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2020-12-09 騰訊網

我是青旅,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泱泱華夏,5000年歷史。在這片土地上,63個王朝興衰更替,446個帝王君臨天下

他們在位時,都建造了高大的宮殿來讓萬民敬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房宮、紫禁城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改朝換代中被焚毀。

唯獨有一座宮殿,歷經兩個大一統王朝,經歷了600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它就是明清的紫禁城。

故宮,擁有房屋8728間,佔地約72萬平方公裡,放眼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宮殿可以和故宮媲美。故宮可以說是世界的「宮殿之海」

故宮可以分前後兩部分,前面是皇帝上朝聽證的地方,後面就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就是後宮。

故宮的入口被稱作「午門」

作為紫禁城最莊嚴的大門,它的地位可是高高在上。午門前可以是皇帝檢閱三軍,也可是皇帝懲罰大臣的地方。

從午門進入故宮,便是太和門廣場,那裡也有去故宮遊玩的最佳拍攝地:金水河

之後便是故宮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

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

中和殿

是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準備的地方。

保和殿

是皇帝設宴、封賞的地方。

三大殿的基座也是頗有意思的。基座四周布置了設計巧妙的獸首獸嘴中空,用於排水每逢雨天三層基座上的上千獸首便會上演一出「千龍吐水」,蔚為壯觀。

介紹完前朝,現在說說後宮,與三大殿遙相呼應的是後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乾清宮為皇帝寢宮,坤寧宮為皇后寢宮,交泰殿用於存放天子的印章、玉璽、時鐘等等皇室物品。

清代雍正皇帝不願生活在乾清宮搬至乾清宮西側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前殿為皇帝的「辦公室」

其後殿為皇帝的「臥室」,養心殿也成為了「住宿、辦公一體化」的帝王居住處。

圍繞養心殿,后妃的圍房、軍機處、御膳房等

在養心殿附近都有分布

除了這些建築,還有各個妃子居住的宮殿、御膳房、御花園等和前朝與後宮構成了

紫禁城的兩大組成部分。而外圍高聳的紅牆將這裡團團圍住。宮牆的四角則立起四座用於瞭望的角樓四面的屋頂相互交疊造就了現存罕見的建築形式

青旅覺得,故宮從內到外都是雄偉的也很好的拍攝場地。這座至高無上的宮殿,從前到後的對稱構成了一條盪氣迴腸的中軸線。中國中庸之道影響到中國人的方方面面,故宮,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切都是為了襯託皇權無上!600年的紫禁城,在時光裡變成了世界的財富。

除了建築,故宮裡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碩大的故宮現存180餘萬件珍貴藏品。今日的故宮

即使日均接待約5萬人次,對於數以百萬計的珍貴藏品以及數千間優秀建築的文化傳播力依然是有限的。因此,故宮開啟了雲觀賞,數位化觀賞等方式滿足大眾的需要來展示著中國千百年來文化的底蘊與傳承。

故宮600年的文化精華,正在逐漸向世人展現。所以,600年的寒來暑往,600年的日月星辰成就了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擁有180餘萬件藏品的藝術寶庫。

我們需要了解它我們需要探索它我們需要保護它,因為能夠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期待,故宮下一個600年。

