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976期
終於,GAP要來鄭州開店了,並且這一次開設的是全品類的正價店。根據鄭州商業觀察的了解,首店位於CityOn熙地港(鄭州)購物中心一樓,預計將在2021年1月下旬開業。
位於CityOn熙地港(鄭州)購物中心一樓的GAP,目前已圍擋
不過在這裡還是要和大家重新強調一下,其實早在今年5月28日,GAP便已經在鄭州首創奧特萊斯開設了一家「GAP Outlets」店,但與正價店不同,「GAP Outlets」主要以折扣商品為主,所售商品全年的折扣力度保持在2-5折,每季的新品則只會在正價店進行發售。
因此,我們通常將首店定義在以「正價店」為主的維度上。當然,因為近幾年全國各省市對「首店經濟」的追捧與關注,我們會看到形成越來越多的結構性首店,例如城市首店、區域首店、奧萊首店等等。早在2013年,GAP就與鄭州傳出過緋聞,其牛仔褲、童裝、衛衣系列一直都受國內消費者的追捧與青睞。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能落地,對於鄭州的消費者而言始終是個遺憾。
2013年GAP在其官方新浪微博上發布了鄭州門店的信息
從2010年11月進入大中華區市場至今的十年間,GAP已開業門店數量突破200家,但與UNIQLO(截止2020年8月底,其中國門店數量達767家,首次超過日本國內門店數量)、H&M(截止2020年2月底,其中國門店數量達518家)等快時尚品牌相比,其拓展速度和在中國市場的開店策略相對保守與穩健。
因此,我們在鄭州商業市場更多時候會看到UNIQLO和H&M搭檔組合,對於更多的本地消費者而言購買GAP則成了一種奢望,只有出差、旅遊或線上三者購買渠道。直到2020年5月GAP在鄭州首創奧特萊斯開出折扣店,鄭州的消費者們才有了第一次可以在家門口體驗該品牌的機會,但能在實體店內買到的也只是過季的折扣商品。有時,我們經常會把招商比喻為「從談戀愛到談婚論嫁」的過程。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唯有雙方都看對了眼、彼此可以相互接受對方,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家人」。因此來自消費市場的呼聲,我們更多時候將其看作是一種「助推劑」。
GAP與鄭州這場長達8年的戀愛能夠在疫情後的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取得重大突破實屬不易,究其原因,在託尼主編看來大致有以下幾點:Ⅰ. 鄭州作為一個快速發展中的新一線城市,近幾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隨著越來越多一線地產發展商的進入,也為城市在全國的影響力和被關注度帶來了極大的提升,丹尼斯大衛城、正弘城兩個明星商業項目的湧現也為鄭州商業在全國市場的行業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口碑,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鄭州對越來越多未進駐品牌形成了巨大吸引力;Ⅱ. 隨著近幾年中國消費者的愈發成熟(從物質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轉變)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加之電商、國際運動品牌、中國製造(也可以說是「國潮」)的三線崛起,都使得早期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瘋狂跑馬圈地的國際快時尚品牌開始步入一輪結構調整期。與大多數媒體常用的「關店」、「退出中國市場」等帶有吸引眼球目的的字眼相比,託尼主編認為「瘦身」一詞似乎更合適(這就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當品牌處在快速發展期或上升期時,為了戰略訴求而暫時捨棄一部分原則是必然的,那麼現在當浪潮褪去,品牌的選址勢必會更嚴謹(因為市場上的好項目或賺錢項目,已經通過數論的戰略擴張攬入懷中),一些在過去可開可不開、最後開的門店,便會成為這一輪「瘦身」或「優化」的對象,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項目在與原品牌租約到期後的主動調整。GAP作為近幾年發展相對穩健,且對鄭州消費市場而言還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和稀缺性的品牌,便成為了各家爭取的對象(據託尼主編了解,除了已經籤約的熙地港店,鄭州至少還有2家在運營項目、3家新籌備項目主動找GAP恰談過);Ⅲ. 在今年4月21日恢復了在大中華地區已開業的200多家門店的正常營業後,GAP又在4月的最後一周在上海、成都、瀋陽和重慶接連開出4家新店,6月28日更是入駐了蘇寧易購,繼天貓、京東後在線上渠道繼續增設旗艦店。這些都體現出GAP對中國市場的開好和接下來幾年大力發展的決心。Ⅳ. 2020年6月26日,Kanye West(著名說唱歌手、金·卡戴珊老公、在推特宣布競選美國總體)宣布與GAP籤下一份長達十年的合同,由其創建的個人潮流品牌Yeezy(與Yeezy的聯合,使得阿迪達斯在時尚界名聲大噪)將與GAP合作推出一條全新的產品線,並於2021年在GAP的各個渠道進行發售。消息一出,迅速引發了業界的強烈關注與討論,GAP的市值據說更是一夜間漲了7億美元。
GAP與YEEZY於2020年6月正式籤訂合作協議
GAP ✖ YEEZY的第一家聯名店已在裝修中
YEEZY與阿迪達斯的合作,收穫了無數鐵粉
根據託尼主編的了解,GAP與Yeezy的聯名產品將在2021年3月全球同步發售,其聯名商品將涵蓋男裝、女裝、童裝,而兩個品牌合作的目標是讓消費者能以GAP的價格買到Yeezy的設計,做到平價的高端基本款。GAP的搶灘登陸,給了疫情後的鄭州商業一個助推劑,也為我們帶回來更多思考。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較為過激的後臺評論,以品牌論商業等等,但從一個從業者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就如同上面舉的「談戀愛」例子一樣,一定要適合,才能更長久。這與一座城市消費者的收入、消費習慣、消費偏好、對新品牌新事物的接受度都有著一定關係。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下的鄭州商業市場競爭與全國同級別的新一線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這從競爭不充分、優質項目數量、專業人才儲備等多個方面都可以得到驗證。
國際快時尚品牌鄭州開業門店統計
截止2020Q3,快時尚在四個城市的開店數量統計
*以店鋪開業為準(圍擋或未開業的沒有計入)
就像我們統計的鄭州/武漢/長沙/西安四個新一線城市的快時尚品牌開店數量便能看出,鄭州因為商業項目總量、優質項目數量的缺失,導致了在同一品類的各個品牌開店數量均處於落後態勢。但這並不能說明是鄭州商業的消費力不夠,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需求有了,但供給出了問題。尤其體現在疫情後,隨著市場的恢復,品牌的BD們也恢復了出差看場計劃,但提到鄭州,大家每一次來看的更多還是停留在丹尼斯大衛城、正弘城、CityOn熙地港、二七萬達廣場這幾個項目,但這些優質商業項目能夠給出的鋪位也比較有限,所以對於品牌而言只要是沒達到合適或滿意的結果,能做的就只能是等待。因為對於品牌而言,一座城市的首店開在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甚至會上升到戰略高度,也一定程度決定了其在這座城市未來的拓展開店計劃。後續,鄭州商業觀察會發布《2021-2023鄭州商業發展白皮書》,希望能藉此給予商業人更多的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