開胃,看起來也是很小清新了,簡單的浸物處理,發揮了蔬菜本味。

接著刺身拼盤登場,裝盤的容器色調很美麗,這道料理也是讓人驚豔。

最為推崇的是生魚片裡面的烤灼海曼,味道很好,每一道都是美味新鮮。拼盤的內容會根據當日採購的食材不同而改變,但不管哪樣,都是保質保量。

刺身過後是烤物,這次是小銀魚、竹筍,春天的感覺,天婦羅每一家都有其獨特的手法,口感脆脆的,用心花時間的料理就是不一樣。

接下來的便是重中之重,釜飯,其實有很多人都是聽聞「旬菜料理 MIZUKAMI」家的釜飯而來的,這是他家的鎮店之寶了。

對於釜飯的料理,「旬菜料理 MIZUKAMI」擁有絕對的自信。


釜飯又叫做鍋飯,其實很像我們這邊的煲仔飯,把菜品精華都濃縮在一鍋飯裡,釜飯不是瞬間做好的,需要經過時間的慢慢培養。

所以在我們吃其他料理的時候,主廚就已經在做著準備了,以最合適的溫度和時間呈上這道料理。

這道釜飯的用料是靜岡產的正櫻蝦和蘑菇,撒上了一些蝦粉,配合秋田產的hitomrbore和新瀉產的koshihikari(糯米的一種)混合做成的米,滿滿的海鮮味。

真的是太了!

釜飯讓人食慾大增,從這一口鍋裡汲取了精華的米飯,已經是最好吃的,滿滿的一大鍋超級滿足。

作為結尾的甜品是豆乳冰激凌,清涼滑爽的口感為本次套餐劃上了圓滿的句號。3270日元的套餐超值,吃到他家引以為傲的釜飯是一種幸福。

寂靜、祥和、清淡是「旬菜料理 MIZUKAMI」的風格,優雅而富有藝術感,來京都一定不要錯過這性價比如此完美的一家京料理店。

旬菜料理 MIZUKAMI(旬菜料理 みずかみ )

【店鋪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竹屋町通烏丸東入清水町381

【營業時間】12:00~14:00,17:30~22:00(L.O.20:30)<周日休息> 

【交通方式】京都市地下鐵烏丸線 【 丸太町駅】5號出口 徒步一分鐘

【官網】到京都觀光的遊客,想品嘗京料理的遊客

不屑於米其林三星評級的京都懷石料理「竹茂樓」,300年如一日
「數寄屋橋次郎」的國之珍寶小野二郎,為何能被稱為壽司之神?
800元即可搞定!東京銀座米其林二星應季懷石料理「銀座Toyoda」

tastetrip聯合VISA給大家送來2019優惠福利!95折優惠吃吃吃!

