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2020-12-24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人說:「人活在世上,無非是面對兩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們或許無法改變外物,但可以守住內心。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剔除執念,修心修己。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打怪升級的過程,聰明的人,都懂得修煉這「三心二意」。

修一顆平常心

不因外物動搖心性

狄仁傑在《宦經》中寫:「多恕人,少容己,心安則福至。」

意思是說,做人要學會豁達一些,多寬恕、多容納,心安了,福氣才能來。

所謂心安,就是修煉一顆平常心,對人對事既要積極主動、盡力而為,又要學會順其自然、不必苛求完美。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便深諳此道。

22歲時,頗有天資的王陽明參加了三年一次的會試,卻名落孫山。

當時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當著眾人的面勸慰他:

「這次沒中也沒關係,你這麼聰明,就把這次考試當做高中狀元之前的一次鋪墊吧。」

聽完這些話後,王陽明當即賦詩一首《狀元賦》,在場的人無不驚嘆。

有一句話叫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在森林中一枝獨秀的樹木,總是容易被風先吹倒。

在人群中鋒芒畢露的人,也更容易遭人嫉妒。

時隔三年,王陽明再次參加會試時,便受到了有心人的打壓,他又一次落榜了。

但他沒有因此垂頭喪氣,反而十分平靜,似乎絲毫沒有因為失敗而受到影響。

有人問他,為什麼兩次落榜,還能這麼平靜?

王陽明說:

「其他人都是因為落榜而嘆氣,但我不是。在我看來,僅僅因為落榜就輕易動搖了自己的心性和氣節,這才是最應該嘆氣的。」

他的智慧,不僅僅在於驚為天人的文辭,更在於他的這顆「平常心」。

有了平常心,才能波瀾不驚地面對人生的劫難,不因登上高峰而目空一切,也不因暫時的低谷而妄自菲薄。

人生境遇難免伴隨沉浮,掌控好心態的人,才能做自己命運的舵手。

存一顆同理心

渡他人,渡自己

作家高銘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精神病患者,認為自己是一隻蘑菇。

於是每天不吃不喝也不動,只是撐起一把傘蹲在牆角,像一隻蘑菇那樣生活。

幾天下來,他已經形容枯槁,身體也開始虛弱,眾人一籌莫展。

有一天,一位醫生也拿了一把傘,像他一樣蹲在了角落裡。

他驚訝地問到:「你是誰?」

醫生回答說:「我是一隻蘑菇。」

過了一會兒,醫生開始站起來走動,他問道:

「你是只蘑菇,怎麼能站起來走動?」

醫生說:「蘑菇也可以站起來走啊。」

又過了一會兒,醫生開始吃東西,他又指著醫生說:

「蘑菇怎麼能吃東西呢?」

醫生又說:「誰說蘑菇就不能吃東西了?」

至此他才明白,即使自己作為一隻蘑菇,也可以像人一樣,站起來任意走動,一日三餐一頓不落。

這名醫生就這樣解決了他不吃不喝的問題,病人的身體又開始逐漸恢復。

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像醫生一樣,懂得蹲下來陪對方做一隻蘑菇。

這種同理心,是一種極高的情商,更是一種人間稀缺的能力。

它不僅可以讓人站在對方的角度耐心地感知情緒,幫助身邊的人走出人生低谷,還能夠讓人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在自己陷入低潮時賦予自己重新快樂起來的力量。

這是一種對他人的善良,也是一種對自己的體貼。

保持一顆清淨心

日日都是好時節

林清玄說:「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放下執念,不浮不燥,不慌不忙,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從容與安靜,這意味著你擺脫了外在的虛名和浮利。

清淨心不僅能讓人看清本心,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還能讓生活達到極簡,做事收穫驚人的效果。

歷史上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名木匠奉命為朝廷製作用來懸掛鐘鼓的柱子,他做出來的木柱十分精美,眾人都驚嘆這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

這件事傳到了皇上耳中,皇上便召見了這名木匠並問他:

