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幫菜介紹,是否精緻你一看便知

2021-02-07 上海潮哪看

你印象中的上海都是什麼樣的

繁華的街道

絢麗的燈光

各種新鮮潮流層出不窮



相信有不少小吃貨已經

吃遍各大網紅店了

但你們會不會時常想起

那些歌舞昇平的老上海

那令人懷念的傳統上海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上海菜的魅力

去領略那些散落在上海的獨特味道

說到上海本幫菜,我相信上海人對他們都有一定的特殊情結,老上海的歌舞昇平,曾經轟轟烈烈的故事,還有繁華的租界和優雅的歐式建築…上海灘一定是對這一切記錄最多的地方。在這裡吃飯也就會有更多,更深刻的共鳴。


上海灘餐廳採用了復古的裝飾,波普風的格調,在餐盤等方面也加入了一些精緻的小心思,讓老上海的氣息撲面而來。這也使得這家店登上過上海本幫江浙菜環境榜單第一名的位置。



但他優秀的絕不僅是在店面風格上,在菜品的味道上也十分考究和精。精品烤鴨,外酥裡嫩,肥而不膩;腐乳鵝肝醬,十分有特色,味道堪稱一絕;手剝河蝦仁,蝦肉緊緻,特別新鮮,被剝的僅剩一個小尾巴,鮮嫩可口!他們家還有很多很多,很有特色並且味道超讚的菜,大家可以慢慢進行嘗試。


如此高端精緻的餐廳,絕對是約會、閨蜜一聚的好去處!

隱藏在江蘇路的一家老上海私房菜,一直以來都很受本地人的歡迎,每次吃它都會找到小時候的味道。店面並不起眼,但絲毫不失精緻。



一幢精緻的小洋樓,一共有三層,還有小露臺,很適合約會下午茶的地方。店內每一處的布置都很精美、用心,誰說空間不大,但卻是個拍照的好去處,很好出片!


小店裡吃的很多,但卻處處不踩雷,吃過那麼多,卻沒有一個讓我覺得要給差評的,下面簡單推薦幾個每桌必點菜:涼皮,絕對超讚、紅燒大排、蔥油拌麵配溏心蛋、芥菜大餛飩,還有必點小甜品銀耳桃膠羹!

坐落在進賢路邊被樹木遮擋的一個老房子,有一家特別接地氣的餐廳,叫做蘭心餐廳,雖說門面看起來不大,店內裝修也比較簡陋,但每次來都要排隊,可以說是大名鼎鼎的上海本幫菜餐廳了。


據說老闆在80年代就開了這家店,所以無論是在菜式、還是在味道上都保留著傳統的幾十年以來的感覺,有不少人稱蘭心餐廳為最接地氣的米其林餐廳。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道必點菜:


油爆蝦:外殼超級酥脆,味道甜甜的,十分入味。



醃篤鮮:鮮鹹的味道能夠和很多肉類達成平衡,這道湯不僅是店內十分經典的湯,也是上海的一道名菜。


儘管蘭心餐廳的外貌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就這味道,也值得各位吃貨跑一趟吧!

2019年米其林提名餐廳,一家味道一流的老字號上海本幫菜——海金滋。


其實這家店十分出名,因為是國民老公王思聰經常光顧的一家店。但出名,絕不僅僅是因為王思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味道。一到飯點就排隊,隨口一問,要麼是慕名而來,要麼是來了無數次的老顧客。



有人說,無論是當地人,還是來上海的旅客,不來一次海金滋,那將抱憾終身。先給大家送幾個推薦菜:


醬鴨:醬鴨是上海的一道傳統名菜,也是本幫菜的代表作之一,雖說經典,做好卻難。海金滋的醬鴨味道甜度適中,肉質也Q嫩,整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



蟹粉蛋:沒有蟹粉卻勝過蟹粉的一道菜,微酸適口、開胃解膩,不愧是招牌菜!



蔥烤大排:蔥香撲鼻,大排沒有肥膩的感覺,肉嫩,汁水豐富,說著說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當然他們家的菜還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建議大家都去嘗一嘗,畢竟好吃又不貴的上海本幫菜,真的十分難得!