↑↑一隻會帶你去吃米其林的饞貓~

相關焦點

  • 四川料理的祭典「四川フェス2019」!東京新宿麻辣來襲
    為期兩天的「四川美食節2019」不僅有四川料理,還有香辣麻辣爆米花、花椒草莓大福等原創甜點小吃。」的稱號,以四川傳統的料理為基礎,創作了融入現代感的料理,讓人聯想到遙遠的四川味道和香味。不屑於米其林三星評級的京都懷石料理「竹茂樓」,300年如一日
  • 在京都茶懷石料理「未在」中,品嘗四季的變遷
    在品嘗完金澤這座小城帶給我們的特有料理後,這一次我們跟隨「日料大使」鳥生豐大廚的步伐來到了以千年歷史與傳統而聞名的古都——京都。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作,精緻講究的懷石料理就發源於京都。除了追求食物的新鮮度,還追求食器、刀工、庭園等所塑造的空間美。那麼,在這被傳統氛圍包裹的京都,我們又將迎來怎樣的味覺衝擊呢?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的八寸,食材豐富,擺盤華麗▋什麼是「春懷石」料理「懷石」一詞,顧名思義,懷中抱著石頭。這是過去在禪寺修行的日本僧侶,打坐時為了忍住飢餓,在懷裡放置烘烤過的溫熱石頭,以達止飢禦寒的效果。懷石料理本來是日本茶道中,由主人招待客人喝茶之前的菜式。為了不讓客人等待時餓肚子,也要避免濃茶傷胃,所以在飲茶前奉上簡素的料理;一般來說是一汁三菜、強餚、八寸、湯。發展至今,已不限於此,轉變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名詞。懷石料理講究季節性與食物原味的展現,「春懷石」即是選擇春季最鮮美的蔬果魚肉做成的菜餚。
  • 於京都高瀨川河岸的「一之船入」享用唯美的京都風創作中華料理
    因曾為高瀨舟船隻停靠碼頭而著名的歷史遺蹟「一之船入」。而與之同名的「一之船入」則是一間由持有中國最高級調理師資格的魏禧之主廚所大顯京都風創作中華料理廚藝的名店。接下來將來介紹此間除了深受到觀光客的喜愛外,也受到當地居民愛載的名店喔。於此不僅可享用到融入了「醫食同源」思維的料理外,甚至兼具了視覺味覺雙重饗宴的京都風創作中華料理!
  • 傳奇料理人和他的料理哲學
    提起日本料理的名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北大路魯山人。陶藝、篆刻、書畫、作庭,持有多種技能的北大路魯山人,被認為是日本近現代無人可及的綜合藝術家,但每每談起魯山人,總是會從「料理」開始,以「料理」結束。這大概是因為魯山人所有藝術上的才能,都是因為「料理」的需求而生並發揚光大。
  • 美食 | 菊乃井:這家京都米其林三星餐廳,帶你領略最高級別的懷石料理
    京懷石料理屆的標杆「菊乃井」創立於1912年,店名源自日本16世紀封建領主豐臣秀吉的正室夫人北證所泡茶的井水。此井涓涓流淌的水如同盛開的菊花般秀美,夫人便稱此井為菊井,而之後用此井水製作料理的料亭就叫菊乃井。菊乃井名下共有三家料亭,總店位於東山區下河原町,榮獲米其林三星超過十年。兩家分店京都露庵和東京赤坂也均拿下米其林二星。
  • 【京都】可愛動物出沒注意!動物看家的京都神社5選
    祈求順產的「岡崎神社」位於左京的岡崎神社是在西元794年,桓武天皇的平安遷都之際,為守護王城而建的神社之一。因其鎮守於京都的東方(卯的方位)而被稱為東天王。1178年,獲得中宮賜與平安生產的奉幣,而被稱為「安產神社之神」,如今作為「王城守護驅邪」與安產神受到人們信仰。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但是在國內的網絡上搜一搜懷石料理,那些以訛傳訛的內容是很讓人失望的:「僧人飢餓難耐抱著石頭抵擋飢餓」的起源說,「其實就是寺中僧侶的粗茶淡飯」的形式說,用鵝肝魚子醬等等珍奇美味來「撐起」高價套餐的所謂懷石,甚至是用「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店、河豚店來充當「世界頂端的懷石料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僅僅是想為「正統的懷石料理」正名。
  • 四五月份食鰹魚,和食富有季節感,日式料理演繹出「旬」文化
    前天講了日本飲食文化的「生」,昨天提到了日本飲食文化中的「旨」,大家如果沒看可以回顧前面兩篇文章:「日本飲食文化」生:大和民族愛生吃,刺身也許是唐朝味道?日本國土狹長,南北兩端相距三千五百公裡,大部分屬於溼潤的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氣候分明,導致了食材是否當季也能一目了然。如前文所述,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不許吃牛馬犬猿雞,有腳的不能吃,周而復始,平民百姓的餐桌上就是那幾樣東西,也不免令人感嘆日本物產的貧乏。
  • 乾貨 | 京都懷石料理攻略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主廚依照當季食材入菜,懷石料理講究「旬」,旬有時間之意,指時令、季節。食材採用當季,是懷石料理的靈魂所在。