「為什麼你做的東西,總是比別人的看起來精細又美觀呢?」

木匠回答說:

「我每次開始做工之前,都會先讓自己靜下心來齋戒。當我齋戒到第三天的時候,就會忘記了豐功賞爵的誘惑,當我齋戒到第七天的時候,我已經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了。達到這個標準後,我去山上尋找的木材就更加合適,做工的時候也會精細許多。」

摒棄了雜念,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效果也變得驚人。

其實,人這一生最難得的快樂,不是進官加爵,也不是堆金積玉,而是心無掛礙。

心無掛礙,人便清淨。

用一顆清淨的心來看生活時,一朵雲、一彎月亮也會變得詩意起來。

正如白落梅在《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一書中形容的美好生活:

「一剪閒雲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

心懷誠意

才能如意

網上有一句話:「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這句話,出自於一個非常浪漫的傳說。

一個女孩,在一場廟會上,遇到了那個讓她一見鍾情的男子。

然而擁擠的廟會不允許她走過去和男子寒暄,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男子被人群衝散。

從那以後,她每天都來廟裡祈禱,希望能夠再次和那名男子偶遇。

她的誠心打動了佛祖,佛祖對她說:

「如果你想再次遇見那名男子,你還需要再修煉500年。」

500年後,她變成了石橋上的欄杆,與男子擦肩而過。

她不甘心就這樣錯過,又修煉了500年,變成了一株大樹,這一次,男子倚在了她的身上乘涼。

佛祖對她說:「如果你想變成他的妻子,還需要修煉一千年。」

她回答道:「不必了,這樣就足夠了。」

佛祖輕笑說:

「這樣也好,有個男孩可以少等1千年了,他為了能夠看你一眼,已經修煉兩千年了。」

內心熾熱的愛讓女孩甘願化作欄杆和大樹,讓男孩甘願修煉兩千年。

浪漫的傳說之所以流傳甚廣,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未曾懂得「誠意」二字在感情中的意義:

只知索取,不願付出;對感情不忠誠,對自己不負責,毫無愧疚地消耗著別人的青春。

缺乏誠意的人,不配得到他人的真心;缺少敬畏的人,也不會收穫真正的幸福。

說到底,一個人的誠意,決定了人品的上限,而人品,則決定了他到底能走多遠。

常存謝意

方能好運

《解憂雜貨鋪》有這樣一句評價:「人是無法獨自生存的,必須依靠相互支撐才能活下去。」

我們每天都在和陌生人發生關聯,每天都會接收到或大或小的善意。

古往今來,常懷一個感恩之心的人,胸中都有大格局。

韓信年少時因為家徒四壁,時常餓著肚子。

有天他在城下釣魚,有一位洗衣服的婦人見他可憐,便給了他一頓飯。

韓信十分感激,對婦人說:

「謝謝,我以後一定會重重地回報您!」

婦人說:

「我是看你年紀輕輕還不能養活自己很可憐,並不是圖你的回報。」

後來,韓信成為了齊王,他立刻召見了那名當年對他有一飯之恩的婦人,並賞賜了千兩黃金。

據傳,婦人去世時,韓信十分悲痛,命十萬大軍每人揣了一兜土,為婦人鑄了一個墳冢,規模宏大,被後人稱為「泰山墩」。

一飯之恩,竟以千金相贈。

韓信的知恩圖報讓他擁有了闊大胸襟,好人品積攢的運氣也助他成就了偉業。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不是內心涼薄的人,他們懂得珍惜別人的真心,也更值得獲得尊重和信任。

受到幫助時不吝謝意,才能從一份善意中汲取更大的能量,然後在一來一往間回饋出自己的善意。

和一個懂感恩的人交往,可以放心交付自己;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可以積攢更多的好運。