精緻的美食自己會說話,

美好的記憶值得永久銘記。

我們或許來不及感受「老上海」韻味

但是食物卻是記錄「老上海」的最佳底片

還不趕快行動起來,

一起相遇在典雅動人的「老上海」



相關焦點

  • 「精緻」的女人,三個細節一看便知
    女人都想成為精緻的女人,男人也都想娶一個精緻的女人,變得精緻可以是一個女人一生的追求。生活是需要一切儀式感的,而精緻則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精緻並不代表奢華,而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一個精緻的女人所散發的氣質是由內而外的,一個女人是否活得精緻,三個細節一看便知。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相比其他本幫餐館,永興的菜式算是平凡路中尋創意。
  • 「媽媽菜」興復古風 名廚在滬打造經典本幫江浙菜
    在滬東楊浦的東方漁人碼頭國際中心4樓的餐飲廣場,一家名為「餐貓媽媽菜」的餐館人氣頗高,門口放置的幾十張小椅子坐滿了等候就餐的食客,生意紅火。  江南古風裝潢  主打經典本幫江浙菜  走進「餐貓媽媽菜」館,環境裝潢頗具特色。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相比其他本幫餐館,永興的菜式算是平凡路中尋創意。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相比其他本幫餐館,永興的菜式算是平凡路中尋創意。
  • 上海本幫菜美食林三星餐廳——福1015
    以典型的老上海ART DECO風格為其風貌特徵,為用餐的環境營造出舊時上海人家的氛圍。與大部分本幫餐廳所不同的是,這裡不僅僅是用餐環境,而是從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上海人家的生活氣息。仿佛一個轉身就能夠看到穿著做工精緻的旗袍慢慢走來的上海Lady。創辦人傅亞芬女士對這個系列餐廳的初衷,就是想以充滿老上海風味的空間,為客人呈現已不多見的上海傳統居住細節。
  • 舌尖上的非遺「上海本幫菜」
    而現在地方菜大多以「菜系」相稱,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名詞。可上海人習慣稱本地土生土長的上海菜為「本幫菜」,這也是為了區別川、揚、湘、魯等外幫菜而言。為什麼不稱「上海菜系」呢?因為外幫菜在上海紮根數十年,經過逐步改進、發展,在色、香、味、形方面已適應了上海口味,這種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統稱「海派菜系」。為了以示區別,原來的」本幫菜「還保持原名,這樣兩者不會混淆。
  • 上海的味道——小堂宴,有情懷的正宗本幫菜!僅118元搶原價403元小堂宴本幫菜3人餐~香妃白斬雞+三姨太陳皮蝦+本幫扣三絲…
    每當被生活虐到無法fu吸的時候就想回家感受一下家的溫暖而在虹莘路就有這樣一家溫暖有情懷的店精緻的上海本幫菜讓你感受純正的小時候的味道!原價403元小堂宴本幫菜3人餐現在只需118元!118元= 香妃白斬雞+三姨太陳皮蝦+本幫扣三絲+石鍋奶香芋+抹茶白玉+健康四寶菜+手工酒釀金桂圓子 正宗本幫菜體驗小時候的味道精緻的小堂宴等你來!
  • 真正精緻的女人,這兩個方面跟別人不一樣,一看便知!
    這樣說的話,豈不是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女人都是不幸福的啊,其實一個女人不要長得非常的豔麗,傾國傾城的,一個女人最重要的還是氣質,一個人的氣質來源於他對自己的一個精緻度,一個人如果非常的精緻,從別人的眼中看你,你的氣質是非常獨特的,真正精緻的女人,這兩方面跟別人不一樣,一看便知。
  • 上海老飯店裡 一席本幫菜"腔調"過大年[圖]
    23人、四世同堂,82歲高齡的劉老伯笑意直達眼底,言談間透著自得,「來老飯店吃年夜飯,就是有『上海腔調』。」自從7年前新添了第四代,劉雨榮便立下家規--全家人一席本幫大菜,除夕守歲才算地道、完整。  大年三十,上海老飯店筵開135桌,超過百桌都是劉家那樣的回頭客。
  •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K君從香港來上海,點名要吃本幫菜。這真是一個難題。坦率地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吃本幫菜了。我家附近,有麵館,有川菜,有粵菜,有魯菜,偏偏,沒有本幫菜。那種典型的本幫菜小店,不知不覺都不見了!想想也是,本幫菜和現在的健康觀念,確實有點出入。幾個上海女孩子聚餐,會去吃本幫菜嗎?應該不會吧。點上一份紅燒肉,你吃一塊還是三塊?男女小囡談朋友,會去吃本幫菜嗎?也不會吧。點上一份草頭圈子,你吃草頭我吃圈子?這種口味,與果腹有關,與情調無緣。