  • 按季節吃才是專家,四季最推薦的日本料理刺身魚種
    按季節吃才是專家,四季最推薦的日本料理刺身魚種!日本料理中最大的精神就是對食材的要求,不旬不食是最基本的,符合當季時令才能感受這個時間的滋味。像是俗稱生魚片的「刺身」,也是饕客最能感受到季節感的一品,畢竟有些魚種錯過了就得明年再相見。
  • 刷爆朋友圈,京都性價比最高的懷石料理都在這裡了!
    Pic | flickr @City Foodsters懷石料理是日本美學的縮影,它最初起源於日本茶道文化,如今演變稱如今風雅的「一湯三菜」形式, 懷石料理的獨特之處在於創意、準備、製作的過程中主廚依照當季食材入菜,懷石料理講究「旬」,旬有時間之意,指時令、季節。食材採用當季,是懷石料理的靈魂所在。
  • 北海道丨取代「溫味」成為北海道第一的懷石料理
    記得好多年前,北海道的頭牌懷石一直是「溫味」。隨著2017米其林北海道特別版的發布,「溫味」降星,「壽山」摘得二星。北海道第一懷石的交椅漸漸交到了壽山身上,Tabelog評分也一路飆升到4.0+。溫味則走下神壇,今年初春幾位好友拜訪一度雷聲連連。「壽山」是北海道以京懷石為核心的料理店,我預定了店內2萬日元的套餐,7點鐘準時抵達壽山新址。
  • 京料理,京都的味蕾
    在日本人心目中,京料理是地位最正統,歷史也最悠久的地方料理之一。 而被資深旅友經常掛在嘴邊的懷石料理,最初的意思是「僧人懷抱溫石,緩解飢餓感」,後引申為「一汁三菜」的茶懷石。現代意義的懷石料理則是日本最講究食材和精工細作的頂級料理。
  • 本膳、懷石、會席料理傻傻分不清!日本料理好深奧
    本膳料理通常會將菜餚擺設在四方形稱為「角膳」的小桌上,並按照傳統規定擺放在客人面前。從本膳(又稱一膳,傳統為七種料理)、二膳(傳統為五種料理)、三膳(傳統為三種料理)開始,更慎重的情況則會到四膳及五膳,其中當中最豪華的菜餚就是七膳形式(25種料理),料理會一次全部上。而菜色有三菜一湯、五菜一湯、五菜二湯、七菜二湯、九菜三湯、十一菜三湯等種類,以五菜二湯最常見。
  • 「非這道菜不可」的格子美味料理
    」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將2D的九宮格宣紙3D化,就成了九宮格餐盤,可以放九種精緻的小料理,很適合日本料理「小而美且多」的特色。一次上九樣小菜,感覺菜色豐盛,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先吃哪道才好,猶豫的同時,心中自然產生一種「這家店的食物真是料多實在啊!」的錯覺。
  • 文化與意境的料理
    還有也常聽到的會席料理又是什麼?和懷石料理又有什麼區別呢?在天正年間(公元1573~1593年),以堺的「町眾」(まちしゅう/ちょうしゅう兩種讀法均可)為中心形成了「侘び茶」的茶道文化,侘茶提供的簡餐形式為「一汁三菜」或「一汁二菜」。而後《南方録》定義了懷石料理的公式,即「懷石」=「一汁三菜」。
  • ...測評:京都300年老店,匠人精神的傳承,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懷石料理
    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懷石來自於禪道;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制飢餓,肚子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後來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相對於與酒一起品嘗的「會席料理」,懷石料理量少而更精緻,最初形態為「一汁三菜」,以湯品、生魚片、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組成。規格高的可能有十數道,從先付(開胃菜)開始,然後是御碗(湯品)、向付(生魚片)、八寸(下酒菜)、燒物、揚物、焚合(燉菜)、醋物、蒸物、御飯、止碗(味噌湯)、香物(漬物),最後以水物(甜品)結束一餐。
  • 價值不菲的京都「懷石料理」居然吃不飽?!
    www.knowing-edu.com  |  諾應教育®出品在日本京都有一種高料理名為「懷石」,所謂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而且諸如「水稻」、「番茄」、「辣椒」、「胡椒」……以及很多現在隨處可見的果蔬穀物,都是由國外泊來的,在沒有絲綢之路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飲食是非常簡陋單調的,只能果腹。料理手段也沒有現在這麼複雜,主要的調理法只是局限於烤、蒸、煮和生食這四種主要手段。這方面與同時期的其它國家別無二致。現代多樣繁雜的中國菜的雛形也就是明朝以後才形成的,距今最長600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