人,總是要哭過、笑過、走過,才會成長。

欲望太大,就會模糊初心;過分在意輸贏,就永遠不會擁有好的心態。

餘生,學會「三心二意」,笑看起伏盈虧,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打怪升級的過程,聰明的人,都懂得修煉這「三心二意」。01修一顆平常心不因外物動搖心性狄仁傑在《宦經》中寫:「多恕人,少容己,心安則福至。」浪漫的傳說之所以流傳甚廣,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未曾懂得「誠意」二字在感情中的意義:只知索取,不願付出;對感情不忠誠,對自己不負責,毫無愧疚地消耗著別人的青春。缺乏誠意的人,不配得到他人的真心;缺少敬畏的人,也不會收穫真正的幸福。說到底,一個人的誠意,決定了人品的上限,而人品,則決定了他到底能走多遠。
  • 真正的聰明,是懂得裝傻!
    裝傻,並不是做作,也不是虛偽,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避免尷尬,避免發生矛盾,不與人計較,給別人留面子,給自己留餘地,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活著,要學會裝傻人們往往會對一個聰明人,產生一種本能的反應,那就是防備,擔心自己被他算計。
  • 精釀啤酒: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嚴歌苓回答:「聰明人,用的都是笨辦法。」無獨有偶,錢鍾書也說過一句:「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將已粉碎好的麥芽投入糖化鍋通過人孔觀察糖化的進程親手除糟,感受麥糟的溫度按下每一個按鈕當然,還有實操結束後的清潔衛生……很多人以為聰明人成功靠的都是天賦
  • 飯局中,懂得在這三件事上裝傻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值得學習
    有一種人,他們在飯局中表現得落落大方,懂得緩解尷尬氛圍,尤其在這3件事上懂得裝傻,他們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真的值得我們學習。1、談論他人是非時,懂得裝傻飯局中,少不了會喝上幾杯小酒助興。真正聰明的人,不輕易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在面對大家在議論別人是非時,更不會表態。畢竟,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自己的話被人扭曲了意思並傳播出去,自己水洗也不清。公眾場合,最擔心就是隔牆有耳,儘量不議論別人的是非,說別人的閒話,也不要搭嘴,保證自己不摻和其中。
  • 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能做到幾個?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所謂的「善用聰明」,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聰明本身。對於聰明人來說,最大的智慧就是有些事不管,有些話不說,有些忙不幫,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看看你能做到幾個?
  • 道德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聰明人都懂的智慧
    認為真正的巧不在於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於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在這種順應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雖本意不在審美,而在說明「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但它卻恰恰說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藝術創作所具有的特徵。任何杰出的藝術作品都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高度統一。
  • 買洗衣機注意這幾點,聰明人一看就懂得,後悔自己知道的晚了
    買洗衣機注意這幾點,聰明人一看就懂得,後悔自己知道的晚了。隨著科技是越來越發達,許多智能產品完全代替了人工。洗衣機的出現更是對家庭主婦來說是一大福音,自動化的清洗完全解放了雙手,在清洗衣服上也比之前提升了太多的效率。
  •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恍然大悟)
    怎樣才算是一個聰明人?這篇文章把關鍵說透了,看完了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所謂真正的聰明,不是指一個人聰明而別人愚蠢,真正的聰明是指,你能夠借用別人的聰明而使自己更聰明,你能夠借用別人的才華而使自己更有才華,你能夠借用別人的財富而使自己更富有,所以真正的聰明人不是那種讓別人一上當就恨得咬牙切齒的人,而是那種讓別人想起他的聰明智慧就會會心地發出微笑的人。
  • 衛生間萬萬不能擺放這3樣東西,否則財運不濟,聰明人都懂得避開
    衛生間萬萬不能擺放這3樣東西,否則財運不濟,聰明人都懂得避開我們一般都會在衛生間安裝一面鏡子,這樣我們洗漱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但是從風水學上講,鏡子切忌不要對著衛生間的門,從風水學上講,鏡子對著衛生間的門,這樣我們家裡的財運會被鏡子反射出去,而晦氣則會被反射到家裡的每個角落。甚至會導致家裡黴運連連,感情不和,所以切記衛生間的鏡子一定不要對著門。
  •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懂得「沉默是金」
