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房頂從沒有鳥糞,600多年了為何如此乾淨?

2020-08-19 行星悟

因為人們一直喜愛看熱播清宮劇,這也讓我們熟悉了出現在清朝時候的故宮。故宮,作為清朝以及明朝這兩個朝代的宮殿,自然是擁有很多歷史風韻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600多年了,可是很多人去參觀故宮時,都發現故宮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並沒有太多的損壞,而且還是不傷大雅的那種。

有人戲稱故宮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其實故宮不僅僅是「鳥不拉屎」,屋頂還不長草。這故宮如此之大,房屋數量如此之多,為什麼普通人家最難解決的屋頂被鳥拉屎以及長草的問題,故宮壓根就不擔心呢?


現在,故宮作為公開的一個景區,只要購買門票之後都可以進入。所以我們就能發現,這座建築真的是特別偉大的,一定是古時候的那些建築工人費盡了心思才能夠做出,600多年之後還能保持完美外觀的宮殿。有人去故宮就在想,連我們現在的房屋上面,都會有很多的鳥糞,為什麼古時候的故宮,到現在為止沒有鳥糞呢?


故宮的屋頂確實比較乾淨,尤其是到太陽光強烈的時候,那滿房頂的琉璃瓦閃耀著金光,真是特別壯觀!

粗粗一看,這故宮的房頂好像還真沒有鳥糞(如下圖)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第一個,有專門的洗掃太監負責清理,他們歸內務府管轄。宮女要不要爬房頂幹這活呢?暫時還沒有查到相關資料,畢竟還是男人上手比較方便。


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居住地,相信大家都知道故宮的設計以及結構是全國很多有名氣的工匠經過討論最終制訂了方案,光建造時間就用了十五年,從永樂五年到—永樂十八年。

我們先來簡介一下故宮中的頂尖設計人「蒯祥」。


蒯祥是明朝頂尖的建築師之一,參與了設計故宮,蒯祥主要負責的是天安門建築,建築完工後明永樂皇帝稱讚:蒯祥簡直是魯班在世,後封蒯祥為工部侍郎,食一品祿。

故宮的房頂沒有鳥糞還得多虧蒯祥想出的計策。

一,設計精妙,鳥類不易停留。

其次,在很多資料裡都提到了故宮的屋面設計不利於鳥類在這裡停靠。除了琉璃瓦的釉面非常光滑,帶有一定的傾斜度外,有人還提出了當年工匠設計屋頂時採用了一種叫「鶯不落牆頂」的設計方式。


從字面意思來說,這種牆頂就是連「鶯」都不願意落在上面,怎麼辦到的呢?


蒯祥提議將房簷的坡度調大,鳥兒都喜歡抓柱子或在房簷上休息。坡度調大後,鳥兒在房簷上根本沒有辦法不用力就能站立,注意鳥兒是去房簷上休息,並不是練自己的爪力,所以鳥兒並不喜歡這樣的環境,房簷的柱子設計的也是非常的光滑,鳥兒很難抓住,所以鳥兒根本不喜歡這樣的環境。


關於這種說法,小君在官方資料裡還沒有查找到相應論述,但根據我多年去故宮的目測經驗,確實屋頂正脊也好,垂脊也好,它們的寬度貌似真的比鳥類趾間距大,故好像還真沒有鳥類願意在上面多待!


二,用料講究,雨水易於衝刷。

此外,故宮的自淨能力非常強,什麼是自淨能力,是說故宮自己能清掃衛生麼?當然不是這樣,而是說故宮屋頂的材質是比較特殊的,我們可以看到故宮的屋頂金碧輝煌,這些都是琉璃瓦啊,琉璃瓦有一個非常好的特點就是不容易沾染灰塵,即便是有鳥糞,下一場雨之後,糞在坡度大的房頂上,會順著房簷滑下,所以有髒東西這也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


另外在陽光強烈的時候,在故宮的上方是非常的刺眼,鳥兒肯定不喜歡在這樣的地方落腳了,因此都紛紛避開這個地方,鳥兒在不喜歡的環境下,不會休息,所以自然不會在故宮房頂上排便。但在空中落下糞便時,也有可能落到房頂上,不過由於房頂的坡度,鳥屎會順著房簷滑落到地面,宮女太監看到後會將鳥屎掃掉,所以屋頂上,或是故宮內糞便只有宮女後太監可能看到,而不可能讓皇帝看到的。


要知道當時皇帝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不開心殺人的皇帝大有人在,建造故宮的這位皇帝便是其一,曾經有喪妻之痛全國上下需要痛苦哀嚎三天,如有不從者斬立決,晚年的永樂帝算得上是一位暴政的皇帝。

總結以上這樣宮殿的設計,杜絕了鳥糞出現在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所以故宮才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參觀,這座六百年的皇宮,至今屹立在世界十大宮殿之中,由此我們不得不感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真是聰明了。

