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為什麼都喜歡去泰山封禪?什麼人能上泰山封禪?

2020-12-11 品鑑歷史之美

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封禪泰山這幾個字,大多數人知道的封禪泰山就是去泰山祭祀而已,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都那麼熱衷去泰山封禪?又是什麼樣的皇帝才能封禪泰山呢?

五嶽之中泰山並不是最風姿秀麗的,也不是最挺拔高聳的,更不是最巍峨險峻的,可是無數的皇帝都要上泰山封禪,並且以上泰山封禪為榮,這到底是怎樣的原因呢?

中國古代的皇帝有很多,在泰山封禪的皇帝卻不是太多,只有六個而已,第一個就是始皇帝嬴政,第二個是漢武帝劉徹、第三個是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個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個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六個則是宋真宗趙恆。其他皇帝上泰山,最多也就是拜祭而已,並沒有舉行封禪儀式。乾隆皇帝就曾經去過泰山拜祭十多次,但沒有舉行過任何封禪儀式。要搞清楚古代皇帝為什麼喜歡封禪泰山,就得先弄清楚什麼才是封禪。

所謂「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壇,在壇上祭祀天神,報答上蒼的功績;『禪』便是在泰山下掃一片淨土,在淨土上祭祀土神,以報答后土的功績。古人之所以會選擇泰山作為封禪之地,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當然,這是小編自己這麼認為的,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

第一就是因為古人覺得『天高不可及於泰山』,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古代皇帝上泰山封禪,都是覺得自己澤被四海、功蓋三皇;而且在任的時候應該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的。一般沒有功績的人,或者是功績很大但是十分愛民的帝王,是不會去泰山封禪的。小編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是最早的中原一帶,而封禪又可以追溯到周朝去了,《管子.封禪》裡面就有『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要問了,華山也是一座高山,而且是在陝西,大秦起源的地方就有華山,為什麼不選擇華山作為封禪之地,偏偏要選擇泰山?

小編覺得應該是這樣的,一來封禪古已有之,始皇封禪泰山也不過是承襲古人而已。還有就是華山太過險峻,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讓始皇帝上華山封禪,只怕話還沒說出口,就已經被始皇帝砍了腦袋了。

封禪泰山的皇帝一般得有豐功偉績才行,比如說戰國以後第一個封禪泰山的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再比如說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讓胡人不敢南下。光武帝劉秀,創造了光武中興,重新讓漢室回到了劉家的手裡。不過其他幾位上泰山封禪的皇帝,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唐高宗李治,連你那個千古名君的老爹李世民都沒上泰山封禪,你又有什麼臉皮跑到泰山封禪?唐玄宗李隆基,雖然從武氏手中奪回了李唐江山,可是他的功績貌似也比不上李世民。至於被當成了笑柄的宋真宗就更不要說了,大宋的半壁江山都不見了,你有啥資格上泰山封禪