我是青旅初見,我將以獨特的視角帶你領略世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600歲的紫禁城你該如何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走進故宮,你也成了...
    600歲的紫禁城,你要不要去看?怎麼去看?李文儒帶我們找到答案。  紫禁城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講座伊始,李文儒就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一位企業家朋友,在參觀了故宮之後對李文儒說:「進了故宮就覺得腿軟,想要下跪。」為什麼會想要下跪,李文儒說,「因為你看到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 故宮今年600歲了!那些絕美的宮殿用英文怎麼說?
    從明清兩代的皇宮,到今天的故宮博物院,歷經600年的沉澱,故宮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宮禁地,而成為最受海內外遊客歡迎的文物古蹟勝地。那麼,當你想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文化,帶他走訪紫禁城的三宮六苑時,又要怎樣用英文解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故宮裡那些宮殿的名稱用英文該怎麼說吧!
  • 故宮:我叫紫禁城,今年600歲了
    或毀於改朝換代的一把大火卻有一座宮殿歷經兩個大一統王朝600年風霜仍然立於天地之間它就是明清北京故宮(故宮建築群衛星圖,圖片源自@Esri「宮殿之海」(從景山俯瞰紫禁城,請橫屏觀看,攝影師@柳葉氘)▼04尾聲回望這座至高無上的宮殿之海從前朝到後宮的極致對稱構成了一條盪氣迴腸的
  • 故宮又一個冷知識!宮殿脊獸數量也分等級?
    600周年小奇帶著滿滿的愛意來為故宮送祝福啦~祝故宮600歲生日快樂!>600年來它們守護故宮威嚴寄託了人們祈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這其中的狻猊便象徵了佛寺院端坐的獅子安靜威武震懾八方>除了用脊獸來表達祈願外故宮還有著許多建築上的「風水」中和殿,交泰殿,欽安殿以及午門城牆的四角分別有一顆球
  • 故宮600年大展在哪個殿?導覽地圖一覽
    故宮600年大展在哪個殿?  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中最輝煌的篇章,歷來是中國古代營造的重點所在,歷代帝王藉此以突出國家政權的至高無上、懾服天下,紫禁城宮殿更是宮殿建築發展的集大成者,代表了當時建築技術與藝術的最高水準。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這套「紫禁城600周年套裝」中到底有什麼?  從故宮午門進入,沿著中軸線,欣賞巍峨的皇家宮殿,走過外朝三大殿、內廷後三宮,最後爬上風景如畫的景山公園,從背面再次欣賞壯麗的故宮群。    故宮的大水缸背後有什麼故事呢?翻翻看▼
  • 故宮又雙叒叕上沸點了!600歲的紫禁城玩起了燈光秀
    看完這次試調大部分網友的心已經死了……有說故宮亮燈活生生變成了蹦迪現場破壞了故宮威嚴莊重的氣質就有很好的布光例子九十四年來故宮在下午五點之前就會閉館所有的工作人員和遊客都不能逗留這個規定當然不是因為什麼宮女太監也不是因為什麼神神鬼鬼(都已經21世紀了好嗎?)
  • 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護城河有60米寬,整個宮殿比故宮大5.5倍
    在近幾年對於中國遊客來講,東南亞國家旅遊非常盛行,尤其是東南亞的緬甸這個國家因為宗教文化的影響,在這裡有很多建築獨具特色,而且當地的文化與中國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印象當中一般皇家宮殿都特別的宏偉壯觀,就像是北京的故宮,曾經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特別的宏偉。在緬甸這個國家也有一座宮殿非常的宏偉,比故宮還要大,相當於5.5個故宮,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了。
  • 故宮的房頂從沒有鳥糞,600多年了為何如此乾淨?
    因為人們一直喜愛看熱播清宮劇,這也讓我們熟悉了出現在清朝時候的故宮。故宮,作為清朝以及明朝這兩個朝代的宮殿,自然是擁有很多歷史風韻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600多年了,可是很多人去參觀故宮時,都發現故宮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並沒有太多的損壞,而且還是不傷大雅的那種。有人戲稱故宮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其實故宮不僅僅是「鳥不拉屎」,屋頂還不長草。
  • 紫禁城的地基有多穩?故宮地下還有宮殿!故宮負責人在上海揭秘故宮...
    傳聞中故宮地下還有宮殿,真的是如此嗎?日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臺《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時揭秘:除了巍巍宮殿和186萬件精美的文物,故宮「地下的故事」同樣精彩。趙國英說,故宮背後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護,讓故宮考古工作得以傳承。紫禁城的城牆非常牢固去年剛剛過了600歲生日的故宮,城牆能否經得起歲月侵蝕?
  • 鄧倫帶你遊故宮,或許那些未開放的宮殿才是真正觀眾想了解的故宮