相關焦點

  • 紫禁城用了啥黑科技,為何房頂沒有鳥糞,至今600年還如此乾淨?
    紫禁城作為清朝和明朝兩個朝代的宮殿,已經存在600多年了,但我們今天去故宮參觀時,仍舊可以看到屋頂上十分乾淨,金燦燦、明晃晃,令很多國外建築頭疼的鳥糞問題,在故宮但如果不是「皇氣」的作用,難道古人在建設故宮的時候,還專門使用黑科技,留下了驅趕鳥類的設計?其實,紫禁城從修建開始都是按正常程序進行的,造成屋頂600年來沒有鳥糞的奇蹟,不過只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副產品」而已。首先,紫禁城上空的鳥數量較少。
  • 故宮的房頂上600年都沒有鳥糞,看完原因恍然大悟,網友:佩服
    故宮屋頂上600年沒有鳥糞,我看了原因恍然大悟,我佩服應該去北京的地方當然只有故宮了,故宮作為清明時期的兩座宮殿,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精巧的建築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為什麼故宮屋頂如此美麗,卻看不到鳥糞?
  • 遊走北京故宮,外國遊客發出疑問,為何600多年它的房頂從沒鳥糞
    北京的故宮作為北京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存在於我們的心中,這座承載著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建築吸引了眾多遊客,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其魅力吸引了眾多外國遊客。真是讓我們在古宮和中國的建築能力感嘆啊,故宮於1406年開始建設,北京故宮是以南京故宮為參考建造的,截至1420年,北京故宮建成後被命名為紫禁城,和觀光團一起在北京的故宮裡走著,突然外國遊客產生了疑問,為什麼600多年的北京故宮屋頂上沒有鳥糞?那個非常漂亮,這是怎麼回事?
  • 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到底有何「玄機」?
    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到底有何「玄機」?故宮在不少人的眼裡應該都是一個非常聖神的地方,即使是到了今天在故宮裡面還是有著很多沒有開放的區域,關於故宮的傳說也一直沒有少過。對於不熟悉故宮的人而言會覺得哪裡都特別的相似,故宮做為幾朝的皇宮,每一個朝代都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修建,佔地面積非常大,大大小小的宮殿不計其數,要是進去裡面遊玩沒有人帶領或者是導航,怕很多人走了進去就很難出來了,不知道大家在遊玩故宮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神奇的事?就是故宮中很少見到鳥糞,於是很多的人都會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
  • 三個原因告訴你:故宮為何600年來屋頂從沒鳥糞,連鳥也很少!
    三個原因告訴你:故宮為何600年來屋頂從沒鳥糞,連鳥也很少!文|看一支獨秀歷史總是有跡可循。從長城到宮殿,從陵墓到遊園,每一處建築都有它們自己的意義。尤其是故宮,玉欄高牆,紅磚黛瓦,其磅礴而又巍峨的氣勢和巧奪天工的設計建造不能不令人感嘆。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都城,也就是當時的紫禁城,他的建造工藝和歷史價值都非常值得後世保護和研究。例如故宮的選址,防火,建造規格,工匠工藝等,都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學問。直到今天,故宮已經屹立在北京600多年,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在過去的600多年中,故宮的屋頂除了灰塵顆粒,幾乎沒有鳥屎,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故宮屋頂這麼幹淨,也很少看到鳥類停留?古人的智慧令人驚嘆
    特別是中國北京的故宮,故宮已經存在有六百年了,是明清時代的皇家宮殿,以前被稱為紫禁城。,你去看故宮,就更有韻味了。有人說,一下雪,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可不是嗎,平日裡故宮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遊客,你沒有辦法感受一個安靜的故宮,但是在下雪的時候,故宮尤為安靜,這個時候就給人一種裡面還住著人,只不過在屋簷下賞雪的感覺。
  • 故宮裡有房間9千間,為何屋子上從沒有鳥糞?專家知道卻很難效仿
    文/無極故宮裡有房間9千間,為何屋子上從沒有鳥糞?首先,我們要說一下故宮的房間數。這個數字很巧妙,差一個就是一萬。皇帝是萬歲,房間數目自然不能達萬,可是太少又不足以襯託皇帝的威嚴,這些匠人倒是費了些腦筋啊!故宮的房間數龐大到什麼程度,可能大家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那麼,可以這麼說,你一周換一個房間,一生也換不完。
  • 為何沒有鳥敢在故宮上面拉屎?專家解釋後,古人太厲害了
    尤其是北京的故宮,作為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更是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去參觀遊玩。如今的故宮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中國非常偉大的建築,也因為歷史悠久,所以它的身上總是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想要去了解、去探索。
  • 故宮裡為何600年沒有鳥巢?其實和建築有很大的特點,並非迷信
    故宮裡為何600年沒有鳥巢?其實和建築有很大的特點,並非迷信如果說到了北京的第一站要去哪裡,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故宮,因為故宮不僅僅是明朝和清朝的政治中心,更因為它的本身。故宮的本身存在著藝術性,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符合北方建築的特點,但是卻有一點不同,在北方方方正正的建築都會有鳥巢的存在,但是故宮別說鳥巢了,甚至連鳥糞都沒有,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後來儘管查閱資料,小編終於找到了答案,這和故宮的建築特點有著很大的聯繫,並非是迷信。