相關焦點

  • 宋真宗泰山封禪後,後世皇帝為什麼就不去泰山封禪了?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去泰山封禪時說的誓言,他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去泰山封禪的皇帝,而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則是泰山封禪的終結者,自他以後再也沒有皇帝去了,這位皇帝就是——宋真宗。封禪意義中華民族堅信家國一體,即使是自己的祖先去世了,依舊會每年為他們它紀念上墳。
  • 泰山封禪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前去封禪的皇帝真的都是功比天高嗎?
    古代能夠成為皇帝的人那都是真龍再生,是上天賦予的使命,但凡當上皇帝的人都會扯上一些理論,讓自己和上天聯繫上,如果覺得自己這皇帝做得還不錯,也想告知上天:天爺,您看,我這皇帝的任務做得讓您滿意不?因此,歷史上多了一個「泰山封禪」。
  • 封禪是什麼?漢武帝為何喜歡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
    封禪是什麼?漢武帝為何喜歡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文/歲月靜史封禪是古代君王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慶典禮儀,也就是祭天祭地的大型文化典禮,其在中國政治制度中也是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那麼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的究竟是何許人也?
  • 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其實說白了封禪泰山就是帝王的一場政治作秀而已,只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帝位是受命於天的,因為我是天之子所以你們這些凡人是絕對不能反抗我對你們的統治,不然天就會懲罰你們,同時封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炫耀皇帝自己的豐功偉業罷了,其他就沒什麼意思,而且封禪耗資巨大,皇帝一生能有一次就不錯了。 《五經通義 》曰:「 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 為表功績,宋真宗泰山封禪,卻為何成了泰山封禪的「終結者」?
    導讀:泰山封禪,是古代皇帝最想做的事情,沒有例外。可是,當一位皇帝在泰山封禪之後,泰山封禪這種帶有很強政治意義的活動好像消失了,再也沒人願意去封禪了,這是為什麼呢?
  • 封禪是什麼?封建時代泰山封禪的皇帝有多少個?看看你知道多少
    封禪,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在《管子·封禪篇》中早有記載,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而封禪對於古代帝王來說是一件夢寐以求、極力追求的事情,因為通過封禪可以讓他們揚名立萬,受後世所歌頌。
  • 歷史上去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什麼寥寥無幾?
    可見,封禪是一件彪炳千秋的大事,去「五嶽獨尊」的泰山彰顯威德更是眾多皇帝的夢想。秦漢唐這些王朝的皇帝們之所以會把泰山封禪這件事情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因為那時候的「中原國家」的政治中心就在泰山。泰山在四面平地之上顯得非常突出,從地理政治學的角度來考慮,泰山就成了政治中心。
  •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盛世嗎?
    中國古代有許多皇帝,僅《資治通鑑》中記載的就有二百五十位,但歷史上舉行過封禪大典的只有七位,最後一位是宋真宗。宋代以前,絕大多數的統一王朝,要麼是以今天關中地區為自己的統治中心,要麼是以洛陽為統治中心,距離泰山都很遠,一旦舉行泰山封禪就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所以帝王如果憐憫蒼生,是不會隨意封禪的,比如漢文帝、唐太宗。
  • 「泰山」並不是五嶽中海拔最高的,為什麼古代帝王都去泰山封禪?
    為什麼帝王都去泰山封禪?我國分布有各種走向的山脈,形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許多山脈的規模都十分龐大,比如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大興安嶺、喜馬拉雅山脈、武夷山脈、陰山山脈、橫斷山脈等等。許多山脈由於地勢陡峻,群峰秀麗,高聳入雲,成為了著名的自然旅遊資源,自古以來就有大量的遊客去遊覽我國的名山大川,在我國眾多的山脈之中,可能最為著名的就是「五嶽」了,甚至有了「五嶽歸來不看山」的說法,足以可見五嶽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 「泰山」並不是五嶽中海拔最高的,為什麼古代帝王都去泰山封禪?
    為什麼帝王都去泰山封禪?但是在五嶽中,東嶽泰山的地位又是最高的,被稱為五嶽之首,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為什麼古代帝王都去泰山封禪?而不選擇五嶽中的其他山地進行封禪呢?
  • 6位君主封禪泰山,為何唯獨宋真宗封禪泰山以後,就沒人願意去了
    自打宋真宗這貨去了泰山封禪以後,泰山的名聲就臭了,後世的皇帝們都不屑跟宋真宗這種貨色一樣,前往泰山封禪。為啥?因為後世皇帝去了泰山封禪,就相當於承認自己和宋真宗一樣垃圾,那誰還願意去呢?可以說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毀了一座山的榮耀。