  • 沈嘉祿:尋找上海本幫菜記憶
    什麼是上海本幫菜?什麼是上海本幫菜?何謂海派菜?在一次次移民潮裹挾下,很少人能夠完全說清上海這個大熔爐裡菜餚的流變。江浙地區人,當時對菜系的劃分並不是按照全國通用的八大菜系,而是按地域分為川幫菜、豫幫菜、閩幫菜、湘幫菜等等,再加上清真和西餐,一共十八個種類。黃浦區的雲南路是當時的美食一條街。作為上海較早形成的美食街,沈嘉祿記得這條街上最具觀賞性的要數小紹興。活雞當街宰了,放血、褪毛,扔鍋裡一煮便起鍋,帶著血絲斬了裝盆,老吃客吃在嘴裡,雞屁股似乎還在顫動呢。
  • 百年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今已有152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老正興」當年坐落在上海九江路350弄原大陸商場(舊稱佛陀店)內,其創始人是結拜弟兄祝正本和蔡仁興,取兩人名字中的一個「正」字和「興」字作店名,叫「正興館」。
  • 上海本幫菜好去處-德興館
    上海本幫菜是上海的鄉土菜餚,特色是濃油赤醬,滋味濃鬱鮮美,甘腴甜潤,以真材實料和慢火細工取勝。每道菜看起來都亮澤、紅潤。代表作是草頭圈子、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紅燒禿肺和紅燒回魚等,其中又以德興館、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所燒制的最名聞遐邇。
  • 三林本幫菜
    >朱成墜上海本幫菜尤以三林本幫菜為代表。2016年7月28日凌晨2時許,因前列腺腫瘤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於上海浦東仁濟醫院逝世,享年84歲。李伯榮精通本幫菜的烹調技法,博採眾長,敢於創新,代表菜品有蝦子大烏參、花塔形扣三絲、八寶鵪鶉、糟香划水、梅乾菜鯧魚等,蝦子大烏參被譽為「本幫一絕」。李伯榮於1945年,在上海拜德興館本幫名廚楊和生為師,深得真傳,悉心鑽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師父去世後,李伯榮挑起了德興館的大梁。
  • 福1039,主打本幫菜,上海有特色的老洋房餐廳!
    福系列餐廳都是主打洋房餐廳,福1039主打本幫菜,在三層樓的法式小洋房內,每個房間都配置了上海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西式家具,很有小資復古情調。中式本幫菜搭配西餐的吃法,很有情調與味道。 雖然價格略高,不過依然是福系列中較為便宜的一家。福1039精緻的私房菜!
  • 都已經濃油赤醬了,為啥上海菜還是被形容成精緻?
    不用多餘介紹城市的收入和發展,寥寥幾字便勾畫出大部分人對上海的初始印象:有錢人家的大小姐。那麼問題來了,都已經濃油赤醬了,為啥上海菜還是被形容成精緻?雖然上海人對濃油赤醬永遠不會審美疲勞,但舌尖也會想要新鮮的滋味。隨著上海的發展,活得愈發精緻的上海人在吃上更為挑剔,汲取了更多其他菜系的精華,誕生出一些清淡醇鮮的菜。
  • 【享讀】本幫菜才有的「糯」你喜歡麼?(附:上海紅燒肉秘訣)
    天氣漸涼,當你聞到爛糊肉絲、紅燒圈子、響油鱔糊、醃篤鮮……這些上海本幫菜的味道的時候,會是什麼感覺?上海人的口感,最喜歡的,是一種柔膩細滑的感覺,江南一帶,普遍把這種感覺叫做——「糯」,就是一種無筋無渣、入口即化的口感。上海人品菜,說一句:「老糯額~」,就是很好吃的意思了。
  • "十大鄉土文化符號"出爐 本幫菜、西宮榜上有名
    據《勞動報》報導,發源於老城廂的上海本幫菜無疑是最有上海「腔調」的美食,上海老飯店、德興館、綠波廊等聞名的本幫菜老飯店都在黃浦區,黃浦區當仁不讓地將本幫菜評選為本區鄉土文化符號。7月下旬,上海市16個區各自評選的「十大鄉土文化符號」陸續出爐,記者獲悉,在這次評選中本幫菜、老鳳祥、阿婆茶、江南絲竹、精武體育會、外灘、思南路、金山城市沙灘、嘉定圖書館、廣富林遺址古文化遺產、西宮等榜上有名。  上海老飯店掌門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任德峰曾為無數名人、國內外政要做過菜,他說:「只有先做好普通百姓吃的菜,才能做好總統的菜。」