    人們平日遊覽故宮時,絞盡腦汁想拍到的空場,在節目中唾手可得;那些遊客扒著門縫往裡看的宮苑,在節目中也不再神秘,大家喜歡這檔節目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故宮本身的魅力和人們對未知故宮的好奇,也許那些未開放的宮殿才是真正觀眾想了解的故宮。
  • 全球最美的十大宮殿:600歲的故宮世界最大,其餘幾家你去過嗎
    :1420年建成,600歲的故宮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群,來看看其餘9家你都去過沒有。 維也納的美泉宮是座巴洛克風格的大宮殿,有1441個房間,規模極大。這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在17世紀時為他的兒子設計的狩獵別墅,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一直是哈布斯堡皇帝的夏宮。
  • 故宮600年超級大展開幕!來午門給故宮「過生日」,現場攻略來了!
    紫禁城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到今年是整600歲生日。 很多人第一個問題是,展覽大名什麼意思?「丹宸永固」,「丹」指紅色,「宸」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極星的所在之處,後借指帝王所居,「丹宸」合稱便是指宮殿。所以你能懂了,在600歲時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擁有更多的600年。 為什麼要和孩子來看這個展覽?
  • 故宮:我的名字叫紫禁城,今年我600歲了
    閱盡往昔世相,歷經風雲變幻,當歷史與當下瞬間重合,也唯有這裡依舊曆久彌新,歲月安瀾,宮闕巍峨,祺然有靈。將所複雜幽深有過往,凝聚沉澱成深刻的文化烙印,折射著所有國人對於歷史的夢幻想像。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見證六百個歲月流轉,沉澱六百個寒來暑往。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紫禁城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到今年是整600歲生日。很多人第一個問題是,展覽大名什麼意思?「丹宸永固」,「丹」指紅色,「宸」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極星的所在之處,後借指帝王所居,「丹宸」合稱便是指宮殿。所以你能懂了,在600歲時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擁有更多的600年。為什麼要和孩子來看這個展覽?
  • 600歲故宮為啥登上網際網路大會青年論壇?
    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青年與數字未來」分論壇上來了一位特別的「來賓」——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600歲的故宮為啥登上青年論壇?代表故宮站上演講臺的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他帶來的一系列「數字故宮」成果吸引了現場嘉賓和聽眾。王躍工說:「故宮博物院是一個『老人』,嚴格來說故宮博物館今年是95歲,它的基礎是有著更悠久歷史的600歲紫禁城。
  • 故宮建成600年,從傳統守舊到「網紅」博物館,錯過再等百年
    從這裡鳥瞰,故宮紅垣溢彩、黃瓦流光,大氣磅礴盡展眼前。如今,故宮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地標,無論是春天花開、冬天下雪,還是新上了專題展或文創品,都有很多人專程去「打卡」。歷史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故宮正是這樣一個重要窗口。今年是故​宮建成600周年,這座古老的建築為何始終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 故宮:一座城的600年
    從明清兩代的皇室宮殿,到今天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古老的紫禁城,今年正值600歲。  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故宮已不僅僅是一座城,更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眼下,昔日的巍峨宮苑,正在成為全新的文化符號。
  • 《了不起的故宮》:600歲的紫禁城,原來這麼有趣
    為什麼遊故宮會這麼「急匆匆」呢?地方大,房子多呀!自1406年朱棣帝指揮修建這座偉大的宮殿開始,歷經14年,一座名叫紫禁城的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群拔地而起。600個春秋,72萬平方米的廣闊空間,大大小小近9000間房子,180餘萬件館藏文物。
  • 今天是紫禁城600歲生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
    這一天,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一口氣出了3本新書。12月8日,由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在主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上,單霽翔說,博物館首先要做好文物保護的工作,在加強保護前提下對歷史文物進行科學開發和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鍛鑄文化自信是時代賦予文博人的神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