  • 為何故宮屋頂600年來沒鳥糞?專家道出真相,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相信每一位愛車的朋友,最不希望的就是第二天一早看到自己的愛車身上全是鳥糞,那得多糟心啊!先不說鳥糞髒,關鍵裡面含有酸性物質,會腐蝕汽車的漆面,真是讓人慾哭無淚。
  • 為什麼故宮的屋頂上看不到鳥糞?專家研究後,感嘆:古人太聰明了
    但是在瀏覽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除了在後花園以外,基本都看不到鳥類,甚至抬頭發現牆上的瓦片也很乾淨,基本見不到鳥糞。這是為什麼?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緣由。故宮可謂是歷史悠久,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建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 為何故宮屋頂常年無人打理,卻從不沾染鳥糞?看完漲知識太原再添
    因為當地的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比如:故宮、北海公園、圓明園等,這些都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旅遊勝地,而且近年來呼聲最高的就是故宮旅遊景點。雖然現在的故宮,有許多地方還沒有發放,但藉助網際網路的幫助下,可以讓用戶體驗到即使去不到當地,也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文化。對於故宮建築群,可謂是我國建築上,濃墨的一筆。
  • 600件珍寶上線「暢遊多寶閣」,故宮數位化為何如此成功?
    故宮數位化已經做了二十多年,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和應用等方面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將科技與文化結合,故宮博物院這些年已經在網絡飄紅,吸引了不少年輕受眾了解中華文化。
  • 故宮建設600年來,為什麼屋頂一直沒有鳥屎?原因讓你想不到
    當然在去故宮遊覽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有的東西如果沒有介紹的話,不知道古時候是用來幹嘛的。還有一些建築和設計,大家也不知道這樣建造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故宮是在明朝的時候開始修建,清朝的時候皇帝覺得這座宮殿很氣派,就再次修建,以後就用這個地方來做帝都宮殿。時間轉瞬即逝,一眨眼已經600年過去了。現在的故宮光輝依舊,全國各地遊覽的人逐年增加,有人在遊覽的時候就發現為什麼故宮這麼大,卻連只鳥都不停在上面呢?而且屋簷上都沒有鳥糞。
  • 故宮上空為何總盤旋著許多烏鴉?故宮冷知識四
    前面幾期我們談到過故宮的房頂為什麼沒有鳥糞,小編在此特別說明一下,故宮其實是有鳥的,而且很多。那你們知道這種鳥是什麼嗎?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是馬背上打下的江山,而且大家也知道清朝是滿族人,而這個滿族人又是信奉薩滿教。在薩滿教的神諭中,有一種鳥被俗稱為報警鳥,據說有它在,就能保佑日夜平安,遇到危險也可以提前預知,還能平安度過。
  • 故宮內有300餘口大水缸,缸內的水為什麼經歷600多年不結冰?
    故宮博物院內的大缸原來是有308口,由於種種原因現存231口,最早的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故宮太和殿門口的四口大缸是整個故宮水缸中最大最重的,四口大水缸用了大約八噸黃銅鑄造,而且在每口缸的表面還上了一百兩黃金。這也是現在我們在遠去就能看到金光閃閃的原因。
  • 有著六百年歷史的故宮,屋頂卻很少有鳥屎,全是老祖宗的智慧
    到北京旅遊,很多人不能錯過的景點就是故宮,就像明清皇宮一樣,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秘密,我等待著人們去發掘,我知道故宮有600年的歷史,為什麼它的屋頂上鳥糞少?那就是祖先的智慧。過去故宮被稱為「紫禁城」,但過去的紫禁城是皇室禁地,戒備森嚴,只有王公貴臣可以進入,民眾擅自進入將招致殺戮,現在故宮是博物館。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如今保存著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從故宮的結構建築來看,這件難度很大的木匠作品,在經濟、科技上都落後於時代,人的毅力令人驚嘆,其實最令人欽佩的還是古人的智慧。
  • 成也鳥糞,敗也鳥糞
    在秘魯的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大富大貴的「鳥糞時代」,國家依靠出口鳥糞獲取了大量財富,差點就實現了現代化……然而,並沒有。一  1866年5月2日,一支西班牙艦隊炮擊秘魯首都利馬卡亞俄港,後者旋即反擊,雙方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海戰。
  • 故宮地磚壞了,修補時發現暗藏600年的秘密,專家:朱棣太狠了!
    故宮地磚壞了,修補時發現暗藏600年的秘密,專家:朱棣太狠了!提起故宮想必大多數人會是比較熟悉的,歷史上的舊稱則為「紫禁城」,故宮也是中國建築史上比較宏大的規模了,也算是先輩們留給中華兒女的一大瑰寶了。
  • 暴發戶諾魯共和國:成也鳥糞,敗也鳥糞
    島嶼面積只有22平方公裡,但依靠海鳥的恩賜,他們每年僅開採200萬噸鳥糞,其總產值就高達1.2億美元,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也被叫做「快樂島」。諾魯的鳥糞富含天然的磷酸鹽,不僅可作為上等的有機肥,還可以從中提煉咖啡因,這是製造複方阿司匹林和強心劑等藥物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