  • 古代帝王封禪為什麼選泰山?
    古代帝王無不說自己是「受命於天」 封禪是帝王表示自己與天溝通的方式。古代封禪泰山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天下太平,國家興盛。二是天降「祥瑞」。這些遠古帝王,要麼是華夏祖先,要麼是明君賢主,都為中華民族做出過卓越貢獻。在後來的皇帝們看來,能夠重溫遠古帝王的光輝歷程,能夠在泰山封禪方面與之並駕齊驅,絕對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情。
  • 封禪帝王漢武帝在二十一年的時間共到泰山封禪了8次,不愧是歷史上封禪泰山次數最多的皇帝
    漢武帝這8次封禪泰山都是在繼位30年以後。那為什麼他在繼位的前30年遲遲不到泰山封禪,30年以後又頻頻前往呢?四月還泰山,先於梁父山禪地,又在泰山之東,按照祭祀太乙神的儀式舉行了封禮,其封臺高九尺,闊一丈二尺,下面秘埋了禱神的玉碟書。封禮之後,漢武帝單獨帶了霍去病之子霍嬗上了泰山極頂,再行封禮,至於在山上,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只有天知道了。第二天,武帝自岱陰下山,按照祭祀后土的禮節,再禪泰山東北的肅然山,開創了兩封兩禪的先例。
  • 李世民為什麼沒有去封禪,而宋真宗敢去?
    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的時候進行,一般有大功於社稷的帝王才敢舉行封禪大典。中國歷史上總共有七位皇帝舉行過封禪大典,其中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封禪泰山,武則天封禪嵩山。古人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峰,在泰山上封禪,可以向天地報告自己創立的偉大功績,萬古流芳。
  • 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標準,其他人不願與之為伍
    依類託寓,諭以封巒——司馬相如中國有5000年的文化傳承,歷經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經歷了上百位皇帝。有明君自然也就會有昏君,在中國古代帝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都是以君權天授的理論來治理國家。在古代用來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就是封禪祭祀。而最著名的封禪莫過於泰山封禪。
  • 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何只有6位?他去後拉低了標準,其他人恥與為伍
    它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強調君權神授,也會跟上天稟報皇帝的功績。泰山封禪更為不同,在古人看來,泰山是直通帝座的天堂,向來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百姓最為崇拜泰山,文人也認為這裡最高,帝王應當去祭祀。《五經通義》云:致太平,必封泰山。就連孔子都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求封禪大禮的遺蹟。也因此,敢在這裡封禪的帝王必定是政績非同尋常,這可是皇帝至高的大典。
  • 封禪是什麼意思?為何要在泰山舉行?
    「封禪」這個詞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我們也都知道封禪和東嶽泰山是緊密相關的。可你知道封禪其實是兩項活動嗎?另外,全國有那麼多山為啥非要偏偏在泰山舉行封禪?今天我們來聊聊封禪那些事兒。「封」與「禪」我們現在的漢語主要是以詞為單位,可古人說話都是以字為單位,我們如今的很多指一種事物詞語在古代都是指兩種事物的,像「妻子」在古代是指妻子和孩子。封禪也是如此,它不是一種儀式,而是「封」和「禪」兩個儀式的統稱。「封」是祭天的儀式,「禪」是祭地的儀式,所以合起來的「封禪」是指祭天地。
  • 皇帝為何要在泰山進行封禪大典?而不是去珠穆朗瑪峰封禪?
    泰山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在中國政治制度中,封禪可說是最盛大,但也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 正義》解釋:「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 君王想「泰山封禪」究竟多難?為何歷史上只有六位皇帝獲此殊榮?
    還是先講泰山封禪是怎麼回事講清楚。古代有一種邏輯,那就是君王受命於天,也就是你當皇帝並不是你想當就當,而是老天爺讓你當。老天爺說過嗎?皇帝說老天爺說過就說過。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史記封禪書》也就是出現盛世之後,才會去泰山封禪,自然是向老天表功,當然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宣告自己有多能,有多德,有多功。泰山封禪的禮儀失傳了,當時秦始皇想去時,讓儒生討論,結果儒生得不出結論,最後秦始皇就用自己的那一套,結果遇到大雨。儒生認為他沒有按照儀式來才會遇到大雨,所以都笑話他。
  • 為什麼古代秦皇漢武要去泰山封禪?這同長壽有關嗎?
    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那為啥,為什麼古代秦皇漢武要去泰山封禪?泰山是五嶽之一,也不是最高的山。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