    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沉默是金,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會說話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而不是不管遇到什麼事,不管時間地點是否恰當,都急於表達自己。 俗話說,禍從口出。
  •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懂得「欲擒故縱」
    對付男人,真正厲害的女人,往往具備一種「心計」,不要小瞧了,這種「心計」就是懂得「欲擒故縱」。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懂得「欲擒故縱」,無論有多喜歡一個男人,她們都不會表現得太過於焦急。她們會讓男人以為,除了他以外,自己還有其他的男性追求。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在這3種情況下閉嘴,仕途一片光明!
    但對我來說,如果一個人知道在特殊情況下如何閉嘴,那他(她)一定是個聰明人,當然,他們肯定是個聰明人。其實在工作場所很難努力工作除努力工作和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外,我們還需要考慮人際關係、促進和發展等其他方面。對某些有高情商的聰明人來說,這類事情其實很簡單。為什麼?由於智者有他們的原則。
  • 聰明人吃燒烤,不管菜單上有沒有都點這三種,一看就不敢「糊弄」
    吃燒烤的時候是比較幸福的時候,尤其是晚上下班以後在路邊吃點燒烤之類的,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但聰明人吃燒烤的時候如果要點,一定不會傻傻上來就點羊肉串,而是不管菜單上有沒有都點這三種
  •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大多數聰明人,都懂得「裝傻」
    說白了,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裝傻」。古典文學名著《菜根譚》裡有句話叫做:「鷹立如睡,虎行似病。可就當大家都以為曾國藩會大張旗鼓反擊的時候,他卻偷偷爬過牆到了隔壁湖南巡撫駱秉章府中,最後還是駱巡撫出面和稀泥,才平息。於是,曾國藩被嚇到爬牆頭的傳聞在長沙散落開來,當人們又以為他會惱羞成怒的時候,他卻悄無聲息的讓了地方,去衡陽練兵去了。
  • 領導準備拋棄你,會有這三個表現,聰明人都懂得看破不說破
    職場案例:有位大學同學小田聰明機智,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一家銷售公司,現在在公司的業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2020年更是完成了300萬的業績,可是在年底的時候,小田卻發現自己僅僅只拿到了3000元的獎金,老闆告訴小田,只要小田肯努力,肯堅持,公司方面在明年一定不會虧待小田,因為今年公司的資金確實周轉不利
  • 《大秦賦》:聰明人的五重境界
    不過真正看了幾集之後發現,這裡面的有些人物設置,實在太蠢,智商甚至不及一個普通人。比如秦國長公子嬴傒。還有的人,看著特別可恨,還有點蠢,跟以前對這個人物的印象差得有點遠,比如平原君趙勝,他用妻兒性命威脅嬴異人那段,看的人恨得牙痒痒,這哪裡還是戰國時期極負盛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
  • 能認為自己笨的人都是聰明人
    文|韋彪圖|網絡我聽到過這麼一句話,能認為自己笨的人都是聰明人。這一句咋一聽還沒有感覺,細品時,覺得挺有道理的。聰明人知道提升自己,自以為聰明的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笨,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會提升自己;而認為自己笨還努力改變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優劣,而且他們還知道想辦法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也在彌補自己的不足。心理學家已經證實,我們身邊很多人很有可能會無視自身缺點,也許自己還意識不到。
  • 汴梁情感|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欲成大事者,必先低頭!
    懂得低頭,方有胸懷。 人生一趟旅途,難免荊棘遍布,有起有伏。 那些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真正的聰明人。 一、笑著低下頭,是一種智慧
  • 聽人勸,吃飽飯: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六種聽取他人意見的智慧
    具體而言,做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要懂得以下六種聽取他人意見的智慧,來學習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只有不斷學習,善於聽取,才能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當然,聽別人的意見就要能聽其合理的部分,一些人的一些意見往往有好有壞,有合理有不合理的,這就需要我們要能有選擇地聽取。
  • 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
    切記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場合,當大家都誇一個人聰明的時候,說明這個人充其量是個二流的聰明人。因為: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水木然 推薦閱讀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