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抗戰影視劇中,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心狠手辣的日本軍官、卑躬屈膝的偽軍、負責翻譯的翻譯官。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抗戰期間,幾乎每個地區的日本軍隊都擁有翻譯官。在文盲率非常高的時代,日本軍隊到底從什麼地方找到的翻譯官呢?今天,我們就聊聊翻譯官的組成部分,認真的說,日本軍官的大部分翻譯官其實都是業餘的,僅僅會一點日語。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災害頻發的島國。在古代歷史中,日本前後三次試圖染指東亞大陸。但是,中原王朝才是東亞大陸上的霸主,前後都擊敗了日本的進攻。在明清時期,日本、李氏朝鮮和中原王朝一樣,前後都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尤其是日本,閉關鎖國更加徹底。除了李氏朝鮮和中原王朝的商船,其他船隻不準在日本港口停泊。日本德川幕府家族前後6次下達封國令,由此可見,日本的閉關鎖國有多少嚴格。
但是進入19世紀以後,西方列強們掀起了侵略亞洲地區的狂潮。作為東亞大陸的強國,清朝一敗再敗。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日本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19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佩裡艦隊打開了日本的國門。隨後,西方列強前後強迫日本籤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與清朝相比,日本的反應非常快。日本聯合推翻了德川家族的統治,年輕的日本明治天皇親政,這被稱之為大政奉還。
隨後,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從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學習西方列強。隨著國力的不斷增長,日本逐步成為了東亞強國,自身的野心逐步膨脹。日本制定了龐大的徵服計劃,計劃徵服李氏朝鮮、清朝東北地區、沙俄遠東地區和東南亞帝國,從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帝國。清朝畢竟是一個龐然大物,從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開始了各種間諜偵查活動。
日本培養了很多間諜,這些日本間諜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方言,根本就無法察覺。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長達幾十年時間裡,日本不斷培養間諜,滲透到了各個地區。在抗戰爆發以後,很多低級間諜在日本軍隊中充當翻譯。由於對各地區的情況比較了解,而且又是日本人,這些翻譯官一般分配給日本高級將領們。例如師團長、旅團長的身邊,可能會有專業的日本翻譯。這些日本翻譯除了翻譯情報以外,由於自己了解當地實際情況,還能參與軍事行動的策劃。
這些的翻譯比較少,因為日本間諜的數量有限。在日本中高層軍官身邊,還有一種翻譯,那就是專業的留學生翻譯。在舊時代,我國很多富家子弟在出國留學的時候,相當一部分都選擇了日本。因為日本最近,而且消費最低。既然前往日本留學,自然學會了日語。在抗戰爆發以後,日本強迫很多留學生充當日語翻譯。由於留學生的數量比較少,因此,這些留學生翻譯基本上也主要分配給中高級軍官。
但是,這些翻譯沒有權力加入機密計劃的指定,因為日本高層不放心。上述兩種翻譯的數量都不大,我們看看最常見的翻譯,也就是業餘翻譯。在抗戰爆發以後,日本軍隊前後佔領了華北、東南的大片地區。日本軍隊發現由於語言不通,自己和當地人根本無法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軍隊把自己管轄區的讀書人都徵集起來。然後請日本教官教這些人日語,不需要達到專業水平,能夠滿足基本的溝通,或者了解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在抗戰時期,這樣的翻譯官佔據了絕大部分。其實,翻譯官本身的日語水平也不好,僅僅能夠翻譯部分內容,其餘基本上靠猜。到了抗戰的後期,由於天天和日本官兵打交道,一些偽軍官兵也會說那麼幾句日語,甚至能夠充當臨時翻譯。這些翻譯和偽軍並不都甘心為日本軍隊服務,尤其是進入抗戰的中後期,日本軍隊已經明顯走下坡路。
很多翻譯和偽軍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一些翻譯會把情報秘密透露給遊擊隊。至於那些偽軍,甚至能夠故意放水,配合遊擊隊端掉日本軍隊的炮樓。在抗戰的後期,確實發現了這樣的故事,偽軍故意放下吊橋,然後遊擊隊直接衝進了炮樓,炮樓裡的10多個日本官兵全被殲滅。其實在二戰期間,各國軍隊中基本上都有翻譯,主要用於翻譯情報和勸降工作。例如二戰時期的美國軍隊中,出現了大量的日語翻譯,基本上都是日裔美國人組成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國開始大規模徵兵,當時,很多日裔美國人加入了美國軍隊。這些日裔美國人基本上都會日語和英語,由於長得亞洲人的外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一個日裔美國人加入美軍以後,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九州島家鄉話。這個人冒充日本士兵,前往日本駐軍求援,然後把日本軍隊領入了美國軍隊的埋伏圈。此外,很多日裔美國人都能進行勸降的工作。
在蘇軍、德軍、英軍中,或多或少都有翻譯。我國軍隊在抗戰時期,也設立了專門的翻譯、勸降部門。很多日本官兵被俘以後,經過耐心的教育和引導,與軍國主義徹底劃清界限,加入了反戰同盟。當然,仍有很多日本官兵頑固不化。1945年8月,在各大國的聯合打擊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關於抗戰時期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